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葡萄孢寄生菌Clpse01的杀线活性研究
1
作者 徐勇 彭子嘉 +4 位作者 徐正梅 邵雅坤 蓝燕 徐清华 余仲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在用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培养松材线虫的过程中,发掘了一株具有杀线活性的灰葡萄孢寄生菌Clpse01。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菌株Clpse01的形态和其对灰葡萄孢菌的生长影响进行了观察;采用ITS4/ITS5、LR5/LR0R、Bt2a/Bt2b和EF1-688F/... 在用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培养松材线虫的过程中,发掘了一株具有杀线活性的灰葡萄孢寄生菌Clpse01。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菌株Clpse01的形态和其对灰葡萄孢菌的生长影响进行了观察;采用ITS4/ITS5、LR5/LR0R、Bt2a/Bt2b和EF1-688F/EF1-1251R引物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测试了菌株Clpse01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及对松材线虫卵孵化能力和繁殖能力的影响;最后测试了菌株Clpse01的胞外蛋白浓度,胞外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胞外几丁质酶活性。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将菌株Clpse01鉴定为假卡鲁卡枝惠霉Clonostachyspseudochroleuca。菌株Clpse01可以缠绕、侵入灰葡萄孢菌的菌丝以获得营养来源,使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将2000条松材线虫接种到长满菌株Clpse01的培养基上,8 d后仅分离出6条/皿活线虫,而对照灰葡萄孢菌培养基上分离的线虫数为33066条/皿活线虫;菌株Clpse01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88%,浓度为1×108孢子/mL的孢子悬液处理松材线虫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88.33%;菌株Clpse01 2×稀释发酵液24 h对卵的孵化抑制率为100%。发酵培养6 h后,菌株Clpse01胞外蛋白浓度为1782.917μg/mL,胞外β-葡萄糖苷酶为9.99 U/mL,胞外几丁质酶含量为0.8792U/mL,并随发酵时间推移而升高。菌株Clpse01通过寄生松材线虫的食物来源灰葡萄孢菌和影响松材线虫的繁殖、存活和卵的孵化起作用,胞外β-葡萄糖苷酶、几丁质酶是毒杀松材线虫的两个重要生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灰葡萄孢菌 假卡鲁卡枝惠霉 寄生真菌 生防真菌
下载PDF
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
作者 蓝燕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思政课教师内涵式发展,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是类型教育背景下深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障,也是类型教育背景...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思政课教师内涵式发展,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是类型教育背景下深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障,也是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教育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校企合作能力
下载PDF
基于SMOTE和Inception-CNN的种植和组培金线莲鉴别
3
作者 蓝艳 王武 +3 位作者 许文 柴琴琴 李玉榕 张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3,共6页
金线莲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其治疗、保健作用十分显著。金线莲培育方式主要有种植、组培等,不同培育方式的金线莲,在性状上仅表现出细微差异,但药用、市场价值差异显著,培育方式鉴别能有效保证药用疗效、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然而由于不同品... 金线莲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其治疗、保健作用十分显著。金线莲培育方式主要有种植、组培等,不同培育方式的金线莲,在性状上仅表现出细微差异,但药用、市场价值差异显著,培育方式鉴别能有效保证药用疗效、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然而由于不同品系、产地、培育时间等复合差异的影响,增加了培育方式鉴别难度与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1D-Inception-CNN模型的金线莲培育方式鉴别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种植、组培金线莲的光谱,首先使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进行过采样以解决种植品、组培品样本比例不平衡问题,其次构建基于改进Inception结构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来自不同品系、产地、培育时间的金线莲进行种植品、组培品鉴别,最后采用贝叶斯优化方法对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最终五折交叉验证平均鉴别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综合评价指标高达97.95%、 96.16%、 100%、 98.02%。研究表明,实验提出的鉴别模型为快速鉴别金线莲种植品、组培品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少数类过采样技术 Inception模块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下载PDF
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降解氢氯噻嗪性能研究
4
