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铝双金属材料对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研究
1
作者 任鹏 刘旭 +5 位作者 来文艳 葛保鑫 徐畅 来文娟 张大磊 齐元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 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最后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GC)进一步揭示了Cu@Al^(0)对硝基苯的还原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铜可成功负载在铝箔表面,当铜负载率为3.43%,初始pH=3,Cu@Al^(0)投加量为0.50 g,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88.4%,且Cu@Al^(0)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Cu@Al^(0)对硝基苯的降解是从亚硝基苯到羟基苯胺再到苯胺的逐步还原过程,初始pH过高会影响中间产物亚硝苯进一步还原成最终产物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双金属材料 硝基苯废水 还原机理
下载PDF
S/C对Fenton处理切削液的优选与污泥分析
2
作者 张晓晨 葛霖锴 +4 位作者 来文娟 来文艳 崔安顺 张延青 齐元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2-109,共8页
首次提出了以污泥产率指标(S/C)作为切削液废水处理的筛选指标,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切削液废水最佳运行参数进行优选并对其衍生污泥进行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在m(Fe^(2+))∶m(H_(2)O_(2))(质量比)=1∶2、H_(2)O_(2)投加量为70 mL/L、水样... 首次提出了以污泥产率指标(S/C)作为切削液废水处理的筛选指标,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切削液废水最佳运行参数进行优选并对其衍生污泥进行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在m(Fe^(2+))∶m(H_(2)O_(2))(质量比)=1∶2、H_(2)O_(2)投加量为70 mL/L、水样初始pH=5.5、H_(2)O_(2)投加间隔时间为25 min(反应时间为10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1.67%,S/C值为最低的7.5×10^(-2)mL/mg。TG/DSC测试可知Fenton衍生污泥在500℃之前存在两段减重;XRD,SEM,XPS等测试表明污泥中吸附水及层间水的散失,水合氧化铁(HFO)转变为Fe2O3及FeOOH导致了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液废水 FENTON氧化法 Fenton污泥 热处理
下载PDF
考虑随机过程的油气管道时变失效概率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韬健 杨港 +3 位作者 吕志芳 赖文艳 孙晔 梁昌晶 《石油工程建设》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提高油气管道抗风险能力和完整性管理水平,针对管道结构抗力和附加载荷随时间随机变化的特性,将剩余强度视为随机过程,引入“首次穿越模型”构建腐蚀管道的时变失效概率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考察了管道结构参数和随机激励因素对失效概率... 为提高油气管道抗风险能力和完整性管理水平,针对管道结构抗力和附加载荷随时间随机变化的特性,将剩余强度视为随机过程,引入“首次穿越模型”构建腐蚀管道的时变失效概率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考察了管道结构参数和随机激励因素对失效概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计算结果与基于首次穿越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两者吻合性较好,证明了时变失效概率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系统运行压力和腐蚀速率是影响失效概率的主要因素,在低失效概率下,可忽略管道规格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在正常条件下,该管道的剩余寿命为24 a,在运行20~30 a期间应注意对管道系统进行维护维修,以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 油气管道 失效概率 时变可靠性 首次穿越
下载PDF
AGE-LDL对人主动脉瓣间质细胞钙化和炎症反应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杨茜 马琼 +4 位作者 曾庆春 吴观迪 郑韵仪 赖文岩 许顶立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9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AGE-LDL)对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HAVICs)钙化和炎症反应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非CAVD瓣膜组织(non-CAVD组)取自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瓣脱垂患者,CAVD瓣膜组织(CAVD组)取自因钙化性主动脉...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AGE-LDL)对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HAVICs)钙化和炎症反应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非CAVD瓣膜组织(non-CAVD组)取自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瓣脱垂患者,CAVD瓣膜组织(CAVD组)取自因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而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n-CAVD组和CAVD组中的AGE。取non-CAVD组的主动脉瓣膜组织,分离HAVICs,分为对照组、LDL组、AGE-HSA组和AGE-LDL组。对照组给予M199培养液,LDL组给予100μg/mL的LDL,AGE-HSA组给予100μg/mL的AGE-HSA,AGE-LDL组分别给予50、100、200μg/mL的AGE-LDL。取对照组和AGE-LDL组细胞培养21 d后进行茜红素染色,镜下观察细胞钙化情况。给药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IL-6蛋白及细胞上清液中的IL-6、IL-8。用100μg/mL的AGE-LDL分别刺激HAVICs 0.5、1、2、4、8 h,以只加DMSO的细胞作为对照,检测HAVICs中NF-κB磷酸化水平。将HAVICs随机分为5个组,对照组给予M199培养液;LDL组给予100μg/mL的LDL;DMSO组给予含有1‰DMSO的M199培养液;AGE-LDL组给予100μg/mL的AGE-LDL;Bay11-7082组予2.5μmol/L的Bay11-7082干预30 min,然后给予100μg/mL的AGE-LDL;给药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中的ICAM、IL-6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LDL组(100μg/mL亚组)细胞中钙盐沉积明显,形成钙结节。AGE-LDL组细胞中ICAM-1、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培养液上清中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DL组、AGE-HSA组,且AGE-LDL组的50μg/mL亚组、100μg/mL亚组、200μg/mL亚组ICAM-1、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及IL-6、IL-8水平也依次增高(P均<0.05)。