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南部地区下二叠统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1
作者 汤艳玲 李凌 +3 位作者 谭秀成 李明隆 芦飞凡 张本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592,共18页
【目的】西接康滇古陆的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近年来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针对该地区地层充填规律及古地理格局的观点还并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盆内精细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 【目的】西接康滇古陆的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近年来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针对该地区地层充填规律及古地理格局的观点还并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盆内精细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梁山组和栖霞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测录井等资料,在岩石类型与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对栖霞阶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编图单位,结合优势相原则,分别绘制研究区栖霞阶SQ0+SQ1和SQ2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在栖霞阶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从下到上分别为梁山组底界面(I型)、栖一段内部界面(II型)、栖一段\栖二段界面(II型)和栖霞组\茅口组界面(I型),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域和高位域组成。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的对比分析,认为栖霞阶下部的SQ0层序大致对应于传统划分的梁山组+栖一段下部地层,仅发育于研究区内的栖霞阶地层沉积前古地貌低地,并且具有向古地貌高地超覆的层序充填特征,中部的SQ1层序和上部的SQ2层序则遍布全区。川西南栖霞阶层序岩相古地理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西接康滇古陆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古地貌和沉积相带分异比较明显,自西向东依次为:康滇古陆及其东缘的潮坪、台内洼地、台内丘滩体,以及开阔—半局限海台地,而且沿台内坡折带发育的台内丘滩体往往具有环洼规模分布的趋势。【结论】通过剖析台内坡折带对碳酸盐岩成储的影响,指出SQ2层序(栖二段)是研究区栖霞阶最有利于台内丘滩体这一潜力储集相带发育的层位,环台洼坡折带发育的丘滩体相带附近是有利的勘探区。从层序地层学角度重新认识栖霞阶充填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为川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的下一步储层预测及勘探开发提供全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充填模式 古地理格局 地质意义 栖霞阶 四川盆地西南部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下苇甸中上寒武统风暴沉积特征及模式
2
作者 吴淳 刘航宇 +3 位作者 芦飞凡 刘波 石开波 何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24,共15页
通过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中典型风暴成因竹叶状灰岩的野外实测和镜下薄片分析,明确了59套风暴沉积特征,确定了风暴沉积序列并建立了陆表海风暴作用沉积模式,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北京西山下苇甸寒武系共有泥晶灰岩相、含砾屑泥晶灰岩... 通过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中典型风暴成因竹叶状灰岩的野外实测和镜下薄片分析,明确了59套风暴沉积特征,确定了风暴沉积序列并建立了陆表海风暴作用沉积模式,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北京西山下苇甸寒武系共有泥晶灰岩相、含砾屑泥晶灰岩相、颗粒泥晶灰岩相和泥晶颗粒灰岩相4种岩相类型。(2)鲕粒灰岩-砾屑灰岩型序列发育原地型风暴岩,泥岩和粉砂岩-砾屑灰岩型序列发育近源型风暴岩,泥晶灰岩-砾屑灰岩型序列发育远源型风暴岩。(3)原地型风暴岩发育侵蚀面,砾屑含量高,长短轴比大;近源型风暴岩砾屑定向性好,可见递变层理;远源型风暴岩基质含量高。(4)竹叶状灰岩沉积在陆表海背景下的潮下带,原地型、近源型和远源型风暴岩沉积范围以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为界,距风暴中心距离和搬运距离依次增加。本次研究不仅补充了下苇甸寒武系的风暴沉积记录,而且为该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苇甸 风暴沉积 竹叶状灰岩 寒武系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讨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钟琦 潘行健 +2 位作者 朱莎 陆非凡 张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3年第10期66-69,共4页
针对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当中的应用方法展开探讨,从BIM技术优势入手,明确了传统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弊端,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电力工程项目为例,总结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控过程中的主要应用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实... 针对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当中的应用方法展开探讨,从BIM技术优势入手,明确了传统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弊端,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电力工程项目为例,总结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控过程中的主要应用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实际应用BIM技术展开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借助BIM技术可实现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阶段的全程造价控制,有助于提升造价管理效率和造价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电力工程 造价控制
