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东—黄海地块西部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及周边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
1
作者 黎明晓 刘杰 +4 位作者 薛艳 姜祥华 苑争一 闫伟 于磊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93,共17页
鲁东—黄海地块西部为华北地块东侧的次级地块,其地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周期特征,地块内部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和周边大震对该地区的影响对研究该地区地震活动状态有重要意义。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鲁东—黄海地块西部历史地震的活动... 鲁东—黄海地块西部为华北地块东侧的次级地块,其地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周期特征,地块内部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和周边大震对该地区的影响对研究该地区地震活动状态有重要意义。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鲁东—黄海地块西部历史地震的活动周期,并结合中强地震活动的定性分析、时空演化、能量释放及周边大震等资料,探讨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显示:(1)鲁东—黄海地块西部M5.0以上地震活动存在着60.6—78.6 a的长周期,该周期反映了地震活跃—平静的韵律特征,据此M≥5.0地震可划分为活跃时段Ⅰ(1844—1879年)、活跃时段Ⅱ(1905—1949年)和活跃时段Ⅲ(1974年至今)。1997年以来,该地区处于活跃时段末期的弱释放阶段;(2)在三个活跃时段,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不同,活跃时段Ⅰ,Ⅱ以海域地震活动为主,并且地震活动水平海域强、陆域弱。活跃时段Ⅲ陆域、海域均有M≥6.0地震活动;(3) 1815年以来,鲁东—黄海地块西部M≥5.0地震与华北M≥6.0地震活动大致同步,当鲁东—黄海地块西部中强地震恰好处于较强活跃时段时,华北地块M6.0地震显著平静后,M≥6.0地震先从鲁东—黄海地块西部开始活动,然后向华北地块中西部地区活动;(4)当太平洋板块西侧的俯冲带上M_(W)≥5.0中深源地震活跃,并发生M_(W)≥7.0地震时,鲁东—黄海地块西部易于发生M_(S)≥6.0地震,这可能是太平洋板块西侧深部俯冲构造动力作用增强导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东—黄海地块 地震活动 Morlet小波变换 地震周期特征
下载PDF
震后趋势判定技术系统CAAFs震后余震预测效果评价
2
作者 黎明晓 刘珠妹 +1 位作者 蒋海昆 李盛乐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自2019年正式运行以来,震后趋势判定技术系统CAAFs为震后应急与趋势研判及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梳理总结CAAFs系统持续4.5年产出的数据,从全国和不同地区两个方面评价系统产出的震后余震预测结果,得到以下三点认识:①震级上限预测... 自2019年正式运行以来,震后趋势判定技术系统CAAFs为震后应急与趋势研判及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梳理总结CAAFs系统持续4.5年产出的数据,从全国和不同地区两个方面评价系统产出的震后余震预测结果,得到以下三点认识:①震级上限预测(发生某震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的正确率大多为90%及以上,显著优于震级区间预测(存在发生同等大小地震的可能或存在发生某震级左右地震的可能),各分区预测情况差异不大;②震级区间预测震级普遍比地震实况偏高,实际7日内发生的最大余震震级与预测震级的差值(震级偏差)落入[-0.5,0.5]区间的地震比例约为44%,落入[-1,1]区间的地震比例约为69%,越靠近[-0.5,0.5]区间,地震的比例越高;③震级区间预测中,各分区有一定差异,西南地区优于西北、华南和华北东北三个地区,总的来看4~5级地震预测情况不如其他震级区间,可能与该震级区间内地震的最大余震震级变化范围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趋势判定 技术系统 余震预测 震级上限预测 震级区间预测
下载PDF
±800 kV换流站典型电气回路抗震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鸣萧 胡晓 +3 位作者 冯千秀 张朋朋 毛宇 万增勇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1期1-5,68,共6页
依托±800 kV布拖换流站一期工程,对直流场电气设备耦联回路进行有限元抗震分析。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支柱绝缘子回路和直流滤波器回路进行抗震分析,研究了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为电气金具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换流站 抗震分析 有限元 高烈度 支柱绝缘子 直流滤波器
下载PDF
灭多威对藻-溞-鱼典型水生食物链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顺龙 陈锋 +7 位作者 陈曦 李鸣霄 裘丽萍 李丹丹 宋超 范立民 陈家长 徐跑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121-126,共6页
小球藻、大型溞和斑马鱼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第一、二和三营养级,是构成简单水生食物链的重要成员,参与了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了阐明灭多威对食物链上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 小球藻、大型溞和斑马鱼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第一、二和三营养级,是构成简单水生食物链的重要成员,参与了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了阐明灭多威对食物链上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灭多威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灭多威对小球藻的96 h EC_(50)为6.76 mg/L,对大型溞的24、48、96 h LC_(50)分别为57.37、22.23、12.58μg/L,对斑马鱼的24、48、96 h LC_(50)分别为8.64、5.00、2.12 mg/L。根据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农药灭多威在普通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上分别表现为中毒性、极高毒性和高毒性,在自然环境下极易导致藻、溞、鱼急性中毒死亡。灭多威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76 mg/L、1.26μg/L、0.212 mg/L,其对上述水生生物的毒性大小顺序为:溞类>鱼类>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多威 急性毒性 水生食物链 小球藻 大型溞 斑马鱼
