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检测谷物和粮油作物中杂色曲霉素c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li m 谢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144,共1页
杂色曲霉素(STG)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代谢的前体,其对人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及致癌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为得到STG的单克隆抗体,本试验利用一种可靠快速的方法将STG与BSA进行偶联,得到了STG的衍生物。以这种新合成的STG-BSA偶联物为抗原,... 杂色曲霉素(STG)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代谢的前体,其对人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及致癌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为得到STG的单克隆抗体,本试验利用一种可靠快速的方法将STG与BSA进行偶联,得到了STG的衍生物。以这种新合成的STG-BSA偶联物为抗原,通过改进的两步法HAT培养基进行筛选,最终得到3株敏感性、特异性良好的STG单克隆抗体,将其命名为VerA3、VerA4和VerA6。这3株单克隆抗体对STG有高度亲和力,而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则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利用最敏感的抗体株VerA3建立了一种超灵敏cELSIA法用于检测小麦、玉米、花生中的STG。包被原浓度为0.5μg/mL,抗体浓度1∶80000。对影响测定性能的几个物理因素,如pH、离子强度、封闭液及样品稀释液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小麦0.08ng/g、玉米0.06ng/g、花生0.1ng/g,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回收率为83%~110%。这些回收率与HPLC-MS/MS回收率(90%~104%)一致。结果表明该抗体VerA3在粗粮作物中STG含量的研究中是非常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ISA 杂色曲霉素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睡眠参与慢性疼痛形成与维持的神经环路 被引量:4
2
作者 Zhou H li m +2 位作者 Zhao R 张明萱(译)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2-442,共1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睡眠障碍高度共病。慢性疼痛病人容易发生睡眠质量下降和失眠。睡眠障碍病人也容易产生疼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周航博士和杨光博士等采用在体双光子成像、光/化学遗传学等方法,解析睡眠在疼痛慢性化中的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睡眠障碍高度共病。慢性疼痛病人容易发生睡眠质量下降和失眠。睡眠障碍病人也容易产生疼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周航博士和杨光博士等采用在体双光子成像、光/化学遗传学等方法,解析睡眠在疼痛慢性化中的作用。主要结果:(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小鼠模型,从SNI术后3天(急性痛)至21天(慢性疼痛)的发展过程,初级感觉皮质(S1)兴奋性神经元的自发性钙活动在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显著增强,且其增强幅度明显高于清醒或其他睡眠时相。(2)S1兴奋性神经活动的加强,是由于此处血管活性肠肽中间神经元(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expressing interneurons,VIP INs)活性增强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神经元 慢性化 慢性疼痛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病理性疼痛 睡眠障碍 杨光 NREM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效果差异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0-890,共1页
【据《Hepatol Int》2020年1月报道】题: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效果差异: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作者Li M等)富马酸替诺福韦(TDF)在降低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上是否优于恩替卡韦(ETV)目... 【据《Hepatol Int》2020年1月报道】题: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效果差异: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作者Li M等)富马酸替诺福韦(TDF)在降低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上是否优于恩替卡韦(ETV)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从临床医学和方法学两方面的角度,通过荟萃分析来探讨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荟萃分析 肝细胞癌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方法学 系统综述 富马酸
下载PDF
间变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复杂遗传学改变和不同生物学特征
4
作者 杨海玉 刘勇 +2 位作者 li m liu Y Wang Y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66-1266,共1页
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在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方面表现高异质性,其中有很大部分归类于非其他特殊型DLBCL。这类DLBCL依据形态学可分为3类: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和间变性。间变性DLBCL(A-DLBCL)是一种罕见的形态学亚型,约占... 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在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方面表现高异质性,其中有很大部分归类于非其他特殊型DLBCL。这类DLBCL依据形态学可分为3类: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和间变性。间变性DLBCL(A-DLBCL)是一种罕见的形态学亚型,约占所有DLBCL的3.4%,以表现多边形、奇异形肿瘤细胞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 生物学特征 遗传学改变 免疫母细胞性 DLBCL 分子遗传学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东方遇见西方:增龄性骨骼肌肉疾病的临床实践和策略 被引量:15
5
作者 夏维波 Cyrus Cooper +14 位作者 李梅 徐苓 Rene Rizzoli 朱梅 林华 John Beard 丁悦 余卫 Etienne Cavalier 章振林 John A.Kanis 程群 王秋梅 Jean-Yves Reginster 冯亦鸣(翻译)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2-455,共24页
