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nal Curing Mechanism of Sepiolite in Cement Paste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晨席 王彩辉 +4 位作者 li wenhao SUN Kaili ZHANG Guangxing SUN Guowen KONG liju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857-864,共8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curing mechanism of sepiolite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the effects of sepiolite on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standard consistency,setting time,viscosity,strength,pore structure cha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curing mechanism of sepiolite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the effects of sepiolite on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standard consistency,setting time,viscosity,strength,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micro-hard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wo-dimensiona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paste were studied,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standard consistency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epiolite content.The setting time and viscosity are also lengthened and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sepiolite,respectively.When the content of sepiolite exceeds 5%,the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The BE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in hardened cement paste(HCP)with sepiolite is optimized after curing for28 d and its pore volume content with below 10 nm is decreased,especially for the specimen with a lower watercement ratio.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hardness and strength of specimens have the same law.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e(BSE-IA)shows that the ITZ of the specimen with sepiolite is denser and the unhydrated cement particles are less than the reference speci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IOLITE cement paste internal curing
下载PDF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Chapter Three Pig and Pepper文学赏析课教学设计
2
作者 李文灏 宋春燕(指导) 《英语教师》 2024年第18期84-89,共6页
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Pig and Pepper是《Hi Classics品读文学经典》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第三章,属于“人与自我”主题。What: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主要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Alice)某天做的一个天马行... 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Pig and Pepper是《Hi Classics品读文学经典》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第三章,属于“人与自我”主题。What: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主要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Alice)某天做的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其内容时而平常,时而惊险,时而荒诞,时而深邃,但“善良、勇气和成长”的主题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What 文学经典 爱丽丝 教学背景 赏析课
下载PDF
川中北部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沧浪铺组一段孔隙特征、成因及演化模式
3
作者 屈海洲 邹兵 +7 位作者 张连进 赵容容 张宇 唐松 张兴宇 李文皓 马梓柯 雷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3-1737,共15页
