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of the Hailuogou glacier during the“9.5”Luding Earthquake: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based on multi-source observ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Qiao ZHANG Bo +3 位作者 ZHAO Bo ZHONG Yan lu xue-yuan ZHOU Jian-m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11期3037-3050,共14页
On 5th September 2022,a magnitude Ms-6.8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by Mt.Gongga,western Sichuan.The stability of the glaciers in east Mt.Gongga close to the epicenter was widely concerned due to the strong shake trigger... On 5th September 2022,a magnitude Ms-6.8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by Mt.Gongga,western Sichuan.The stability of the glaciers in east Mt.Gongga close to the epicenter was widely concerned due to the strong shake triggered by the earthquake.Using multi-source observations(including in-situ photographs,remote sensing datase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we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stability and hazard risks of the Hailuogou(HLG)glacier.Triggered by the earthquake,a small block of fractured ice at the lowest part of icefall collapsed.The magnitude of the coseismic ice avalanche was relatively small,which is comparable in size to most ice avalanches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but much less than the previous mapped largest one(03 April 2018,runout~699 m).One most recent large(runout~608 m)ice avalanche occurred between 01 and 04 September,just before the earthquake,likely unloaded large amount of ice mass and made a larger ice avalanche avoid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shake.Nevertheless,the momentum of collapsed snow-icerock mass could be safely unloaded over a wide and gentler-slope ice tongue area,limiting its mobility and the risk of a cascading hazard.Glacier-wide surface flow dynamics monitored by Sentinel-1 satellite SAR time series(12 September 2021–19 September 2022)show that HLG glacier velocity was generally consist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The entire HLG glacier exhibited more stable than expected,with almost no abnormal features detected in its upper accumulation part,the lower ice tongue,and its lateral paraglacial slopes.Since the glacier valley has experienced remarkable downwasting and the paraglaci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trongly disturbed and destabilized,we suggested that,to efficiently evaluate glacier-related cascading hazard risks,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combine multi-source observations(e.g.,high-resolution UAV survey,radar/Lidar scan,ground investigation,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s)to continuously monitor the regional glacier anomalies in the post-earthquake seismic active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ing Earthquake Mt.Gongga GLACIER ice/snow avalanche Cryosphere hazards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虚拟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学元 陈远播 +2 位作者 魏星 范亮平 唐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89-3398,共10页
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沥青混合料二维劈裂(indirect tensile,IDT)试验模型,研究集料模型、集料形状、空隙率,以及加载方位角等因素对混合料低温劈裂虚拟试验结果(劈裂强度和最大水平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沥青混合料二维劈裂(indirect tensile,IDT)试验模型,研究集料模型、集料形状、空隙率,以及加载方位角等因素对混合料低温劈裂虚拟试验结果(劈裂强度和最大水平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低温虚拟劈裂试验时,集料模型对数值模拟计算效率、内部结构中的接触力链和裂纹扩展路径等有很大影响;实际边界模型较等效椭圆形与等效多边形模型其数值模拟结果变异性较小;空隙率大小对劈裂强度及水平向最大拉应力有显著影响,随空隙率的增大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不同加载方位角下的劈裂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呈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劈裂(IDT)试验 离散元方法(DEM)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内存云的自适应数据恢复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卢学远 钱育蓉 英昌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9,共8页
针对内存云(RAMCloud)平台数据恢复机制的固定性存在非智能选择数据恢复机制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架构下的自适应数据恢复策略.结合数据仓库Hive以及内存计算框架Spark平台,使用随机数据块对增强学习自适应数据恢复策略与传统固定使用R... 针对内存云(RAMCloud)平台数据恢复机制的固定性存在非智能选择数据恢复机制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架构下的自适应数据恢复策略.结合数据仓库Hive以及内存计算框架Spark平台,使用随机数据块对增强学习自适应数据恢复策略与传统固定使用RAMCloud自身数据快速恢复机制的耗时进行了对比.经过算法公式优化,降低了算法迭代计算部分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将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同时从O(n)降低至O(1).实验结果表明,在RAMCloud 1.0版本下,使用自适应数据恢复策略,相对平均提速93.6%,相对数据恢复成功率平均提高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存云 数据仓库 内存计算框架 数据恢复 增强学习
下载PDF
基于内存云的探索式数据恢复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学远 钱育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5,196,共5页
由于目前内存云(RAMCloud)平台的不稳定性,存在特定环境下固定数据恢复机制非最优解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架构下的探索式数据恢复策略。结合数据仓库Hive以及内存计算框架Spark平台,使用随机数据块,对增强学习探索式数据... 由于目前内存云(RAMCloud)平台的不稳定性,存在特定环境下固定数据恢复机制非最优解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架构下的探索式数据恢复策略。结合数据仓库Hive以及内存计算框架Spark平台,使用随机数据块,对增强学习探索式数据恢复策略与传统固定使用RAMCloud自身数据快速恢复机制的耗时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目前的RAMCloud版本下,使用探索式数据恢复策略,最高相对提速可达97.1%,最高相对数据恢复成功率可达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存云 数据仓库 内存计算框架 数据恢复 增强学习
下载PDF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陆雪缘 高婷 耿利敏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国际上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越来越重视,绿色物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采用嵌入PEST法的SWOT分析法,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进...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国际上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越来越重视,绿色物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采用嵌入PEST法的SWOT分析法,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进行分析,构建了含有积极转型、稳步转型、暂缓转型等战略类型的发展战略框架,并提出了优化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发展战略 PEST分析 SWOT分析
下载PDF
离散元法分析集料接触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彭勇 章秀芳 +2 位作者 郭泽宇 陆学元 李彦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8-187,共10页
基于CT断层扫描和图像处理采集到的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信息,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获取混合料内部集料接触特性,借助颗粒流软件PFC3D建立混合料剪切疲劳试验三维离散元模型,模拟考虑损伤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研究集料接触特性对... 基于CT断层扫描和图像处理采集到的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信息,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获取混合料内部集料接触特性,借助颗粒流软件PFC3D建立混合料剪切疲劳试验三维离散元模型,模拟考虑损伤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研究集料接触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对模拟结果加以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疲劳损伤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三维离散元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试验,得到的剪切疲劳寿命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较小。集料接触点和总接触长度对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影响显著,集料接触点数越多,总接触长度越大,混合料的剪切疲劳寿命越大;水平截面上集料接触方位角对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影响较小,其两者间相关性不明显。此外,集料粒径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接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内部集料接触点数和总接触长度随集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加,随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集料接触特性 剪切疲劳寿命 离散元法
原文传递
基于离散元法的空隙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虚拟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勇 杨汉铎 +1 位作者 陆学元 李彦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6-964,共9页
基于图像技术和三维离散元法,建立了具有真实空隙大小和分布以及随机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微观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集料粒径、用油量以及温度下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研究了空隙分布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虚拟剪切疲劳... 基于图像技术和三维离散元法,建立了具有真实空隙大小和分布以及随机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微观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集料粒径、用油量以及温度下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研究了空隙分布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虚拟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将部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三维离散元法可以模拟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空隙特征对沥青混合料虚拟剪切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在相同模型参数条件下,具有真实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小于具有随机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但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此外,集料粒径和用油量也对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有着显著影响。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随集料粒径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集料级配和试验温度时,在最佳用油量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最大;在相同的集料级配和用油量时,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剪切疲劳寿命 空隙特征 离散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