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余红 张川 +3 位作者 乐涛 王玺 张玉洁 钟金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5期1075-1078,1092,共5页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NIV)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及对照组(...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NIV)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NIV治疗,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 hs-CRP、 PARC/CCL18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70.8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O_(2)、 PaO_(2)、 FEV1、 MVV和FVC均高于对照组,PaCO_(2)、 hs-CRP和PARC/CCL18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HFNC治疗老年SP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优于NIV,HFNC能促进肺功能恢复,调节血气指标,改善血清hs-CRP和PARC/CCL18水平,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下载PDF
血清CysC、MCP-1、ACTA水平在评估老年COPD合并呼衰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余红 张川 +3 位作者 乐涛 王玺 任韩雯婧 曾小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激活素A(activin A,ACTA)水平在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激活素A(activin A,ACTA)水平在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104例老年COPD合并RF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将入组患者分为存活组80例,与死亡组24例,并收集同一时期接受体检的健康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CysC、MCP-1、ACTA水平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之间的相关性,并判断血清CysC、MCP-1、ACTA水平在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老年COPD合并RF患者血清CysC、MCP-1、ACTA、FEV1/FV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MCP-1、ACTA与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104例老年COPD合并RF患者中,死亡率为23.08%,其中存活组血清CysC、MCP-1、ACTA低于死亡组(P<0.05);经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MCP-1、ACTA水平与老年COPD合并RF患者死亡率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RF血清CysC、MCP-1、ACTA水平越高,FEV1/FVC水平越低,其病情越严重,因此血清CysC、VEGF、ACTA水平升高是老年COPD合并R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将其作为预后评估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激活素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老年 预后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重症脓毒症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奕 张川 +2 位作者 乐涛 叶丹 柯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重症脓毒症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重症脓毒症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自我效能、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和生活依从性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研究组自我效能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生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脓毒症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自护能力和治疗、生活依从性,还能降低SDS及SAS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重症脓毒症 参附注射液 依从性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中英高校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以英国知山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4
作者 张磊 乐涛 孙琦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6期86-88,共3页
以英国知山大学和我国重庆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采用“教育四步比较法”,对中英两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量及结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在借鉴知山大学和国... 以英国知山大学和我国重庆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采用“教育四步比较法”,对中英两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量及结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在借鉴知山大学和国外其他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学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课程设置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CVVH对HLSAP患者TG和炎症因子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丹 张川 +5 位作者 乐涛 江利东 王玺 柯丽 张奕 曾小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87-992,共6页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LSAP)患者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86例HLSAP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LSAP)患者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86例HLSAP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CVV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HP,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症状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3及7天时,监测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APACHEⅡ评分、腹围及腹压,同时检测血清TG、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症状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R、HR、APACHEⅡ评分、腹围、腹压及血清TG、IL-6、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内比较第1天<第3天<第7天(P<0.05),MAP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同组内比较第1天>第3天>第7天(P<0.05);治疗后同时点观察组RR、HR、APACHEⅡ评分、腹围、腹压及血清TG、IL-6、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P联合CVVH治疗HLSAP能降低TG和炎症因子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血脂 炎症因子 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血清PCT、LDH及NLR在老年重症感染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洪梅 乐涛 +4 位作者 张川 姜远普 刘杨 苏婕 蒲中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2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重症肺炎(S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老年SP患者110例(重症组)、老年普通肺炎110例(对照组),于入院24h内完成PCT、LDH、NLR检测,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重症肺炎(S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老年SP患者110例(重症组)、老年普通肺炎110例(对照组),于入院24h内完成PCT、LDH、NLR检测,比较两组PCT、LDH、NL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LDH及NLR对老年SP早期诊断价值;患者均按照指南行规范治疗,随访28d,评价生存状态,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预后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CT、LDH及NLR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相关性。