下载PDF
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鸣霄 强俊 +7 位作者 徐钢春 周国勤 张茂友 陶易凡 路思琪 李岩 陆健 徐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86-5903,共18页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组织学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本研究挑选孵化后第5、25、45和180天的大口黑鲈,分别代表开口摄食、转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应人工配合饲料和成鱼养殖4个阶段,采集肠道组织...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组织学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本研究挑选孵化后第5、25、45和180天的大口黑鲈,分别代表开口摄食、转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应人工配合饲料和成鱼养殖4个阶段,采集肠道组织,制作组织切片和测定消化酶活性,并提取DNA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在第5、25、45和180天的肠道结构形态随着养殖周期延长而不断完善,其中肠道绒毛高度和杯状细胞数量不断增多。第45天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第5天仔鱼(P<0.05),但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第25天稚鱼3种消化酶活性最低,而第180天成鱼消化酶活性最高。此外,通过16S rDNA测序,从4组大口黑鲈肠道中共鉴定出了19个门和336个属,其中变形菌门是大口黑鲈的核心菌门,占所有肠道微生物的90.61%。气单胞菌属在第5天大口黑鲈肠道中占据优势地位,而第25天稚鱼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第45天幼鱼肠道中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较高,第180天成鱼肠道中检测出以邻单胞菌属为代表的新优势菌群。综上所述,转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会改变大口黑鲈肠道消化酶活性,并驱动肠道优势微生物由气单胞菌属向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等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苗种培育 食性转变 肠道结构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热解气化技术在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美瀛 陈王觅 +5 位作者 侯佳奇 戴昕 李鸣晓 孟繁华 席北斗 童英伟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31-37,共7页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多举措全面推进村镇生活垃圾治理,热解气化技术作为当前村镇垃圾处理模式的重要补充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建立了大量的工程实例。文章介绍了热解气化技术的原理、相关标准规范和工程应用现状等,并对工程项目...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多举措全面推进村镇生活垃圾治理,热解气化技术作为当前村镇垃圾处理模式的重要补充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建立了大量的工程实例。文章介绍了热解气化技术的原理、相关标准规范和工程应用现状等,并对工程项目分布、数量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检索调研,2010—2021年期间共实施1004个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项目,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87.1%的项目主要于“十三五”期间新增;同时,总结了已有热解气化工程项目特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生活垃圾 热解气化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与微生物电解池耦合产甲烷全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美欣 朱雨森 +3 位作者 郭萌 李鸣晓 亓雪娇 贾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4-431,共8页
厌氧消化(AD)是厨余垃圾清洁能源化的主流工艺,通过构建AD与微生物电解池(MEC)耦合工艺(AD-MEC),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对比AD与AD-MEC耦合工艺处理厨余垃圾产甲烷的环境影响,解析各功能单元的环境影响贡献,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 厌氧消化(AD)是厨余垃圾清洁能源化的主流工艺,通过构建AD与微生物电解池(MEC)耦合工艺(AD-MEC),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对比AD与AD-MEC耦合工艺处理厨余垃圾产甲烷的环境影响,解析各功能单元的环境影响贡献,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与传统AD工艺相比,新型AD-MEC耦合工艺在富营养化、气候变化、水资源消耗、酸化和初级能源消耗的环境影响潜值均低于AD工艺,削减比例分别为70.28%、39.53%、92.29%、49.68%和41.2%。贡献源解析发现,AD-MEC耦合工艺的预处理和污水处理单元为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源,MEC和AD单元影响较小。基于此,对AD-MEC耦合工艺进行优化,将废水处理单元的出水回用至预处理单元,水资源消耗的环境影响潜值进一步削减61.48%。可见,采用AD-MEC耦合工艺进行厨余垃圾厌氧产沼,通过沼液的深度利用、沼气净化提质和废水回用,可有效减少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厌氧消化 微生物电催化 甲烷 全生命周期评价 贡献源解析
下载PDF
钛粗精矿超声波提质除杂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兴志 张汉平 +3 位作者 李明晓 聂琪 雷霆 阴树标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69,共5页