下载PDF
配网调度智能指挥平台实时数据共享方法
4
作者 卢非凡 闫麟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4期154-158,共5页
由于配网调度访问数据量较多,导致配网平台易出现数据安全性低问题。为此,提出配网调度智能指挥平台实时数据共享方法。利用中间件集成数据,结合智能合约设计数据安全共享机制,实现访问控制下的数据安全共享;以最短共享申请完成总时间... 由于配网调度访问数据量较多,导致配网平台易出现数据安全性低问题。为此,提出配网调度智能指挥平台实时数据共享方法。利用中间件集成数据,结合智能合约设计数据安全共享机制,实现访问控制下的数据安全共享;以最短共享申请完成总时间为目标,实现多人快速共享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的数据共享安全性高,且在250人的并发共享申请中,等待队列最大长度、单项共享申请完成平均时间以及所有共享申请完成时间均在期望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调度智能指挥平台 实时数据共享 安全共享 快速共享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相控早期高频暴露岩溶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明隆 谭秀成 +6 位作者 罗冰 张亚 张本健 芦飞凡 苏成鹏 肖笛 钟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82,共17页
文章介绍了一类准同生期云化叠合早期暴露岩溶成因的深层—超深层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基于区内露头与钻井资料,开展了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泥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泥亮晶颗粒灰岩的向上... 文章介绍了一类准同生期云化叠合早期暴露岩溶成因的深层—超深层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基于区内露头与钻井资料,开展了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泥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泥亮晶颗粒灰岩的向上变粗型和亮晶颗粒云岩—中晶云岩—细粉晶藻云岩的向上变细型两类向上变浅序列。两类序列早期高频暴露岩溶具有如下特征:①旋回顶部存在暴露不整合面,并见下一旋回初始海泛沉积物充填于先期岩溶系统和向微地貌高地超覆现象。②旋回上部的多孔基岩受优势岩溶通道切割形成近原地角砾。③部分旋回顶部发育斑块状岩溶系统,其内为陆源黏土、粉屑和少量角砾充填。④少数旋回内部发育岩溶洞穴角砾岩,角砾间多为碳酸盐岩渗流粉砂充填。⑤暴露面之下稳定碳、氧同位素存在一定负偏现象。进一步开展储层物性分析发现,岩溶作用强度较强时,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旋回的下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基岩保留的粒间孔经过云化与溶扩而形成的小型孔洞;岩溶作用强度较弱时,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旋回的中上部,储层储集空间为基岩保留的粒间孔经过云化与溶扩而形成的小型孔洞;岩溶作用强度适中时,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旋回的中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洞穴垮塌角砾间的残余孔洞。这些叠合准同生期云化作用的白云岩为基岩的早期暴露岩溶作用形成的孔洞至今仍然被保留下来,并作为有效储集空间。因此认为不同强度的早期高频暴露岩溶作用是栖霞组储层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频暴露岩溶 深层—超深层 孔洞成因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二叠统 栖霞组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砂糖状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机制--以广元上寺剖面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明隆 谭秀成 +4 位作者 苏成鹏 芦飞凡 张本健 潘政屹 肖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1-610,共20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但钻探结果表明此类砂糖状白云岩发育层位和规模变化极大,因而对其成因的把握是这类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盆地西北部上寺剖面栖霞组为例,通过宏微观岩...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但钻探结果表明此类砂糖状白云岩发育层位和规模变化极大,因而对其成因的把握是这类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盆地西北部上寺剖面栖霞组为例,通过宏微观岩石学、碳氧同位素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砂糖状白云岩具有如下特征:①主要分为层状白云岩与斑块状白云岩两类,其中层状白云岩主要位于栖二段中部,斑状白云岩则分布较为广泛,位于栖一段底部和栖二段层状白云岩上部与下部;②层状白云岩由中-粗晶白云石构成,呈砂糖状,阴极射线下发红光,MgO/CaO为0.68,δ13CPDB和δ18OPDB均值为2.42‰与-6.18‰;③栖一段底部白云质灰岩内的白云石化斑块由细-粉晶白云石构成,阴极射线下多不发光,MgO/CaO为0.54,δ13CPDB和δ18OPDB均值为1.69‰与-1.23‰;④栖二段顶部与底部斑块均呈砂糖状,阴极射线下顶部为具有不发光的核心与发红光环带的细晶白云石组成,而底部为发暗红光的中粗晶白云石组成,MgO/CaO分别为0.59和0.68,δ13CPDB和δ18OPDB均值分别为2.16‰、-6.50‰和3.32‰、-3.75‰。基于以上野外工作与室内分析结果认为,①栖霞组底部发育两个准同生暴露面,其下为斑状岩溶系统,岩溶系统多被白云石化;②栖霞组顶部发育早成岩期暴露面,岩溶分带清晰可见,岩溶系统均被白云石化;③砂糖状白云岩是由于重卤水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与热液白云石化叠合形成,但由于岩溶发育的位置与程度的不同导致两期白云石化叠合的结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二叠统栖霞组 白云岩成因 岩溶 回流渗透白云石化 热液白云石化
下载PDF
古代碳酸盐岩台地自生泥质组分成因及意义——以上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苏成鹏 李飞 +7 位作者 谭秀成 王小芳 龚峤林 李明隆 芦飞凡 唐浩 邓嘉婷 李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0-570,共21页
