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废弃油藏延长生命周期开发调整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连锋 张伊琳 +5 位作者 郭欢欢 李洪生 李俊杰 梁丽梅 李文静 胡书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针对近废弃油藏特高含水、优势通道发育、剩余油高度分散、非均质性强等主要矛盾,以双河油田北块Ⅱ(2油组)4—5层系为例,采用油藏精细地质建模、数值模拟方法和微观驱替实验方法,表征了聚合物驱后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聚合物驱后宏观剩... 针对近废弃油藏特高含水、优势通道发育、剩余油高度分散、非均质性强等主要矛盾,以双河油田北块Ⅱ(2油组)4—5层系为例,采用油藏精细地质建模、数值模拟方法和微观驱替实验方法,表征了聚合物驱后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聚合物驱后宏观剩余油平面上注采非主流线、主流线弱势区及注采井距较大的边部区域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纵向上正韵律顶部剩余油富集;微观剩余油以半束缚态为主,依据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非均相复合驱变流线井网加密调整技术思路。通过井网变流线加密调整,形成交错式行列井网模式,流线方向转变30°以上,流线转向率达80%,促使剩余油有效动用。数值模拟预测该技术可提高采收率10.96%,新增可采储量70.61×10^(4) t,延长生命周期15 a,为聚合物驱后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油藏 数值模拟 剩余油 加密调整 非均相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礼建 李文靖 陈彪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圈内化”现象突出,市场化程度滞后,严重影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研究发现:公共产品的模糊性、购买制度的模糊性和交易关系的模糊性所构成的政府购买信息非标准化是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主要“症结”;不同社会...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圈内化”现象突出,市场化程度滞后,严重影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研究发现:公共产品的模糊性、购买制度的模糊性和交易关系的模糊性所构成的政府购买信息非标准化是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主要“症结”;不同社会组织距离政府中心的位置远近直接影响其项目获取能力,紧密组织具有赢得政府购买的天然优势,独立组织在政府购买中处于相对劣势,松散组织游离于二者之间;政府的强权威和“稳中求进”的思维惯性往往倾向于“圈内购买”,造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难以市场化。建议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市场化清单,明晰公共服务边界;完善购买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约束;加大培育市场化社会组织,强化功能引导;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购买机制,提升政府购买公开透明度等举措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购买服务 公共服务 市场化 社会组织
下载PDF
基于试点地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伟 何琼 +2 位作者 李雯靖 刘萍 周健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优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为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我国五个试点地区的医疗服务项目调价机制进行梳理。结果:医疗服务项目分类缺乏具体量化指标,调价触发机制不够完善,调价总量指标还需优化,... 目的:优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为深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我国五个试点地区的医疗服务项目调价机制进行梳理。结果:医疗服务项目分类缺乏具体量化指标,调价触发机制不够完善,调价总量指标还需优化,分类定价机制亟需进一步明晰。结论:以“医保患”三方平衡为主旨,优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主要环节,在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动态调整 分类管理
下载PDF
云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金利容 许冬 +7 位作者 王玲 丛胜波 杨妮娜 李文静 尹海辰 黄薇 武怀恒 万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共9页
从药用植物云木香中分离得到41株内生细菌,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云木香内生细菌分别属于6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拉恩氏菌属Rahnella为优势菌属。采用对峙培养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 从药用植物云木香中分离得到41株内生细菌,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云木香内生细菌分别属于6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拉恩氏菌属Rahnella为优势菌属。采用对峙培养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筛选,发现其中12株内生细菌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有2株属于拉恩氏菌属Rahnella,7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3株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12株内生细菌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评估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属菌株R1-6、R1-13和S1-2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达到55%以上,具有潜在的生产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木香 内生细菌 鉴定 大丽轮枝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中的定殖及诱导抗性研究
5