红土型风化钛铁矿因风化程度较完全,原矿中含泥量高,传统工艺选别难度较大,在保证回收率的前提下,精矿中TiO_(2)品位较难达到符合行业标准的品质要求。本试验针对TiO_(2)品位43.92%的红土型风化钛铁矿粗精矿,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对其... 红土型风化钛铁矿因风化程度较完全,原矿中含泥量高,传统工艺选别难度较大,在保证回收率的前提下,精矿中TiO_(2)品位较难达到符合行业标准的品质要求。本试验针对TiO_(2)品位43.92%的红土型风化钛铁矿粗精矿,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对其进行脱泥除杂,以实现进一步提高TiO_(2)品位的目的。对超声波频率、搅拌时间、搅拌转速、矿浆浓度与钛粗精矿脱泥率及品位的关系进行条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频率30 kHz、搅拌时间30 min、搅拌转速2000 r/min、矿浆质量分数30%的情况下,获得了脱泥率7.88%、TiO_(2)品位46.05%、TiO_(2)回收率96.58%的钛精矿。最终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YS/T 351-2015中《钛铁矿精矿》Ⅴ级品质要求,为同类型钛粗精矿提质降杂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钛铁矿 超声波 脱泥除杂 空化效应
下载PDF
2021年3月30日西藏双湖M_(S)5.8和6月16日青海茫崖M_(S)5.8地震总结
9
作者 钟骏 解孟雨 +2 位作者 姜祥华 黎明晓 岳冲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 2021年3月30日和6月16日,青藏块体先后发生双湖M_(S)5.8和茫崖M_(S)5.8地震,其中双湖M_(S)5.8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柴达木块体北缘。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结果表明:①2次M_(S)5.8地震发生在青藏块体内部地球物理监测能力较弱区域,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少,仅在茫崖地震前存在2项形变背景异常;②2次M_(S)5.8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较为突出,包括5级地震成组、固体潮调制比、地震发生率指数和Wq值异常,均为1年尺度内的中期异常;③2次地震序列均为主—余型,余震较少,具有不同的衰减特征。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3月和6月,西藏和青海地区2次M_(S)5.8地震前存在的地震活动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地球物理监测能力的不足,或许可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地区的震情跟踪提供关键性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湖M_(S)5.8地震 茫崖M_(S)5.8地震 地震活动异常 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地震序列跟踪
下载PDF
带背景激波系的凹腔流动特性研究
10
作者 郭善广 付昌钦 +1 位作者 李明啸 杨恒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5,共8页
凹腔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一种火焰稳定器受到广泛关注,凹腔剪切层与背景激波系的相互作用影响凹腔火焰稳定器的性能。为深入分析背景激波系对凹腔流动的影响,设计了长深比为13.3的闭式凹腔,将凹腔模型前缘激波和风洞上壁面干扰激波作... 凹腔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一种火焰稳定器受到广泛关注,凹腔剪切层与背景激波系的相互作用影响凹腔火焰稳定器的性能。为深入分析背景激波系对凹腔流动的影响,设计了长深比为13.3的闭式凹腔,将凹腔模型前缘激波和风洞上壁面干扰激波作为背景激波系,在Ma=2的直连式风洞中开展了背景激波系与凹腔剪切层的相互作用的试验,采用高速纹影系统对瞬态流场进行了捕捉,重点关注背景激波系和凹腔剪切层的动态变化特性。采用纹影序列的本征正交分解来研究流场中的主要相干结构,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对流场的频率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背景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下,激波结构产生大尺度振荡,凹腔内流动结构产生小尺度脉动。通过对激波位置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激波振荡的主导频率集中在90~400Hz的范围内。通过对纹影图像的空间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5kHz以下的流场振荡主要由激波振荡引起,5kHz以上的流场脉动主要由凹腔内流动结构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凹腔 剪切层 流动 不稳定性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功能微生物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东明 孟繁华 +4 位作者 郝艳 侯佳奇 叶美瀛 李鸣晓 席北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11-2019,共9页
堆肥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还可以在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起到微生物载体的作用.在堆肥中接种菌剂能够加速堆肥进程,促进堆肥材料的腐熟,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接种剂与堆肥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会导致菌剂无法发挥作... 堆肥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还可以在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起到微生物载体的作用.在堆肥中接种菌剂能够加速堆肥进程,促进堆肥材料的腐熟,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接种剂与堆肥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会导致菌剂无法发挥作用.为了阐明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餐厨垃圾堆肥接菌组(木质纤维素混合菌剂)和对照组(未接菌)中功能微生物群落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接菌组中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菌群的相对丰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5%和22.0%,成为优势细菌和真菌,二者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上也成为优势菌群.