作者 叶晓冬 胡淑恒 +2 位作者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1,463,共6页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HCTZ模拟目标废水,分别研究不同的HCTZ初始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值、电源输入功率和MnFe_(2)O_(4)投放剂量等因素对体系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药物初始质量浓度的提高会使降解效率持续下降,不断提升放电功率将更利于HCTZ的降解,且碱性环境会对处理过程产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发现,DBD/MnFe_(2)O_(4)体系下的最佳MnFe_(2)O_(4)投放剂量是50 mg,并且经5次循环使用后,体系仍能在25 min内将99%的HCTZ去除,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MnFe_(2)O_(4) 氢氯噻嗪(HCTZ) 芬顿反应 高级氧化工艺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对乙酰氨基酚机理研究
5
作者 叶朝兵 许子牧 +2 位作者 胡淑恒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7,共6页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和PS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进行分析和推测。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PS能有效去除水中AP,AP的去除率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气体流量对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适当增加流量可促进AP的降解,当流量超过50 L/h后,促进效果逐渐减弱,PS的加入能加速AP的降解,当PS投加量为0.75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实验处理废水过程中,AP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O_(2)和H_(2)O,在添加PS后,矿化率是单独等离子体处理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对乙酰氨基酚(AP) 过硫酸盐(PS) 降解 低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Heterogeneous Image Knowledge Driven Visual Percep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lan yan Wenbo Zheng Fei-Yue Wa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255-257,共3页
Dear Editor,This letter is concerned with visual perception closely related to heterogeneous images.Facing the huge challenge brought by different image modalities,we propose a visual perception framework based on het... Dear Editor,This letter is concerned with visual perception closely related to heterogeneous images.Facing the huge challenge brought by different image modalities,we propose a visual perception framework based on heterogeneous image knowledge,i.e.,the domain knowledge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vision tasks,to better address the corresponding visual percep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VISUAL KNOWLEDGE
下载PDF
低铁、高铁红宝石的特征及其对产地鉴别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凤春 兰延 董固元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作为五大珍贵宝石之一的红宝石,其产地溯源是宝石界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对不同产地优质红宝石的矿床特征、宝石学特征及鉴别工作开展了较为详细的工作,但不同产地红宝石的对比研究较少,不利于进一步地产地溯源研究。依据国内外发表的关... 作为五大珍贵宝石之一的红宝石,其产地溯源是宝石界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对不同产地优质红宝石的矿床特征、宝石学特征及鉴别工作开展了较为详细的工作,但不同产地红宝石的对比研究较少,不利于进一步地产地溯源研究。依据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红宝石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不同产地“低铁红宝石”与“高铁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特征、光谱学特征,探讨产地鉴别的研究思路,提出系统总结红宝石的基础宝石学特征、定量分析某些谱峰对的比值与红宝石产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红宝石的荧光特征与产地的关系、优化各种微量元素配比图、探寻更有效区分产地的质量分数配比关系,为红宝石的相关研究和产地鉴别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铁、高铁红宝石 宝石学特征 化学成分特征 光谱学特征 产地鉴别
下载PDF
大型体育场馆打造体育创业孵化器的效用、症结与践行方略研究
8
作者 兰燕 陈刚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7期140-143,151,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打造体育创业孵化器的效用、症结与践行方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打造体育创业孵化器可以提升场馆使用效率、降低场馆赋税压力、增添运营改革路径、助力产...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打造体育创业孵化器的效用、症结与践行方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打造体育创业孵化器可以提升场馆使用效率、降低场馆赋税压力、增添运营改革路径、助力产业创新提质。也存在以下症结:运营效益不足,孵化资金匮乏;辅导人才亏欠,孵化效率低下;孵化资源分散,信息交流阻滞;市场化程度不高,成果不易转化。据此,提出以下践行方略:与大企业寻求合作,孵化、加速一体化;对接高校人才群体,创业、指导双向助力;构建多维交流平台,提供实时信息链接;集聚孵化品牌效应,提高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体育孵化器 创新创业
