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的涪陵区茎瘤芥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估
1
作者 倪超 李新江 +5 位作者 吴思颖 向涛 徐东 卓超 栾松 郭志 《农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9-95,共7页
为了确定茎瘤芥(榨菜)在涪陵区的适宜种植区域,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19个生物气候指标,开展其气候适宜性分析,对涪陵区各乡镇村社的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发现,等权关联和综合评价模型的结果均支持将涪陵... 为了确定茎瘤芥(榨菜)在涪陵区的适宜种植区域,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19个生物气候指标,开展其气候适宜性分析,对涪陵区各乡镇村社的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发现,等权关联和综合评价模型的结果均支持将涪陵区421个村社的种植气候适宜性划分为3类:Ⅰ类为高适宜区(λ≥0.913),包括新妙、石沱东南部、义和、马鞍南部、龙桥、崇义、江北、南沱西北部、百胜东南部、珍溪东南部、白涛部分地区、荔枝部分地区、江东部分地区;Ⅱ类为中适宜区(0.764≤λ<0.913),包括增福、石沱西北部、义和北部、李渡、马鞍北部、蔺市北部、荔枝大部分、江东南部、白涛东北部、焦石西南部;Ⅲ类为低适宜区(λ<0.764),包括龙潭、同乐、青羊、马武、大木、武陵山、罗云、焦石、百胜西北部、珍溪西北部。结果表明,涪陵西北、东北地区是茎瘤芥种植的较佳适宜地。通过研究,为涪陵区茎瘤芥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促进茎瘤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气候适宜性 主成分分析 种植 茎瘤芥 涪陵区
下载PDF
湖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地下河系统多元信息综合分析评价
2
作者 曹建文 杨海洋 +4 位作者 王喆 赵良杰 林玉山 栾崧 李录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9-710,共12页
岩溶发育特征是岩溶区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渗漏问题更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湖北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岩溶洼地区,工程区地下水系统边界不清、条件不明,可能面临严重的岩溶渗漏问题,本次研究将区域构造分析... 岩溶发育特征是岩溶区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渗漏问题更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湖北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岩溶洼地区,工程区地下水系统边界不清、条件不明,可能面临严重的岩溶渗漏问题,本次研究将区域构造分析、地貌成因识别、地下河追踪溯源、微动态自动化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提取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工程区地下河系统进行了有效识别。结果表明:上水库周边不存在隔水层及阻水构造,子良坪背斜控制了地下水系统的基本格局;地下河岩溶管道具有单支管道状结构特征,南北向岩溶管道不发育,上水库存在向南西侧发生管道式渗漏的风险;上水库内垂向溶蚀作用强烈,建议进行库底土工膜全库盆防渗处理,工程蓄水后应防范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和岩溶塌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库区渗漏 地下河系统 识别 多元信息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建文 夏日元 +4 位作者 唐仲华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王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5-1093,共19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需水量上升,水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需水量上升,水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水安全保障程度不足;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的特点,可作为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本文从地下水资源着手,系统梳理了大湾区水资源环境条件、地下水资源状况、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并提出了应急后备水源地建议,得到以下认识:(1)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2)湾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丘陵山区以HCO3-Na型、HCO3-Ca型及HCO3-Na+Ca型为主,冲积平原及山间盆地以HCO3+Cl-Na型及HCO3+Cl-Na+Ca型为主,三角洲地区以Cl-Na型微咸-咸水为主;(3)西江、北江及东江干流构成湾区内地下水排泄的总渠道,各支流为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基准面,地下水动态变化具季节性特征;(4)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好,Ⅰ-Ⅲ类水占比高达66.25%,从丘陵山区到三角洲平原,水质呈变差趋势,尤其在广州、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周边水质较差,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等,三角洲地区发育大量"铁质水"和"氨氮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5)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东莞及中山等城市基本未开发利用地下水,在各类地下水中,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具有规模开采的开发利用潜力;(6)综合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将广花盆地等10处富水块段作为应急水源地备选,经初步计算每年可为大湾区提供约4.18亿m3的应急水源保障。为应对突发性水质污染及极端干旱气候等大规模供水危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用水安全,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大湾区的基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精准计算可用于应急备用开采的地下水储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水环境 地下水资源 应急水源地 水文地质工程
下载PDF
珠江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良杰 杨杨 +4 位作者 曹建文 夏日元 王喆 栾崧 林玉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0-1031,共12页
本文在梳理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现状及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分区原则,将珠江流域划分为129个四级地下水系统,以地下水系统为评价单元,在充分考虑不同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存在的问题,讨论珠江流... 本文在梳理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现状及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分区原则,将珠江流域划分为129个四级地下水系统,以地下水系统为评价单元,在充分考虑不同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存在的问题,讨论珠江流域三级阶地不同水流运动特征,阐述了评价的精度以及水利工程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通过本次评价,珠江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374.16亿m^(3),可开采量为578.7亿m^(3),开发利用率仅10.01%。珠江流域跨度较大,水动力特征迥异:上游云贵高原深切峡谷区、中游桂中峰丛洼地区、下游冲洪积平原区,据不完全统计,珠江流域蓄水量大于100万m^(3)的水库32座,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水库对水资源调蓄和分配给地下水资源评价带来一定困难,不同部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概念上的分歧导致二者间流域边界不一致以及流域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为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珠江流域 水循环 开发利用 地表水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干旱成因及打井找水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建文 赵良杰 +3 位作者 王喆 栾崧 张庆玉 易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地下水是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重要的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发育规律复杂,地形起伏巨大,给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广大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文章利用岩溶地下水综合调查—探测—评价方法,查明革香河流域地下水赋存发育规律,... 地下水是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重要的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发育规律复杂,地形起伏巨大,给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广大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文章利用岩溶地下水综合调查—探测—评价方法,查明革香河流域地下水赋存发育规律,揭示流域内干旱频发的成因机理,归纳总结出向斜蓄水构造、背斜蓄水构造、断层蓄水带和断陷盆地蓄水构造四类典型蓄水构造模式,优选了断层阻水、向斜蓄水、岩性界线阻水、上下阻水和地下河径流带五种富水成井区位,并有效应用于严重干旱缺水区的打井找水工作,定井成功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流域内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有效服务脱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香河流域 干旱缺水 地下水 打井找水