菌剂主要是由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和散囊菌纲的曲霉(Aspergillus)组成,曲霉因具有堆肥系统所需的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而成为优势真菌,而菌剂中的芽孢杆菌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缺乏堆肥系统所需的功能而无法成为优势细菌.餐厨垃圾中易降解物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会导致酸性环境,对照组中能够适应酸性环境的芽孢杆菌目和酵母菌纲(Saccharomycetes)是优势群落,添加菌剂后,堆肥系统中土著的假单胞菌目和散囊菌纲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和多种有机酸转化通路,因此在与菌剂中的芽孢杆菌目和土著的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竞争中成为优势菌群.研究显示,外源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以及各土著微生物之间都会发生竞争作用,能否成为优势菌群取决于是否适应堆肥底物新陈代谢的变化,因此只要选择好菌剂的功能和接种时机,菌剂就能够发挥原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菌剂 宏蛋白质组学 碳水化合物代谢 木质纤维素分解
下载PDF
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果园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璇 赵冰 +4 位作者 任连海 李鸣晓 张晓慧 侯佳奇 何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492,共8页
为研究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以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维度解析长期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的影响,结合CPMI(碳库管理指数)和相关性分析,揭示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碳... 为研究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以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维度解析长期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的影响,结合CPMI(碳库管理指数)和相关性分析,揭示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土壤碳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土壤中w(TOC)(TOC为总有机碳),并随施用时间的增加逐渐向深层土壤迁移,改善TOC分布状况.随着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时间的增加,0~20 cm土壤层中w(NOC)(NOC为非活性有机碳)和30~40 cm土壤层中w(AOC)(AOC为活性有机碳)呈增加趋势,AOC分配比例低于NOC分配比例.随着施用时间的增长,0~30 cm土壤层中w(POC)(POC为颗粒有机碳)显著提高,最大值为42. 94 mg/g,M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分配比例与POC分配比例呈相反变化趋势,有利于提高土壤碳稳定性.各土壤层中CPMI均大于空白对照组,最大值为154. 437,表明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w(POC)与p H呈负相关,与含水率、EC(电导率)、w(OM)(OM为有机质)呈正相关,其中与含水率相关性最高(R=0. 91).可见,长期施用餐厨垃圾调理剂对提高果园土壤碳汇、改善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土壤碳汇的新型土壤调理剂的研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土壤调理剂 果园土壤 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餐厨垃圾调理剂对果园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璇 赵冰 +4 位作者 吴昊天 吕峥 任连海 李鸣晓 孟繁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63-2168,共6页
针对我国贫瘠果园土壤结构和功能退化的问题,以餐厨垃圾制备的土壤调理剂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采用DR 0.25(团粒结构体占比)、MWD(平均质量直径)、GMD(几何平均直径)和分形维数评价长期施用餐厨垃圾土壤调理剂对贫瘠果园土... 针对我国贫瘠果园土壤结构和功能退化的问题,以餐厨垃圾制备的土壤调理剂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采用DR 0.25(团粒结构体占比)、MWD(平均质量直径)、GMD(几何平均直径)和分形维数评价长期施用餐厨垃圾土壤调理剂对贫瘠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及其有机质赋存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餐厨垃圾土壤调理剂可增加0~20 cm土壤层中粒径<0.25 mm微团聚体的W w i(水稳性团聚体占比),施用3 a后其W w i最大值为23.04%,有利于提升土壤抗侵蚀性;随着施用餐厨垃圾土壤调理剂时间的延长,30~40 cm土壤层的DR 0.25逐渐增加,施用5 a后各土壤层MWD和GMD均大于对照组;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相同深度土壤层的分形维数逐渐减小,施用5 a后0~20 cm土壤层分形维数最小值为2.13,表明施用餐厨垃圾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改善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土壤分维特征;施用餐厨垃圾土壤调理剂可提升0.5~5 mm粒级团聚体中的有机质含量.研究显示,长期施用餐厨垃圾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团聚体粒径和有机质的分布,有助于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的赋存转化,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抗侵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土壤调理剂 团聚体 有机质 分形维数
下载PDF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地下水位变化与地震成核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玉川 晏锐 +4 位作者 王广才 余怀忠 黎明晓 丁志华 张子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5-1335,共11页