台地泥质组分沉积记录了源—汇过程和环境演化等沉积学领域信息,可作为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的重要载体。然而,利用沉积物中的泥质组分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时仍存在相当大的复杂性和局限性。鉴于此,笔者以上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 台地泥质组分沉积记录了源—汇过程和环境演化等沉积学领域信息,可作为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的重要载体。然而,利用沉积物中的泥质组分进行古气候和古环境恢复时仍存在相当大的复杂性和局限性。鉴于此,笔者以上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通过研究该层位富泥质组分灰岩—泥灰岩韵律的宏微观形貌学和矿物学特征,发现其泥质组分主要由成岩黏土矿物海泡石构成,其次为少量滑石和蒙脱石。基于前人认识,进一步运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原位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手段,综合认为海泡石中镁元素来源于继承海水的孔隙水以及亚稳定矿物的转化释放,硅元素可能来源于上扬子台地的同沉积期断裂热液。此外,滑石主要形成于海泡石埋藏过程中的成岩转化,蒙脱石可能也具有类似成因,但不排除有少量蒙脱石来源于火山物质的海底改造。结合区域资料,华南中二叠统浅水碳酸盐台地上广泛发育自生成因(早期成岩作用和埋藏成岩作用)泥质组分。因此,在利用泥质组分来恢复古环境的时候,需要谨慎识别其成因,这将有利于提高沉积旋回识别和环境解释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对自生成因泥质组分进行专门研究,在成岩过程以及成岩地球化学信号识别上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二叠统 灰岩—泥灰岩韵律 自生黏土矿物 海泡石 差异成岩作用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卢非凡 王卫国 +2 位作者 郭万首 程立明 张启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1-636,669,共7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取第3代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处理24 h,浓度分别为0.1 mg/mL(低剂量)、0.2 mg/mL(中剂量)和0.3 mg/mL(...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取第3代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处理24 h,浓度分别为0.1 mg/mL(低剂量)、0.2 mg/mL(中剂量)和0.3 mg/mL(高剂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AnnexinV/PI染色的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结果Western blot电泳条带灰度值分析提示高浓度氢化可的松可以使该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0.1 mg/mL、0.2 mg/mL和0.3 mg/mL三组的p-Akt表达分别下降60.72%、61.91%、100.00%(P<0.01)。p-PI3K表达分别下降12.95%、36.26%、100.00%(P<0.01)。p-mTOR表达分别下降22.95%、41.28%、57.11%(P<0.01)。流式细胞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的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坏死以及活细胞比例分别为16.08%、30.86%和52.52%;激素损伤组这一比例分别为21.67%、37.2%、39.85%。激素损伤+PI3K抑制剂组这一比例分别为19.05%、37.9%和41.26%。统计学分析显示细胞比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抑制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 信号通路 凋亡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准同生期砂糖状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0
9
作者 芦飞凡 谭秀成 +7 位作者 钟原 罗冰 张本健 张亚 李明隆 肖笛 王小芳 曾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4-1148,1173,共16页
针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的砂糖状白云岩储集层,对其特征、形成时间和成因进行了判识和分析。通过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详细描述及显微镜下分析,发现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白云岩的典型特征:①白云石晶粒级别一般为中-粗晶,且常与粉-... 针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的砂糖状白云岩储集层,对其特征、形成时间和成因进行了判识和分析。通过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详细描述及显微镜下分析,发现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白云岩的典型特征:①白云石晶粒级别一般为中-粗晶,且常与粉-细晶白云岩和岩溶系统充填物白云岩伴生;②在向上变浅序列中上部发育典型的早成岩期岩溶识别标志;③中-粗晶砂糖状白云岩被早成岩期岩溶组构切割,表现为白云石具溶蚀边,孔洞中充填渗流白云石粉屑,中-粗晶白云石晶间为后期海侵期黏土充填。分析认为,这类中-粗晶白云岩形成时间为早成岩期岩溶之前。结合砂糖状白云岩具亮色环带的阴极发光特征、较高的包裹体温度、显著负偏移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类似海水的稀土元素配分形态分析,这类偶具雾心亮边的砂糖状白云岩经历了蒸发海水回流渗透和坡折带地形控制的准同生期海水循环热液白云石化两期白云石化过程。研究结果不仅更新了对栖霞组白云石化时间的认识,说明在海水循环热液叠加的准同生期也可形成中-粗晶的砂糖状白云岩,同时表明东吴期张裂活动始于早二叠世,也因坡折带地形和丘滩叠置迁移控制的砂糖状白云岩具有规模带状分布特征,而为拓展该类储集层的勘探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糖状白云岩 准同生期白云石化 海水循环热液 早成岩期岩溶 栖霞组 二叠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0
作者 钟原 杨跃明 +7 位作者 文龙 罗冰 肖笛 李明隆 陈聪 赵立可 芦飞凡 谭秀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3,共13页