作者 金利容 许冬 +6 位作者 王玲 丛胜波 李文静 杨妮娜 尹海辰 黄薇 万鹏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植物内生菌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资源。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B3S-20是本实验室从棉花内生细菌中所筛选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防效的潜在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技术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检... 植物内生菌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资源。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B3S-20是本实验室从棉花内生细菌中所筛选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防效的潜在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技术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检测了菌株HB3S-20在棉花组织中的定殖动态和定殖位点,并检测了菌株HB3S-20接种棉花植株后植物防御相关酶SOD、POD和CAT酶活性的变化。利福平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主要定殖于根部,棉株接种菌株HB3S-20后第3~30 d检测到棉花根部内的菌量范围为2.2×10^(4)~6.7×10^(4)cfu/g,检测到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为0.04×104~2.7×10^(4)cfu/g,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低于根部,但在叶片中未被分离到。GFP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不仅能附着在棉花根系表面,还能定殖在根部维管组织中。此外,菌株HB3S-20能够提高棉花中植物防御相关酶SOD和POD的活性,说明菌株HB3S-20能够诱导棉花植株的系统抗性,增强棉花抗病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组织内的定殖规律及其对棉株产生的诱导抗性,为菌株HB3S-20的防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 棉花 定殖 诱导抗性
下载PDF
基于循证证据的麻醉科处方前置审核规则精细化设置及效果评价
6
作者 邢晓敏 李祥鹏 +3 位作者 王心怡 魏丽娜 李文静 李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90-1695,共6页
目的 优化麻醉科处方前置审核规则,提高审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统计并分析2023年4月1日至30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麻醉科的住院医嘱,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类统计与循证查询,结合我院现执行... 目的 优化麻醉科处方前置审核规则,提高审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统计并分析2023年4月1日至30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麻醉科的住院医嘱,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类统计与循证查询,结合我院现执行的《麻醉科临床路径用药规范》,对审核规则进行精细化设置,并建立审核管理与沟通反馈流程。对规则精细化设置后(2023年5-12月)与设置前(2023年4月)的每月审核医嘱总数、预审弹窗医嘱数、系统拦截率、系统审核后医师修改率、药师审核率、医嘱合理率进行比较,对设置后与设置前(2022年5-12月)的麻醉科次均药费进行环比比较。结果 麻醉科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不适宜、特殊人群用药问题、围手术期不合理用药问题。规则精细化设置后,麻醉科预审弹窗医嘱数随时间延长明显减少,经过不断完善后逐步达到平稳状态。与设置前比较,规则精细化设置后系统拦截率显著提高(P<0.001),系统审核后医师修改率显著提高(P<0.001),药师审核率显著下降(P<0.001);2023年5-12月医嘱合理率与月份存在线性趋势(P<0.001)。设置后与设置前相比,麻醉科次均药费由平均720.72元下降至平均528.21元,降幅为26.71%。结论 基于循证证据精细化设置麻醉科处方前置审核规则,可显著提高处方审核质量,促进合理用药,节约患者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 麻醉科 循证证据 审核规则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矿井应急疏散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李雯静 陈曼丽 +2 位作者 姚囝 尹东 任大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8,共9页
地下矿井作业危险,空间拓扑结构复杂,因而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合理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以及疏散指示布置,能够有效提高井下人员的逃生效率,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结合某地下矿井实例,基于空间句法和GIS网络分析搭建地下矿井巷道网... 地下矿井作业危险,空间拓扑结构复杂,因而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合理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以及疏散指示布置,能够有效提高井下人员的逃生效率,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结合某地下矿井实例,基于空间句法和GIS网络分析搭建地下矿井巷道网络模型,从逃生人员的空间认知角度出发,利用标准化角度选择度值选取巷道网络模型中的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作为主要避险通道,为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布置提供参考;考虑巷道宽度、巷道类型、巷道坡度等巷道基础属性信息,并结合空间句法指标——标准化角度整合度,构建巷道网络应急脆弱模型,顾及巷道空间单元的稳定性,规划井下人员的最优认知路径,进而实现了多目标的地下矿井紧急疏散路线规划。该研究不仅能够为地下矿井的巷道布局设计提供建议,还可为地下矿井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辅助决策、应急预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空间认知 应急脆弱性 当量长度 巷道网络模型 路径规划
下载PDF
药学教育实践教学形成性评价有效性探索
8
作者 孟胜男 孙乐 +7 位作者 赵妍 张懋璠 李文静 陈阳 霍虹 蒋昆谕 左岚 王欣 《药学教育》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有效、科学的形成性评价可为药学教育实践教学学习过程提供持续动态测评与反馈,为药学教育优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文章总结提升药学教育实践教学形成性评价有效性的实... 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有效、科学的形成性评价可为药学教育实践教学学习过程提供持续动态测评与反馈,为药学教育优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文章总结提升药学教育实践教学形成性评价有效性的实践路径,为构建良好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和保障育人质量提供参考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形成性评价 药学教育 有效性
