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入式设备的轻量化百香果检测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罗志聪 李鹏博 +2 位作者 宋飞宇 孙奇燕 丁昊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2-269,322,共9页
为在有限的嵌入式设备资源下达到实时检测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的百香果轻量化检测模型(MbECA-v5)。首先,使用MobileNetV3替换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传统卷积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其次,嵌入有效通道注意力网络(... 为在有限的嵌入式设备资源下达到实时检测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的百香果轻量化检测模型(MbECA-v5)。首先,使用MobileNetV3替换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传统卷积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其次,嵌入有效通道注意力网络(ECANet)关注百香果整体,引入逐点卷积连接特征提取网络和特征融合网络,提高网络对百香果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拟合能力。最后,运用跨域与域内多轮训练相结合的迁移学习策略提高网络检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为95.3%和88.1%;平均精度均值为88.3%,较改进前提高0.2个百分点。模型计算量为6.6 GFLOPs,体积仅为6.41 MB,约为改进前模型的1/2,在嵌入式设备实时检测速度为10.92 f/s,约为SSD、Faster RCNN、YOLO v5s模型的14倍、39倍、1.7倍。因此,基于改进YOLO v5的轻量化模型提高了检测精度和大幅降低了计算量和模型体积,在嵌入式设备上能够高效实时地对复杂果园环境中的百香果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嵌入式设备 YOLO v5 轻量化 迁移学习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供能的无线温度传感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志聪 王帅 +2 位作者 唐家桓 李景虎 叶大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9-216,共8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ll cell,MFC)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针对MFC输出电压低、功率小、内阻大的特点,该文研制了一种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功能的能量收集...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ll cell,MFC)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生物催化剂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针对MFC输出电压低、功率小、内阻大的特点,该文研制了一种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功能的能量收集电路和两级升压电路;基于MSP430和CC2500芯片设计了环境温度传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MFC的输出电压维持在316~390 mV范围内,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的跟踪,MPPT电路和升压电路分别输出1.1和3.5 V电压;无线温度传感器以每13 ms的周期将环境温度无线传输到远程终端,验证了环境温度传感系统在最大功率点处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电工作的可行性,可为实现MFC主动式能量收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设计 农业信息化 微生物燃料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中国蛇类识别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志斌 罗志聪 +1 位作者 张展榜 孙奇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6-443,共8页
蛇在野外广泛分布,不同种类的蛇具有不同的特性,实现蛇的准确识别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全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在蛇类图像上的识别效果,以中国地区常见蛇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银环... 蛇在野外广泛分布,不同种类的蛇具有不同的特性,实现蛇的准确识别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全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在蛇类图像上的识别效果,以中国地区常见蛇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银环蛇(B.multicinctus)、圆斑蝰(Daboia russelli siamensis)、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和王锦蛇(Elaphe carinata)。针对蛇类识别任务的特点,提出改进方案:根据蛇类形态特点,采用合适的数据增强方式扩充数据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蛇类图像分类任务;训练中采用Adam优化算法,优化模型学习过程;采用迁移学习方式,利用ImageNet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权值对模型初始化,并进行微调训练提升模型对蛇类识别任务的高阶特征表达能力。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蛇类图像识别任务上的准确度,在以VGG19、ResNet50、ResNet101、MobileNetV2和Xception网络为基础的分类模型上,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08%,可为建立蛇的自动识别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类识别 迁移学习 数据增强 微调训练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模拟计算机输入设备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志聪 许昊 叶廷东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8年第2期23-27,共5页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性和开放性,为增强与Windows平台的互操作性,提出Android智能终端模拟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解决方案。模拟计算机输入设备采用面向对象开发PC端服务程序,通过TCP/IP协议建立无线通讯连接,采用Socket网络编程和自定义...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性和开放性,为增强与Windows平台的互操作性,提出Android智能终端模拟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解决方案。模拟计算机输入设备采用面向对象开发PC端服务程序,通过TCP/IP协议建立无线通讯连接,采用Socket网络编程和自定义通讯协议和数据帧,实现Android智能终端模拟计算机输入设备的设计方案。经运行测试,模拟计算机输入设备可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内模拟鼠标、键盘、游戏手柄、遥控器和体感器等5种输入设备,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面向对象编程 SOCKET 人机交互 输入设备
下载PDF
组合压浆增强风化岩大直径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罗志聪 胡涛 +4 位作者 万志辉 饶少华 陈飞 刘鹏远 戴国亮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207-2212,共6页
