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产蛋母鸭蛋内容物非致病菌与其生殖道和盲肠菌群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卢昌丽 熊香元 +3 位作者 陈力力 任佑华 刘焱 张仁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9-180,共12页
目的:研究健康产蛋母鸭(麻鸭)的鸭蛋内细菌菌群,及与母鸭生殖道和盲肠细菌菌群相关性。方法:解剖健康产蛋母鸭,取其生殖道和盲肠组织以及体内软壳蛋和体外硬壳蛋的蛋内容物,利用平板计数法进行可培养细菌计数,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未培... 目的:研究健康产蛋母鸭(麻鸭)的鸭蛋内细菌菌群,及与母鸭生殖道和盲肠细菌菌群相关性。方法:解剖健康产蛋母鸭,取其生殖道和盲肠组织以及体内软壳蛋和体外硬壳蛋的蛋内容物,利用平板计数法进行可培养细菌计数,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未培养细菌菌群的多样性和相关性。结果:各样品菌落总数大小的顺序为盲肠>生殖道>硬壳蛋>软壳蛋;细菌基因序列分属于56个门和1319个属,盲肠和生殖道细菌丰度值较大、物种均匀度较好,优势菌属有拟杆菌属(Bacteroides)、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和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等,而软壳蛋和硬壳蛋的物种更丰富且优势集中性较高,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别占总丰度的19.01%与10.01%;基因功能预测显示各组样品均以代谢功能和糖酵解功能丰度较高,盲肠和生殖道组织的革兰氏阳性和厌氧表型存在丰度优势,软壳蛋和硬壳蛋的致病性和氧化胁迫等表型显著;4组样品优势菌属均有重叠,其中蛋(硬壳蛋+软壳蛋)内容物菌属与盲肠重叠率13.96%,与生殖道重叠率24.35%,另外,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所有样品菌属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且均与盲肠显著作用菌属中的拟杆菌属具有同源性。结论:鸭蛋不是在无菌环境形成,在蛋形成过程中健康产蛋母鸭盲肠和生殖道定居细菌能进入蛋的不同结构,成为鸭蛋内菌群的一部分。本研究结果能为进一步探究蛋内容物非致病细菌特性以及综合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蛋 盲肠 生殖道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婷婷 鲁昌立 +1 位作者 凡小丽 杨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79-2185,共7页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的诊断仍然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点,对AIH-PBC OS与AIH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加强对AIH-PBC OS的认识,提高AIH-PBC OS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20日-...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的诊断仍然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点,对AIH-PBC OS与AIH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加强对AIH-PBC OS的认识,提高AIH-PBC OS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20日-2016年11月28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且经肝穿刺确诊的AIH-PBC OS患者(50例)和单纯AIH患者(57例)的临床特征、生化免疫学指标、自身抗体和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比较AIH-PBC OS与AIH的不同特点。实验室指标等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临床特征、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等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AIH-PBC OS组发病年龄低于AIH组(Z=-1.975,P=0.048),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AIH-PBC OS患者较AIH患者更易出现瘙痒症状(22.0%vs 7.0%,χ~2=4.960,P=0.026)。AIH-PBC OS组ALP、GGT和IgM水平以及AMA的阳性率均高于AIH组(Z=-6.250、-4.789、-5.407、χ~2=26.811,P值均<0.001),而血清ALT、AST和IgG的水平则低于AIH组(Z=-2.916、-3.381、-2.285,P=0.004、0.001、0.022)。肝穿刺活组织检查AIH-PBC OS组患者胆管损伤、胆管缺失、肉芽肿样病变和胆汁淤积的发生率均高于AIH组(χ~2=25.612、15.953、6.490、10.042,P<0.001、<0.001、0.001、0.002)。结论 AIH-PBC OS虽然同时具备AIH和PBC的特点,但并非AIH与PBC的简单叠加。瘙痒,ALP、GGT、IgM水平显著升高,AMA阳性,病理学表现出的炎症性胆管病变和胆汁淤积均对AIH-PBC OS的诊断有提示作用。由于AIH-PBC OS的肝脏炎症损伤程度和自身免疫异常程度总体可能较AIH轻,故在AIH-PBC OS诊断时应考虑适当放宽巴黎标准中ALT、IgG的水平,以防因漏诊而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管炎 硬化性 病理学 临床 疾病特征
下载PDF
不同季节新鲜鸭蛋表面污染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卢昌丽 熊香元 +3 位作者 龚慧可 任佑华 陈力力 刘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06-313,共8页
为研究鸭蛋壳表面污染细菌的多样性以及季节性变化,在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采集新鲜鸭蛋,利用超声波洗涤蛋壳制备细菌样本,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样品细菌菌群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共获得697244条优化序列归属于650个操作分... 为研究鸭蛋壳表面污染细菌的多样性以及季节性变化,在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采集新鲜鸭蛋,利用超声波洗涤蛋壳制备细菌样本,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样品细菌菌群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共获得697244条优化序列归属于650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包括35个门,298个属,447个种。其中相对丰度占比较大的优势菌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分别占比17.78%和17.16%;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埃希氏菌属-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占比17.14%。4个季节样品的优势菌群相同,皆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埃希氏菌属-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但种群结构和物种丰度各不相同,冬季样本Chao指数和ACE指数最大,平均分别为596.5±22.29和587.5±17.82;Shannon指数最大和Simpson指数最小,平均分别为3.52±1.02和0.1±0.07,种群复杂度表现最为突出;春夏秋冬四季样品共有的OTU为35个,分别占各样品OTU数目的0.06%~70.00%,独有的OTU数目分别为9(春)、0(夏)、17个(秋)和496个(冬),各个季节样品的菌群种类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季节分别有弧菌(Vibrio)、淤泥假单胞菌(Pseudomonas_caeni)、肠杆菌(Enterobacter)、溶菌杆菌(Lysinibacillus)、梭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等存在,部分致病菌受气温影响明显。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鸭蛋主要腐败菌及其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蛋壳 季节性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姚逸 王超军 +6 位作者 欧阳春平 卢昌利 郭志龙 刘勤 张尔杰 焦建 曾祥斌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75-76,共2页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以可再生植物资源为原料合成的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是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降解塑料,在推动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以可再生植物资源为原料合成的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是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降解塑料,在推动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对聚乳酸进行了综述,并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等方面对聚乳酸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 发展现状 合成方法 应用领域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合成工艺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6