结果重症组PCT、LDH及NL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T、LDH、NLR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老年S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809、0.784、0.959(P<0.05);110例患者根据28d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39例、存活组7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SP患者死亡组年龄、PCT、LDH、NLR、APACHEII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LDH、NLR、APACHEII评分是影响老年SP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LDH、NLR均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PCT、LDH及NLR水平均有助于早期诊断老年重症SP,而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且PCT、LDH及NLR升高是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乳酸脱氢酶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高流量氧疗对重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28d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曾小英 张川 +5 位作者 乐涛 江利东 王玺 叶丹 柯丽 张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80-85,共6页
目的研究高流量氧疗(HFNC)对重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28 d病死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24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62例,NPPV组采用无创正压... 目的研究高流量氧疗(HFNC)对重症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28 d病死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24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62例,NPPV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为呼吸支持手段,HFNC组则给予HCNC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心率血压、呼吸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PaO2、PaCO2及PaO2/FiO2随时间逐渐升高,组内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HFNC组治疗后2 h、4 h及6 h时PaO2及PaO2/FiO2高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RR、Ptp-ei、△Ptp随时间逐渐降低,Ptp-ee随时间逐渐升高,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HFNC组通气30 min和60 min时Ptp-ee高于NPPV组,△Ptp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R及MAP均无明显变化(P> 0.05),且2组相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舒适度评分随时间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HFNC组治疗后24 h及48 h时舒适度评分高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及平均ICU住院时间均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HFNC治疗Ⅰ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PaO2及PaO2/FiO2水平,降低肺驱动压并改善患者呼吸舒适度,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呼吸衰竭 高流量氧疗 动脉血气 呼吸力学 28d病死率
下载PDF
围产期抑郁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诗雨 乐涛 +9 位作者 鲍慈青 张文淼 周美茜 王江玲 徐玲 朱杰 冯文倩 施翔 许冬武 赵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究孕产妇围产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65名孕产妇,分别在孕晚期、产后1周内两个时间点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围产期抑郁情绪筛查,并分别根据两次E... 目的探究孕产妇围产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65名孕产妇,分别在孕晚期、产后1周内两个时间点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围产期抑郁情绪筛查,并分别根据两次EPDS得分,将其分为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组(≥10分)与阴性组(<10分)。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黑夜最短、黑夜次短、黑夜次长、黑夜最长等4类,按被试的EPDS评估时间进行归类,探究围产期抑郁情绪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孕晚期及产后1周内的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率分别为30.3%(262例)和18.0%(8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孕晚期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相关的因素为昼夜长短、年龄、自觉职业压力、家庭月收入、自觉睡眠满意程度(均P<0.05);与产后1周内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相关的因素为昼夜长短、SSRS得分、不良孕产史(均P<0.05)。结论围产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有相关性,黑夜长度缩短可能是孕晚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抑郁 危险因素 昼夜
下载PDF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福建 徐东忆 +7 位作者 吴鹏 乐韬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杨四军 丁锦峰 郭文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9,共9页
沿淮地区水稻种植后土壤质地黏重加之秸秆还田量大制约了小麦生长,耕作和播种方式的合理搭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于2017-2019年在泗洪设置了不同耕作方式(耕翻、免耕)和播种方式(中型带播、中型条播、小型带播、小型条播)的田间... 沿淮地区水稻种植后土壤质地黏重加之秸秆还田量大制约了小麦生长,耕作和播种方式的合理搭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于2017-2019年在泗洪设置了不同耕作方式(耕翻、免耕)和播种方式(中型带播、中型条播、小型带播、小型条播)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小麦穗数和穗质量形成、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年度均以免耕产量最高,比耕翻分别增产25.4%和15.2%。2)两年度采用中型机械播种方式能够稳定实现较高的籽粒产量,小型条播仅2017-2018年度免耕条件下产量与中型机械播种方式差异不显著。带播相比于条播能够提高小麦个体生长空间,增大光合面积,增强了群体干物质生产和转运能力。总的来说,免耕下采用中型带播方式播种是改善沿淮地区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这为当地优化选择和推广适宜的耕播方式组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耕作 稻茬小麦 播种方式 产量 光合生产
下载PDF
不同分散剂对沙咪珠利在比格犬体内暴露量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张志浩 王春梅 +8 位作者 张可煜 张丽芳 王米 刘迎春 王霄旸 费陈忠 薛飞群 乐涛 谷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2,共5页
