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洲 罗晓容 +6 位作者 周进高 胡子见 魏柳斌 李靖 师平平 曹斌风 吕玉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白云岩获得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出马四段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心、薄片、工... 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白云岩获得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出马四段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心、薄片、工业CT、U-Pb定年、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并预测了该盆地白云岩储层分布和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马四段主要发育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斑状白云岩储层,其中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岩性为砂砾屑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斑状白云岩储层岩性为斑状粉—细晶白云岩、斑状粉晶白云岩和斑状灰质白云岩。(2)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溶)孔,含少量溶蚀孔洞、残余粒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5.06%;斑状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含少量晶间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2.46%。(3)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主要受微生物丘和颗粒滩控制,并经历了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改造,斑状白云岩储层发育主要受生物扰动作用、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控制。(4)构造古地理格局和海平面升降变化共同控制了丘滩体发育、生物扰动作用程度和白云石化流体的形成。结论认为,马四段优质白云岩储层主要沿中央古隆起和神木—志丹低隆起规模分布,其中神木—志丹低隆起马四段白云岩储层位于岩性相变带上,其储盖配置关系好,是天然气富集区,预测有利区储层面积18 00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四段 白云岩储层 构造古地理格局 海平面升降变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固体沥青的发现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泽光 王爱国 +5 位作者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朱楠 郭凯 张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80,共13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五7亚段—马四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与显微镜观察,发现盐下储层中存在固体沥青,并明确了沥青的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最后结合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盐下地层中天然气(以下简称盐下天然气)的成因和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存在大量固体沥青,透射光显微镜观察沥青呈花状、片状、团块状、薄膜状或条带状赋存于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孔、缝、缝合线和沥青包裹体内,固体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介于0.07%~0.55%(平均值为0.17%),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75%~1.97%,碳同位素值介于-28.4‰~-27.7‰;(2)盐下天然气干燥系数介于0.95~1.00,为典型的干气,天然气的甲烷、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值分别介于-44.8‰~-32.4‰、-31.1‰~-22.6‰和-28.8‰~-19.7‰,具有甲烷碳同位素偏轻、乙烷与丙烷碳同位素偏重的异常特征;(3)奥陶系盐下储层中的固体沥青和天然气均为石油热裂解成因,石油来自于马家沟组或更古老的地层,石油裂解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4)盐下天然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改造,其中乌审旗地区改造程度较强,天然气中H2S含量高,最高可达13.31%。结论认为,马五7亚段—马四段天然气预测储量约为1.00×1012 m3,该盆地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盐下地层 固体沥青 天然气成因 原油裂解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特征、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3
作者 王怡帅 贾连奇 +5 位作者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张洁 石可爱 秦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6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期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固体沥青,研究固体沥青特征及成因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为此,运用岩心、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能谱以...