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背景肝移植患者术后长期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策略研究
1
作者 张长坤 高杰 +4 位作者 汪洋 李新宇 朱继业 冷希圣 黄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440,共6页
目的:评估HBV相关性肝病终末期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后HBV复发的风险,探讨抗病毒治疗停药指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肝穿刺组织中的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和外周血相关检测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15例(48%... 目的:评估HBV相关性肝病终末期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后HBV复发的风险,探讨抗病毒治疗停药指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肝穿刺组织中的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和外周血相关检测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15例(48%)肝穿组织中可检测并定量HBV DNA,这些患者所有HBV相关血清学指标均为阴性,考虑为隐匿性HBV感染,余16例患者所有的检测指标均阴性。恩替卡韦组共19例,其中15例(78.9%)cccDNA不可测得。拉米夫定组共12例,其中5例(41.6%)cccDNA不可测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通过微滴式数字PCR扩增肝穿刺组织中cccDNA及HBV DNA可发现隐匿性的HBV感染,可作为患者抗病毒治疗停止与否的辅助生物学标志物;恩替卡韦对cccDNA的清除率显著优于拉米夫定,结合其低耐药率及经济性,是可选择的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共价闭合环状DNA
原文传递
单中心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情况分析
2
作者 倪彦彬 栗光明 +2 位作者 王福顺 冷希圣 朱继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41-647,共7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因原发性肝癌进行肝移植手术的228例患者资料,共有166例患者满足入组条件。收集患者围...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因原发性肝癌进行肝移植手术的228例患者资料,共有166例患者满足入组条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分析其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66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1、5、10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7%、52.4%、45.8%和60.2%、47.6%、44.0%,其中符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UCSF)标准患者共96例,术后1、5、10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3%、66.7%、59.4%和74.0%、62.5%、57.3%。多因素分析发现,超出UCSF标准、移植前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400 ng/ml及组织学低分化是影响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移植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手段。除了肿瘤大小及个数之外,移植前AFP≥400 ng/ml及组织学低分化也是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移植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移植远期存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龙辉 李照 +6 位作者 王东 王刚 陈定宝 黄磊 高杰 冷希圣 朱继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9-264,共6页
目的 探索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LN)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NLN对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远期存活的临床意义.方法严 格选择92例因HCC接受肝移植的受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组织以及癌旁非肿瘤(NT)肝组织中ANLN的表... 目的 探索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LN)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NLN对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远期存活的临床意义.方法严 格选择92例因HCC接受肝移植的受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组织以及癌旁非肿瘤(NT)肝组织中ANLN的表达水平,通过对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RNA-seq数据分析HCC组织和NT肝组织中ANLN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ANLN表达与受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ANLN表达对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远期存活的影响.结果 ANLN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7.0% (34/92),明显高于NT肝组织的6.5%(6/92) (P<0.001,(χ^2 =25.044);HCC组织ANL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T肝组织(P<0.000 1).ANLN阳性表达与受者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400 μg/L(P<0.001,x2=11.952)及肿瘤直径>8 cm(P =0.034,χ^2=4.506)呈正相关;ANLN阳性表达(P=0.031,优势比=1.965,95%可信区间1.064~3.630)、肿瘤直径>8 cm(P=0.003,优势比=2.841,95%可信区间1.437~5.617)、肿瘤分化不良(P=0.001,优势比=3.613,95%可信区间=1.646~7.928)、脉管癌栓(P=0.041,优势比=1.896,95%可信区间=1.028~3.498)和肿瘤发生坏死或出血(P=0.010,优势比=2.195,95%可信区间=1.211~3.979)是影响HCC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累积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组织中ANLN表达水平上调,其阳性表达预示着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远期存活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肝细胞癌 肝移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刚 李涛 +1 位作者 冷希圣 朱继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总结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113例原发于肝脏的少见类型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者中男51例,女62例。年龄12~83岁,平均44.3岁。91.2%... 目的总结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113例原发于肝脏的少见类型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者中男51例,女62例。年龄12~83岁,平均44.3岁。91.2%为单发病灶,8.8%为多发病灶。手术方法包括肝脏部分切除98例,肝脏消融12例,肝脏部分切除联合消融3例。术后病理共21种类型,占比最大的5种类型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0例、肝细胞腺瘤16例、异型增生结节14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2例、黏液性囊性肿瘤11例,共占据了73.5%。术后随访6~120月均健在。结论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术前不易确诊。术前磁共振检查有一定帮助。对于未有恶变报道的类型,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交界性或难以明确诊断者应积极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综合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奇奇 朱卫华 +5 位作者 甘丽云 张大方 郑晟旻 李澍 冷希圣 彭吉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9-652,共4页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和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2005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小肝癌患者65例。MWA组30例,手术切除组35例。随访时间自2013年3月至2021年2月。比较...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和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2005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小肝癌患者65例。MWA组30例,手术切除组35例。随访时间自2013年3月至2021年2月。比较两组长期生存率的差异,以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MWA组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2%、82.5%、55.6%和41.2%,手术切除组分别为97.1%、82.6%、67.2%和48.3%。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MWA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P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优于手术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国际巴塞罗那分期(BCLC分期)0~A1期和A2~A4期患者经MWA(P=0.773)和手术切除(P=0.536)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WA治疗小肝癌可取得与手术切除类似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同时MWA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PS评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手术切除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消融技术 微波
原文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方式选择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哲栋 张大方 +4 位作者 谢文勇 朱卫华 朱继业 冷希圣 李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除方式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除方式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及术后情况等。结果手术方式上联合尾状叶切除手术方式与未联合尾状叶切除在R0切除率[72.2%(13/18)比43.9%(18/41)]、手术时间[(433±136)min比(302±122)min]、术中出血量[(1789±1091)ml比(776±755)m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12/18)比36.6%(15/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扩大淋巴结清扫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区域淋巴结清扫患者(33个月比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99水平,镜下切缘状况及肿瘤TNM分期与预后显著相关(PvO.05)。结论联合尾状叶切除可提高R0切除率。针对性进行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镜下切缘状况、术前CA199和肿瘤TNM分期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Blockade of the OX40/OX40L pathway and induction of PD-L1 synergistically protects mouse islet allografts from rejection 被引量:3
7
作者 Li Tao Ma Rui +3 位作者 Zhu Jiye Wang Fushun Huang Lei leng xish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4期2686-2692,共7页
Background OX40/OX40 ligand (OX40/OX40L) and 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1/PD-L1) co- stimulator/signal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 cell-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 Background OX40/OX40 ligand (OX40/OX40L) and 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1/PD-L1) co- stimulator/signal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 cell-induced immune respons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OX40/OX40L and PD-1/PD-L1 costimulatory pathways in mouse islet allograft rejection. Methods Lentiviral vectors containing OX40L siRNA sequences and an adenovirus vector containing the PD-L1 gene were constructed. The streptozotocin-induced model of diabetes was established in C57BL/6 (H-2b) mice. Diabetic C57BL/6 mice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five groups: group 1, untreated control; group 2, Ad-EGFP treatment; group 3, Ad-PD-L1 treatment; group 4, OX40L-RNAi-LV treatment; group 5, OX40L-RNAi-LV combined with Ad-PD-L1 treatment. Lentiviral vector and the adenovirus vector were injected, singly or combined, into the caudal vein one day before islet transplantation. The islets of DBA/2 (H-2d) mice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renal subcapsular space of the diabetic recipients. Recipient blood glucose and 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allografts were monitored. Antigen-specific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was also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 OX40 ligand programmed death ligand-l programmed death-1 costimulatory pathway transplan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