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夷夏东西:从多元到一统的重要过渡阶段
1
作者 栾丰实 王芬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3,165,共17页
中国考古学的初期,依据当时的考古发现,提出了仰韶、龙山东西二元格局的学术观点,与傅斯年先生根据古史传说提出的“夷夏东西说”相呼应。此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仰韶较早、龙山较晚,两者在中原地区具有内在的传承关系,流行20余年... 中国考古学的初期,依据当时的考古发现,提出了仰韶、龙山东西二元格局的学术观点,与傅斯年先生根据古史传说提出的“夷夏东西说”相呼应。此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仰韶较早、龙山较晚,两者在中原地区具有内在的传承关系,流行20余年的仰韶、龙山东西二元格局的主流观点退出了历史舞台。经过数十年的发掘和研究,中国考古学逐渐建立起新石器和早期青铜时代的时空框架,总结出以中原、海岱、江汉、环太湖和燕辽等五大文化区系为主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这一长时段的文化演进过程,自早至晚可以分为若干个历史发展阶段,如多元文化的起源和相互影响、多元演进和一体化进程、夷夏东西、中原中心的确立等,最终汇集和形成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高度统一的秦汉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东西 五大区系 多元演进 一体化 中原中心
下载PDF
黄河流域出土龙山时期扬子鳄骨板的多种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兴香 李雍 +4 位作者 吴晓桐 宋艳波 栾丰实 薛新明 金正耀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6,共12页
扬子鳄现今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但是在龙山时代(5000~4000 BP cal.)黄河流域多处遗址中发现了扬子鳄骨板。为判断龙山时代华北地区的扬子鳄是本地生长还是来自与长江流域的贸易交换,本研究对芮城清凉寺、邹平丁公、泗水尹家城3处遗址出... 扬子鳄现今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但是在龙山时代(5000~4000 BP cal.)黄河流域多处遗址中发现了扬子鳄骨板。为判断龙山时代华北地区的扬子鳄是本地生长还是来自与长江流域的贸易交换,本研究对芮城清凉寺、邹平丁公、泗水尹家城3处遗址出土的7例鳄鱼骨板进行了Sr、C和O同位素分析。3处遗址鳄鱼骨板的87Sr/86Sr值均落入当地Sr同位素背景范围内,且山东样本的δ18O比值高于山西样本,符合δ18O值由内陆向沿海升高的趋势,证明这些扬子鳄个体属于本地物种的可能性很大。扬子鳄骨板的δ13C值都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内陆地区淡水系统的鳄鱼,显示出复杂的饮食特征。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时期扬子鳄的地理分布变迁,对重建距今四千多年前华北地区的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龙山先民与扬子鳄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时代 扬子鳄 同位素 古环境
下载PDF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的石器生产 被引量:2
3
作者 栾丰实 武昊 +2 位作者 王芬 科杰夫 文德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91,共10页
石器的制作是史前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活动之一,故被作为人类早期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指征,并以此命名为石器时代,后来又根据石器的制作技术和特征,进一步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同时,石器作为史前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成... 石器的制作是史前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活动之一,故被作为人类早期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指征,并以此命名为石器时代,后来又根据石器的制作技术和特征,进一步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同时,石器作为史前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成为评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文化 两城镇遗址 石器生产 专业化
原文传递
试论陕北和晋南的龙山时代玉器——以石峁、碧村和陶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栾丰实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91,共12页
近年来陕北神木石峁龙山城址及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的问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石峁历年来出土玉器的关注和文化属性的探讨。结合新发现的晋西兴县碧村小玉梁城址内出土的玉器,以及陶寺、清凉寺遗址玉石器资料的完整公布,为分析和探讨石... 近年来陕北神木石峁龙山城址及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的问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石峁历年来出土玉器的关注和文化属性的探讨。结合新发现的晋西兴县碧村小玉梁城址内出土的玉器,以及陶寺、清凉寺遗址玉石器资料的完整公布,为分析和探讨石峁、碧村和陶寺三地玉器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从整体上看,这三处遗址所代表的陕北和晋南地区龙山时代的玉器存在着较强的共性特征,以长方形钺、各种璧环、刀、牙璋、圭和琮等为主要器类的玉器文化,属于同一个大的玉器系统。而这一玉器文化中的主体因素,如牙璋、牙璧、方形璧、有领璧、多孔玉刀和玉圭以及镶嵌绿松石的工艺等,主要来自东方地区以大汶口—龙山文化玉器为代表的海岱系玉器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 碧村 陶寺 龙山时代 玉器
原文传递
再论海岱地区的史前牙璋 被引量:7
5
作者 栾丰实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93,共9页