AGE-LDL可呈时间依赖性方式刺激HAVICs中的NF-κB/p65磷酸化,于作用2 h后达到峰值,4 h后开始减弱。AGE-LDL组、Bay11-7082组细胞中ICAM、IL-6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LDL组、DMSO组,且Bay11-7082组ICAM、IL-6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AGE-LDL组(P均<0.05)。结论 AGE-LDL可诱导HAVICs发生钙化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糖基化终产物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钙化 炎症反应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A new discovered ABCA1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he association of ABCA1 SNP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plasma lipids in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Guo Zhigang Wu Pingsheng +6 位作者 Xie Di Wang Qiguang Liu Yayang Cha Zheng Li Peng lai wenyan Tu Ya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1年第4期179-190,共12页
Objectiv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 of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 gene are related to plasma lipid and susceptibility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Our first goal was to screen all 50... Objectiv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 of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 gene are related to plasma lipid and susceptibility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Our first goal was to screen all 50 coding regions of ABCA1 to find new SNPs. Our second goal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R1587K and M883I polymorphisms of ABCA1 gene, which are the variant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in Chinese people and to evaluate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CAD phenotype and plasma lipids. Methods: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and DNA sequence were used for confirming new SNP of ABCA1,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were applied for confirming genotypes of R1587K and M883I in 112 CAD cases and 108 healthy people. Results: We discovered a new ABCA1 SNP in Chinese population, which converse 233 amino acids from Methionine to Valine (M233V). This new ABCA1 SNP located in exon7, and might potentially modulat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For R1587K and M883I SNPs, the K allele and I allele frequency was 28.9%and 31.1%, respectively. The K allele at R1587K conferred lower mean values of HDL-C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both CAD patients and healthy people. However, 883I allel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plasma lipid level. Neither 1587KK nor 883II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AD. Conclusion: Our study finds a potential functional ABCA1 SNPs and revealed K allele of R1587K associated decreased HDL-C level in Chines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ABCA1 血脂水平 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口 冠心病 协会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左心室内壁厚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碧 卢曼 +2 位作者 陈伟娟 赖文妍 沈文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内壁厚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发生组(n=56)和未发生组(n=84);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将发生组患者... 目的:探讨左心室内壁厚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发生组(n=56)和未发生组(n=84);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将发生组患者分为Ⅰ、Ⅱ期(n=31)、Ⅲ期(n=12)和Ⅳ、Ⅴ期(n=13)。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内壁厚度(包括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绘制ROC曲线,分析左心室内壁厚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预测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肾病并发症56例,占40.0%。观察组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左心室内壁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组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左心室内壁厚度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Ⅳ、Ⅴ期患者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左心室内壁厚度均低于Ⅰ、Ⅱ期和Ⅲ期(P<0.05);Ⅲ期患者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左心室内壁厚度均低于Ⅰ、Ⅱ期(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左心室内壁厚度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预测中的AUC值为0.851,预测灵敏度为84.36%,特异度为81.41%。结论:左心室内壁厚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中表达异常,能反映患者肾脏分期,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并发症中具有较高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内壁厚度 2型糖尿病 肾病 预测价值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下载PDF