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期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固体沥青,研究固体沥青特征及成因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为此,运用岩心、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能谱以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固体沥青的形态、元素组成、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研究了固体沥青成因类型以及演化过程,并探讨了不同成因固体沥青的分布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充填在裂缝、缝合线以及晶间孔隙中,且方解石脉体中发育沥青包裹体;②沥青成因类型以热化学蚀变(TCA)成因为主,并发育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成因以及气侵脱沥青成因沥青,TSR和TCA形成的沥青反射率高,热演化程度较高,其中TSR形成的沥青S/C较高,而气侵脱沥青形成的沥青反射率低,部分可见气孔;③TCA成因沥青在研究区寒武系—奥陶系均有分布;而TSR成因沥青和气侵脱沥青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的马家沟组;④TSR成因沥青形成时间早于TCA成因沥青,并形成于原油充注且水溶硫酸盐供给充分的地区,随着地层温度逐渐升高,原油发生裂解形成TCA成因沥青,而气侵脱沥青形成于后期地层抬升过程中天然气侵入导致残留原油发生的脱沥青作用。结论认为,3种不同成因的固体沥青形成机制的差异说明研究区经历了原油充注、裂解生成油型气、蚀变改造等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认识对于深层—超深层油气形成演化和成藏潜力分析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系—奥陶系 古老碳酸盐岩 固体沥青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 原油裂解 气侵脱沥青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神木-志丹低古隆起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4
作者 于洲 周进高 +4 位作者 罗晓容 李永洲 于小伟 谭秀成 吴东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3-1399,共17页
米探1井油气勘探突破展示出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时期古构造格局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层系的天然气勘探。根据磁力资料、地震剖面、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资料,发现了鄂尔多... 米探1井油气勘探突破展示出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时期古构造格局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层系的天然气勘探。根据磁力资料、地震剖面、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资料,发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神木-志丹低古隆起,研究了古隆起形成机制及对马四段沉积和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呈北东向展布,宽约140 km,长约250 km,面积为3.8×10^(4)km^(2)。②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发育于奥陶系马四段沉积。古隆起的形成受古基底组成差异和同沉积正断层共同控制。同沉积正断层下盘的古基底在正断层作用下演变为地势相对较高的低古隆起,同沉积正断层上盘的古基底在同沉积正断层作用下向下沉降并转变为地势相对较低的坳陷或凹陷。③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地势相对较高,发育微生物丘、灰泥丘和砂屑滩,经准同生白云化作用后可形成优质白云岩储层。④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广泛沉积了一套厚度为1~12 m的硬石膏岩层,低古隆起带上的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在侧向致密灰岩和纵向硬石膏岩的封堵作用下,可形成封闭性能较好的岩性圈闭。⑤神木-志丹低古隆起马四段白云岩岩性圈闭位于现今构造高部位,断层发育,遮挡条件好,有利于天然气运移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储层 断层 古基底 神木-志丹低古隆起 马四段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致密砂岩含油非均质性储层的野外实例三维数字模型和精细解剖——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安沟油砂露头为例
5
作者 张小银 詹容若 +2 位作者 段亮 罗晓容 魏荣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9-621,共13页
由于缺少典型油砂露头,客观认识砂体内部受控于构型界面的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受到制约,有效素材的缺乏一直阻碍着表征砂体内部含油非均质性及其与构型界面具体关系的认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安沟露头中致密砂岩含油非均质性表现明... 由于缺少典型油砂露头,客观认识砂体内部受控于构型界面的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受到制约,有效素材的缺乏一直阻碍着表征砂体内部含油非均质性及其与构型界面具体关系的认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安沟露头中致密砂岩含油非均质性表现明显,是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和表征其与不同构型界面具体关系的有效素材。利用无人机多点位航拍对安沟油砂露头进行了三维数字露头建模,并对其三维数字模型进行了沉积-层序-成岩解剖,结果发现露头中原油充注仅分布于单层砂体内部,而砂体顶、底部并不含油。对实测剖面进行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结果表明含油致密砂岩的沉积环境为曲流河水道,底面对应延长组7(长7)油层组和延长组6(长6)油层组界限的三级层序界面。砂体内含油非均质性与水道叠置、砂坝垂向加积和底形(交错层)构型界面关系密切。手持切割机对长7和长6油层组露头进行连续取样和岩石薄片镜下观察,研究发现单砂层顶、底和内部截然不同的结构、物性和成岩特征是造成安沟露头差异化含油的根本原因。安沟油砂露头的发现为客观认识砂体内部受控于构型界面的储层含油非均质性提供了难得的野外实例。该露头的详细解剖为致密砂岩储层含油非均质性明显受控于沉积作用和差异化的成岩作用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含油非均质性 延长组6油层组 三维数字露头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26
6
作者 何登发 贾承造 +8 位作者 赵文智 徐凤银 罗晓容 刘文汇 唐勇 高山林 郑秀娟 李涤 郑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2-1172,共11页