沙咪珠利(EZL)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兽用抗感染药物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三嗪类抗球虫药物。前期的研究表明,沙咪珠利抗球虫效果好、低毒、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为了研究不同分散剂对沙咪珠利在实验动物... 沙咪珠利(EZL)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兽用抗感染药物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三嗪类抗球虫药物。前期的研究表明,沙咪珠利抗球虫效果好、低毒、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为了研究不同分散剂对沙咪珠利在实验动物比格犬体内暴露量的影响,本实验将水、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二醇(PEG)200三种分散剂分别制备沙咪珠利口灌液,对比格犬单次经口灌服后采集0~36 h不同时间点的血样,通过DAS3.0软件拟合获得沙咪珠利在比格犬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沙咪珠利经不同的分散剂制备的口灌液,给比格犬内服后,获得的AUC_((0-t))和C_(max)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三种不同分散剂对沙咪珠利在比格犬体内的暴露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暴露量研究,为该药的毒理学评价和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咪珠利 分散剂 比格犬 暴露量 UPLC-UV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稻茬小麦产量构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锦峰 乐韬 +6 位作者 李福建 童璐 谭世杰 马晓雯 朱新开 李春燕 郭文善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5期93-99,共7页
以‘苏麦188’为材料,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板茬、旋耕、耕翻等耕作方式和施氮量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以期为稻茬小麦大面积机械化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板茬方式产量... 以‘苏麦188’为材料,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板茬、旋耕、耕翻等耕作方式和施氮量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以期为稻茬小麦大面积机械化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板茬方式产量显著高于旋耕和耕翻;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产量在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相比其他耕作方式,板茬方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群体茎蘖数多,但分蘖成穗率不高、源库协调水平偏低,花后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随施氮量增加,穗数和每穗粒数、群体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以及源库协调性均呈提高趋势。这说明,通过合理增施氮肥可以进一步改善板茬方式下小麦群体质量,协同提升产量构成因素,实现增产。本试验条件下采用板茬方式配以施氮量270 kg/hm^2或24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小麦 耕作 施氮量 产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Overwintering Germinability in Rice(Oryza sativa L.) 被引量:2
12
作者 ZHAO Zheng-wu LUO An-cai +1 位作者 le tao LI Shi-gu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767-1774,共8页
312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in F9 from a cross between a overwintering cold-tolerant germplasm resource Glutinous rice 89-1(Gr 89-1) and a cold-sensitive variety Shuhui 527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trait ... 312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in F9 from a cross between a overwintering cold-tolerant germplasm resource Glutinous rice 89-1(Gr 89-1) and a cold-sensitive variety Shuhui 527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analysis. The scores of percent ratooning germinability (PRG) and overwintering germinability (POG) were evaluated. The overwintering germination rate of axillary buds was scored to represent the overwintering germinability. Two significant QTLs (qPRG-4 and qPRG-7) on chromosomes 4 and 7 were detected and explained 8.3 and 7.2% of the total phenotypic variation, respectively. Three significant QTLs (qPOG-2, qPOG-3 and qPOG-7) were identified and mapped on chromosomes 2, 3, and 7, respectively. These QTLs contributed 9.6, 6.7, and 17.8% of phenotypic variations, respectivel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using SSR markers closely linked to the three QTLs for the overwintering revealed cold-tolerant individuals, which harbour the Glutinous rice 89-1 alleles at RM7110, RM250, RM418, and RM232, had a high percent overwintering germinability, while cold-sensitive individuals, which carry Shuhui 527 alleles at these loci, had a low percent overwintering germinability in the F2 population of Shuhui 527/Glutinous rice 89-1.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utility of these SSR markers for selection of overwintering germinability geno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ryza sativa L.) percent overwintering germlnability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QTL analysis coldtolerance
下载PDF
Enhanced depolluting capabilities of microbial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by synthetic biology
13
作者 le tao Maoyong Song Guibin Jiang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341-348,共8页
Microbial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is a promising sustainable technology for the electrical energy recovery and the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and toxic pollutants.In microbial BESs,the conversion of harmful pollu... Microbial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is a promising sustainable technology for the electrical energy recovery and the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and toxic pollutants.In microbial BESs,the conversion of harmful pollutants into harmless products can be catalyzed by microorganisms at the anode(Type I BES),chemical catalysts at the cathode(Type II BES)or microorganisms at the cathode(Type III BES).The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biology in microbial BES can improve its pollutant removing capability.Synthetic biology techniques can promote EET kinetics,which is helpful for microbial anodic electro-respiration,expediting pollutant removing not only at the anode but also at the cathode.They offer tools to promote biofilm development on the electrode,enabling more microorganisms residing on the electrode for subsequent catalytic reactions,and to overexpress the pollutant removing-related genes directly in microorganisms,contributing to the pollutant decomposition.In this work,based on the summarized aspects mentioned above,we describe the major synthetic biology strategies in designing and improving the pollutant removing capabilities of microbial BES.Lastly,we discus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studies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Synthetic biology Pollutant removing