下载PDF
CXCL8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抑制CD8^(+)T细胞浸润促进结直肠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
9
作者 邵莹 兰燕 +2 位作者 宋冰 孙嘉颖 杨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0-886,共7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对结直肠癌(CRC)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过表达CXCL8的鼠源CRC细胞株CT26细胞建立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成瘤三周后剥离肿瘤组织并取出小鼠脾脏,一方面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对结直肠癌(CRC)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过表达CXCL8的鼠源CRC细胞株CT26细胞建立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成瘤三周后剥离肿瘤组织并取出小鼠脾脏,一方面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及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另一方面制备脾脏单细胞悬液,分选脾脏CD8^(+)T细胞,在体外将T细胞与过表达CXCL8的CT26细胞共培养,细胞毒性实验检测T细胞杀伤能力。结果过表达CXCL8促进小鼠CRC移植瘤生长;过表达CXCL8的CRC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浸润增加、CD8^(+)T细胞浸润减少;过表达CXCL8的小鼠CRC细胞并不影响CD8^(+)T细胞体外杀伤能力。结论CXCL8过表达CRC细胞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抑制CD8^(+)T细胞浸润促进CRC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 M2型巨噬细胞 CD8^(+)T细胞 结直肠癌(CRC)
下载PDF
新型紫外光致发光图像高速采集装置的研制及其在筛分天然钻石中的应用
10
作者 梁榕 兰延 +4 位作者 高孔 张小虎 陈慕雨 王鸿浩 陆太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598,共7页
为了提高批量小颗粒钻石的筛查效率和准确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紫外光致发光图像高速采集装置——珠宝首饰观察鉴定仪(DDO),通过对激发光波长、工业相机等的选用和结构设计技术突破,以及对发光现象采集方式进行创新,实现了批量观察不同宝... 为了提高批量小颗粒钻石的筛查效率和准确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紫外光致发光图像高速采集装置——珠宝首饰观察鉴定仪(DDO),通过对激发光波长、工业相机等的选用和结构设计技术突破,以及对发光现象采集方式进行创新,实现了批量观察不同宝石间的光致发光现象和发光延迟现象差异等,从而实现对宝石高效检测。对20 000粒以上无色天然钻石、合成钻石和钻石相似品进行的DDO测试结果表明,98%~99%的无色天然钻石在紫外光激发光停止后的0.1~10 ms内可观察到的碧蓝色磷光现象,为天然钻石典型特征,合成钻石和其他无色宝石的发光特征(发光颜色、强度、持续时间、结构分区)明显区别于天然钻石,由此建立了一种通过观测包括荧光、衰减时间在100 ms内的连续发光(磷光)特征差异性作为筛分条件快速、准确筛分无色天然钻石的新方法。本装置提高了钻石鉴定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对天然钻石的筛查通过率可高达99%,对合成钻石和仿钻石的筛查准确性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宝首饰观察鉴定仪(DDO) 钻石 荧光 磷光
下载PDF
东盟国家碳排放动态演变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检验分析
11
作者 蓝艳 花瑞祥 +2 位作者 景宜然 贾惜春 李嘉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探索东盟国家碳排放的动态演变,并分析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定量关系,可为中国-东盟环境等合作提供借鉴参考。基于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和联合国统计数据库发布的数据,结合曼-肯德尔检验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分析1970—202... 探索东盟国家碳排放的动态演变,并分析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定量关系,可为中国-东盟环境等合作提供借鉴参考。基于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和联合国统计数据库发布的数据,结合曼-肯德尔检验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分析1970—2021年东盟碳排放变化趋势和结构特征等,初步探究东盟各国碳排放达峰情况,并验证东盟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人均碳排放量之间的EKC关系。结果表明,1970—2021年,东盟碳排放总量从1.22×10^(8)t增加到1.74×10^(9)t,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等排放量居前5位的国家碳排放总量占比近90%。1970—2021年东盟电力、工业燃烧、其他、交通和建筑部门碳排放量分别增加38.0、13.6、12.7、9.1和1.9倍。电力成为东盟碳排放最大的部门,排放占比超40%。以10年为跨度,东盟及各成员国碳排放量多数情况均呈增加趋势。2010年以来的趋势分析显示,文莱和泰国碳排放或将成为东盟最早实现碳达峰的国家。除文莱外,东盟其余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的EKC曲线拟合程度均较高。经济社会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表现为促进—抑制—促进,且不同国家出现的拐点值不同。因此,建议我国与东盟国家加强清洁能源电力合作,并加大环保投入、保持环境政策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碳排放动态演变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
下载PDF
Object Helps U-Net Based Change Detectors
12
作者 lan yan Qiang Li Kenli Li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548-550,共3页