基于油气勘探发现和地质认识进展,从成盆、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内在地质过程出发,揭示沉积盆地超深层油气的形成与赋存规律并探讨超深层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国超深层主要经历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2个伸展-聚敛旋回,构造-沉积分异产生... 基于油气勘探发现和地质认识进展,从成盆、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内在地质过程出发,揭示沉积盆地超深层油气的形成与赋存规律并探讨超深层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国超深层主要经历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2个伸展-聚敛旋回,构造-沉积分异产生空间上相邻的源-储组合;发育丘滩体型、岩溶缝洞型、断溶型、白云岩型和断裂带型等多种类型规模性碳酸盐岩储集体、超压型碎屑岩和基岩裂缝性储集体;油气多期复合成藏,晚期调整定位;油气分布受高能滩带、区域不整合面、古隆起与大型断裂带等的控制;赋存多种成因的天然气和轻质油。超深层油气资源占剩余总资源量的33%,为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超深层的大型成藏地质单元与规模富集区带将是持续取得油气大发现的重点方向,勘探前景广阔。超深层油气地质条件和富集区带预测为油气地质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超深层油气 多旋回叠合盆地 勘探进展 勘探技术 轻质油 天然气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2
7
作者 罗晓容 杨海军 +8 位作者 王震亮 张立强 张立宽 雷裕红 周路 张宝收 严一鸣 曹斌风 刘志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02-2819,共18页
深层—超深层地质条件下,储层的孔渗物性特征和流体动力连通关系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流动状态,这也就决定了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和聚集成藏的机理与过程。本文基于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的研究,认识深层—超深层油气运... 深层—超深层地质条件下,储层的孔渗物性特征和流体动力连通关系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流动状态,这也就决定了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和聚集成藏的机理与过程。本文基于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的研究,认识深层—超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和过程,总结油气多期复合成藏模式,探索深层—超深层油气分布规律。碎屑岩储层普遍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受到沉积结构构造及成岩作用控制,表现出空间结构性特征,在埋藏至深层—超深层的过程中经历了差异性的成岩演化和油气充注。结构非均质性储层中的油气总体向上倾方向运移,受储层中砂体分布、隔夹层结构以及连通方式的影响,油气运移路径的分布极不均匀,在储层中任何部位都可能聚集,并可能继续运移到有利圈闭中富集。在深埋过程中,多期多幕的构造变动促使深层—超深层储层中已聚集的油气向着上倾方向运移调整,或沿着断裂向上运移调整至中—深层与之相关的有效储层中运移、聚集。深层—超深层勘探具有更为广泛的目标选择,洼陷区和斜坡区都可能成为有利勘探区域。现实的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新领域包括:构造高点油气藏向供源方向的拓展,深层—超深层烃源由断裂调整至中深层—超深层的次生油气聚集,深层—超深层与油气源相关的斜坡带以及深层—超深层生烃洼陷优质烃源岩层内部及相邻的有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深层 储层非均质性 运移与聚集 成藏模式 勘探新领域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乐东A构造储层超压形成机制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超 罗晓容 +4 位作者 范彩伟 张立宽 刘爱群 李虎 李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4-1051,共18页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乐东A构造深层超压天然气资源丰富,查明超压形成机制对于认识乐东斜坡区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和地层压力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根据超压测井响应、数值模拟及天然气成藏条件解剖讨论了乐东A构造储层超压成因机制,分析了...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乐东A构造深层超压天然气资源丰富,查明超压形成机制对于认识乐东斜坡区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和地层压力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根据超压测井响应、数值模拟及天然气成藏条件解剖讨论了乐东A构造储层超压成因机制,分析了储层强超压形成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乐东A构造中新统储层普遍发育超压,压力系数最大可达2.27,接近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纵向上压力系数发生突变。富泥地层快速埋藏导致的机械压实不均衡作用可使压力系数达到1.5~1.6左右。强超压(压力系数>1.6)表现出明显的卸载响应特征,表明储层压力远高于原位泥岩压力。储层中卸载型超压主要是由三亚组超压沿断层垂向传递作用引起的。储层强超压的形成与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密切相关,深层成熟—高成熟的三亚组烃源岩提供了强超压传递的流体来源,烃源岩与储层之间发育的隐伏断层/微裂隙系统为天然气垂向运移及超压垂向传递提供了有利通道,天然气晚期充注有利于透镜状砂体中传递超压的保存。研究认识将为钻前压力预测和安全钻井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并为莺歌海盆地非底辟区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过程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成因 机械压实不均衡 超压传递 天然气成藏 乐东斜坡区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深层碎屑岩储层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晓容 张立宽 +8 位作者 张立强 刘乃贵 闫建钊 雷裕红 齐育楷 李俊 程明 严一鸣 曹斌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8-986,共19页