下载PDF
支气管封堵器在左侧肺叶切除术后行右侧肺部分切除术患者肺隔离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万磊 高学 +6 位作者 丁冠男 张晔 洪方晓 李文静 宋比佳 李佳仪 常栋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左侧肺叶切除术后行右侧肺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肺隔离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收治的5例行左侧肺叶切除术后再行右侧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评估患者胸部CT除外... 目的:探讨左侧肺叶切除术后行右侧肺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肺隔离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收治的5例行左侧肺叶切除术后再行右侧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评估患者胸部CT除外下呼吸道解剖异常,全麻诱导后使用单腔气管插管联合支气管封堵器行肺隔离,采用短暂停通气结合术侧肺阻塞技术行单肺通气。术中均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观察肺隔离成功、单肺通气时高气道峰压、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5例患者均无右肺上叶开口解剖变异,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行肺隔离完成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行右肺隔离,2例患者行选择性右肺上叶隔离,1例患者行选择性右肺中下叶隔离。2例行选择性右肺上叶隔离患者中,1例患者需降低单肺通气时潮气量以利于右肺上叶的显露。另1例单肺通气后出现高气道峰压,调整呼吸模式后未见好转且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在窒息氧合下完成肿物切除。5例患者单肺通气时均未发生低氧血症,术后随访均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封堵器可安全用于左侧肺叶切除术后再次行右肺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肺隔离,但术前应仔细评估右肺上叶开口位置是否存在变异,选择合理的肺隔离方案,并有相应处理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封堵器 肺叶切除术 肺部分切除术 肺隔离 胸腔镜外科
下载PDF
某大科学装置项目工艺冷却水系统设计
10
作者 朱喆 朱学锦 +4 位作者 寿炜炜 李文静 吴立 马莉莉 相柳堂 《暖通空调》 2024年第8期179-183,共5页
介绍了某在建大科学装置项目的工艺冷却水系统设计,包括服务对象、系统形式、系统组成、水温控制策略、流量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内容。简述了热回收型水源热泵在工艺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并对工艺冷却水系统设计后续可开展的工作和研究... 介绍了某在建大科学装置项目的工艺冷却水系统设计,包括服务对象、系统形式、系统组成、水温控制策略、流量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内容。简述了热回收型水源热泵在工艺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并对工艺冷却水系统设计后续可开展的工作和研究提出了3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装置 直线加速器 运行环境 工艺冷却水系统 闭式冷却塔 水源热泵机组 控制策略
下载PDF
3种中药配方颗粒全生产链的污染微生物考察
11
作者 李文靖 钟燕飞 朱欢敏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目的:对郁金、桑叶、蝉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全过程污染微生物进行考察,建立数据库,探索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微生物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为企业提供示范性研究,为制定标准、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填补质量全过程控制的空白。方法:对3种... 目的:对郁金、桑叶、蝉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全过程污染微生物进行考察,建立数据库,探索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微生物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为企业提供示范性研究,为制定标准、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填补质量全过程控制的空白。方法:对3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进行分析检测,采用质谱技术对负载微生物进行鉴定,分析研究从药材原料到中药配方颗粒成品的外源性污染微生物的程度及容易污染微生物的种类。结果:3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材料(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原材料的耐热芽孢杆菌即使经过工艺处理后,仍能在中间产品、成品中检出,并造成部分批次需氧菌总数结果超出限度规定;中间产品、成品中还检出来源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屎肠球菌。结论:①加强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控制,有利于降低终端产品的微生物负载;②3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存在芽孢类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需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来降低微生物负载;③药品生产企业需加强对产品全过程控制,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饮片 污染微生物 郁金 桑叶 蝉蜕 全过程控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中5种成分的含量
12