健康老龄化是指人在维持良好身体功能、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的衰老过程。这个过程能否实现取决于机体固有能力,一方面包括心理、生理能力,另一方面包括机体所处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老龄化进程中,骨骼肌肉健康是维持老年人身体功... 健康老龄化是指人在维持良好身体功能、保证生活质量前提下的衰老过程。这个过程能否实现取决于机体固有能力,一方面包括心理、生理能力,另一方面包括机体所处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老龄化进程中,骨骼肌肉健康是维持老年人身体功能的重要条件。全球肌少症、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等老龄化相关的骨骼肌肉疾病及机体失能所致的负担正在增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防治这类疾病也尤为重要。以此为契机,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临床经济学会联合开设论坛,共同探讨增龄性肌肉骨骼疾病的现行临床诊治策略。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和欧洲的专家到场,分享这3种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双方通过经验交流、讨论异同以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更佳防治,维持老年人的自身能力、延缓老龄化带来的身体功能退化。展望未来,希望双方经验及最佳临床实践的交流能推进全球战略,以减轻肌肉骨骼疾病的负担,促进符合个体化需求的健康老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肌少症 FRAX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亚洲、欧洲及美洲人群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特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吕婷婷 李敏 +4 位作者 孔媛媛 贾继东 LV T li m ZENG N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1-251,共1页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年10 月报道】题:亚洲、欧洲及美洲人群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特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作者Lv T 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多表现为慢性肝炎),好发于青...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年10 月报道】题:亚洲、欧洲及美洲人群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特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作者Lv T 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多表现为慢性肝炎),好发于青少年及中老年女性,临床上以血清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G 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和肝组织界面肝炎为主要特征。近年若干研究显示,AIH 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所增高,但是目前基于人群的AIH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荟萃分析 血清转氨酶 流行病学研究 AIH 系统综述 组织界面
下载PDF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病理报道及108例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Pan Z Hu S +2 位作者 li m 黄爱清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57,共1页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LC)的一种罕见侵袭性亚型,具有特征性的ALK重排,占DLBLC〈1%。因其罕见、形态独特以及不寻常的免疫表型特征,同时与其他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肿瘤特征明显重叠,诊断...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LC)的一种罕见侵袭性亚型,具有特征性的ALK重排,占DLBLC〈1%。因其罕见、形态独特以及不寻常的免疫表型特征,同时与其他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肿瘤特征明显重叠,诊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ALK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 阳性 免疫表型特征 血液系统 肿瘤特征
下载PDF
激光剥蚀信号在线平滑和去汞装置:原位微区铅同位素准确分析利器 被引量:128
8
作者 Hu Z Zhang W +6 位作者 liu Y Gao S li m Zong K Chen H Hu S 刘勇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848,共1页
激光原位微区分析可在微观尺度上完成样品的元素定量分析或同位素组成测定,为研究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追踪地壳与地幔演化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野。但是,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的一些缺陷阻碍了地质样品的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分析,... 激光原位微区分析可在微观尺度上完成样品的元素定量分析或同位素组成测定,为研究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追踪地壳与地幔演化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野。但是,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的一些缺陷阻碍了地质样品的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分析,比如:剥蚀池的位置效应、低剥蚀速率下信号波动影响、激光剥蚀脉动式信号导致的光谱螺纹效应、高频激光剥蚀造成的元素分馏效应等。为此,一些学者设计了不同规格和样式的激光剥蚀信号平滑装置来克服这些问题。但是,这些信号平滑装置普遍还存在气体吹扫时间过长和降低激光剥蚀信号灵敏度等问题。因此,研制新型的信号平滑装置对改善LA—ICP—MS的数据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 地质样品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高空间分辨率 脉动式 等离子体质谱 演化历史 观察视野 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利用16S rRNA测序、PCR-DGGE和qRT-PCR方法分析肉牛瘤胃上皮细菌群落特征
9
作者 li m 赵圣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4,共1页
