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在冰雹预报预警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李腊平 杨淑华 +3 位作者 刘洁莉 赵琦 李小强 王嘉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9-761,共13页
利用山西4部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9-2017年山西出现的38次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与降雹的对应关系,总结V型缺口对冰雹的预报预警指标,并在2018-2022年开展实时业务应用... 利用山西4部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9-2017年山西出现的38次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多普勒雷达V型缺口特征与降雹的对应关系,总结V型缺口对冰雹的预报预警指标,并在2018-2022年开展实时业务应用,对V型缺口特征及预报预警指标进行检验并订正。结果表明:降雹在V型缺口出现后开始,在V型缺口消失前结束;降雹概率与V型缺口起始高度无明显的对应关系;V型缺口对应的上升气流高度≤4 km时无降雹;V型缺口理想的观测仰角为2.4°~6.0°,最佳观测仰角为2.4°;强回波区呈现“蝴蝶状”是降雹最强阶段。降雹开始阶段预报预警指标及关注点:(1)V型缺口有弱回波区或有界弱回波区;(2)初始V型缺口沿径向长度>30 km,当≤30 km时上升气流伸展高度要超过4 km;(3)平均径向速度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特征。满足以上3点可预报有冰雹出现,如果V型缺口首先在6.0°仰角观测到,可预报有大冰雹出现(直径大于1 cm),并立即发布预报预警信号。冰雹持续期间预报预警指标及关注点:(1)>50 dBZ强回波中心连续下降且回波顶高>10 km;(2)V型缺口对应的弱回波区呈倾斜状;(3)弱回波区或有界弱回波区稳定维持;(4)当在0.5°仰角观测到V型缺口时可预报冰雹仍在持续;当强回波区呈现“蝴蝶状”,可预报降雹强度增强;(5)当V型缺口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22 kg·m^(-2)、垂直液态水含量跃增量>26 kg·m^(-2)、垂直液态水含量密度>3.6 g·m^(-3)时,出现冰雹的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V型缺口 冰雹 预报预警指标
下载PDF
山西阳高杏花期前气温对花期的影响及花期冻害风险分析
2
作者 李效珍 李子龙 +3 位作者 李腊平 王志伟 张勋 刘鹏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1,共5页
利用1981—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杏主产区阳高县的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杏开花前气温对花期的影响;采用热时模型利用日平均气温重构阳高县杏花期,分析了模型的可行性;按照杏花冻害指标阈值提取重度、中度、轻度3个等级冻害终日,采用线性... 利用1981—2021年山西省大同市杏主产区阳高县的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杏开花前气温对花期的影响;采用热时模型利用日平均气温重构阳高县杏花期,分析了模型的可行性;按照杏花冻害指标阈值提取重度、中度、轻度3个等级冻害终日,采用线性趋势法和风险等级划分法,分析阳高县杏花期冻害风险。结果表明:花期前不同时段气温与花期日序数呈负相关;应用热时模型重构的花期亦呈提前趋势;重度、总冻害风险在降低,而轻度、中度冻害风险呈弱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高 花期前气温 花期 热时模型 花期冻害 风险
下载PDF
脉冲风暴造成的山西北部三次冰雹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淑华 赵桂香 +3 位作者 程海霞 王一颉 李腊平 宋世华 《干旱气象》 2019年第1期67-75,共9页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NCEP/NCAR FNL 1°×1°再分析资料、灾情调查等资料,对2017年出现在山西北部的三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三次脉冲风暴冰雹过程均发生在500 hPa中高纬地区为&...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NCEP/NCAR FNL 1°×1°再分析资料、灾情调查等资料,对2017年出现在山西北部的三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三次脉冲风暴冰雹过程均发生在500 hPa中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型、槽后偏西北气流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切变线或涡旋是主要触发系统。冰雹出现在低层辐合线的东南侧暖区内。低层触发系统不同,大气不稳定度不同,造成的强对流落区和强度差异很大。(2)脉冲风暴冰雹过程中,从低层到高层风向随高度呈现一致的顺时针旋转,从低层到700 h Pa附近风速随高度增加,0~6 km风垂直切变为1×10^(-4)~7×10^(-4)s^(-1),均小于冰雹天气阈值。(3)脉冲风暴的雷达回波呈块状,强回波中心高度位于-10℃等温线所在高度以上,初始高度在7 km以上,上冲云顶高度大于12 km;脉冲风暴的形成、发展和结束与雷暴云顶的上冲、下降和崩溃紧密联系。可以利用上冲云顶的形态判断风暴的生消,但要抬高仰角到8 km左右高度观测,才有助于提前发现脉冲风暴。