作者 李文静 王艳萍 +2 位作者 刘荣宏 侯玉娇 洪博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6-20,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蒲公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菊苣酸、木犀草素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完善和提高蒲公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蒲公英药材样品经过超声...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蒲公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菊苣酸、木犀草素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完善和提高蒲公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蒲公英药材样品经过超声法提取,分离与检测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B)–0.4%磷酸水溶液(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通过专属性考察、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考察、重复性考察、稳定性考察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来验证方法学。结果: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菊苣酸和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60~1 920μg/mL、3.22~103μg/mL、3.22~103μg/mL、68.125~2 180μg/mL和3.31~106μg/mL,以各成分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8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101.43%,RSD为0.68%~1.86%,仪器精密度、方法重复性和方法的稳定性良好(RSD均<2%)。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加样回收率高,可作为蒲公英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蒲公英其他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高效液相色谱 成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婧 周凌峰 +4 位作者 赵晓丽 吴小伟 刘玲玲 刘文丰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近年来,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有限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使得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科学诊断黄河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近年来,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有限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使得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科学诊断黄河流域重大水环境问题是新时期治理黄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围绕黄河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这一主题,聚焦黄河流域断面水质改善的核心需求,首先分析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发现黄河流域整体水质持续向好,但干支流水质改善不同步,流域主要污染指标时空差异显著,中下游和部分支流污染严重;其次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主要挑战,总结断面水质提升所需的核心理论与技术,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污染排放清单构建与水环境模型模拟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发现黄河流域存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沙变化大、现有排放清单分辨率不足、水环境模拟缺乏多尺度污染排放-断面水质响应关系研究等问题,难以支撑未来精细化水环境管理.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包括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黄河流域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构建、多尺度污染排放与断面水质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质时空分析 水环境承载力 污染排放清单 水环境模型
下载PDF
面向图像分类的视觉Transformer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斌 白静 +2 位作者 李文静 郑虎 马向宇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44,共25页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关键的挑战是高效而准确地捕捉输入图片的局部和全局特征。传统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底层提取其局部特征,并通过卷积层堆叠扩...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计算机视觉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关键的挑战是高效而准确地捕捉输入图片的局部和全局特征。传统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底层提取其局部特征,并通过卷积层堆叠扩大感受野以获取图像的全局特征。但这种策略在相对短的距离内聚合信息,难以建立长期依赖关系。相比之下,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通过直接比较特征在所有空间位置上的相关性,捕捉了局部和全局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具备更强的全局建模能力。因此,深入探讨Transformer在图像分类任务中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以Vision Transformer为例,详细介绍了Transformer的核心原理和架构。然后以图像分类任务为切入点,围绕与视觉Transformer研究中的性能提升、计算成本和训练优化相关的三个重要方面,总结了视觉Transformer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最新进展。此外,总结了Transformer在医学图像、遥感图像和农业图像等多个特定领域的应用情况。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展示了Transformer的多功能性和通用性。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视觉Transformer在图像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视觉Transformer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视觉Transformer 网络架构 图像分类 自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普鲁士蓝纳米颗粒促进糖尿病皮肤创面愈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贝颖 李文靖 +6 位作者 李美运 苏梦 张津 黄玉 朱彦兆 李嘉丽 武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6-1532,共7页