【目的】近年来,随着川中北部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沧浪铺组的不断勘探突破,沧浪铺组呈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而目前孔隙研究的薄弱制约了对储层发育特征的深入认识。【方法】基于岩心、铸体薄片和阴极发光等的观察与鉴定,运用图像识别软件获... 【目的】近年来,随着川中北部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沧浪铺组的不断勘探突破,沧浪铺组呈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而目前孔隙研究的薄弱制约了对储层发育特征的深入认识。【方法】基于岩心、铸体薄片和阴极发光等的观察与鉴定,运用图像识别软件获取岩石组分含量、孔隙参数等定量数据,对川中北部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沧浪铺组一段的孔隙特征、成因、不同岩性的孔隙演化模式开展研究。【结果】沧浪铺组一段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内溶孔,与总面孔率的正相关性最好,其次是粒间溶孔。较高的鲕粒/陆源砂的含量比例是孔隙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溶解作用是孔隙发育的最有利因素,而高能的陆棚鲕粒滩沉积是原生孔隙发育的关键。因为准同生期大气水的选择性溶解作用是形成沧一段主要鲕粒粒内溶孔的最有利的成岩作用,而准同生期—埋藏期的白云石化作用则增强岩石的抗压性、使固相体积缩小而增加岩石的面孔率,埋藏期的溶解作用则沿着构造破裂形成的裂缝和早期孔隙进行溶解扩大。陆源砂、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等则不利于沧一段孔隙的发育。【结论】因此,有利的碳酸盐组分及后续的成岩—构造作用影响了孔隙的发育和演化,并形成了孔隙面孔率依次降低的岩性排序特征:亮晶鲕粒云岩、含砂鲕粒云岩、砂质鲕粒云岩、细粒岩屑砂岩、石灰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特征 孔隙演化 沧浪铺组 第二统 寒武系 川中北部地区
下载PDF
塞来昔布通过下调CyclinD1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
4
作者 李文浩 廖婷 黄家明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99-102,108,共5页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探讨塞来昔布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细胞给予PDGF刺激生长,治疗组细胞给予PDGF刺激后加入塞来昔布治疗,采用MTT法...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探讨塞来昔布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细胞给予PDGF刺激生长,治疗组细胞给予PDGF刺激后加入塞来昔布治疗,采用MT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 PDGF能够显著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分泌Ⅰ、Ⅲ型胶原蛋白,塞来昔布不仅能够抑制经PDGF刺激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而且能够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分泌Ⅰ、Ⅲ型胶原蛋白。塞来昔布抑制肝星状细胞CyclinD1蛋白表达。结论 塞来昔布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蛋白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分泌胶原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细胞增殖 胶原蛋白
下载PDF
利格列汀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和破骨细胞形成缓解磨损颗粒诱导的骨质溶解
5
作者 杨鹏 张巍 +4 位作者 李文明 李文豪 吴泽彬 周军 耿德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21-2428,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在利格列汀的干预下,巨噬细胞更多的由M1转向M2极化,降低了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了局部炎症。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对巨噬细胞极化、破骨细胞活化及磨损颗粒诱导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1)细胞实验:①巨噬细胞极化:将RAW... 背景:研究发现,在利格列汀的干预下,巨噬细胞更多的由M1转向M2极化,降低了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了局部炎症。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对巨噬细胞极化、破骨细胞活化及磨损颗粒诱导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1)细胞实验:①巨噬细胞极化:将RAW264.7细胞分4组培养,对照组细胞加入高糖培养基;M1诱导组加入M1诱导培养基(含脂多糖100 ng/mL和干扰素γ20 ng/mL的高糖培养基)模拟炎症环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50,200 nmol/L利格列汀处理4 h后加入M1诱导培养基。巨噬细胞极化诱导24 h后,分别进行巨噬细胞极化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②破骨细胞活化:将RAW264.7细胞分为4组培养,对照组使用高糖培养基培养,破骨细胞诱导组、利格列汀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进行破骨细胞诱导,待微小破骨细胞成形后,用利格列汀(50,200 nmol/L)分别干预细胞3 d,进行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和RT-PCR检测。