原文传递
水利政务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研究
14
作者 乐涛 田园 张武装 《人民珠江》 2019年第S02期101-104,共4页
水利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前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自身的优势和权威性。明确水利政务门户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功能,结合国办发[2017]47号等文件对政务门户网站的工作要求,从网站设计、技术实现、网站... 水利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前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自身的优势和权威性。明确水利政务门户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功能,结合国办发[2017]47号等文件对政务门户网站的工作要求,从网站设计、技术实现、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对水利行业的政务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进行探讨,提出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站 电子政务 门户建设 管理 水利信息化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D1133L蛋白增加宿主波形蛋白磷酸化而促进病毒在猪巨噬细胞中的复制
15
作者 陈玲玲 张婷 +11 位作者 郝雨 杨金柯 史喜绢 张大俊 杨行 赵登率 闫文倩 别鑫恬 陈国辉 郑海学 乐涛 张克山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0-732,共13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一种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ASFV具有庞大的基因组,其中非结构蛋白pD1133L被预测为其编码的6个解旋酶之一。本实验室应用免疫...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一种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ASFV具有庞大的基因组,其中非结构蛋白pD1133L被预测为其编码的6个解旋酶之一。本实验室应用免疫沉淀-质谱联用(immunoprecipitation-mass spectrometry,IP-MASS)技术筛选与pD1133L互作的宿主细胞蛋白,发现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VIM)为pD1133L互作的宿主蛋白之一,但尚不清楚宿主蛋白VIM对ASFV复制的影响。【目的】探究ASFV与VIM的相互调控作用,揭示VIM促进ASFV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试验验证pD1133L与VIM存在互作关系;外源过表达VIM蛋白以及设计并合成VIM的si RNA探究VIM对ASFV复制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以及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检测ASFV对VIM蛋白水平以及转录水平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探究巨噬细胞感染ASFV后VIM磷酸化水平变化以及亚细胞定位变化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VIM磷酸化抑制剂KN-93处理的最佳浓度,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以及IFA检测KN-93对VIM磷酸化、亚细胞定位以及对ASFV复制影响。【结果】VIM过表达促进ASFV复制,敲低VIM的表达则抑制ASFV复制;ASFV感染抑制VIM蛋白水平以及转录水平表达,且呈时间依赖性;ASFV感染后VIM发生磷酸化修饰且发生亚细胞定位改变,从而促进ASFV复制。【结论】证实了ASFV与宿主蛋白VIM之间的相互调控作用;初步确定ASFV感染后VIM受到ASFV pD1133L调控,亚细胞定位发生重排向核周聚集从而促进ASFV复制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D1133L蛋白 波形蛋白 蛋白互作 磷酸化
原文传递
古基因组揭示河西走廊两千年以来的人群历史
16
作者 熊建雪 王睿 +10 位作者 陈国科 杨谊时 杜盼新 蒙海亮 马敏敏 安达 陶乐 王辉 金力 王传超 文少卿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06-611,共6页
The Hexi Corridor in northwest China has for millennia served as a crossroads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East Asia,Central Asia and lands further west,while also connecting the Chinese heartland and the northern Mongoli... The Hexi Corridor in northwest China has for millennia served as a crossroads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East Asia,Central Asia and lands further west,while also connecting the Chinese heartland and the northern Mongolian Steppe and Tibetan Plateau(TP)to the south(Fig.1a).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e details of this cross-continent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as early as the Bronze Age onwards.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exchanged alo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included East Asian millets and painted pottery,West Asian wheat and barley,bronze metal-lurgy,domesticated sheep,horses,and cattle[1].To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cting DETAILS NORTHWEST
原文传递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ylosin and tilmicosin in edible animal tissues 被引量:3
17
作者 WEI Shu le tao +4 位作者 CHEN Yong XU Jian HE HongQiu NIU XiaoDong LUO JinHu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5期1838-1842,共5页
To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ylosin and tilmicosin in edible animal tissues,a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 has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For this purpose,desmycosin-O-carboxymethoxylamine-BSA was fixed on... To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ylosin and tilmicosin in edible animal tissues,a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 has been developed and validated.For this purpose,desmycosin-O-carboxymethoxylamine-BSA was fixed onto microtiter plates,standards and samples were loaded and,finally,diluted europium-labeled anti-tylosin antibodies were added.Results show that the limit of detection for tylosin was 0.03 ng mL-1 and that for tilmicosin was 0.05 ng mL-1.The recoveries were 73.6% to 120.5%,with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below 15.6% in various biological matrices spiked with tylosin and tilmicosin at concentrations of 50-200 ngg-1.There was good correlation(R2>0.99) between the TRFIA,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ata.In conclusion,the new TRFIA is applicable to the detection of tylosin and tilmicosin and is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method that will enable high-throughput sample screening.The method is expected to be widely applic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 泰乐菌素 替米考星 动物组织 定量测定 荧光免疫 食用 生物样品