分布遍及黄河、长江和岭南等广大地区的牙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极为重要的玉礼器。关于牙璋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山东东部地区四个地点出土的牙璋,形制原始,年代较早,出土牙璋的遗址和伴出的镯类玉石器等... 分布遍及黄河、长江和岭南等广大地区的牙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极为重要的玉礼器。关于牙璋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山东东部地区四个地点出土的牙璋,形制原始,年代较早,出土牙璋的遗址和伴出的镯类玉石器等,主要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部分可延续到龙山文化早期。据此,可以确认牙璋最早起源于东方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起源 海岱地区 大汶口文化晚期
原文传递
山东济南月庄遗址后李文化时期石器研究
6
作者 王强 栾丰实 王建华 《东方考古》 2023年第1期93-108,共16页
本文对月庄遗址后李文化时期所出石器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类型学分析,我们认为其工具套并不完整,缺少石铲及石刀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工具类型。其中的有足磨盘应该与裴李岗文化有直接关系。通过石料质地及产源分析,我们发现当时先民对... 本文对月庄遗址后李文化时期所出石器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类型学分析,我们认为其工具套并不完整,缺少石铲及石刀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工具类型。其中的有足磨盘应该与裴李岗文化有直接关系。通过石料质地及产源分析,我们发现当时先民对器类与石料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了明确认识,而石料则多为就近取材。通过微痕及淀粉粒分析,我们认为磨盘与磨棒应是一种多功能食物加工工具,锛和斧的功能则主要是加工木、骨等硬性物质,石球则很可能是砸击坚果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庄遗址 后李文化 石器 类型学分析 石料 功能
原文传递
家户考古视野下鱼化寨遗址仰韶早期聚落研究
7
作者 姜仕炜 栾丰实 路国权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8,共8页
鱼化寨遗址是近年来关中地区发掘的一处重要的新石器遗址,包含了从老官台到龙山时期的文化堆积,以仰韶早期最发达。大量房址、灰坑、墓葬等是关中仰韶早期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从家户考古的视角甄别鱼化寨遗址仰韶早期的家户构... 鱼化寨遗址是近年来关中地区发掘的一处重要的新石器遗址,包含了从老官台到龙山时期的文化堆积,以仰韶早期最发达。大量房址、灰坑、墓葬等是关中仰韶早期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从家户考古的视角甄别鱼化寨遗址仰韶早期的家户构成情况,考察家户经济活动与社会分工的历时性转变;并根据房址面积基尼系数值,考察家户经济不平等程度的演变,推导聚落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户考古 鱼化寨遗址 仰韶时代 社会不平等
原文传递
Reconstructing the food structure of ancient coastal inhabitants from Beiqian village:Stable isotopic analysis of fossil human bone 被引量:2
8
作者 WANG Fen FAN Rong +5 位作者 KANG HaiTao JIN GuiYun luan fengshi FANG Hui LIN YuHai YUAN ShiL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7期2148-2154,共7页
The Beiqian site located in Jimo city,Qingdao,a few kilometers from the modern coastline was excavated in 2007,2009 and 2011.A large number of human bones from the early Dawenkou period were unearthed.Through C and N ... The Beiqian site located in Jimo city,Qingdao,a few kilometers from the modern coastline was excavated in 2007,2009 and 2011.A large number of human bones from the early Dawenkou period were unearthed.Through C and N stable isotopic analysis,the food structure of the "Beiqian" ancestors was reconstruc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errestrial and marine resources on their lifestyle was discussed.Based on the δ13C and δ15N stable isotopic values of human bone collagen,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a ternary mixed model reveal that the food sources of the Beiqian ancestors included about 44.1% marine species(probably shellfish and fish),34.1% C4 plants(possibly millet),and 21.8% land animal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y lived mainly from fishing and farming,supplemented by hunting or poultry raising.Compared with other sites in the same period,the stable isotope results show that 5000-6000 years ago,the lifestyles of ancestor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Yellow River basin,Northern coastal area and inland area were very different.The ancestor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focused on rice farming and fishing,whereas the ancestor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armed millet and raised animals.Those in coastal areas relied mostly on farming and marine fis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分析 沿海地区 食物结构 古代居民 海洋生物资源 人骨 化石 内陆地区
原文传递
社会与环境因素影响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的食物选择
9
作者 董豫(文/校) 陈松涛 +8 位作者 Stanley H.Ambrose 文德安 凌雪 高明奎 李振光 栾丰实 靳桂云 陈松涛(译) 董豫(校) 《东方考古》 2023年第1期143-165,共23页