(2)动物实验: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利格列汀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后3组通过将钛颗粒悬浊液注射至颅骨表面建立颅骨骨溶解模型,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利格列汀(2,10 mg/kg),每天1次,造模3周后,检测血清巨噬细胞极化标志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收集颅骨进行micro-CT扫描、骨参数分析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骨溶解及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实验:与M1诱导组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M1极化、促进M2极化(P<0.01),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与破骨诱导组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及骨质吸收,且以高剂量组抑制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M1诱导组炎性因子mRNA表达升高(P<0.01),而与M1诱导组相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炎性因子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破骨诱导组破骨功能标志物的mRNA表达升高(P<0.01);与破骨诱导组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破骨功能标志物的mRNA表达降低(P<0.01),且以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②动物实验:钛颗粒植入导致小鼠颅骨骨溶解破坏,利格列汀可抑制钛颗粒诱导的骨溶解,其中以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果表明利格列汀具有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及对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格列汀 巨噬细胞极化 破骨细胞活化 磨损颗粒 无菌性假体松动 假体周围骨溶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6
作者 昌伦杰 赵海涛 +5 位作者 李文浩 易珍丽 李斌 王民 卢双舫 应俊锋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尽管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油气获得了重要突破,但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源尚存在争议,根据分子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参数,通过油源对比研究,明确了原油成因类型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Ⅰ类原油广泛分布在除YM2... 尽管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油气获得了重要突破,但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源尚存在争议,根据分子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参数,通过油源对比研究,明确了原油成因类型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Ⅰ类原油广泛分布在除YM21井和YM46井外的其他地区,三环萜烷多以C_(21)为主峰,C_(24)四环萜烷含量相对较高,C_(24)Tet/C_(26)TT介于1.0~2.0,重排藿烷含量相对较低,该类原油与库车坳陷黄山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类似;第Ⅱ类原油分布在YM21井和YM46井,原油中三环萜烷通常以C_(19)为主峰,C_(24)四环萜烷含量较高,明显高于第Ⅰ类原油,C_(24)Tet/C_(26)TT约为3,C_(30)重排藿烷/C_(30)藿烷约为0.5,该类原油与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较为接近。此外,第Ⅰ类原油具有相对较轻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9.6‰~-28.2‰,第Ⅱ类原油具有相对偏重的碳同位素值,其同位素值约为-27‰,同位素特征也揭示第Ⅰ类原油和第Ⅱ类原油分别来源于黄山街组和恰克马克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原油碳同位素 英买力地区 塔北隆起
下载PDF
Bi和Ag掺杂对SnTe热电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高磊 杨欣月 +3 位作者 李文浩 王家宁 刘瑞秀 郑树启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33,共8页
SnTe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与中温区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PbTe相似,因此作为PbTe的替代品被广泛研究。减小SnTe的轻重价带能量差和扩大带隙是优化SnTe热电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Bi和Ag共同掺杂SnTe,使轻重价带能量差有效减小,带隙明显增... SnTe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与中温区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PbTe相似,因此作为PbTe的替代品被广泛研究。减小SnTe的轻重价带能量差和扩大带隙是优化SnTe热电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Bi和Ag共同掺杂SnTe,使轻重价带能量差有效减小,带隙明显增大,获得了电运输性质提高的Sn_(1-2x)Bi_(x)Ag_(x)Te(x=0,0.01,0.02,0.03,0.04)样品。掺杂量x=0.03和0.04的Sn_(1-2x)Bi_(x)Ag_(x)Te样品相较于未掺杂的SnTe功率因数均有明显提升,其中,Sn_(0.94)Bi_(0.03)Ag_(0.03)Te样品的最大功率因子为15.34μW·cm^(-1)·K^(-2),与未掺杂的SnTe相比,提升了12.9%。Sn_(0.92)Bi_(0.04)Ag_(0.04)Te样品的最大功率因子为14.53μW·cm^(-1)·K^(-2)。同时,Bi和Ag共掺降低了SnTe的热导率,本研究得到Sn_(0.92)Bi_(0.04)Ag_(0.04)Te样品的总热导率明显低于未掺杂的SnTe,并且所有样品热导率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在823 K时,Sn_(0.92)Bi_(0.04)Ag_(0.04)Te样品的总热导率降低为3.073 W·m^(-1)·K^(-1),其ZT值提升到了0.387。可见,对于提高SnTe热电性能,Bi和Ag共掺是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SnTe 热电性能 能带工程 第一性原理 掺杂
下载PDF
沉浸式虚拟现实中加入触觉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来自消防安全教育的证据
8
