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3
1
作者 顾纯光 罗武宏 +1 位作者 张东 杨玉璋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44份土壤样品开展植物考古研究,重点关注典型农作物植硅体类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组合特征等。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大部分样品中皆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 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44份土壤样品开展植物考古研究,重点关注典型农作物植硅体类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组合特征等。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大部分样品中皆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并未发现粟、黍等旱地作物遗存;水稻扇型及双峰型植硅体形态特征分析显示,水稻遗存为驯化程度较高的粳型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遗址双墩文化时期的农业结构延续了顺山集文化时期以来种植粳型稻为主的传统。此外,通过水稻植硅体高密度样品中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含量比值为0.7±0.2推测,该遗址水稻栽培环境属于“高地势-雨水供给”或“低地势-雨水供给”类型。本文研究结果为探讨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水稻栽培与驯化以及人类适应策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村 双墩文化 水稻 植硅体 农业
下载PDF
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二期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证据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武宏 禤华丽 +5 位作者 姚凌 杨玉璋 易文文 阚绪杭 张居中 张爱冰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2-305,共14页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中东部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旱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分布的交错地带。现有植物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淮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稻作农业转变为稻旱兼作农业的关键阶段。...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中东部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旱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分布的交错地带。现有植物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淮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稻作农业转变为稻旱兼作农业的关键阶段。然而,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中游地区,尤其是淮干以南地区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该地区农业结构何时发生转变等问题至今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二期(6.2~5.6 kaBP)出土的22件陶器残片表面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先民利用的植物性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包括稻属(Oryza spp.)、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 spp.)、粟(Setaria italica(L)P.Beauv.)、黍(Panicum miliaceum L.)、栎属(Quercus spp.)、莲属(Nelumbo spp.)以及块根块茎类植物等。稻属淀粉粒的发现证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淮河中游地区先民对水稻利用基本上是延续的。粟、黍淀粉粒是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迄今为止已报道发现最早的旱生农作物的证据,意味着早在6.2~5.6 kaBP期间,北方旱作农业文化与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可能就存在着食物的交流与传播。该结果对于了解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中国中东部稻作、粟作农业传播的时空路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地区 侯家寨遗址二期 淀粉粒分析 植物性资源 农业结构
下载PDF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植硅体分析及其指示的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活动
3
作者 李魏同欣 田玮馨 +6 位作者 罗武宏 张东 孙炳桂 杨玉璋 孙雅洁 张代玲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94,共16页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的一处大型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了解其农业活动有助于认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组织形式等。本文对禹会村遗址2017年和2020年两个发掘区的49份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在多个遗迹单位中发现不...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的一处大型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了解其农业活动有助于认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组织形式等。本文对禹会村遗址2017年和2020年两个发掘区的49份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在多个遗迹单位中发现不同浓度的水稻特征性植硅体,未发现粟遗存的证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作物以水稻(Oryza sativa)为主,粟(Setaria italica)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植硅体以来自茎叶的扇型植硅体为主,而且不同区域水稻植硅体分布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禹会村遗址的水稻收割方式可能为连杆收割,将水稻带入遗址内分开完成脱粒与脱壳行为。其中城垣区水稻加工活动可能存在集中完成的现象,而生活遗迹区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此外,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参数分析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水稻驯化水平较低,可能存在包括粳稻在内多个水稻品种。本文揭示了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结构、农作物的加工活动及农业发展水平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淮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分析 农业活动 禹会村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 淮河
原文传递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 China 被引量:11
4
作者 YANG YuZhang CHENG ZhiJie +6 位作者 LI WeiYa YAO Ling LI ZhanYang luo wuhong YUAN ZengJian ZHANG Juan ZHANG JuZ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79-1790,共12页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g Culture(7.8–7.0 ka BP) in the upper HRV, and then became a common subsistence economy in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5.0–4.0 ka BP)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clear how this mixed farming developed in the upper HRV after its occurrence, nor a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farm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Neolithic 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flotation and starch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from eight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first appeared in the later phase of the middle Neolithic in the regions of the Peiligang Culture, then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in the late Neolithic(6.8–5.0 ka BP), finally becoming the main subsistence economy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in the upper HRV.