下载PDF
地球上奇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栾崧 曹建文 +1 位作者 赵良杰 卢海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66-367,370,共3页
本文从科普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地貌形成是地球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介绍内力与外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与关系,并对各种形成可能产生的地貌变化进行了说明,对较为奇特的地貌形成过程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地貌 形成过程 内力 外力
下载PDF
揭秘“洞水突然变红”:探究地下水示踪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栾崧 曹建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304-305,共2页
基于科普的角度,向群众普及岩溶区地下水突然变色又很快消失这一现象,介绍岩溶区地下水示踪试验的概念与意义,阐明地下水变色原理,并对示踪剂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科普,消除群众再遇类似事件的恐慌感。
关键词 岩溶地下河 示踪试验 连通试验
下载PDF
重庆涪陵大气污染物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倪超 李新江 +4 位作者 向涛 栾松 郭志 戴小东 李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130,共8页
利用重庆涪陵2010—2014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涪陵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涪陵从2010到2014年空气质量有变好趋势,迎宾大道和兴华中路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AQI指数优良天数分别占... 利用重庆涪陵2010—2014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涪陵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涪陵从2010到2014年空气质量有变好趋势,迎宾大道和兴华中路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AQI指数优良天数分别占87%和85.6%,PM_(10)为涪陵首要污染物.PM_(10),SO_2质量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从1月至12月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每年较冷的12月、1月、2月PM_(10)质量浓度值较高,较热的月份质量浓度值较低.NO_2质量浓度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小.PM_(10)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具有负相关性,与气压具有正相关,即气温越高、降雨量越大、气压越低、风速越大,PM_(10)质量浓度越低.SO_2,NO_2与气温、气压、降水量均为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不同月份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变化特征 气象要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广州市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龙睿 张发旺 +1 位作者 栾崧 李炜轩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4-206,共13页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中国患有“城市病”的一线城市中尤为重要。笔者选定广州市城区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和着重分析当地对地下工程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选取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评价因素,并采用...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中国患有“城市病”的一线城市中尤为重要。笔者选定广州市城区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和着重分析当地对地下工程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选取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评价因素,并采用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来确定因子的权数,建立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的评价模型,利用ArcGIS软件获得最终适宜性评价图。结果表明,研究区面积1561 km 2,其中适宜、较适宜区域占比61.64%,较不适宜区域占比37.63%,仅有0.73%的面积不适宜开展地下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适宜性 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 ARCGIS 广州市
下载PDF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auses of Odd Vibration of Buildings in Guilin City——a Study on the Resonance between Buildings and the Underlying Soil Layer
10
作者 ZHANG Fawang GAN Fuping +3 位作者 luan song MENG Yan ZHENG Zhijie LI Weixu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A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Guilin City, China, underwent an up-and-down vibration with an amplitude of 2 cm. By eliminating several causes such as earthquake, wind and constru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unique karst... A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Guilin City, China, underwent an up-and-down vibration with an amplitude of 2 cm. By eliminating several causes such as earthquake, wind and constru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unique karst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uilin,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effect of turbulent karst water i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occurrence of this vibration. Therefore, a geophysical survey was undertaken on the vibration zone and its surroundings. The resutls suggest that the soil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karst grooves shows conspicuous traces of disturbance and the water content has low resistanc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karst strong runoff zone beneath the area. According to the water level and water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automatically by the instrumen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groundwater level had changed significantly twice during this period, so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denudation of groundwater strong runoff causes the overlying soil layer to collapse, forming a soil-water soft-flow material with mixed phase. Since the building in this area was supported by friction piles, the groundwater-soil soft-flow material with mixed phase has intense plasticity, and the up-and-down vibration resulted in the change of the friction piles, which caused the up-and-down vibratio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building VIBRATION groundwater strong RUNOFF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