作者 李文昊 钱莉 王小寒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2,共11页
随着虚拟现实硬件设备的快速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降低,沉浸式虚拟现实(IVR)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其研究大多关注视觉和听觉体验,对引入触觉反馈后在学习效果提升上的有效性仍缺乏证据。消防安全教育是IVR的典型应用场景,探究在IVR消... 随着虚拟现实硬件设备的快速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降低,沉浸式虚拟现实(IVR)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其研究大多关注视觉和听觉体验,对引入触觉反馈后在学习效果提升上的有效性仍缺乏证据。消防安全教育是IVR的典型应用场景,探究在IVR消防安全教育系统中加入触觉反馈(力反馈和热感)对学习者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和认知负荷的影响,有助于为优化IVR教学应用提供依据。基于该情境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IVR能够显著促进学习者对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并且加入触觉反馈后的知识增益更高,更加有利于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触觉反馈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尤其是外在认知负荷,但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为多媒体学习中触觉通道的整合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了原有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框架,有助于指导IVR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 触觉反馈 消防安全教育 对照实验
下载PDF
头体针结合的电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9
作者 李文豪 杜庆周 +1 位作者 徐子莉 郑向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对神经功能、神经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电针组给...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对神经功能、神经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电针组给予头体针结合的电针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高于对照组的68.97%(20/29)(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好转,且电针组均更优(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脑梗死 头针疗法 体针疗法 电针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蜂蜇伤中西医治疗进展
10
作者 李文豪 苏少清 李少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61-164,共4页
蜂蜇伤主要引起过敏反应和直接毒性作用。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蜂蜇伤致死的主要原因。西医治疗蜂毒无特效药,局部处理以清创、激素涂擦等为主,全身治疗以抗过敏、抗休克、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止继发性损害和... 蜂蜇伤主要引起过敏反应和直接毒性作用。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蜂蜇伤致死的主要原因。西医治疗蜂毒无特效药,局部处理以清创、激素涂擦等为主,全身治疗以抗过敏、抗休克、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止继发性损害和对症支持为主,其中血液净化是治疗蜂蜇伤重症确切有效的方法;中医治疗常以各地蛇药口服及外敷,配合刺血拔罐,口服清热凉血解毒、祛风止痒止痛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蜇伤 中医疗法 西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蜂蜇伤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文豪 詹艳青 李少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446-1449,共4页
蜂蜇伤主要通过直接毒性作用和过敏反应致病,轻者局部红肿疼痛及瘙痒,重症可致心、肝、肾功损害和凝血异常,危重症早期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后期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肌酸激酶、超敏肌钙蛋白... 蜂蜇伤主要通过直接毒性作用和过敏反应致病,轻者局部红肿疼痛及瘙痒,重症可致心、肝、肾功损害和凝血异常,危重症早期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后期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肌酸激酶、超敏肌钙蛋白I、丙氨酸转氨酶、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蜇伤蜂种、总胆红素、肉眼血尿、白细胞高于20×10~9/L、年龄≥60岁、pH值≤7.30、肌酐>111.0 mmol/L系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白蛋白>35 g/L时则为保护因素;IL-33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急性肾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淀粉酶和肉眼血红蛋白尿可作为判断蜂蛰伤严重程度的指标。