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HRV. Rice farming was the only agricultural system during the middle Neolithic, lasting until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when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the middle HRV. Furthermore, although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 roles of rice, foxtail millet and broomcorn millet in the subsistence economy were not the same. In general, millet was more widely cultivated than rice in the upper HRV, but rice occupied the same or a slightly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middle HRV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s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ic and cultural variability duringthe Neolith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NEOLITHIC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原文传递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史前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玉璋 黄程青 +4 位作者 姚凌 罗武宏 陶洋 罗运兵 张德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2-471,共10页
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南部2015~2017年度主发掘区TN14W35探方内油子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5800~4200 a B.P.)的地层土样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并重点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各文化时期土样中... 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南部2015~2017年度主发掘区TN14W35探方内油子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5800~4200 a B.P.)的地层土样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并重点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各文化时期土样中均含有丰富的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表明稻作农业在屈家岭遗址各阶段先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实验还在油子岭和屈家岭文化地层发现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植硅体,但从发现数量看,粟类作物在屈家岭遗址先民农作物利用结构中只占据极小的比重.论文通过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参数测量和鱼鳞状纹饰统计发现,屈家岭遗址的水稻遗存主要属于粳稻类型,且驯化程度在油子岭文化早期时期就已经达到现代栽培稻水平.本文研究揭示了屈家岭遗址先民的农业结构、水稻类型及驯化水平,为了解江汉平原汉水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业形式与水稻驯化水平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家岭遗址 水稻扇型植硅体 粳籼属性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原文传递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植物遗存分析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居中 李为亚 +8 位作者 尹承龙 程至杰 杨玉璋 罗武宏 姚凌 赵嫚 林留根 甘恢元 闫龙 《东方考古》 2014年第1期365-373,共9页
引言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400米处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遗址总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等单位于2010~2012年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500平方米,确认了该遗址为淮河... 引言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400米处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遗址总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等单位于2010~2012年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500平方米,确认了该遗址为淮河中下游地区一处距今8500~7000年间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特征地域特色鲜明,与淮河上游的贾湖文化、裴李岗文化,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及长江中下游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等史前考古学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图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淮河 泗洪县 文化 顺山 新庄
原文传递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凌 陶洋 +5 位作者 张德伟 罗运兵 程至杰 罗武宏 杨玉璋 唐丽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24,8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屈家岭遗址油子岭文化至战国晚期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土样的浮选,经鉴定发现了炭化植物种子及硬果核壳等共计1599粒。其中农作物种子1245粒,包括541粒水稻(Oryza sativa)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Setaria italica)、27粒小麦(T... 本文通过对屈家岭遗址油子岭文化至战国晚期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土样的浮选,经鉴定发现了炭化植物种子及硬果核壳等共计1599粒。其中农作物种子1245粒,包括541粒水稻(Oryza sativa)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Setaria italica)、27粒小麦(Triticum aestivum)以及6粒大豆(Glycine max),其余可鉴定的杂草种子及核壳22种共计245粒,未知杂草种子109粒。从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的14C年代测定和量化统计分析来看,屈家岭遗址自距今约5800年,稻作农业已经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并延续至距今约4400年。粟的利用出现年代较水稻稍晚,在距今约5600~5300年间,且粟在农业作物中的比重始终很小。本项工作为江汉平原地区史前人类的植物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发展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年代和实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家岭遗址 油子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水稻
原文传递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罗武宏 顾纯光 +5 位作者 杨玉璋 张东 梁中合 方方 黄程青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80,共11页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相对应年代分析结果,对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时期的的农业发展与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多数土样中都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且水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未发现粟、黍等其它农作物遗存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该遗址先民从事的是单一稻作农业,基本沿袭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稻作农业传统。对水稻扇型植硅体边缘鱼鳞状纹饰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此外,本研究还在该遗址所有样品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竹亚科植物特征型植硅体,推测宫庄遗址先民可能较普遍的利用竹亚科植物作为工具、建筑、食物等的原材料。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末期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农作物结构演替,水稻的驯化历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竹亚科 宫庄遗址 安徽