盆地深层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显著、流体动力条件多变、油气水关系复杂,对储层有效性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十分困难。通过系统的深层碎屑岩储层沉积-成岩作用研究,认识了碎屑岩储层的多尺度结构性特征,发现对于任一沉积微相的碎屑岩储... 盆地深层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显著、流体动力条件多变、油气水关系复杂,对储层有效性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十分困难。通过系统的深层碎屑岩储层沉积-成岩作用研究,认识了碎屑岩储层的多尺度结构性特征,发现对于任一沉积微相的碎屑岩储层都可划分为有限类岩石相,主要为泥岩、贫塑性颗粒砂岩、富塑性颗粒砂岩和强钙质胶结砂岩,其空间分布受沉积构造控制。富塑性颗粒砂岩和强钙质胶结砂岩在第一期油气充注之前已变得致密,构成了储层中各个尺度的隔夹层;贫塑性颗粒砂岩中成岩作用多期发生,并可能伴随多期油气充注。即便埋藏到深层-超深层范围,贫塑性颗粒砂岩仍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孔渗条件,为有效储集岩石;其中,早期发生过原油充注、具亲油润湿性的贫塑性颗粒砂岩则构成了优质储集岩石。为表征和评价深层储层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可充分反映储层多层次结构非均质性的单元砂体充填建模方法,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利用有效储集岩石中获得的各种物性参数表征储层中有效储集空间分布。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储层为例,对深层储层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通过实际勘探认识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储层有效性 非均质性 储层地质模型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晓蓉 宋长龙 +5 位作者 汪金锋 张军 李腾庆 刘华强 李绮云 张宗平 《广州医药》 2019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栓塞化... 目的观察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18个月实际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F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8个月实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肝动脉栓塞 原发性肝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中医儿童保健体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伟霞 李彦昕 +1 位作者 罗笑容 许尤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 观察、评价“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儿童保健体系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广州市内2所幼儿园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托健康儿童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按“保健体系”方案干预。对照组不进... 目的 观察、评价“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儿童保健体系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广州市内2所幼儿园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托健康儿童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按“保健体系”方案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2组干预前后组间体质辨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保健总体疗效、患病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保健后体质辨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总患病率和年平均患病次数低于保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健后观察组体质辨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总患病率和年平均患病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保健总体疗效为29.33%(44/50),高于对照组的14.67%(2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儿童保健体系”方案能改善小儿偏颇体质和中医证候表现,减少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总患病率与年平均患病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儿科 体质辨识 中医儿童保健体系
下载PDF
罗笑容辨治岭南地区小儿便秘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玉君 王莲玉 +1 位作者 林晓红 罗笑容(指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5期199-201,共3页
介绍罗笑容辨治岭南地区小儿便秘的经验。罗笑容认为,小儿便秘与脾气不足,推动无力及热盛津伤、肠道失濡密切相关,提出小儿便秘的常见证型为脾虚不运证与肠道失濡证,治法为运脾益气与清热润燥,分别以四君子汤合六磨汤加减及增液汤加味... 介绍罗笑容辨治岭南地区小儿便秘的经验。罗笑容认为,小儿便秘与脾气不足,推动无力及热盛津伤、肠道失濡密切相关,提出小儿便秘的常见证型为脾虚不运证与肠道失濡证,治法为运脾益气与清热润燥,分别以四君子汤合六磨汤加减及增液汤加味对治。同时强调,治疗小儿便秘,慎用攻法,免伤脾胃;用药平和,顾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便秘 岭南地区 运脾益气 清热润燥 罗笑容
下载PDF
新时代提升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晓蓉 《经济师》 2019年第2期9-10,共2页