背景:炎症、氧化应激及细菌感染是糖尿病创面难愈合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种无机纳米材料以其抗菌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皮肤创面愈合的治疗,但抗氧化和抗炎方面的作用有限。目的:考察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在抗氧化、抗炎和光热抗菌多方面的糖尿病... 背景:炎症、氧化应激及细菌感染是糖尿病创面难愈合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种无机纳米材料以其抗菌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皮肤创面愈合的治疗,但抗氧化和抗炎方面的作用有限。目的:考察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在抗氧化、抗炎和光热抗菌多方面的糖尿病创伤修复的效果。方法:制备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并进行表征。(1)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在过氧化氢条件下,检测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的细胞保护作用及活性氧荧光表达;检测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分解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考察普鲁士蓝纳米颗粒抑制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的作用;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的光热抗菌能力。(2)体内实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使用打孔器在背部建立直径6 mm全厚皮肤创面,分对照组(未给予治疗)、普鲁士蓝组及普鲁士蓝光照组干预,观察创面愈合与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1)体外实验: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在25-2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细胞无毒性;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抑制氧化应激条件下过度活性氧的产生及对细胞的杀伤,对过氧化氢有降解活性且具有很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普鲁士蓝纳米颗粒还显示出显著的抗炎活性,并且在光照后显示出极强的抗菌能力。(2)体内实验:造模14 d后,普鲁士蓝组、普鲁士蓝光照组创面明显缩小,其中普鲁士蓝光照组创面愈合速度最快。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显示,普鲁士蓝组、普鲁士蓝光照组创面可见大量的肉芽组织形成及胶原沉积,其中以普鲁士蓝光照组最多;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普鲁士蓝组和普鲁士蓝光照组α-SMA和CD31表达明显增多(P<0.05),F4/80表达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普鲁士蓝光照组改善更明显。(3)结果表明,普鲁士蓝纳米颗粒通过发挥抗炎、抗氧化及抗菌作用促进糖尿病小鼠模型皮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纳米颗粒 光热治疗 糖尿病小鼠模型 活性氧清除 巨噬细胞极化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口腔硬组织修复材料仿生设计制备和临床转化
16
作者 赵菡 卫彦 +15 位作者 张学慧 杨小平 蔡晴 宁成云 徐明明 刘雯雯 黄颖 何颖 郭亚茹 江圣杰 白云洋 吴宇佳 郭雨思 郑晓娜 李文静 邓旭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形态和功能破坏,而牙齿缺失常造成牙槽骨吸收低平,不利于后续修复。临床上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以牙本质小管封闭为主,其效果不佳且易复发;材料充填是牙体缺损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现有材料与牙齿力学性能匹配差,界面结合不足,修复体寿命短;而牙槽骨低平的垂直骨增量则是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牙齿微观结构及其构效关系的深入解析,缺少对牙槽骨再生微环境的深入认识,导致材料设计忽视了从微观结构功能仿生到宏观效果实现的协同考量。因此,发展牙齿/颌骨结构与功能高度仿生的修复材料新技术与临床新策略是目前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修复材料 骨组织引导再生膜 电学微环境 骨充填材料 生物力学
下载PDF
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有机酸浓度与牙周炎的关系
17
作者 胡玉如 刘娟 +4 位作者 李文静 赵亦兵 李启强 路瑞芳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7,共6页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例全身及牙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位研究对象每象限选一颗磨牙或切牙的颊侧近中位点采集龈沟液,并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分离上清液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分析其对牙周炎患病风险的预测能力,以及与牙周炎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37例牙周炎患者按分期32例为Ⅲ期和5例为Ⅳ期,按分级9名为B级和28名为C级。病例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龈沟液中甲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5.37(3.39,8.49) mmol/L vs. 12.29(8.35,16.57) mmol/L,P<0.001],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4.28,14.90) mmol/L vs. 2.71(0.00,4.25) mmol/L,P<0.001;2.63(0.47,3.81) mmol/L vs. 0.00(0.00,0.24) mmol/L,P<0.001]。B级和C级牙周炎龈沟液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袋内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明显高于浅袋,甲酸浓度随袋深的增加反而减少。