径向速度场上三次过程有明显差异,表现为降雹持续时间与辐合层厚度密切相关,辐合层越厚降雹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以单体形式在低层出现辐合、高层辐散的速度场发展迅猛程度要比多单体更剧烈,带来的灾害更严重;强对流发生前,VIL最大值大于35 kg·m-2,降雹前VIL出现跃增,跃增量大于29 kg·m-2。(4)基本反射率剖面图上,脉冲风暴产生的旁瓣回波的空间结构表现为与高反射率因子核区垂直,强度小于20 d BZ的弱回波带,旁瓣回波从风暴强中心边缘向低方位角方向伸展。三次过程中,出现旁瓣回波和三体散射的冰雹过程持续时间更长、灾害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多尺度 多普勒雷达 脉冲风暴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山西两类暴雪过程的雷达产品特征比较及降雪量估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淑华 赵桂香 +4 位作者 程海霞 周晋红 李腊平 李效珍 刘洁莉 《干旱气象》 2021年第3期436-447,共12页
利用山西大同站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对山西两类暴雪天气过程(倒槽冷锋型和锢囚锋型,分别简称为“Ⅰ类”和“Ⅱ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暴雪天气存在相似点:(1)当降水相态为雨或雨夹雪时,低层零速度线均呈现较... 利用山西大同站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对山西两类暴雪天气过程(倒槽冷锋型和锢囚锋型,分别简称为“Ⅰ类”和“Ⅱ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暴雪天气存在相似点:(1)当降水相态为雨或雨夹雪时,低层零速度线均呈现较明显的“S”型弯曲特征,零速度线形状的变化和0℃层亮带位置变化对相态转换具有明显指示意义;(2)由9点平均法绘制的两类暴雪的平均基本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也具有相似特征,即平均基本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强度在30~40 dBZ之间,因此可利用平均基本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定量估测降雪量级,并可判断0℃层亮带。但两类暴雪天气也存在明显差异:(1)Ⅰ类暴雪属于冷云降水,冷垫深厚,虽然低层强冷空气将水汽通道切断,但由中层偏南急流和西北气流径向辐合产生的动力抬升作用使得降雪维持并达到暴雪量级;Ⅱ类暴雪属于暖云降水,由暖切变线触发,冷垫不明显,锢囚锋和南风急流长时间维持是造成暴雪的主要原因。(2)Ⅰ类暴雪过程中出现明显的0℃层亮带且长时间维持,而Ⅱ类则没有明显的0℃层亮带。(3)Ⅰ类暴雪过程中,“S”型零速度线逆转成南北分布的直线时,表明低层暖平流减弱的同时有东风湿冷垫形成,此时降水相态由雨转雪;Ⅱ类暴雪过程中,零速度线由“S”型转为反“S”型时,表示冷平流入侵明显,此时降水相态由雨夹雪转为雪,零速度线再次明显顺转则指示降雪减弱趋于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相态转换 多普勒雷达产品 平均基本反射率因子 定量估测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Heavy Snow Processes Based on Doppler Radar Radial Velocity
5
作者 Yang Shuhua Yang Hai +3 位作者 Du Meiling Qin Yajuan Zhang Yufang li lapi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7期12-16,共5页
By using the data of synoptic charts and Datong Doppler radar data, two heavy snow processes in Datong during November 9 - 10, 2009 and on March 14, 2010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current, occluded ... By using the data of synoptic charts and Datong Doppler radar data, two heavy snow processes in Datong during November 9 - 10, 2009 and on March 14, 2010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current, occluded fronts, high-altitude and low-altitude jet stream were main reasons for the heavy snow processes. Zero velocity curves were like "S" at elevations of 0.5, 1.5 and 2.4~, and there were a pair of" bull's-eye" structure, showing that heavy snow would occur. As for the two heavy snow processes, the qualitative judgment results based on the area of posi- tive and negative velocity zon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based on the average divergence well, so we can use radar images to judge features of velocity fields rapidly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snow Features of radial velocity Comparative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