社区志愿服务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已成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一项创新。在现实发展中,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着制度供给不足的阻滞,在体系化、行政化、专业化方面仍存在困境,需要... 社区志愿服务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已成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一项创新。在现实发展中,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着制度供给不足的阻滞,在体系化、行政化、专业化方面仍存在困境,需要通过创立正式制度、拓展横向网络、培育社区志愿文化等基本路径,推进制度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志愿服务 现实困境 制度化
下载PDF
晚期胰腺癌超级伽玛刀治疗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宋长龙 汪金锋 +7 位作者 张军 罗晓蓉 李勇 蔡永广 黄瑞文 陈焕伟 李太东 康静波 《广州医药》 2020年第6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超级伽玛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超级伽玛刀方案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超级伽玛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超级伽玛刀方案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存时间的临床受益反应(CBR)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不同治疗措施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87%,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3.04%(P<0.01)。观察组患者中疼痛程度改善阳性人数比例、KPS体力改善阳性人数比例和体质量改善阳性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镇痛药物消耗量改善阳性人数比例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时间为4个月(95%CI,2.124±5.274),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时间为3个月(95%CI,1.804±4.851)。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42<0.05)。结论基于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的超级伽玛刀采用中等剂量分割方法治疗晚期胰腺癌,其临床效果切实,副作用相对较低,对患者生存治疗有明显提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伽马刀 生存质量 副作用
下载PDF
慕课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小蓉 《英语教师》 2019年第13期95-97,共3页
分析慕课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慕课为依托,以不同阶段教师的角色需求为依据,进行角色转型。提出教师应根据慕课的运行流程,即“制作→应用→总结→修订(制作)→应用→总结”全面进行角色转型。
关键词 慕课 高校教师 角色转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页岩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振家 雷裕红 +7 位作者 罗晓容 王香增 程明 张丽霞 姜呈馥 赵谦平 尹锦涛 张立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成熟度页岩中发育有机孔,但是对于影响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氩离子剖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成熟度页岩中发育有机孔,但是对于影响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氩离子剖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中不同类型固体有机质中有机孔发育特征,并统计分析了不同成熟度页岩样品中干酪根和运移固体有机质的有机孔径和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S R),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影响有机孔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长7段中不同成熟度页岩(R o:0.50%~1.25%)中有机质均发育有机孔,但是干酪根和运移固体有机质中的有机孔发育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沉积有机质(干酪根)主要以顺层富集、孤立分散及与粘土矿物共生3种形式赋存在页岩中,有机孔发育程度相对较低,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介于0~44.13%,一般小于10%,平均6.03%;有机孔孔径主要在10~40 nm。运移固体有机质主要赋存在刚性颗粒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刚性颗粒与粘土矿物间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和黄铁矿晶间孔等无机矿物孔中,有机孔发育程度较高,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介于0~46.51%,一般小于30%,平均23.05%;孔径较大,主要在50~100 nm。长7段页岩中有机孔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控于固体有机质类型、运移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运移固体有机质丰度越大,有机质成熟度越高,有机孔越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有机质类型 有机孔 页岩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青一段微晶碳酸盐岩微观特征分析与原油组分赋存状态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华建 孙先达 +3 位作者 柳波 罗晓容 申家年 邢济麟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2,I0001,I0002,共12页