Dear Editor,This letter focuses on leveraging the object information in imag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Net based change detector.Change detection is fundamental to many computer vision tasks.Although exist... Dear Editor,This letter focuses on leveraging the object information in imag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Net based change detector.Change detection is fundamental to many computer vision tasks.Although existing solutions based on deep neural networks are able to achieve impressiv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 COMPUTER NETWORKS
下载PDF
施氮量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兰艳 黄曌 +6 位作者 隋晓东 龚静 涂云彪 孙影影 伍鑫 丁春邦 李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5,共8页
[目的]探明施氮量对低谷蛋白水稻Oryza sativa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5个施氮处理,N0、N1、N2、N3和N4处理的施氮量分别为0、90、135、180和225 kg hm^-2,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低谷蛋白水稻‘ER22’产量、籽粒蛋... [目的]探明施氮量对低谷蛋白水稻Oryza sativa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5个施氮处理,N0、N1、N2、N3和N4处理的施氮量分别为0、90、135、180和225 kg hm^-2,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低谷蛋白水稻‘ER22’产量、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和比例、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施氮量为0~180 kg·hm^-2的范围内,有效穗数、结实率、实粒数和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在N4处理下,结实率与实粒数均下降,导致产量降低。花后7~35 d,‘ER22’籽粒总蛋白含量及各组分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各组分蛋白的比例不变;花后35 d籽粒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N2、N3和N4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而醇溶蛋白含量则在N2、N3和N4处理间差异均显著,谷蛋白含量在N3和N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ER22’稻米的食味品质在N1和N2处理下表现良好,N3处理的稻米加工品质最好,N4处理的稻米综合品质降低。[结论]实现低谷蛋白水稻‘ER22’高产优质的适宜施氮范围在135~180kg·h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低谷蛋白含量 水稻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考虑雷诺数和形状影响的坝岸根石水平水流拖曳力系数修正 被引量:4
14
作者 兰雁 沈细中 +3 位作者 邹瑞 杨昌明 蒋思奇 罗立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对于水利工程坝岸散抛根石冲揭失稳,水流作用下根石的拖曳力是重要的力学分析参数。该文基于黄河坝岸散抛根石的形状参数特征,利用水槽试验量测球体及不同形状块体受水流作用的水平拖曳力,研究雷诺数、物体形状指标与拖曳力相关关系及... 对于水利工程坝岸散抛根石冲揭失稳,水流作用下根石的拖曳力是重要的力学分析参数。该文基于黄河坝岸散抛根石的形状参数特征,利用水槽试验量测球体及不同形状块体受水流作用的水平拖曳力,研究雷诺数、物体形状指标与拖曳力相关关系及变化规律,明确影响因素,率定双因素影响下块体的拖曳力系数函数。结果表明,水下球体或近似球状物体的拖曳力系数,基本不受水流及物体形态影响,拖曳力系数趋于0.40~0.56;有棱角块体的水流拖曳力系数,块体雷诺数小于3×104的影响区域,系数函数呈双曲线趋势变化;块体雷诺数大于3×104的影响区域,迎水面宽高比不大于侧立面长高比,拖曳力系数趋于0.80~0.90,迎水面宽高比大于侧立面长高比,拖曳力系数趋于1.00~1.10。进一步通过试验修正了水流作用下不同形态物体的水平拖曳力系数,提出了块体雷诺数、形状参数双因素影响下物体水平拖曳力系数函数,得到了以不同物体来流方向投影响面积为基准的水平拖曳计算公式,经拟合公式的合理性分析与验证,拖曳力系数拟合优度达到0.90以上,平均相对误差为8.7%;修正后拖曳力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5%,公式计算效果良好,更准确地反映散抛根石的水下受力特征,为分析水下抛石受水流冲击离散形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拖曳力系数 根石 形状 球体 块体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法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少华 兰艳 +3 位作者 王雨来 卢振 张松 龙坤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23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的预防性使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黄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9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2018年1月至3月)、过渡...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的预防性使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黄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9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2018年1月至3月)、过渡期(2018年4月至6月)、干预后(2018年7月至9月)的抗菌药物相关控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PDCA循环实施后,抗菌药物疗程、给药时机、品种选择的合格率指标分别由干预前的46.73%,50.50%,59.67%提高至93.45%,94.17%,97.33%,其使用率由41.96%下降至21.48%。结论 PDCA循环法能有效规范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的预防性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 合理用药