丙酸(OR=1.51,95%CI:1.29~1.75)和丁酸(OR=3.72,95%CI:1.93~7.17)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而甲酸(OR=0.87,95%CI:0.81~0.93)则可能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丙酸(AUC=0.852,95%CI:0.805~0.900)、丁酸(AUC=0.889,95%CI:0.841~0.937)、甲酸浓度的倒数(AUC=0.844,95%CI:0.793~0.895)对牙周炎的患病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甲酸浓度低于对照组,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甲酸浓度的倒数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具有良好预测效能;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则升高,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均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三种有机酸浓度随探诊深度而变化,但与牙周炎的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短链脂肪酸 龈沟液 分级 分期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18
作者 张宇 贾志宇 +3 位作者 唐慧芳 张志勇 李文静 田松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IgG4-RS)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唾液腺尤其是颌下腺无痛性持续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血清IgG4升高,淋巴浆细胞浸润,后期全身多器官可继...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唾液腺炎(IgG4-RS)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唾液腺尤其是颌下腺无痛性持续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血清IgG4升高,淋巴浆细胞浸润,后期全身多器官可继发病变,组织病理学是该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临床上倾向于传统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用药,现阶段可尝试应用生物制剂进行靶向治疗。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IgG4-R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4 唾液腺炎 免疫反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发酵浒苔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胡晓伟 刘龙晖 +2 位作者 陈强 李文静 黎中宝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68,共10页
为探究发酵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将浒苔发酵后,按比例(0%、2.0%、3.5%、5.0%、6.5%、8.0%)梯度添加到黑棘鲷基础饲料中;将360尾鱼随机分为... 为探究发酵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将浒苔发酵后,按比例(0%、2.0%、3.5%、5.0%、6.5%、8.0%)梯度添加到黑棘鲷基础饲料中;将360尾鱼随机分为6组,饲喂各组对应饲料28 d后,采集相关样品并测量生长指标、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显示:添加2.0%、3.5%和5.0%的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黑棘鲷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其中,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7.6%、20.6%和24.3%。在浒苔添加量为2.0%和5.0%时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18.8%和16.3%;发酵浒苔的添加降低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其中,全体添加组TC含量显著降低(P<0.05),2.0%和8.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T G含量(P<0.05),2.0%、3.5%和8.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LDL-C含量(P<0.05);2.0%和3.5%的添加量显著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此外,添加2.0%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添加3.5%和5.0%发酵浒苔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且所有添加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肠道淀粉酶(AMS)(除添加8.0%浒苔)和脂肪酶(LPS)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发酵浒苔能够提高黑棘鲷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肠道消化酶活力,且能够改善黑棘鲷的的血脂,推荐发酵浒苔的适宜添加量为3.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浒苔 黑棘鲷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隔热性能模拟研究
20
作者 郭建业 李文静 +1 位作者 苏力军 周玉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1,共6页
基于航空航天热防护技术对多功能隔热材料的需求,制备了由力学缓冲层、高温隔热层和核心隔热层构成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材料应力适应性强、耐温性高、隔热性能优异。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mm厚的... 基于航空航天热防护技术对多功能隔热材料的需求,制备了由力学缓冲层、高温隔热层和核心隔热层构成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材料应力适应性强、耐温性高、隔热性能优异。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mm厚的复合材料在1000℃、1000s的热载荷下隔热性能优异,各功能层厚度影响复合材料的传热背温。随着力学缓冲层/高温隔热层相对厚度的增大,复合材料背温和核心隔热层热面温度均增大,由于核心隔热层耐温极限的限制,力学缓冲层厚度最大为12mm,此时复合材料背温为26.10℃。力学缓冲层/核心隔热层、高温隔热层/核心隔热层相对厚度增大时,复合材料背温增大,核心隔热层热面温度减小,力学缓冲层的厚度最小为6mm,此时复合材料背温为20.21℃,高温隔热层的厚度最小为10mm,此时复合材料背温为2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复合材料 应力适应性 耐温性 隔热性能 功能层 背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