5
作者 欧阳春平 卢昌利 +6 位作者 郭志龙 王超军 姚逸 熊凯 张尔杰 焦建 曾祥斌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47-48,共2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完全生物降解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的生产现状、合成工艺技术及应用开发,主要介绍了三种不同酯化工艺合成PBAT的工艺技术流程,并对PBAT的应用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PBAT 完全生物降解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食品接触法规对PBS发展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逸 张尔杰 +3 位作者 卢昌利 王超军 焦建 曾祥斌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综述了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特别是塑料专项法规,分析了当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技术壁垒,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可生物降解塑料 食品接触材料 法律法规 测试标准 技术壁垒 展望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昌利 欧阳春平 +5 位作者 郭志龙 董学腾 麦开锦 焦建 曾祥斌 王伟伟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合成技术、生产现状及应用开发情况,并进一步报道了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机理及硅烷偶联剂在塑料、涂料、建筑等行业的应用,展望了硅烷偶联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合成 表面改性机理 应用
下载PDF
异佛尔酮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昌利 欧阳春平 +4 位作者 王超军 熊凯 焦建 曾祥斌 王伟伟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3期83-84,92,共3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异佛尔酮的合成技术、生产现状及应用开发,主要介绍了丙酮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多相催化合成异佛尔酮的技术进展,并对异佛尔酮的工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异佛尔酮 多相催化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精细化干预在眼睑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卢长莉 薛玉花 +2 位作者 张莉 高海燕 段锋 《癌症进展》 2019年第8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干预在眼睑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式不同将75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探讨精细化干预在眼睑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式不同将75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3、7天)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8.471,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7.452,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在时间和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_(时间×组间)=5.98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眼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精细化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恶性肿瘤 精细化干预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L-乳酸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逸 王超军 +7 位作者 刘勤 欧阳春平 卢昌利 郭志龙 张传辉 张尔杰 焦建 曾祥斌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4期44-46,共3页
采用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高分子量聚L-乳酸(PLLA),并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粘度测定仪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 采用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高分子量聚L-乳酸(PLLA),并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粘度测定仪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当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为5000︰1,聚合温度为180℃,聚合时间为3 h,聚合产物PLLA的特性粘度达到1.67 dL/g,数均分子量(Mn)达到10.2万,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酯 开环聚合 PLLA 结构和性能 数均分子量 特性粘度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L-乳酸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欧阳春平 姚逸 +7 位作者 董学腾 熊凯 王超军 卢昌利 张尔杰 郭志龙 焦建 曾祥斌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33-34,40,共3页
研究了高分子量聚L-乳酸(PLLA)的制备技术,通过开环聚合法,使用单体L-丙交酯成功地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PLLA,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比旋光度等手段,对聚L-乳酸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
关键词 PLLA 完全生物降解 开环聚合 性能研究
下载PDF
聚酯酸值测试中有关空白值的探讨
12
作者 曾祥斌 卢昌利 +3 位作者 张传辉 张尔杰 欧阳春平 王超军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2期59-60,共2页
本文参考酸值测试标准DIN EN 12634-1998对市购的可生物降解聚酯进行了酸值测试。同时,对酸值测试过程中空白值对酸值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及影响空白值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聚酯 酸值 空白值
下载PDF
应用DNA速提法和SSR标记技术高效鉴定甜瓜种子纯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鹏 房超 +4 位作者 李跃建 吕长丽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378-5385,共8页