原文传递
Potential Health Impact of Microplastics: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Human Exposure,and Toxic Effects
18
作者 Yue Li le tao +3 位作者 Qiong Wang Fengbang Wang Gang Li Maoyong Song 《Environment & Health》 2023年第4期249-257,共9页
Microplastics are ubiquitous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s a typical emerging pollutant,its potential health hazards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ing.In this brief paper,we introduce the source,identification,toxicity,and h... Microplastics are ubiquitous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s a typical emerging pollutant,its potential health hazards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ing.In this brief paper,we introduce the source,identification,toxicity,and health hazard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human.The literature review shows that microplastics a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samples.Humans are potentially exposed to microplastics through oral intake,inhalation,and skin contact.We summarize the toxic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in experimental models like cells,organoids,and animals.These effects consist of oxidative stress,DNA damage,organ dysfunction,metabolic disorder,immune response,neurotoxicity,as well as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toxicity.In addition,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variety of chronic diseases may be related to microplastics exposure.Finally,we put forward the gaps in toxicity research of microplastics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This review will be helpfu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osure risk and potential health hazards of micropla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lastics emerging pollutant exposure pathway TOXICITY health hazards
原文传递
纳米氧化锌的抗真菌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琦 李建美 +1 位作者 乐涛 张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目的】基于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工艺简单、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活性等优点,全面阐述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抗真菌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中的现有成果与潜在挑战。【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和比较现有研究报道,对纳米氧化锌的抗真菌... 【目的】基于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工艺简单、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活性等优点,全面阐述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抗真菌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中的现有成果与潜在挑战。【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和比较现有研究报道,对纳米氧化锌的抗真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结果】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及抗真菌性能,深入分析了氧化锌纳米颗粒对真菌生长、繁殖与代谢的影响机制,并总结了目前纳米氧化锌在食品领域中的主要应用,并对纳米粒子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论】发展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纳米氧化锌制备技术,加强纳米粒子对真菌生长代谢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建立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标准,将有助于规范和扩大纳米氧化锌等纳米材料在食品生产与食品安全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抗真菌 作用机制 应用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6、IL-1β、IL-8和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任韩雯婧 张川 +4 位作者 乐涛 王玺 余红 王婷 贾椸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371-1375,1390,1461,共7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ICU重症肺部感染者109例为重症肺炎组,同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6例为肺炎组,健康体检者4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ICU重症肺部感染者109例为重症肺炎组,同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6例为肺炎组,健康体检者45人作为对照组。依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存活组,分析其血清IL-6、IL-1β、IL-8、TNF-α水平及对ICU重症肺部感染、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入院第1天血清IL-6、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F=1479.825、268.294、975.632、804.328,P均<0.05),肺炎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第1天四项联合预测ICU重症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高于IL-6、IL-1β、IL-8、TNF-α单独预测(分别为0.744、0.671、0.734、0.755)。死亡组入院第1、3、7天及7 d内平均血清IL-6、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存活组(P均<0.05)。入院7 d内平均血清IL-6、IL-1β、IL-8、TNF-α及四项联合检测预测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726、0.705、0.657、0.735、0.765。结论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6、IL-1β、IL-8、TNF-α水平在入院7 d内发生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重症肺部感染 IL-6 IL-1Β IL-8 TNF-Α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