下载PDF
JCI-HIMSS7双重标准下PDCA循环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少华 兰艳 +3 位作者 王雨来 卢振 陈维进 龙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180-183,188,共4页
目的以医院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复评为契机,在全面贯彻JCI理念标准的前提下,探讨PDCA循环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效果。方法通过四川美康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收集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8年1~11月全院... 目的以医院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复评为契机,在全面贯彻JCI理念标准的前提下,探讨PDCA循环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效果。方法通过四川美康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收集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8年1~11月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数据值。组建PDCA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PDCA循环法结合JCI标准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2018年1~3月)、干预期(2018年5~7月)、干预后(2018年9~11月)数据变化情况。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8年1月的53.38下降至2018年11月的38.86,下降比例达2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JCI标准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强度偏高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对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 PDCA循环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某三级综合性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分布与防控现况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德凤 唐四桂 +3 位作者 兰艳 韦玉雪 覃瑜芳 杨起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2968-2971,共4页
目的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分布与防控现状。方法收集该院5个病区38个科室1 64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调查患者VIE风险及各病区预防VTE措施实施情况。结果 1 647例患者发生VTE 24例,占1. 46%,其中... 目的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分布与防控现状。方法收集该院5个病区38个科室1 64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调查患者VIE风险及各病区预防VTE措施实施情况。结果 1 647例患者发生VTE 24例,占1. 46%,其中院外带入VTE 15例,本次住院新发9例。1 647例患者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为超高危693例,高危508例,中危232例,低危214例。各病区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超高危率、高危率、中危率及低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其中重症监护病区患者超高危率均高于其他病区,妇产科病区患者超高危率均低于其他病区(均P <0. 05)。妇产科、重症监护、肿瘤病区采取基础预防率均高于外科、内科病区(均P <0. 05);外科、内科病区未采取预防措施率均高于妇产科、肿瘤与重症监护病区(均P <0. 05)。VTE中危及以上患者中,妇产科病区采取物理预防率均高于其他病区(均P <0. 05);内科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抗血栓药物使用率均高于外科、妇产科和肿瘤病区(均P <0. 05)。结论住院患者是VTE发生的高危人群,需要分病区对VTE的防控进行管理,加强重点科室的早期干预,降低VT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防治 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MS/MS和HPLC-DAD的青钱柳叶化学成分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蓝艳 王慧玉 +1 位作者 张晓芹 雷后兴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6期966-971,共6页