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重症是临床确切有效的方法,联合中医药清热凉血解毒、祛风止痒止痛,能更快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蜇伤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电动机轴承故障诊断和性能退化评估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菀 李文昊 +2 位作者 周旺平 赵兴强 鄢小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轴承作为电动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起到支撑引导轴、减小设备摩擦、连接不同设备等作用,准确判断其故障类型并评估其健康状态对于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平台的电动机轴承实时故障诊断和性能退化评估... 轴承作为电动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起到支撑引导轴、减小设备摩擦、连接不同设备等作用,准确判断其故障类型并评估其健康状态对于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平台的电动机轴承实时故障诊断和性能退化评估系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挖掘能力,自主学习原始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在LabVIEW平台上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实现轴承运行状态的实时诊断;对原始振动信号小波降噪后,提取信号时域特征,通过对所提取的特征进行主元分析(PCA)来获取表征轴承性能退化的综合指标;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电动机轴承的故障诊断与性能退化评估系统软件。在线故障诊断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轴承 故障诊断 性能退化评估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腺苷负荷与ATP负荷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慧 李文豪 +5 位作者 程功 陈亮 梁宸源 王依阳 蒋红英 姜瑞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09-2112,共4页
背景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疗一直是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点。腺苷注射液和ATP注射液是目前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评估CMVD的临床常用负荷药物,两者有所关联,但具有显著区别。ATP是腺苷的前体,其价格低廉且血... 背景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疗一直是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点。腺苷注射液和ATP注射液是目前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评估CMVD的临床常用负荷药物,两者有所关联,但具有显著区别。ATP是腺苷的前体,其价格低廉且血管扩张机制与腺苷类似,临床上常代替腺苷,但忽视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目的 比较腺苷负荷与ATP负荷在评估CMVD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因典型心绞痛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明确各支冠状动脉残余狭窄直径<50%的患者1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腺苷组和ATP组,腺苷组88例,ATP组82例。腺苷组给予腺苷注射液负荷测定CFR,ATP组采用ATP负荷测定CFR,检测过程中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扫描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腺苷组相比,ATP组患者胸闷[61.0%(50/82)和20.4%(18/88)]、头晕[72.0%(59/82)和31.8%(28/88)]、头痛[68.3%(56/82)和11.4%(10/88)]、胃肠道不适[13.4%(11/82)和4.5%(4/88)]、心悸[69.5%(57/82)和5.7%(5/88)]、气促[40.2%(33/82)和2.3%(2/88)]、大汗[28.0%(23/82)和3.4%(3/88)]、潮热[19.5%(16/82)和2.3%(2/88)]、颜面潮红[13.4%(11/82)和4.5%(4/88)]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两组患者神经过敏、耳鸣、咽干、颈部不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ATP负荷相比,腺苷负荷测定CFR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腺苷负荷 三磷酸腺苷二钠负荷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AMBI和M-AMBI法的桑沟湾底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4
作者 李文豪 于晓清 +4 位作者 蒋增杰 杜美荣 贾彦 何为 高亚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7,共13页
养殖环境评价是衡量海水养殖活动是否健康、可持续的重要环节。为掌握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沉积环境质量状况,于2017年4和7月对桑沟湾全湾海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走航调查取样,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 养殖环境评价是衡量海水养殖活动是否健康、可持续的重要环节。为掌握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沉积环境质量状况,于2017年4和7月对桑沟湾全湾海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走航调查取样,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及群落结构;运用AMBI(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指数法和M-AMBI(Multivariate-AMBI)指数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程度,评价了沉积环境质量状况。研究表明,在两次调查中多毛类均为优势种,其中4月多毛类36种,占总种数63.16%;7月32种,占总种数的60.38%。AMBI法的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各站位以受到轻度扰动为主,个别站位受到中度扰动和无扰动,干扰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海带区<海草区<混养区<贝类区;M-AMBI法的评估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良或优的站位占60.00%~68.42%,海草区环境质量状况要明显好于养殖区。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缓解了桑沟湾近海生态系统的养殖压力,使得桑沟湾受人为干扰较小,海草区环境质量为优,贝类区、混养区和海带区的环境质量处于中等和良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大型底栖动物 AMBI指数 M-AMBI指数 底栖生态环境质量