依托深圳某棚户区改造项目,对超高层建筑的两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进行了大吨位静载试验,同时结合室内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组合压浆对风化岩层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压浆通过改善桩周土体弹性模量,可以有效控制... 依托深圳某棚户区改造项目,对超高层建筑的两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进行了大吨位静载试验,同时结合室内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组合压浆对风化岩层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压浆通过改善桩周土体弹性模量,可以有效控制桩基沉降并增强桩基的侧阻和端阻,组合压浆后试桩极限承载力最大增幅达127%。组合压浆可以增强风化岩桩-土界面的抗剪强度并提升剪切强度的发挥速度。最后,基于双曲线函数构建了荷载传递子程序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出压浆前后风化岩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成果可对深化组合压浆大直径嵌岩桩承载特性的认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岩层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大型剪切试验 组合压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圳某大高宽比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饶少华 罗志聪 +1 位作者 王怡冰 刘鹏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6-61,共6页
深圳某项目1栋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度为188.5m,高宽比为10.16。本项目高度超B级、高宽比大、周边风环境复杂,且面临一向少墙、穿层墙稳定性等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优化结构布置、抗震性能分析、风洞试验、一向少墙分析、... 深圳某项目1栋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度为188.5m,高宽比为10.16。本项目高度超B级、高宽比大、周边风环境复杂,且面临一向少墙、穿层墙稳定性等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优化结构布置、抗震性能分析、风洞试验、一向少墙分析、穿层墙稳定性等分析。分析表明,本结构穿层墙不会发生局部屈曲破坏;扁柱-楼板框架剪力比小于10%,本结构不属于一向少墙结构。通过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参数,并验证了结构加速度响应满足规范舒适度要求。通过抗震性能分析揭示了结构薄弱部位,并采取了增加楼板厚度和提高楼板、连梁、框架柱、剪力墙配筋率等措施。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表明,本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性能化抗震设计 风洞试验 大高宽比 穿层墙 一向少墙
下载PDF
面向温室大棚的自清洁式土壤参数监测仪研制
7
作者 程千晟 邱荣斌 +2 位作者 叶大鹏 罗志聪 梁辉火 《农业工程》 2018年第8期45-49,共5页
温室大棚土壤环境参数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需长期对其进行监测。针对现有固定式温室大棚土壤参数监测仪中传感器末端普遍长期埋于土壤中,导致传感器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引入一种基于Arduino的土壤参数监测仪。该仪器可实现对土壤参数的定... 温室大棚土壤环境参数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需长期对其进行监测。针对现有固定式温室大棚土壤参数监测仪中传感器末端普遍长期埋于土壤中,导致传感器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引入一种基于Arduino的土壤参数监测仪。该仪器可实现对土壤参数的定时检测,为植物生长所需土壤营养成分的配比和定时灌溉提供实时精准参考数据。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实现对监测仪传感器探针部位的自动清洁和维护,减缓了传感器因长时间接触土壤造成的电化学腐蚀生锈,提高了传感器使用寿命。该监测仪为实现智能化温室环境动态监控物联网系统的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土壤参数 自动清洁 监测仪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临近公路隧道的建筑物桩基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饶少华 张万鹏 +4 位作者 罗志聪 卢伟 刘鹏远 胡卫华 滕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550-2556,共7页
随着交通路网的快速密集建设,交通荷载作用对临近公路隧道的建筑物振动影响机理备受关注,是临公路隧道建筑物结构设计和振动舒适度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以深圳地区某项目为背景,建立隧道-土体-桩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以公路隧道实测加速... 随着交通路网的快速密集建设,交通荷载作用对临近公路隧道的建筑物振动影响机理备受关注,是临公路隧道建筑物结构设计和振动舒适度评估的重要理论基础。以深圳地区某项目为背景,建立隧道-土体-桩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以公路隧道实测加速度时程作为激励输入,研究了临近隧道桩基的振动特性,并通过Z振级和1/3倍频程方法评价振动响应,揭示了隧道交通荷载对桩基振动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公路隧道交通荷载引起振动在微风化岩层中传播时衰减缓慢,桩基是振动由微风化岩层传递至上部结构的主要路径;桩顶加速度以Z向为主,Z向加速度由桩底至桩顶衰减缓慢;典型桩基桩顶Z振级与1/3倍频程分析结果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但桩顶1/3倍频程分析结果超过一级限值要求。研究为该项目结构设计的交通荷载作用取值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临近公路隧道的建筑物桩基设计提供了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振动 地下公路隧道 交通荷载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振动评价
下载PDF
超高层装配式住宅结构安全和舒适度智慧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9
作者 于英东 饶少华 +3 位作者 罗志聪 周艳兵 施钟淇 刘鹏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668-1672,共5页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密度加大,超高层住宅数量越来越多,在台风作用下,超高层住宅的风振舒适度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人居舒适度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在台风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通过智慧监测实时掌握超高层住宅的结构性能状态,将有助于住宅...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密度加大,超高层住宅数量越来越多,在台风作用下,超高层住宅的风振舒适度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人居舒适度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在台风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通过智慧监测实时掌握超高层住宅的结构性能状态,将有助于住宅运维单位及时发布信息,住宅使用者降低不适感。针对超高层装配式住宅示范塔楼结构特点和环境条件,选取成熟适用的位移和加速度监测技术;对比我国国标、ISO6897、ISO10137和日本规范AIJ,对风振舒适度限值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用于超高层装配式住宅的风振舒适度多级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感知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应用分析等模块化设计,开发超高层装配式住宅结构安全和舒适度智慧监测系统,并在某示范塔楼中应用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装配式住宅 风致振动 人居舒适度 结构健康监测
下载PDF
强风化岩层大直径后压浆嵌岩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饶少华 万志辉 +3 位作者 罗志聪 刘鹏远 戴国亮 胡涛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87-295,共9页