目前对于附着于瘤胃上皮的细菌群落及其功能了解较少,本研究目的是利用16SrRNA测序、PCR-DGGE和qRT-PCR方法比较分析肉牛瘤胃上皮与瘤胃内容物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差异。从6个16SrDNA(~1.4kb)文库中随机选取2785条序列,结果表明3个瘤胃内... 目前对于附着于瘤胃上皮的细菌群落及其功能了解较少,本研究目的是利用16SrRNA测序、PCR-DGGE和qRT-PCR方法比较分析肉牛瘤胃上皮与瘤胃内容物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差异。从6个16SrDNA(~1.4kb)文库中随机选取2785条序列,结果表明3个瘤胃内容物文库与3个瘤胃上皮文库的细菌群落存在差异。以97%的序列相似度进行计算,结果发现瘤胃内容物菌群文库的多样性指数(4.12/4.42/4.88)比瘤胃上皮组织菌群文库的多样性指数(2.90/2.73/3.23)高。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分别是瘤胃上皮组织和内容物的优势菌群,纤维杆菌门、浮霉菌门和疣唯菌门仅在瘤胃内容物中存在。通过PCR-DGGE对22头阉牛瘤胃内容物和瘤胃上皮的细菌群落分析,进一步证实瘤胃上皮栖息着一类以厚壁菌为主的独特菌群,这类菌不仅具有消化饲料的作用,还有其他未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细菌多样性 变形梯度凝胶电泳 16S rRNA序列分析 菌群比较
下载PDF
膳食锌对饲料引起的大黄鱼铜中毒症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Yuan L X li m +2 位作者 Zhang Y X Tao Z Wang R X 《饲料博览》 2016年第5期55-55,共1页
试验检测大黄鱼幼鱼对饲料中铜和锌的吸收。4组试验膳食(分别为-Cu-Zn、-Cu+Zn、+Cu-Zn和+Cu+Zn)配制包括两种铜浓度(4和24 mg·kg^(-1))和两种锌浓度(0和120 mg·kg^(-1)),每组3个重复,试验共10周。高铜饲料组(+Cu-Zn和+Cu+Zn... 试验检测大黄鱼幼鱼对饲料中铜和锌的吸收。4组试验膳食(分别为-Cu-Zn、-Cu+Zn、+Cu-Zn和+Cu+Zn)配制包括两种铜浓度(4和24 mg·kg^(-1))和两种锌浓度(0和120 mg·kg^(-1)),每组3个重复,试验共10周。高铜饲料组(+Cu-Zn和+Cu+Zn)大黄鱼的终体重、体增重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脂肪合成酶的活性均低于低铜饲料组(-Cu-Zn和-Cu+Zn),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也低于低铜饲料组,但高铜饲料组大黄鱼肝铜、肌铜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较高。相比之下,高锌组(+Cu+Zn和-Cu+Zn)大黄鱼GPX活性高于低锌组(+Cu-Zn和-Cu-Zn),但高锌组TBARS含量和LPL活性低于低锌组。试验结果表明,铜摄入量高能减缓大黄鱼生长,抑制抗氧化酶和脂肪合成酶的活性。饲料中高浓度锌可缓解高铜对大黄鱼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酶 脂肪合成酶 大黄鱼
下载PDF
制造工艺对铝气缸盖高周疲劳耐久性的影响
11
作者 Chen X F Engler-Pinto C +4 位作者 King m li m Prabhu E Su X 张然治 《国外内燃机》 2013年第4期40-43,共4页
由于铸造工艺的缘故,导致气缸盖的材料高周疲劳特性分布不均匀。为了模拟制造工艺对铸件机械性能的影响,Ford汽车公司开发了虚拟铝铸造工具。虚拟铝铸造的特点之一是能预测高周疲劳强度分布。由于残余应力对气缸盖的高周疲劳也起着重要... 由于铸造工艺的缘故,导致气缸盖的材料高周疲劳特性分布不均匀。为了模拟制造工艺对铸件机械性能的影响,Ford汽车公司开发了虚拟铝铸造工具。虚拟铝铸造的特点之一是能预测高周疲劳强度分布。由于残余应力对气缸盖的高周疲劳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残余应力也进行了模拟,并将其用于气缸盖的高周疲劳分析。采用ABAQUS^(TM)软件对气缸盖总成、热应力和工作应力进行模拟。将工作应力与残余应力结合在一起,进行高周疲劳计算。采用FEMFAT^(TM)疲劳测试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高周疲劳分析。基于虚拟铝铸造模拟获得的局部材料特性,建立了用户定义的赫氏图。结果证明,利用在FEMFAT^(TM)软件中得到的局部特性分布,可显著提高气缸盖高周疲劳模拟结果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周疲劳耐久性 铝气缸盖 制造工艺 虚拟铸造
下载PDF
中国碳酸盐岩地区岩溶无机碳汇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朝超 白晓永 +17 位作者 李阳兵 谭秋 赵翠薇 罗光杰 吴路华 陈飞 李朝君冉晨 张思蕊 熊练 宋丰姣 肖碧琴 李姿霖 薛盈盈 龙明康 罗青张小芸 李明会 沈晓倩 杨姝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5-759,共15页
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降低了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速率,然而,其碳汇通量(CCSF)的估算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气候变化和生态修复对CCSF的贡献率尚不清晰.为此,本文汇编了中国不同流域离子浓度站点数据,并采用经典热力学溶蚀... 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降低了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速率,然而,其碳汇通量(CCSF)的估算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气候变化和生态修复对CCSF的贡献率尚不清晰.为此,本文汇编了中国不同流域离子浓度站点数据,并采用经典热力学溶蚀模型,重新评估了中国1991~2020年CCSF的潜力和时空格局,并定量分析了温度(MAT)、降水(MAP)、蒸散发(ET)、土壤水(S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因子对CCSF的贡献率.结果发现:(1)中国CCSF为22.76t CO_(2)km^(-2)a^(-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5.77t CO_(2)km^(-2)a^(-1));总量(CCS)为4772.67×10^(4)t CO_(2),以252.98×104km-2的碳酸盐岩面积贡献了全球14.91%的CCS.(2)中国CCSF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其中南方岩溶区、青藏岩溶区和北方岩溶区CCSF分别为33.14、12.93和7.27t CO_(2)km^(-2)a^(-1).(3)1991~2020年中国CCSF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16t CO_(2)km^(-2)a^(-1).(4)MAP、MAT、ET、SM和NDVI对CCSF的贡献率分别为63.3%、3.02%、27.5%、3.1%和3.05%,其中降水增加是近30年CCSF上升的主要驱动因子,而蒸发作用的增强抵消了部分降水增加对CCSF的正贡献.总之,本文对中国长时间序列的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量级、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量化,这项工作对于国家和全球的碳中和能力诊断和差距分析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碳汇 格局 影响因素 热力学溶蚀模型
原文传递
直立性血压变化不影响强化降压后的认知结局
13
作者 Jiang C Zhao m +21 位作者 li m Wang Z Bai Y Guo H li S Lai Y Wang Y Gao m He L Guo X li S liu N Jiang C Tang R Long D Sang C Du X Dong J Anderson CS ma C 袁源(译) 郑武洪(审校)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3,共1页