基于野外剖面、地震、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分析,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对四川盆地西北部(简称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及古岩溶地貌特征进行恢复并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川西北地区茅口组可进一步划分为LSC1、LSC2、LSC3共... 基于野外剖面、地震、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分析,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对四川盆地西北部(简称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及古岩溶地貌特征进行恢复并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川西北地区茅口组可进一步划分为LSC1、LSC2、LSC3共3个长期旋回,分别对应茅一段、茅二段、茅三段。受上扬子地块北缘勉略古洋盆扩张所形成的伸展构造及地幔柱隆升产生的基底断裂控制,在北西西及北东方向产生构造分异,沉积基底自北向南呈幕式沉降,导致茅一段—茅三段沉积体系由碳酸盐台地逐渐演变为台地-斜坡-广海陆棚共存的特征。根据残余厚度恢复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洼地等古岩溶地貌单元,岩溶地貌单元是在沉积地貌基础上继承性发展形成的。沉积相及古岩溶地貌对于油气储集具有重要意义,高能滩与溶丘组合、台缘斜坡与岩溶斜坡组合是川西北地区茅口组最优质的储集区带组合类型,将优质储集相带叠合古岩溶地貌,对这两类储集区带平面展布特征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将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勘探部署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二叠统 茅口组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古岩溶地貌 沉积相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2
11
作者 芦飞凡 谭秀成 +5 位作者 王利超 唐青松 肖笛 董少峰 苏成鹏 潘政屹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6-469,共14页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栖霞组的白云岩是该区主要储层,储层成因的主流观点是热液白云岩化。目前勘探实践发现,优质储渗体形成与早期相控岩溶作用有关。通过取芯及测录井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白云岩储层主要位于栖霞组中上部...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栖霞组的白云岩是该区主要储层,储层成因的主流观点是热液白云岩化。目前勘探实践发现,优质储渗体形成与早期相控岩溶作用有关。通过取芯及测录井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白云岩储层主要位于栖霞组中上部颗粒滩发育的地层中,按其宏微观产出状态可分为溶斑状云岩、溶洞充填云岩、针孔状基质云岩和致密基质云岩。储集岩物性以溶洞充填云岩最佳,储层类型属裂缝—孔洞型储层。进一步分析显示:研究区栖霞组滩相地层沉积后随即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整体抬升暴露,期间接受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形成了具相控特征的岩溶系统,早期淡水岩溶作用是优质孔洞型储层形成的关键。在中二叠沉积期后不久的东吴运动高峰期,热液流体上涌将岩溶系统及其部分围岩交代为白云岩。由于岩溶系统内部保留了较多的残余自由空间,经热液白云岩化调整后形成的白云石更为自形,且保存了较多的晶间孔隙。而相比之下,岩溶系统基岩已在早期埋藏中趋于致密,云化后形成的云岩物性较差。仅有部分颗粒岩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原始孔隙,云化后针孔较为发育。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具有相控性,规模性和继承性三大发育特点。提出优质储层分布受控于岩溶系统,为区内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成因提供了新的思路,对该区储层分布预测及进一步的勘探部署也具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栖霞组 颗粒滩 早成岩期岩溶 热液白云岩化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1
12
作者 苏成鹏 谭秀成 +4 位作者 王小芳 李飞 芦飞凡 李明隆 胡笙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眼球状石灰岩长久以来通常被看作一类非油气储集岩类,而且其成因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11条野外剖面的观测以及室内薄片鉴定和物性分析,对川东地区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储集性能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储层的成因机制。研究发... 眼球状石灰岩长久以来通常被看作一类非油气储集岩类,而且其成因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11条野外剖面的观测以及室内薄片鉴定和物性分析,对川东地区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储集性能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储层的成因机制。研究发现,眼球状石灰岩“眼球”与“眼皮”宏观、微观特征具有较大差异:“眼皮”部分储渗性能相对较好,储集空间主要为各类次生溶蚀孔隙,孔渗相关性好,为低孔-低渗的孔隙型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地内广泛分布的眼球状石灰岩,可作为油气勘探中的致密灰岩储集体。基于眼球状石灰岩宏观、微观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眼球状石灰岩储层的形成与该类岩石的成岩过程密切相关,早期海水埋藏成岩作用阶段形成的层状组构差异,为后期的暴露岩溶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沉积后的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状石灰岩 致密灰岩储层 成岩过程 岩溶作用 茅口组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光场成像PTV的气泡尺寸与速度同步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非凡 李健 +2 位作者 赵陆海波 唐志永 许传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3-971,共9页
为研究鼓泡浆态床内气泡的三维运动特性,提出了基于光场成像粒子跟踪测速(PTV)技术的气泡尺寸与速度同步测量方法.构建了光场PTV气泡测量系统,使用光场相机采集连续2帧光场图像,经过重聚焦计算、图像处理和清晰度评价,结合标定结果计算... 为研究鼓泡浆态床内气泡的三维运动特性,提出了基于光场成像粒子跟踪测速(PTV)技术的气泡尺寸与速度同步测量方法.构建了光场PTV气泡测量系统,使用光场相机采集连续2帧光场图像,经过重聚焦计算、图像处理和清晰度评价,结合标定结果计算气泡的尺寸和三维坐标,使用PTV技术计算气泡的三维速度,实现气泡尺寸和三维速度的同步测量.开展了光场PTV系统评价和气泡尺寸、三维速度测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直径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60%,重复性误差小于2.48%,深度位置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7.14%;当气流量从0.1 L/min增加到0.5 L/min时,气泡的平均当量直径从3.85 mm增至4.36 mm,气泡平均速度从0.34 m/s增至0.38 m/s.光场成像PTV技术可用于气泡尺寸和三维速度的同步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成像 粒子追踪 速度 尺寸 测量 气泡