为研究组合后压浆对强风化岩层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深圳地区超高层建筑的2根直径为2800 mm的嵌岩灌注桩进行了大吨位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高水平荷载作用下未压浆桩与组合后压浆桩的承载、变形特性与荷载传递规律,将得到的试... 为研究组合后压浆对强风化岩层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深圳地区超高层建筑的2根直径为2800 mm的嵌岩灌注桩进行了大吨位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高水平荷载作用下未压浆桩与组合后压浆桩的承载、变形特性与荷载传递规律,将得到的试验数据与现行规范及地勘报告中的推荐值进行对比,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强风化岩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增强系数,并验证了增强系数取值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与未压浆桩相比,组合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均大幅度提高,且对桩基荷载传递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使得强风化岩层中组合后压浆桩表现出更高的承载与变形控制能力;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未压浆桩与组合后压浆桩均表现为端承摩擦型桩,即组合后压浆不改变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性状。此外,采用现行规范中的增强系数计算将低估压浆桩的实际承载力,而由试验得到的强风化岩层侧摩阻力、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范围分别为2.49~3.05、2.24~2.43,以此计算后压浆桩的承载力更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灌注桩 强风化岩层 组合后压浆 静载试验 承载性状 增强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新型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复合连梁的高层结构耗能减震优化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鹏远 李东风 +5 位作者 饶少华 葛磊 罗志聪 黄晨光 李祚华 滕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93-298,共6页
为减小结构损伤、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采用新型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复合连梁(后文简称:新型连梁)对深圳某高层项目进行耗能减震优化设计与应用。根据结构设计需求,设计了新型连梁尺寸与构造,并给出了新型连梁的简化模拟方法。提出新型连梁布... 为减小结构损伤、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采用新型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复合连梁(后文简称:新型连梁)对深圳某高层项目进行耗能减震优化设计与应用。根据结构设计需求,设计了新型连梁尺寸与构造,并给出了新型连梁的简化模拟方法。提出新型连梁布置数量不同的两个耗能减震优化方案,从结构损伤分布、层间变形、能量分析三方面与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合理布置新型连梁,可减小结构层间变形,降低剪力墙混凝土损伤程度,调整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的耗能比例,优化结构地震失效模式。耗能减震效果在强震下更为显著,且耗能减震效果与新型连梁数量不呈正比,在优化设计中应合理选取新型连梁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耗能减震分析 装配式复合连梁 弹塑性时程分析
原文传递
Phase selection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within eutectic Ti-Si alloy solidified at containerless state
12
作者 luo zhicong CHANG Jian WANG HaiP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587-1598,共12页
Phase selection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undercooled eutectic Ti-Si alloy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 method, and the maximum undercooling achieved was 318 K(0.2 TE). ... Phase selection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undercooled eutectic Ti-Si alloy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 method, and the maximum undercooling achieved was 318 K(0.2 TE). The migration of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was in-situ detected by a high-speed camera system. When the undercooling is smaller than 140 K,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is smooth. Once the undercooling arrives at 230 K,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is irregular, which reflects the growth transition from the solute control to the combined controls of solute and thermal. The eutectic growth velocity increases as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undercooling. The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effect makes it difficult to increase undercooling, bu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eutectic reaction velocity at low and moderate undercoolings. Primary dendritic β-Ti phase appears in the solidified alloy from 63 to 176 K undercooling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is completely composed of eutectic once the undercoolings increase up to 230 K. When the undercoolings exceed 273 K, the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uniformly distributed irregular eutectic. For the drop tube experiments, the microstructures composed of a large amount of dendritic α-Ti phase and eutectic phase are found in a wide range of diameters from 69 to 725 μm. As the decrease of diameter, the solubility of Si in the dendritic α-Ti phase dramatically increases from 6.80% to 10.73%, and the ratio of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dendritic α-Ti on a cross-section of solidified alloy obviously increases from 23.52% to 41.02%, which result from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high undercooling and large cooling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selecti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high undercooling containerless large cooling r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