直立性血压变化对强化降压的患者认知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直立性血压变化是否改变血压干预对认知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参与收缩压干预试验降低高血压患者记忆和认知(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me... 直立性血压变化对强化降压的患者认知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直立性血压变化是否改变血压干预对认知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参与收缩压干预试验降低高血压患者记忆和认知(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memory and cognition in decreased hypertension)研究中的8547例受试者资料。应用基于Cox模型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评估直立性血压改变与发生认知结局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性 血压变化 强化降压 COX模型 限制性立方样条 HYPERTENSION 血压改变
原文传递
过去千年中国耕地网格化重建与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凡能 杨帆 +2 位作者 赵彩杉 李士成 李美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31,共17页
重建具有“定时、定量、定位”属性的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数据,不仅是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与生态效应等模拟研究的重要需求,而且是深化理解人类土地利用活动改变地表景观过程和机理的科学基础.本文利用已重建的宋辽金以来的耕地... 重建具有“定时、定量、定位”属性的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数据,不仅是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与生态效应等模拟研究的重要需求,而且是深化理解人类土地利用活动改变地表景观过程和机理的科学基础.本文利用已重建的宋辽金以来的耕地面积数据,通过对历史疆域与政区的协同,建立了一套基于现今国境、以省区为载体的千年耕地序列;并遴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气候生产潜力和土壤质地等因子,构建了土地宜垦性评估模型和耕地网格化分配模型,重建了北宋以来24个时点、10km分辨率的网格化耕地数据,再现了过去千年中国耕地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过去千年中国耕地面积呈波动性增长的态势,大致经历了平稳波动(1000~1290年)、缓慢增长(1290~1661年)和快速增长(1661~1999年)三个阶段;耕地总量由1000年的5.57亿亩增至1999年的19.38亿亩,峰值(1980年)达20.25亿亩.(2)近千年中国土地垦殖呈现以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为中心,向周边丘陵山地乃至边疆地区拓展的态势;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垦殖率分别增长了约1.4倍和0.8倍.(3)清中期以降,西南、东北等地区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垦,垦殖率分别从1661年的2.13%、0.55%增至1999年的18.00%、26.61%;丘陵山地也得以拓垦,相较于1661年, 1999年分布于丘陵低山和中高山的耕地占比分别增加了55%和27%.(4)可靠性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差异绝对值小于10%的网格占比高达70.35%,而大于60%的网格占比仅为0.83%;表明重建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其结果能客观再现历史耕地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历史耕地 网格化重建 中国 过去千年
原文传递
Association of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polymorphisms and response to alendronate treatment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被引量:16
15
作者 liu Y li m +10 位作者 Zhou PR Xing XP Xia WB Xu L liu H J Zhang ZL liaoEY Chen DC liu J Tao TZ Wu W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62-668,共7页
Background Genetic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but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osteoporosis treatment.We aim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ene polymorphism... Background Genetic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but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osteoporosis treatment.We aim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ene polymorphisms of key enzyme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FDPS) in mevalonate signaling pathway of osteoclast and response to alendronate therapy in osteoporotic postmenopausal women in China.Methods The study group comprised 639 postmenopausal women aged (62.2&#177;7.0) years with osteoporosis or osteopenia who had been randomly assigned to low dose group (70 mg/2w) or standard dose group (70 mg/w) of alendronate in this 1-year study.We identified allelic variant of the FDPS gene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enzyme Faul.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erum levels of calcium,phosphate,alkaline phosphatase (ALP),cross 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 (β-CTX) were detected.