铜强化铁碳微电解陶粒阴极对硝基苯废水的降解研究
7
作者 沈传龙 任鹏 +5 位作者 来文艳 葛宝鑫 徐畅 来文娟 张大磊 齐元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采用电镀法,考察Cu 2+浓度、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对镀层形貌及电镀速率的影响,以SEM-EDS、XRD、CV等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铜电镀污泥碳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制备三元微电解陶粒,考察不同加铜方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 2+浓度为0.15... 采用电镀法,考察Cu 2+浓度、电流密度、电镀时间对镀层形貌及电镀速率的影响,以SEM-EDS、XRD、CV等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铜电镀污泥碳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制备三元微电解陶粒,考察不同加铜方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 2+浓度为0.15 mol/L、电流密度为12.5 mA/cm 2时镀层均匀、致密;铜电镀掺杂制备的三元微电解陶粒对硝基苯废水的降解有更高的去除效果,在初始pH为3且废水中的硝基苯浓度为100 mg/L时,反应180 min即可达到90.61%的硝基苯去除率,且对硝基苯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可达到0.01058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微电解陶粒 电镀掺杂 硝基苯废水 催化微电解
下载PDF
射血分数减低和非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浩斌 色珍 +5 位作者 白煜佳 詹琼 黄兴福 赖文岩 曾庆春 许顶立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 比较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和非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non-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本中心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因心力衰竭住院的1 182例患者,并进行中位时间为23.7个月的随访.患者分为HFrEF(LVEF< ... 目的 比较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和非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non-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本中心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因心力衰竭住院的1 182例患者,并进行中位时间为23.7个月的随访.患者分为HFrEF(LVEF< 40%,313例)和non-HFrEF(LVEF≥ 40%,869例).结果 (1)HFrEF患者心功能更差,入院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大,入院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尿酸、血红蛋白值更高,更多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出院更多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P均<0.05).而non-HFrEF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更多、更多合并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贫血、心房颤动、糖尿病、脑卒中(P均<0.05).(2)两组间的住院死亡率[4.5%(14/313)比4.8% (42/869),P=0.797]、长期累计生存率(P =0.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血钠、NT-proBNP是HFrEF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NYHA分级、NT-proBNP、白蛋白是non-HFrEF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FrEF和non-HFrEF患者的临床特征有较大差异,但non-HFrEF与HFrEF有着相似的住院死亡率和出院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血钾水平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许顶立 周浩斌 +4 位作者 白煜佳 黄兴福 赖文岩 詹琼 曾庆春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血钾水平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的心衰患者。检测入院时血钾水平。出院后于2016年4~5月通过电话或查阅病例系统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 目的:比较不同血钾水平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的心衰患者。检测入院时血钾水平。出院后于2016年4~5月通过电话或查阅病例系统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入院时血钾水平与出院后全因死亡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住院心衰患者941例,血钾<3.5 mmol/L患者占11.5%(108/941),血钾>5.5 mmol/L患者占1.5%(14/941)。入院时血钾水平越高的患者年龄较大,血压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肾功能不全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比例更高,出院时较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P均<0.05)。出院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7个月,共有194例(20.6%)患者死亡。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后,与入院时血钾4.0~5.0 mmol/L的患者比较,入院时血钾>5.0 mmol/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风险比HR 1.05,95%可信区间CI 1.16~2.38,P=0.03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血钾<4.0 mmol/L患者死亡风险无明显增加(HR 0.90,95%CI 0.63~1.29,P=0.557)。结论:血钾紊乱是住院心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入院时高血钾可明显增加住院心衰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钾 预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