采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二维核磁共振和激光共聚焦等表征方法,从岩石学特征、含油性和原油组分赋存状态等方面,分析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中微晶碳酸盐岩的微观特征、油气组分微观赋存状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成微晶... 采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二维核磁共振和激光共聚焦等表征方法,从岩石学特征、含油性和原油组分赋存状态等方面,分析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中微晶碳酸盐岩的微观特征、油气组分微观赋存状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成微晶碳酸盐岩的矿物为自形程度较高的微晶(30~40μm)方解石矿物组成,孔隙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原油占岩石体积的15.7%,平均配位数为1.11,均质因数为0.36。储层中油气占总流体体积的29.05%,且原油的不同组分在孔隙中分布发生分异,重质组分主要吸附在岩石矿物晶体表面,少部分游离分布于孔隙喉道,而轻质组分主要以游离态分布在孔腔内部及碳酸盐晶粒外部。微晶碳酸盐岩虽具有显著的页岩油气贮存能力,但重质组分导致孔喉堵塞而不利于工业开采。该结果指出松辽盆地青一段微晶碳酸盐岩微观特征与原油组分赋存状态差异性,为泥页岩的开采工艺改进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青一段 微晶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含油性 原油组分赋存状态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小蓉 倪伟 +1 位作者 王浩宇 刘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490-492,F0003,共4页
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维持和改变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新近发现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同源的重要一员,众多研究显示其基... 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维持和改变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新近发现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同源的重要一员,众多研究显示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基因多态性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无人机多点位航拍高分辨率三维数字露头建模 被引量:7
19
作者 詹容若 段亮 +3 位作者 罗晓容 史毅 魏荣浩 马楚萱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0-1058,共9页
传统野外照片拼接受控于图像的视角和光栅重合(图像配准)程度,无法揭示三维露头在不同视角的地质特征。作为地学领域野外现场研究新范式,无人机三维数字露头建模能永久保存野外露头三维特征,重现野外不同视角关键细节,克服露头精细解剖... 传统野外照片拼接受控于图像的视角和光栅重合(图像配准)程度,无法揭示三维露头在不同视角的地质特征。作为地学领域野外现场研究新范式,无人机三维数字露头建模能永久保存野外露头三维特征,重现野外不同视角关键细节,克服露头精细解剖空间限制。野外露头形态各异,为保证三维数字露头模型的完整性和实现厘米级分辨率三维数字露头建模,根据野外露头几何特征和无人机可灵活规划调整航线的特点,建立不同露头几何形态与无人机航线规划和多点位航拍的空间关系,有效提高露头三维数据的采集效率。研究表明:无人机多航线规划和多点位航拍有效降低了建模对软件的依赖程度,是实现厘米级分辨率三维数字露头建模的关键,可为实现野外露头的精细解剖、虚拟实测(厚度、层/面理和线理等)及定量统计奠定可靠数据基础。根据不同露头的几何形态特点,有针对性的无人机航线规划和图像采集方式不仅能保证露头点云数据模型的完整性,更能有效提高厘米级分辨率高精度三维数字露头建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露头 露头几何分类 高分辨率 无人机
下载PDF
湖南仁里稀有金属矿床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5号脉ZK708号钻孔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芳春 李鹏 +11 位作者 刘翔 李广 黄志飚 李建康 成永生 苏俊男 张立平 陈虎 黄小强 雒小荣 桂云 文春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3-775,共23页
仁里矿床是中国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文章针对其稀有金属矿化富集规律、成岩成矿演化特征及找矿标志等问题,以5号主矿脉钻孔ZK708全孔岩芯及岩体内、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电子探针、能谱仪分析和全岩地球... 仁里矿床是中国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文章针对其稀有金属矿化富集规律、成岩成矿演化特征及找矿标志等问题,以5号主矿脉钻孔ZK708全孔岩芯及岩体内、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电子探针、能谱仪分析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伟晶岩岩相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①仁里矿床伟晶岩岩性比较复杂,不同岩性伟晶岩相互穿插,为同期次不同阶段的结果,经历了多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与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铌钽等稀有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粗-中粒、粗粒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中,随着伟晶岩粒度的增加,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②仁里矿床伟晶岩为LCT(Li-Cs-Ta)型伟晶岩,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尤其是富P、F热液流体)为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热源和物质来源,促使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释出和富集;不同世代矿物出现在伟晶岩熔体-溶液不同演化阶段。磷灰石和粒状、叶片状钠长石可做为本区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的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有金属 花岗伟晶岩 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 成岩与成矿演化 仁里矿床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