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t lumbar spine and proximal femur was measured.The association was analyzed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s of FDPS gene and the changes of BMD,bone turnover biomarkers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 The FDPS rs2297480 polymorphisms were associated with baseline BMD at femoral neck,and patients with CC genotyp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baseline femoral neck BMD ((733.6&#177;84.1) mg/cm2) than those with AC genotypes ((703.0&#177;86.9) mg/cm2) and AA genotypes ((649.8&#177;62.4) mg/cm2) (P 〈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D at lumbar spine was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genotypes of FDPS.The percentage change of serum ALP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CC genotype (-22.9%) than that in those with AC genotype (-24.1%) and AA genotype (-29.8%) of FDPS after 12 months of alendronate treatment (P 〈0.05).Neither percentage change of BMD nor β-CTX level after alendronate treatment had association with FDPS genotype.Conclusions FDPS gene was probably a candidate gene to predict femoral neck BMD at baseline.FDPS gene alleles could predict change percentage of ALP after treatment of alendronate,but possibly ha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sponsiveness of BMD to alendronat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polymorphism ALENDRONATE OSTEOPOROSIS PHARMACOGENOMICS
原文传递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in stenoocclu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被引量:6
16
作者 maoZQ YuXG +1 位作者 li m li W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33-637,共5页
Backgrou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is a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that can result from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A-MCA) bypas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steno-occlusiv... Backgrou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is a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that can result from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A-MCA) bypas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steno-occlu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There is a clinical need to find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to prevent ICH,as it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ICH after STA-MCA bypass in patients with steno-occlusive CVDs.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cords of 163 patients seen from 2002 to 2011 with STA-MCA bypass for steno-occlu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t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Xuan Wu Hospital,Beijing.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data,including age,gender,vascular risk factors,preoperative syndrome,preoperativ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ipsilateral ischemic lesions,classification of steno-occlusive CVDs,donor branches of STA,graft patency,postoperative hypertension,and postoperative-increased MCA velocity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served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ICH after STA-MCA bypass.Results We identified 8 (4.9%) patients with delayed ICH after STA-MCA bypass.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preoperative stroke,ipsilateral ischemic lesions,postoperative hypertension and postoperative-increased MCA velocity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prone to experiencing delayed ICH after STA-MCA bypas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ipsilateral ischemic lesions,postoperative hypertension,and postoperative-increased MCA velocity remained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delayed ICH after STA-MCA bypass.Conclusion Despite the varied associ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steno-occlusive CVDs,ipsilateral ischemic lesions,postoperative hypertension,and postoperative-increased MCA velocity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ICH after STAMCA byp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factors cerebral hemorrhage cerebral revascularization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
原文传递