原文传递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植硅体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武宏 张居中 +3 位作者 杨玉璋 尹承龙 林留根 甘恢元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是淮河中下游地区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本文对遗址三个不同文化时期连续剖面土壤堆积物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先民早在距今8500年左右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并一直延续到遗址三期(7500...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是淮河中下游地区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本文对遗址三个不同文化时期连续剖面土壤堆积物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先民早在距今8500年左右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并一直延续到遗址三期(7500 BP)。植硅体组合分析结果表明,顺山集遗址所处时期的气候总体上较温暖湿润,但存在气候波动,从一期至三期大体上经历了温暖—偏凉—回暖的过程,可能对应了全新世高温期到来之前的气候转暖。从顺山集遗址水稻遗存的连续发现以及水稻驯化水平不断提高来看,气候变冷并未抑制当地稻作农业的发展,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了其发展与扩散。本文研究结果对研究全新世早中期中国中东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组合 稻作农业 古环境 人类适应 顺山集遗址
原文传递
Plant food sources and stone tools' function at the site of Shunshanji based on starch grain analysis 被引量:9
10
作者 YANG YuZhang LI WeiYa +6 位作者 YAO Ling CHENG ZhiJie luo wuhong ZHANG JuZhong LIN LiuGen GAN HuiYuan YAN L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574-1582,共9页
The upper-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 zone in the middle of eastern China.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ast populations in the upper HRV obtained plant food through gathering an... The upper-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 zone in the middle of eastern China.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ast populations in the upper HRV obtained plant food through gathering and cultivation of both rice and millet during the middle Neolithic. However, for the middle HRV it is not very clear what methods were used by humans to obtain plant food in that time. In this paper, starch grai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17 stone tools and 29 cauldron pottery sherds unearthed at Shunshanji(8.5–7.0 kyr BP), which is known as the earliest Neolithic site in the middle HRV excavated so far. Here, ancient starches from Coix lacryma-jobi, Triticeae, Oryza sativa,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and one unidentified specie were recovered.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mited knowledge of food strategies as observed in the middle HRV. It demonstrates that both gathering and cultivation of rice took place during the middle-Neolithic. Among the identified species, Coix lacryma-jobi appears to have been the main plant food at Shunshanji. Moreover, it is clear that Oryza sativa was not consumed as much as other plant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different starch grains. Starch grains were also found on the used surfaces of grinding stone implements as well as pestles, which means that these stone tools were used for food processing. In addition, axes from Shunshanji may also have been used for food processing as well as wood working because starches were also found on the edge of axes. Information about subsistence strategies and tool use at Shunshanji will also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ing the utilization of plants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HRV during the early-middle Neolithic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nshanji Starch grain analysis Utilization of plant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unction of stone tools
原文传递
黄淮西部仰韶时代农业结构研究——来自河南石固和贾庄遗址的植硅体证据
11
作者 孙炳桂 杨玉璋 +4 位作者 罗武宏 程至杰 蓝万里 李全立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275,共13页
黄淮西部地处我国南北方不同新石器文化与农业类型的过渡地带,由于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尚不甚清楚。本文对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和项城市贾庄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和灰坑土样进... 黄淮西部地处我国南北方不同新石器文化与农业类型的过渡地带,由于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尚不甚清楚。本文对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和项城市贾庄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和灰坑土样进行了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黄淮西北部的石固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6398–5326 cal BP)样品中均存在丰富的黍(Panicum miliaceum)稃壳植硅体,同时兼有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以及粟(Setaria italica)稃壳植硅体。位于黄淮西南部的贾庄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期(6179–5745 cal BP)样品中同样发现较多黍稃壳植硅体以及粟稃壳及少量水稻的特征型植硅体。上述结果表明,黄淮西部在仰韶文化早期时已形成统一的以黍、粟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模式,其中黄淮西北部延续了该地区裴李岗文化阶段以旱作为主的稻旱兼作的农业传统,而黄淮西南部则从贾湖文化时的单一稻作农业发展为稻旱兼作农业,且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不晚于距今6200年。此外,在6000 a BP前后,石固遗址农作物结构曾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旱地作物黍、粟的比重显著上升。最后,两处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植硅体均以水稻颖壳的双峰型植硅体为主,表明黄淮西部仰韶文化时水稻的收割方式应是以割穗为主。本研究为了解黄淮西部仰韶早中期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以及农作物的收割方式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农业结构 收割方式 仰韶文化 黄淮西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