目的:基于HPLC-Q-TOF-MS/MS和HPLC-DAD鉴定青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Q-TOF-MS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 目的:基于HPLC-Q-TOF-MS/MS和HPLC-DAD鉴定青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Q-TOF-MS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定量模式下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采用HPLC-Q-TOF-MS法鉴定了青钱柳叶中的18种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9种、有机酸类7种、其他2种。针对异槲皮苷、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阿福豆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5种化学成分建立的HPLC-DAD测定方法,各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回收率在92.93%-103.67%,RSD均小于3.0%(n=6)。29批青钱柳叶样品各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其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不同产地间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丝桃苷在野生与栽培品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青钱柳叶的质量评价,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金丝桃苷可作为成分指标进一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全波长扫描紫外检测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及子宫颈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韦彩素 陈慧峰 +3 位作者 李建湘 蓝燕 黄红莲 覃小妮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接受子宫颈筛查的子宫颈病变患者300例,包括慢性子宫颈炎102例、低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0例、高级别子...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接受子宫颈筛查的子宫颈病变患者300例,包括慢性子宫颈炎102例、低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0例、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6例、子宫颈癌(CC)32例,分别作为慢性子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CC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R-HPV情况、乳酸杆菌减少、白细胞酯酶(LE)试验及凝固酶(GADP)、阴道pH值及阴道菌群密度,并分析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子宫颈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CC组、HSIL组、LSIL组及慢性子宫颈炎组HR-HPV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各组HR-HPV阳性率逐渐升高,各组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HSIL组、LSIL组及慢性子宫颈炎组乳酸杆菌减少率、革兰阳性杆菌感染率、GADP阳性率、LE阳性率、阴道pH>4.5率、阴道菌群密度Ⅲ、Ⅳ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R-HPV阳性组乳酸杆菌减少率、革兰阳性杆菌感染率、GADP阳性率、LE阳性率、阴道pH>4.5率、阴道菌群密度Ⅲ、Ⅳ级率均显著高于HR-HPV阴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4.5、阴道菌群密度Ⅲ、Ⅳ级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r=0.520、0.501、0.487,P=0.000、0.000、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HPV阳性、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4.5及阴道菌群密度Ⅲ、Ⅳ级是女性发生子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发生异常改变,HR-HPV感染率增高,两者密切相关,HR-HPV阳性、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4.5、阴道菌群密度Ⅲ、Ⅳ级是女性发生子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环境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 子宫颈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施氮量对绿米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兰艳 伍鑫 +4 位作者 王锦 吴超越 段强 彭立功 李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572,共7页
【目的】探索引进日本绿米稻品种ND4在四川的高产优质栽培条件。【方法】设置施纯氮0(N0)、90 kg/hm^(2)(N90)、135 kg/hm^(2)(N135)、180 kg/hm^(2)(N180)和225 kg/hm^(2)(N225)5个处理,以N0为对照,研究施氮量对绿米稻叶绿素含量、产... 【目的】探索引进日本绿米稻品种ND4在四川的高产优质栽培条件。【方法】设置施纯氮0(N0)、90 kg/hm^(2)(N90)、135 kg/hm^(2)(N135)、180 kg/hm^(2)(N180)和225 kg/hm^(2)(N225)5个处理,以N0为对照,研究施氮量对绿米稻叶绿素含量、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绿米颖果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酚含量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其中花后15~20 d下降速率最快;花后各时段绿米颖果中叶绿素及总酚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成熟期中高氮(N135、N180和N225)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高氮(N180和N225)处理下,随成熟期推进颖果叶绿素含量下降率更低,色泽更稳定;剑叶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花后20 d达到峰值;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穗粒数、结实率及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N180处理下产量最高,为4.66 t/hm^(2)。【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绿米高产栽培条件为施氮量180 kg/hm^(2),且在腊熟期(花后30 d)能收获叶绿素含量更高的绿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米 施氮量 色素含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