下载PDF
水合物开采及海洋环境诱发地质灾害机理和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15
作者 蒋明镜 王华宁 +11 位作者 张璐璐 朱海涛 李承超 张旭东 陈杨明 黄佳佳 魏鑫 谭林 徐继涛 李文昊 常晓栋 张誓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4-1438,共15页
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能源开采等人类活动和地震等自然因素极易诱发海底地质灾害,威胁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成为制约我国深海水合物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梳理了现有的海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链生... 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能源开采等人类活动和地震等自然因素极易诱发海底地质灾害,威胁重大工程和设施安全,成为制约我国深海水合物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梳理了现有的海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链生演化规律以及多尺度分析现状,并对海洋地质灾害易发性、工程设施易损性以及风险评估现状进行综述。调研显示,现有海底地质灾害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监测数据的稀缺,并缺乏有针对性的多场多相耦合分析方法和跨尺度问题的数值分析手段;地质灾害易发性和易损性研究中基础数据、评价模型、评价精度都不满足现有需求;风险评估中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客观和科学,且缺乏适用于工程实践的系统理论方法与软件,以及相关的风险控制标准与应对措施规范标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储层勘探技术,沉积物宏微观本构模型,多尺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和滑坡冲击力动态理论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并建议采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防减灾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风险可控的工程开发。同时,本文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提出了多尺度多时空耦合数字三胞框架,为我国下一步琼东南盆地等大型海底水合物赋存区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能源开采 机理分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具有超低工作电压的银纳米线阻变器件研究
16
作者 邱佳雯 李俊龙 +5 位作者 李文豪 王堃 张永爱 周雄图 吴朝兴 郭太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具有高密度和自适应特性的随机银纳米线网络能够模拟神经元的复杂网络拓扑,在信息存储、选择器和神经形态计算领域中应用广泛。文章采用旋涂工艺在图像化电极衬底上制备了银纳米线器件,研究了不同银纳米线浓度和直径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 具有高密度和自适应特性的随机银纳米线网络能够模拟神经元的复杂网络拓扑,在信息存储、选择器和神经形态计算领域中应用广泛。文章采用旋涂工艺在图像化电极衬底上制备了银纳米线器件,研究了不同银纳米线浓度和直径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并最终实现了具有超低工作电压(0.01 V)的神经形态器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径为30 nm的银纳米线和浓度为5 wt%的复合溶液所制备的随机网络能够实现可控的大开关比阻变行为。进一步,将该大开关比阻变行为作为器件的初始化过程,实现了银纳米线阻变器件在外加超低脉冲电压刺激作用下的可控突触可塑性行为。最后,通过对单个纳米结点中银纳米细丝的形成与断裂过程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随机银纳米线网络在不同电刺激条件下的工作机理。本工作为新型神经形态器件中随机网络的物理实现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银纳米线网络 电阻开关 突触可塑性 超低电压
下载PDF
考虑不对称转速边界约束的变速抽蓄机组综合惯量调频控制
17
作者 成昕雨 王丹 +1 位作者 李文浩 毛承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8-98,共11页
当系统出现频率跌落时,变速抽蓄机组可大幅降低转速、迅速释放转子动能,从而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但目前已有的调频方案未能有效发挥变速抽蓄机组的这一优势。为充分利用转子动能,提出一种考虑不对称转速边界约束的变速抽蓄机组综合惯量... 当系统出现频率跌落时,变速抽蓄机组可大幅降低转速、迅速释放转子动能,从而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但目前已有的调频方案未能有效发挥变速抽蓄机组的这一优势。为充分利用转子动能,提出一种考虑不对称转速边界约束的变速抽蓄机组综合惯量调频控制策略。首先,从变速抽蓄机组的有功支撑特性和不对称转速约束条件出发,得出适用于变速抽蓄机组的最优频率控制结构,该结构中包含两个时间常数不同的虚拟惯量控制环节。然后,分析各惯量控制环节的作用并整定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计及变速抽蓄机组运行特性与电力系统调频需求,设计了变速抽蓄机组不对称综合惯量控制策略,使得机组转速降低时可以为系统提供更大的惯量支撑。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频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变速抽蓄机组的优势,维持系统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蓄机组 综合惯量控制 频率调节 惯量支撑 转子动能