下载PDF
Dy掺杂Ca1-xDyxMnO3(x=0,0.02,0.03,0.05,0.10)热电材料的Rietveld精修及高温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欢 李翠芹 +5 位作者 江祥红 王雪 支伟 杨阳 卢飞凡 杨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2-318,共7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Dy掺杂Ca1-xDyxMnO3(x=0,0.02,0.03,0.05,0.10)热电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对热电材料进行物相结构表征,利用Rietveld粉末衍射全谱拟合方法对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精修得到Dy掺杂Ca1-xDyxMnO3(x=0,0.02,0.03,0.05,0.10)热...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Dy掺杂Ca1-xDyxMnO3(x=0,0.02,0.03,0.05,0.10)热电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对热电材料进行物相结构表征,利用Rietveld粉末衍射全谱拟合方法对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精修得到Dy掺杂Ca1-xDyxMnO3(x=0,0.02,0.03,0.05,0.10)热电材料的精细结构,利用标准四探针法测试高温热电性能。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随着Dy掺杂量的增加,CaMnO3样品的晶胞参数及晶胞体积逐渐变大。对应的电阻率测量结果表明,掺杂样品的电阻率随着Dy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中Ca0.9Dy0.1MnO3的室温电阻率最低,为6.7×10^-5Ω·m,是未掺杂CaMnO3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nO3热电材料 共沉淀法 Dy掺杂 RIETVELD精修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and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of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SW China 被引量:1
15
作者 ZHONG Yuan YANG Yueming +7 位作者 WEN Long luO Bing XIAO Di LI Minglong CHEN Cong ZHAO Like lu feifan TAN Xiuch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1期95-109,共15页
Based on analysis of outcrop,drilling,logging and seismic data,and geotectonic background,th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and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of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 Based on analysis of outcrop,drilling,logging and seismic data,and geotectonic background,th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and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of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were reconstructed,and 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and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were discussed.The Maokou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3 long-term cycles,namely LSCl,LSC2 and LSC3,which correspond to the Member 1,Member 2 and Member 3 of the Maokou Formation,respectively.Controlled by the extensional structure caused by opening of the Mianlue Ocean in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upper Yangtze blocks and basement faults produced by mantle plume uplifting,the area had tectonic differentiation in NWW and NE,and sedimentary basement took on episodic settlement from north to south,as a result,the sedimentary systems of Member 1 to Member 3 gradually evolved from carbonate platform to platform-slope-continental shelf.According to the residual thickness,paleokarst geomorphologic units such as karst highland,karst slope and karst depression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reconstructed.The karst geomorphological units were developed successively on the basis of sedimentary geomorphology.Sedimentary facies and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The Maokou Formation in northwestern Sichuan has two kinds of most favorable reservoir zone combinations:high energy grain shoal and karst monadnock,platform margin slope and karst slope.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the planar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reservoir zones were predicted by overlapping the 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belt with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 a new idea and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deployment of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sedimentary facies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Origin of the penecontemporaneous sucrosic dolomite in th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SW China