考古学文化通常是根据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遗址出土陶器组合的类型来定义的。一般认为,同一考古学文化有相似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以及生活方式等。然而,在大汶口文化的不同遗址中,陶器组合、墓葬、房屋建造技术和生存策略等均存在一定... 考古学文化通常是根据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遗址出土陶器组合的类型来定义的。一般认为,同一考古学文化有相似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以及生活方式等。然而,在大汶口文化的不同遗址中,陶器组合、墓葬、房屋建造技术和生存策略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的分方法揭示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饮食多样性。研究表明,在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在不同遗址之间和遗址内部先民的饮食结构存在明显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变化。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包括环境因素的制约(如温度、降水、局部地貌)和社会因素(如性别、社会地位和族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身份 稳定同位素 新石器时代 农业 中国
原文传递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丧葬仪式与社会身份
10
作者 董豫(文/校) 林留根 +3 位作者 朱晓汀 栾丰实 Anne P.Underhill 张茜(译) 《东方考古》 2022年第1期49-62,共14页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约公元前3000~前2500年),男性就已获得高于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考察江苏梁王城遗址先民社会身份物化的考古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证据,对这一假说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梁王城的年长女性享有特...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约公元前3000~前2500年),男性就已获得高于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考察江苏梁王城遗址先民社会身份物化的考古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证据,对这一假说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梁王城的年长女性享有特殊丧葬待遇,部分女性食用了当时“更受欢迎的”食物。研究结果也强调了多学科分析在探讨社会身份物化表达方面的重要性,而不限于基于随葬品数量及质量的简单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梁王城 新石器时代 身份
原文传递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11
作者 三阪一德 栾丰实 +1 位作者 王强 宫本一夫 《东方考古》 2021年第1期160-187,共28页
通过对辽东半岛的文家屯遗址、王家村遗址、羊头洼遗址以及胶东半岛的午台遗址、照格庄遗址、楼子庄遗址的陶器制作技术的分析,我们认为,小珠山下层文化时期,辽东半岛的陶器主要受到了辽西地区偏堡类型的影响。至小珠山上层文化时期,其... 通过对辽东半岛的文家屯遗址、王家村遗址、羊头洼遗址以及胶东半岛的午台遗址、照格庄遗址、楼子庄遗址的陶器制作技术的分析,我们认为,小珠山下层文化时期,辽东半岛的陶器主要受到了辽西地区偏堡类型的影响。至小珠山上层文化时期,其陶器制作技术主要受到了来自胶东半岛的影响。此外,也有数据表明,朝鲜半岛南部青铜时代的陶器也受到了辽东半岛的影响。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陶器制作技术的系谱关系,探究背后所蕴含的人群移动与文化变迁的背景,得出制陶技术是早期人类社会中出现人群移动的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胶东半岛 陶器制作技术 地域关系
原文传递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12
作者 宇田津澈朗 宫本一夫 +2 位作者 栾丰实 靳桂云 王富强 《东方考古》 2018年第1期261-281,294,共22页
位于胶东半岛中部的杨家圈遗址,主要遗存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在1979年的发掘发现稻遗存的基础上,2004年山东大学和九州大学联合对遗址周边地区进行了勘察,在遗址之外的北侧小河北岸发现疑似'稻田'的遗迹。2015~2... 位于胶东半岛中部的杨家圈遗址,主要遗存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在1979年的发掘发现稻遗存的基础上,2004年山东大学和九州大学联合对遗址周边地区进行了勘察,在遗址之外的北侧小河北岸发现疑似'稻田'的遗迹。2015~2016年冬,双方继续对遗址北侧的低平地段进行调查,在距今地表2米以下的一定范围内,发现密度较大的水稻植硅体,同时还有芦苇等喜水植物伴出。据此推定杨家圈遗址北侧规模不大的扇形低地,可能是早期水田和河道的交错分布地带。而水田的具体结构和准确时代,有待于今后的田野考古发掘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圈 大汶口—龙山 植硅体 水田
原文传递
大汶口文化时期贝丘遗址生业方式试析——北阡遗址人骨跪距面的启示
13
作者 樊榕 赵永生 +4 位作者 王芬 宋艳波 栾丰实 靳桂云 林玉海 《东方考古》 2019年第1期-,共12页
骨骼职业应力标志通常指频繁而长期的活动在个体骨骼上留下的痕迹,这种非特异性痕迹对个体生前所经常从事的活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跪距面作为职业应力标志的其中一种,通常是足部跖趾关节由于频繁的超背屈姿势而在跖骨远端上侧留下的小... 骨骼职业应力标志通常指频繁而长期的活动在个体骨骼上留下的痕迹,这种非特异性痕迹对个体生前所经常从事的活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跪距面作为职业应力标志的其中一种,通常是足部跖趾关节由于频繁的超背屈姿势而在跖骨远端上侧留下的小平面,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关节炎。在北阡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的10座二次葬的56个个体中,在至少能代表8个个体的足骨上发现有跪距面痕迹。结合其他多学科手段对北阡遗址社会发展程度及其生业模式的综合研究成果,笔者推测史前时期北阡遗址的跪距面有可能与加工食物和打渔相关,与历史时期在社会高阶层社会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跪踞现象并非同一种原因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时期 北阡遗址 人骨 跪距面 生业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