探索地震成核过程的野外观测证据对地震成核研究及地震短临预测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收集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发震断层附近密集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回溯了唐山7.8级地震发生前后的地下水位变化,对比分析了地下水位... 探索地震成核过程的野外观测证据对地震成核研究及地震短临预测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收集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发震断层附近密集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回溯了唐山7.8级地震发生前后的地下水位变化,对比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震成核的相关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唐山7.8级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存在显著的中期、短期、临震和震后变化;中期水位下降速率变缓可能与地震成核后期阶段的核心弱化区收缩有关;短期水位加速下降可能是核心弱化区扩容所造成;而临震大幅上升或波动可能与成核区周围应力快速上升相关.地震成核理论可以较为合理的解释唐山地震前地下水位变化的成因,在一定程度上为地震成核野外观测提供了实际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7.8级地震 发震断层 水位变化 地震成核 核心弱化区 亚失稳
下载PDF
北方主要农产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综合防治战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瑞 席北斗 +7 位作者 姜玉 许铮 李鸣晓 郝艳 孟繁华 高绍博 陈雷 朱骊旭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1,共7页
东北及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两座"粮仓",是北方主要农产品产地,其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关系着全国粮食安全供给命脉。本研究通过潜在生态指数法分析了北方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结果表明,Cd污染高风险区域主要... 东北及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两座"粮仓",是北方主要农产品产地,其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关系着全国粮食安全供给命脉。本研究通过潜在生态指数法分析了北方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结果表明,Cd污染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辽河平原东部的沈阳市、南部的锦州市与葫芦岛市,三江平原双鸭山市,海河平原天津市,以及黄泛平原西南部的新乡市;Hg污染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于海河平原北京市、天津市,辽河平原沈阳市周边。化工行业是导致东北及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潜在污染源,其次为畜禽养殖业、金属冶炼加工业。本研究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工矿企业清洁生产、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原则,提出了"一区一策"的污染防治战略及重点环保工程。本研究对我国北方主要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产品产地 重金属 土壤污染 风险 防治战略
下载PDF
可降解液体地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璇 傅晨星 +3 位作者 张军平 李鸣晓 李雪琪 刘晓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118,共9页
系统归纳了一种完全可生物降解农业覆盖材料——可降解液体地膜的种类、特点和性能,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基于高分子接枝共聚机理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类液体地膜的代表性技术及其制备机理。同时,对国内外代表性液体地膜材料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进... 系统归纳了一种完全可生物降解农业覆盖材料——可降解液体地膜的种类、特点和性能,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基于高分子接枝共聚机理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类液体地膜的代表性技术及其制备机理。同时,对国内外代表性液体地膜材料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进行了评估,并针对目前液体地膜的发展难点提出见解,以期为新型液体地膜材料的开发及其性能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地膜 可降解 土壤调理剂 应用现状 应用展望
下载PDF
病毒对地下水的入侵风险与防控对策浅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瑞 徐从超 +6 位作者 姜玉 郝艳 杨予宁 李鸣晓 姜永海 许秋瑾 席北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04-1610,共7页
病毒可能会成为人类未来的“头号公敌”,全球地下水病毒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病毒对地下水的影响和防控逐渐受到国际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病毒入侵,通过文献检索调研,分析了病毒进入含水层的途径、在地下水中迁移的限制性因素、在... 病毒可能会成为人类未来的“头号公敌”,全球地下水病毒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病毒对地下水的影响和防控逐渐受到国际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病毒入侵,通过文献检索调研,分析了病毒进入含水层的途径、在地下水中迁移的限制性因素、在多孔介质中的转化过程,总结了地下水病毒入侵防控相关方法、技术、政策,探讨了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地下水病毒科学研究存在短板、应急防控与预警能力不足等问题及挑战.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初步提出地下水病毒入侵风险防控对策建议:①源头排查风险,防患于未然.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及补给区,排查防疫类污染源渗漏情况,经过化学或高温消毒后再使用农村地下水饮用水、生活用水.②加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病毒调查研究.研究病毒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存活能力、迁移转化机制、环境行为特征、模拟预测技术、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制定相关规范、指南.③筹划应急防控对策.做好地下水应急监测预警、饮用水消毒处理、环境质量信息公开等相关准备工作,制定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病毒应急防控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地下水 入侵风险 防控对策