16
作者 lu feifan TAN Xiucheng +7 位作者 ZHONG Yuan luO Bing ZHANG Benjian ZHANG Ya LI Minglong XIAO Di WANG Xiaofang ZENG W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6期1218-1234,共17页
The characteristics,formation time,and origin of the sucrosic dolomite reservoirs in th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of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are analyzed.Core and outcrop description and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 The characteristics,formation time,and origin of the sucrosic dolomite reservoirs in th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of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are analyzed.Core and outcrop description and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sucrosic dolomite samples are carried out.It is found that the dolomite has typical features different from other kinds of dolomites:(1)This dolomite is generally medium-coarse in crystal size,and often associated with very finely to finely crystalline dolomite and cave-filling dolomite.(2)Typical identification marks of eogenetic karstification are developed at the top of the upward-shallowing sequence.(3)The medium-coarse crystalline sucrosic dolomite is cut by the early diagenetic karst fabric,and is characterized by dolomite with dissolution edge,dolomite vadose silt in pores,and transgression clay filling between the medium-coarse dolomite crystals.The medium-coarse crystalline sucrosic dolomite was formed earlier than the eogenetic karstification.The sucrosic dolomite with occasional cloudy core and clear rim has bright cathodoluminescence,high inclusions temperature,significant negative skewnes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and rare-earth element(REE)pattern similar to seawater,indicating it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dolomitization,evaporative concentration reflux-infiltration and penecontemporaneous seawater circulation hydrothermal fluid dolomitization.The study results not only update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dolomitization time of Qixia Formation,demonstrate that the sucrosic dolomite can be formed in the penecontemporaneous stage when seawater reflux superimposed with hydrothermal fluid effects,but also show that the taphorogenesis in the Dongwu period began in the Early Permian.Moreover,the dolomite controlled by the grain bank migration and terrain in the slope break appears in bands of large scale,this knowledge provides basis for expanding the exploration field of this type of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crosic dolomite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seawater cyclic hydrothermal fluid eogenetic karstification Qixia Formation PERMIA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孕酮对人孕晚期DSCs体外增殖及TNF-α、IL-6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逯非凡 李媛 +5 位作者 顾仲毅 李励 杨倩倩 徐畅 邓轶方 管睿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8-722,共5页
目的研究孕激素对人孕晚期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s,DSCs)形态、增殖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探究孕激素在预防自发性早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人孕晚期DSCs原代培养并鉴定,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孕酮,分成10^(-6) mol/... 