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不同气候带植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量与生态系统演替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庆军 lee f.klinger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0期1065-1071,共7页
从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演替的角度对中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生态系统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通量的研究表明 ,异戊二烯通量呈现出在生态系统演替的早期到中期阶段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升高 ,在先锋性灌木和乔木阶段达到高峰 ,然后又随着... 从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演替的角度对中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生态系统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通量的研究表明 ,异戊二烯通量呈现出在生态系统演替的早期到中期阶段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升高 ,在先锋性灌木和乔木阶段达到高峰 ,然后又随着演替的发展而逐渐下降的演替格局 ,而其他VOC通量则有随着演替的进行而上升的趋势。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异戊二烯通量的变化可能与植物获取养分氮有关 ;根据植物VOC释放通量的生态演替格局 ,可以建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VOC模型 ,对大气化学过程中的VOC时空动态进行很好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哀牢山 长白山 生态系统演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量 异戊二烯 气候带 植被
下载PDF
根据泥炭湿地碳固定探讨晚显生宙气候调控机理 被引量:4
2
作者 Lars G.Franzén Deliang Chen +2 位作者 lee f.klinger 闵庆文(译) 李文华(校) 《人类环境杂志》 1996年第7期435-442,共8页
在温带泥炭湿地上,泥炭的增长被认为是整个晚显生宙主要的气候调控机制之一。自从植物生命开始在陆地上出现以后,泥炭湿地一直是显著的陆地碳汇,它可以为沉积物和冰岩芯等观察到的大气组成的变化提供较好的解释。由于碳的汇过程形成了... 在温带泥炭湿地上,泥炭的增长被认为是整个晚显生宙主要的气候调控机制之一。自从植物生命开始在陆地上出现以后,泥炭湿地一直是显著的陆地碳汇,它可以为沉积物和冰岩芯等观察到的大气组成的变化提供较好的解释。由于碳的汇过程形成了无烟煤、褐煤和泥炭,它们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的。泥炭的增长和分解被认为是与晚新生代冰期和间冰期有规律的转换有一定关系,这为Milankovitch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人们认为冰期将景观转换为适宜于泥炭地开始发育的类型,因此形成了一个反馈机制系统。我们的模型表明,将来在没有人类产生温室气体(如CO_2)排放的自然条件下,考虑到海洋的调节作用,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可能出现一个新的冰期。如果像目前这样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冰期开始时间将很可能会随大气浓度增加而相应地推迟。在目前的CO_2水平(大约350ppm)下,我们的模型表明,新冰期开始出现时间可能至少被延迟700~1000年。在最坏的方案中,即CO_2排放不断增加、人类活动一直不停地排放CO_2直到公元2500年,在我们模型中的多数情况下,冰期开始出现的时间将至少被推迟1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湿地 碳固定 晚显生宙 气候调控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