下载PDF
米曲霉发酵厨余垃圾制备富酶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璇 郭萌 +5 位作者 冶荣霞 李辉 李雪琪 刘晓佩 李鸣晓 戴昕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8-835,共8页
为了探讨利用微生物发酵厨余垃圾产酶的最佳条件,实现厨余垃圾高值资源化,选取米曲霉为试验菌种,基于米曲霉BNCC142787(简称“米曲霉B”)、米曲霉CGMCC3.4427(简称“米曲霉C”)的生长特性解析,研究不同培养方式(静置、振荡)和培养温度(3... 为了探讨利用微生物发酵厨余垃圾产酶的最佳条件,实现厨余垃圾高值资源化,选取米曲霉为试验菌种,基于米曲霉BNCC142787(简称“米曲霉B”)、米曲霉CGMCC3.4427(简称“米曲霉C”)的生长特性解析,研究不同培养方式(静置、振荡)和培养温度(30、35、40℃)对米曲霉好氧发酵厨余垃圾产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曲霉B和米曲霉C分别在30℃和40℃、pH为6的培养条件下生长最佳;与静置培养相比,振荡培养可显著提高米曲霉菌丝体的形成和生长速率,促进淀粉酶和蛋白酶分泌.米曲霉B在40℃下厨余垃圾好氧发酵48 h时蛋白酶活性最高,为66.64 U/g;在30℃下好氧发酵48 h时,其淀粉酶活性最佳,为129.44 U/g.米曲霉C在40℃下、厨余垃圾好氧发酵96 h时蛋白质酶和淀粉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4.02和131.11 U/g.研究显示,米曲霉B和米曲霉C产生蛋白酶与淀粉酶的能力相当,但米曲霉B生长速率快,所需发酵时间短,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产酶,因此采用米曲霉B在40℃、好氧发酵48 h条件下进行酶源制备,可充分利用厨余垃圾中的营养物质获得富含淀粉酶和蛋白酶的产物,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米曲霉 生长特性 酶源产物 蛋白酶 淀粉酶
下载PDF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云鹏 侯佳奇 +4 位作者 李保谦 李鸣晓 曹金钟 张润锴 毋高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62-670,共9页
针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由于将切割和搅拌分开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结合撕碎机和饲料搅拌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可同时完成切割和搅拌功能的刀尺。通过对切割原理分析,将切割线偏离转动中心,实现滑切效果;采用圆弧设计刀刃,... 针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由于将切割和搅拌分开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结合撕碎机和饲料搅拌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可同时完成切割和搅拌功能的刀尺。通过对切割原理分析,将切割线偏离转动中心,实现滑切效果;采用圆弧设计刀刃,改善刀身受力,增加刀刃线长度,使切割更平稳;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拨料板与刀面的最佳搅拌夹角为70°;采用导热油间接加热,具有稳定性高、传热性佳等优点。经理论计算,设备所选电机功率为3 kW,额定转速为1 440 r/min;减速器选用斜齿轮式减速器,速比为1 000。中试试验表明:刀尺能完成切割和搅拌的功能; 10~20 h内物料温度波动较明显,约20 h后,温度波动不明显;处理产物对猪瘟病毒等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实现无害化处理;产物的含水率为23%,pH为5. 7,种子发芽率(GI)为80%,TN浓度为3. 1%,TP浓度为2. 1%,粪大肠菌群数为0,均满足NY 525—2012《有机肥料》的要求,实现了与肥料化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动物 无害化处理 有机肥 切割 搅拌
下载PDF
京津冀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战略及典型工程案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玉 杨予宁 +6 位作者 李瑞 席北斗 李鸣晓 郝艳 孟繁华 高绍博 陈雷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47,共6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设的核心战略,区域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要地。京津冀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Cd、Hg超标问题在北京市和天津市周边较为突出,污染风险不容忽视。京津冀农产品产地土壤污...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设的核心战略,区域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要地。京津冀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Cd、Hg超标问题在北京市和天津市周边较为突出,污染风险不容忽视。京津冀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开发区重金属污染、污水灌溉、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法规政策不完善、技术标准落后等。本文提出统筹部署"天地一体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体系、落实工矿企业清洁生产、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等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战略,列举了天津某坑塘污染场地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案例,为京津冀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农产品产地 土壤污染防治 战略 工程案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