目的研究孕激素对人孕晚期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s,DSCs)形态、增殖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探究孕激素在预防自发性早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人孕晚期DSCs原代培养并鉴定,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孕酮,分成10^(-6) mol/L组、10^(-5) mol/L组和10^(-4) mol/L组,对照组培养液不加孕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DSCs细胞形态、测量细胞长/宽比值;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RT-q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DSCs长/宽比值比较:孕酮10^(-4) mol/L组(5.87±0.19)、10^(-5) mol/L组(5.98±0.27)低于对照组(6.4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孕酮10^(-4) mol/L组低于10^(-6) mol/L组(6.28±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②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孕酮10^(-5) mol/L组(0.70±0.04)、10^(-4) mol/L组(0.78±0.04)分别高于对照组(0.59±0.05;P=0.027、P=0.002),10^(-4) mol/L组高于10^(-6) mol/L组(0.61±0.01,P=0.004)。③TNF-αmRNA表达比较:孕酮各浓度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10^(-5) mol/L组、10^(-4) mol/L组均低于10^(-6) mol/L组(均P<0.001);IL-6 mRNA表达比较:对照组、10^(-6) mol/L组、10^(-5) mol/L组和10^(-4) mol/L组中,IL-6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孕酮能使人孕晚期DSCs形态宽大饱满、促进细胞增殖、降低TNF-α及IL-6 mRNA表达水平,提示孕激素在预防自发性早产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细胞增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蜕膜基质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海量异常信号实时监控预警与处置全流程管控方法研究
18
作者 卢非凡 吴悠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3年第8期61-64,70,共5页
在海量异常信号实时监控预警与处置的过程中,通过全过程流程管控能够实现更加迅速地解决设备故障,设计一种基于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实时监控预警与处置全流程管控方法。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实施海量异常信号信息采集。设计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海量异常信号实时监控预警与处置的过程中,通过全过程流程管控能够实现更加迅速地解决设备故障,设计一种基于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实时监控预警与处置全流程管控方法。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实施海量异常信号信息采集。设计长短记忆神经网络与CNN相结合的行为识别模型,实施海量异常信号行为识别。通过由设备任务模块、设备态势模块构成的海量异常信号实时监控预警与处置全流程管控模型,实现相关行为的全流程管控。利用设计方法管控某大企业的可视化设备,测试其管控性能。测试结果为在发生物理层设备故障、物理层线路故障、设备兼容性故障时,该方法分别能够实现96%以上、95%以上、94%左右设备的实时监控预警与实时处理,表现出了良好的管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CNN网络 人机交互 行为识别 异常信号监控预警 异常信号处置 全流程管控
原文传递
配网运行智能监控与主动故障研判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非凡 吴悠 冯伟健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年第5期174-178,共5页
常用系统传输配网运行状态数据时,通讯信号受干扰较大,导致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准确率较低,系统运行效益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设计配网运行智能监控与主动故障研判系统。硬件方面,优化运行数据前端采集装置,集成故障判断器、断路器等元件... 常用系统传输配网运行状态数据时,通讯信号受干扰较大,导致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准确率较低,系统运行效益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设计配网运行智能监控与主动故障研判系统。硬件方面,优化运行数据前端采集装置,集成故障判断器、断路器等元件,改造断路器本体结构,安装多通道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传输采用双绞线电缆,远距离传输采用GSM/GPRS通信,避免通讯信号受电磁干扰;软件方面,采用属性数据库,管理配网运行监控数据,优化故障定位算法,研判线路故障点和故障类型。设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接地、断路、短路故障类型,设计系统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故障定位准确率,系统运行后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常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运行数据 采集装置 故障研判 系统结构
原文传递
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路菲凡 李昌达 史永军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72-77,共6页
贲门失弛缓症(AC)作为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一种,以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功能受损、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年发病率为1/100 000~3/100 000,临床表现以吞咽困难最为常见。食管测压法为其诊断金标准,另外还有内镜检查、食管... 贲门失弛缓症(AC)作为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一种,以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功能受损、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年发病率为1/100 000~3/100 000,临床表现以吞咽困难最为常见。食管测压法为其诊断金标准,另外还有内镜检查、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等诊断方法。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可通过药物治疗、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气囊扩张术、食管支架植入术、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等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