为建立甜瓜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的方法,以杂交新品种‘川蜜脆玉’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良的胚根DNA速提法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种子纯度及真实性,并结合大田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18对SS... 为建立甜瓜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的方法,以杂交新品种‘川蜜脆玉’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良的胚根DNA速提法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种子纯度及真实性,并结合大田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18对SSR引物中,有7对引物在‘川蜜脆玉’F1代及父母本中呈现多态性。其中SSR00398与MU4104-1引物特异性好、条带清晰、父母本条带间隔明显,作为纯度鉴定的引物,鉴定纯度为98.1%,与田间鉴定结合符合率在99%以上,说明这2对引物能够作为‘川蜜脆玉’杂交种纯度鉴定的特异引物进行纯度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大大缩短了甜瓜杂交种的鉴定周期,提高鉴定效率,为甜瓜新品种的杂交种快速鉴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SSR标记 杂交种 纯度鉴定 DNA提取
原文传递
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双原发癌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秋吉 熊茉莉 +6 位作者 王新源 鲁昌立 李川 陈卫霞 文天夫 李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癌MDT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双原发癌(synchronous 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dpHCC-ICC)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双原发癌(synchronous 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dpHCC-ICC)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为sdpHCC-ICC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共筛选符合条件的sdpHCC-ICC患者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发病年龄47~73岁,中位年龄55.6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8例;8例患者同时观察到血清甲胎蛋白及糖类抗原19-9升高。患者初诊时分别行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MRI和超声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其中2例患者术前仅发现1个病灶,9例患者术前至少发现2个病灶。多为肝细胞癌典型表现:8例患者中观察到增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或延迟期迅速廓清,其中1例患者另一病灶呈现周围环状强化等肝内胆管癌影像学表现。11例sdpHCC-ICC患者无一例术前被准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癌病灶分布于肝内各个部位,而肝内胆管癌病灶10例均位于肝右叶,其中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病灶中位直径分别为3.5、2.1 cm,均经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明确。结论 sdpHCC-ICC临床及影像表现不典型,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 影像 病理
原文传递
酶法处理油茶籽壳制备低聚木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立钊 卢昌丽 +2 位作者 陈力力 熊香元 龚慧可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29,共4页
优化酶解处理油茶籽壳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以油茶籽壳为原料,经碱法制备木聚糖粗提液。以所得的木聚糖粗提液为原料,低聚木糖浓度为考核指标,酶解温度、木聚糖酶使用量、酶解时间和木聚糖底物浓度为变量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 优化酶解处理油茶籽壳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以油茶籽壳为原料,经碱法制备木聚糖粗提液。以所得的木聚糖粗提液为原料,低聚木糖浓度为考核指标,酶解温度、木聚糖酶使用量、酶解时间和木聚糖底物浓度为变量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为:酶添加量5%、酶解时间10 h、酶解温度49℃、底物浓度2%。在此优化酶解工艺条件下,测得低聚木糖浓度为11.63 g/L,比未优化前提高4.63 g/L。试验所得到的酶解处理油茶籽壳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价值,能为提高利用油料加工副产物油茶籽壳的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壳 木聚糖 木聚糖酶 低聚木糖
原文传递
Silica Nanoparticles-mediated Stabl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Nicotiana tabacum 被引量:3
16
作者 FU Yuqin LI luhua +5 位作者 WANG Hui JIANG Yuan LIU Huijing CUI Xiyan WANG Piwu lu changl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976-981,共6页
Nanoparticles as gene carriers become popular in the mammalian cells, where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m in plant cells is still very limited. Herein lies a report on silica nanoparticles(SiNPs) modified with positivel... Nanoparticles as gene carriers become popular in the mammalian cells, where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m in plant cells is still very limited. Herein lies a report on silica nanoparticles(SiNPs) modified with positively charged poly-L-lysine(PLL) successfully delivering plasmid-encoded β-glucuronidase(GUS) gene into tobacco with the help of gene gun. The stable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mediated by SiNPs can be obtained. Furthermore, we revealed the quantity of gene and types of receptor materials could affect the expression efficiency. In comparison to conven- tional gold particl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he silica nanoparticles-mediated stabl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enhances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potentially overcoming transgenic silencing.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SiNPs as gene carrier in pla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prove a novel approach for plant genetic dec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 nanoparticle Gene carrier TRANSFORMATION Stable expression