下载PDF
制动装置推出刚度对轨道交通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刘寅虎 唐永明 +3 位作者 杨震寰 高浩 李文豪 曹云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3,共5页
[目的]电机械制动是采用电机控制丝杆驱动,实现推杆的推出动作使闸瓦与车轮接触,完成制动力传递与摩擦制动的一种制动方式。需要研究这种新型制动方式对轨道交通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方法]介绍了电机械制动器和空气制动器的基本结构组... [目的]电机械制动是采用电机控制丝杆驱动,实现推杆的推出动作使闸瓦与车轮接触,完成制动力传递与摩擦制动的一种制动方式。需要研究这种新型制动方式对轨道交通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方法]介绍了电机械制动器和空气制动器的基本结构组成,并对两种制动器进行了推出刚度测试和线路振动试验测试,分析了制动器推出刚度对车辆颤振的影响。[结果及结论]刚度测试发现,因电机械制动器采用了电机驱动方式,未采用空气制动器的气孔活塞,故电机械制动器的推出刚度在常工作区内远大于空气制动器且存在非线性特征。在制动器装车后的线路试验中发现,与装用空气制动器相比,装用具有大推出刚度的电机械制动器会加剧车辆的制动颤振现象,其关键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也会增大。综合各项研究结果,建议降低电机械制动器的推出刚度,保证车辆实现平稳安全的制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振动性能 推出刚度 振动传递
下载PDF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演变规律
19
作者 高双龙 李文昊 +1 位作者 王振华 李海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6-742,共7页
为探索棉田长期采用覆膜滴灌技术是否存在土壤积盐的问题,2009—2013年对新疆玛纳斯河灌区5块不同膜下滴灌年限盐碱地棉田土壤可溶性总盐和离子进行了连续定点监测.分析并呈现了现行灌溉制度下应用膜下滴灌技术1—16 a盐碱地棉田可溶性... 为探索棉田长期采用覆膜滴灌技术是否存在土壤积盐的问题,2009—2013年对新疆玛纳斯河灌区5块不同膜下滴灌年限盐碱地棉田土壤可溶性总盐和离子进行了连续定点监测.分析并呈现了现行灌溉制度下应用膜下滴灌技术1—16 a盐碱地棉田可溶性总盐和离子时空演变规律及盐分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滴灌4 a内棉田属于盐土,可溶性总盐由最初的20.44 g/kg快速下降至7.98 g/kg,棉花产量及成活率快速增加.滴灌12 a以后,棉田可溶性总盐小于2.57 g/kg,棉田属于非盐化土,棉花成活率基本稳定在84.53%以上,单产超过5100 kg/hm^(2).随着滴灌年限的延长,棉田土壤中的钠吸附比(SAR)和w(Cl-/SO^(2-)_(4))(Cl-与SO^(2-)_(4)质量比的比值)逐年降低,说明现行灌溉制度下土壤碱化度逐年降低,阴、阳离子的组成也逐年发生变化,Cl-的淋洗效果优于SO^(2-)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种植年限 盐碱地 盐分 离子 棉花产量
下载PDF
青海高原型牦牛GHR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发育的关联性
20
作者 丁维芹 祁增源 +3 位作者 刘亚倩 韩银仓 李文浩 孙永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5,35,共8页
【目的】探索青海高原型牦牛(Bos grunniens)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基因GHR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方法】以440头同等放牧条件下的30~36月龄健康牦牛为试验群体,PCR扩增其GHR基因,测序后用DNASTAR 7.1软件分... 【目的】探索青海高原型牦牛(Bos grunniens)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基因GHR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方法】以440头同等放牧条件下的30~36月龄健康牦牛为试验群体,PCR扩增其GHR基因,测序后用DNASTAR 7.1软件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研究不同基因型及其合并基因型与生长发育指标(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的关联性。【结果】青海高原型牦牛GHR基因上存在g.732091C>G、g.732195A>G和g.732373G>A 3个SNP位点,其中g.732195A>G上存在2种基因型(AA,AG),g.732091C>G和g.732373G>A上各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CC、CG、GG和GA、AA、GG);卡方检验表明,g.732091C>G、g.732195A>G和g.732373G>A均处于Hardy-Weinberg极度不平衡状态,且g.732195A>G为低度多态(PIC<0.25),g.732091C>G和g.732373G>A为中度多态(0.25<PIC<0.50)。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发现,g.732091C>G、g.732195A>G和g.732373G>A能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高原型牦牛的体质量和胸围,优势基因型分别为g.732091C>G和g.732373G>A的GG以及g.732195A>G的AA。对合并基因型分析发现,合并基因型GG-AA-GG个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体斜长表现最佳。【结论】青海高原型牦牛GHR基因有3个SNP位点,因其与青海高原型牦牛的部分生长性状相关,可作为牦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牦牛 GHR基因 SNP位点 基因多态性 合并基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