西太平洋新近纪的俯冲起始模型及俯冲带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泯 黄松 +5 位作者 郝天珧 董淼 徐亚 张健 何庆禹 方桂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1-480,共20页
新近纪是研究俯冲起始的重要时期,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了众多的俯冲带,包括Ryukyu俯冲带、Manila俯冲带、Philippine俯冲带、北Sulawesi俯冲带、Halmahera俯冲带、New Britain俯冲带、Solomon俯冲带以及New Hebrides俯冲带等.但有关这些... 新近纪是研究俯冲起始的重要时期,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了众多的俯冲带,包括Ryukyu俯冲带、Manila俯冲带、Philippine俯冲带、北Sulawesi俯冲带、Halmahera俯冲带、New Britain俯冲带、Solomon俯冲带以及New Hebrides俯冲带等.但有关这些俯冲带的研究是相对独立的,对其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回顾了关于西太平洋地区新近纪俯冲实例的起始模型研究,极性反转式的俯冲起始、诱发性的俯冲重起始以及形成新破裂的非继承性俯冲起始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三类起始模型.另外,对其俯冲带参数进行汇编,俯冲带参数包括基本特征、俯冲板片特征、上覆板块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俯冲后续活动五类.初步对俯冲过程的规律性、不同俯冲案例所体现出的特殊性以及俯冲起始类型与俯冲带参数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约束关系等进行讨论与分析.所汇编的俯冲带参数数据集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起始 西太平洋 新近纪 俯冲带参数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疫病发生率与太阳活动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思 魏勇 +3 位作者 乐新安 徐凯华 李明锟 林巍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7-174,共8页
目前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在全球蔓延,流行病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太阳作为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之前也有科学家们试图寻找太阳活动指数与流行病发病率之间的显著关系.文章将中国古代疫病数据与代表太阳活动的太阳黑子数... 目前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在全球蔓延,流行病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太阳作为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之前也有科学家们试图寻找太阳活动指数与流行病发病率之间的显著关系.文章将中国古代疫病数据与代表太阳活动的太阳黑子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它们的周期性和趋势变化.结果发现,疫病数据与太阳活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变化一致,尤其是在长周期部分(如Gleissberg cycle和de Vries cycle).小波相干性结果表明,疫病指数与太阳黑子数具有高度相关性.此外,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对疫病指数与太阳黑子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古代疫病低频分量和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基本一致.本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生物圈的潜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影响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中国古代 太阳活动 谱分析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篇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体健 高太长 +17 位作者 张宏昇 葛茂发 雷恒池 张培昌 张鹏 陆春松 刘超 张华 张强 廖宏 阚海东 冯兆忠 张义军 郄秀书 蔡旭晖 李蒙蒙 刘磊 佟胜睿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33-1874,共4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不断发展,为大气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总体概况,梳理改革开放40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不断发展,为大气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发展的总体概况,梳理改革开放40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21世纪以来的突出研究成果,指出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的重点方向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物理 大气环境 大气探测 大气化学 大气遥感
原文传递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基因改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守强 Song Y +42 位作者 li L Ou Y Gao Z li E li X Zhang W Wang J Xu L Zhou Y ma X liu L Zhao Z Huang X Fan J Dong L Chen G ma L Yang J Chen L He m li m Zhuang X Huang K Qiu K Yin G Guo G Feng Q Chen P Wu Z Wu J Zhao J Luo L Fu m Xu B Chen B li Y Tong T Wang m liu Z lin D Zhang X Yang H Zhan Q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8-48,共1页
2014年5月,《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团队与华大基因、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合作取得的一项科学成果。食管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率第六的肿瘤。全球约70... 2014年5月,《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团队与华大基因、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合作取得的一项科学成果。食管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率第六的肿瘤。全球约70%的食管癌发生在中国,90%以上食管癌的病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目前,尚缺乏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方法,导致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癌 细胞 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