原文传递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Graphene Oxide/Sulfonated Polyethersulfone Layer-by-layer Assembled Polyester Fiber Composit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被引量:2
17
作者 HUANG Lihua HE Yao +3 位作者 JIN Lying HOU Xiuwei MIAO luyang lu changl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18-325,共8页
Using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ene oxide(GO) and sulfonated polyethersulfone (SPES), we constructed the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GO and SPES on the polyester tiber mats via layer-by-layer self-... Using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ene oxide(GO) and sulfonated polyethersulfone (SPES), we constructed the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GO and SPES on the polyester tiber mats via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In each self-assembled layer, sulfonic acid group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a^s of fiber, which provides the long-range proton transmission channels, promoting the rapidly proton conducti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based on SPES and multilayer assembled polyester fiber ma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 membran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assembly lay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ethanol-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Graphene oxide Sulfonated polyethersulfone Polyester fiber Layer-by-layer assembly Property"
原文传递
Digestive stability and acute toxicity studies of exogenous protein in transgenic rice expressing lysine-rich fusion proteins
18
作者 ZHAO XiangXiang HU XiaoLan +4 位作者 TANG Tang lu changli LIU FuXia JI LiLian LIU QiaoQu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0期2460-2468,共9页
Evaluating exogenous protein expressed in transgenic crop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assessing the safety of transgenic pla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food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 Evaluating exogenous protein expressed in transgenic crop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assessing the safety of transgenic pla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food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rice containing a lysine-rich fusion protein gene (transgenic GL gene rice) by in vitro digestion and acute toxicity testing of exogenous protei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exogenous protein was rapidly degraded in the simulated gastric and intestinal fluids. In the acute experiment, the exogenous protein was injected into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 (ICR) mice via the tail vein at a dose of 438 mg kg-1 body weight. No adverse effects on animal behavior or mortality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following 15-day period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biological changes in body weight, serum biochemistry parameters, relative organ weights or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fore, exogenous protein in transgenic GL gene rice has a low potential allergenicity or toxicity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试验 融合蛋白基因 转基因水稻 外源蛋白质 体外消化 赖氨酸 稳定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Ultrasonic-assist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ediated Exogenous Gene Stable Expression in Tobacco
19
作者 WANG Zhongni LIU Huijing +5 位作者 LI luhua LI Quanliang WANG Xiuran JIANG Yuan FU Yuqin lu changl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912-916,共5页
Although nano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is relatively few compared with... Although nano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is relatively few compared with those in other fields. In this article, plasmid carrying GUS gene was successfully delivered into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 by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 modified with positively charged poly-L-lysine(PLL) with the assist of ultrasonic method. Stable transformation was confirm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detection and GUS 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anwhile, we also studied the factors that could enhance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callus receptor and a suitable DNA/MSNs ratio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In a word, our research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gene delivery to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 Gene delivery TOBACC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