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增强CUBET_(1)WI序列检出肺癌脑转移微小病灶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丽红 朱华勇 +4 位作者 李欣 吴玲 李杨飞 林双翔 丁建荣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9期2104-210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脉冲(CUBE)T_(1)WI序列检出肺癌脑转移微小病灶的效能。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20例临床怀疑肺癌脑转移患者均先行常规头颅磁共振平扫序列,再采用矢状位增强CUBE T_(1)W...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脉冲(CUBE)T_(1)WI序列检出肺癌脑转移微小病灶的效能。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20例临床怀疑肺癌脑转移患者均先行常规头颅磁共振平扫序列,再采用矢状位增强CUBE T_(1)WI序列和常规增强SE T_(1)WI序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位)扫描。对两种增强扫描序列采集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2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性;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颅脑常规增强SE T_(1)WI序列和增强CUBE T_(1)WI序列检出转移病灶个数的差异。结果2位医师对颅脑常规增强SE T_(1)WI、CUBE T_(1)WI序列图像质量评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25、0.275);增强CUBE T_(1)WI序列图像显示的病灶数173个,其中病灶直径<3 mm为52个、3~8 mm为92个、>8 mm为29个;常规增强SE T_(1)WI序列图像显示的病灶数141个,其中病灶直径<3 mm为24个、3~8 mm为89个、>8 mm为28个,增强CUBE T_(1)WI序列对病灶直径<3 mm的微小病灶检出能力明显高于常规增强SE T_(1)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对3~8 mm和>8 mm的检出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3、0.655)。结论在显示肺癌脑转移微小病灶方面增强CUBE T_(1)WI序列比常规增强SE T_(1)WI序列更敏感,对发现肺癌患者早期脑内转移病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替代常规增强SE T_(1)WI序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脉冲T_(1)WI 序列 肺癌 脑转移
下载PDF
磁共振DWI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化学药物治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官良 毛海燕 +4 位作者 李丽红 李杨飞 米玉成 陈盈 谢继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DWI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化学药物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8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接受首次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别于化学药物治疗前1周内、化学药物治疗1周期结束后(化学药物治疗第2周期前2~3天)进行胸部...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DWI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化学药物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8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接受首次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别于化学药物治疗前1周内、化学药物治疗1周期结束后(化学药物治疗第2周期前2~3天)进行胸部MRI常规及DWI检查。根据RECIST标准,分为部分缓解组(PR)及疾病稳定组(SD)。比较两组ADC值增长率和肿瘤最大径,分析化学药物治疗1周期后ADC值变化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两组ADC值于化学药物治疗后升高,PR组化学药物治疗第1周期后ADC值变化率高于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肿瘤最大径变化不明显;PR组化疗第1周期后ADC值变化率ROC曲线显示,以ADC值升高15.82%作为诊断分界点,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0%。结论化学药物治疗前后ADC值的变化率可以作为早期预测肺癌化学药物治疗疗效的敏感指标,能够早于肿瘤最长径的变化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3D-TOF与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杨飞 泮双军 +3 位作者 丁建荣 张忠伟 李欣 季文斌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26-429,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与双激发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微血管减压术并证实神经血管压迫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47例,术前均行3D-TOF序列及3D-...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与双激发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微血管减压术并证实神经血管压迫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47例,术前均行3D-TOF序列及3D-FIESTA-c序列检查。由2位经验丰富的主治以上医师采用双盲法对A组(3D-TOF序列多平面重组图像)、B组(3D-TOF序列与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的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分析,对病变侧面神经与血管关系进行评价。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图像病变侧面神经血管压迫的阳性率、责任血管术前诊断符合率。结果47例患者术中均见血管压迫,发现责任血管61根。两组图像诊断病变侧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的阳性率分别为91.5%和9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责任血管术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3.9%和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D-TOF序列与3D-FIESTA-c序列融合图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结构关系,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磁共振成像 融合图像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基于BIM的消防灭火动态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杨飞 江辉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69-75,116,共8页
为服务于城市火灾应急救援工作,针对复杂楼宇消防救援问题,选取集学术交流、办公、授课、实验、图书馆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某综合性办公楼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解析BIM的IFC标准文件提取空间信息构建动态路径矩阵,综合考虑火源对室内路网的... 为服务于城市火灾应急救援工作,针对复杂楼宇消防救援问题,选取集学术交流、办公、授课、实验、图书馆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某综合性办公楼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解析BIM的IFC标准文件提取空间信息构建动态路径矩阵,综合考虑火源对室内路网的影响、消防设备的空间位置和智能硬件反馈信息,优化Dijkstra算法构建基于Unity3D场景最优三维路径,实现基于消防设备的动态灭火引导路径规划,可以为城市消防救援指挥提供支持,为改进火灾应急救援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救援 路径规划 建筑信息模型 三维路网
下载PDF
基于5G的MEC网络架构与部署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杨飞 叶晶 杨睿 《邮电设计技术》 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为5G网络必不可少的网元,实现本地化泄流与云服务提供,解决现有网络垂直封闭烟囱式架构不能满足低时延、高带宽等业务需求问题,降低网络传输投资。基于ETSI与3GPP的5G网络进展,提出MEC网络架构与传统无线接入、传输...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为5G网络必不可少的网元,实现本地化泄流与云服务提供,解决现有网络垂直封闭烟囱式架构不能满足低时延、高带宽等业务需求问题,降低网络传输投资。基于ETSI与3GPP的5G网络进展,提出MEC网络架构与传统无线接入、传输、承载等网络架构融合,使业务面下沉本地化不同场景部署。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对本地化MEC网络架构进行部署,有效降低网络回传时延、增强吞吐量等,从而推进5G智能化MEC边缘计算在2B行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MEC组网 部署策略
下载PDF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道春 黄金标 +4 位作者 黄丽君 刘子珊 李扬飞 潘璟琍 周凯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扫描和增强MRI扫描,对比术后病理分析与术前...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扫描和增强MRI扫描,对比术后病理分析与术前MRI扫描之间,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效果。结果 MRI术前子宫内膜分期和手术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术前子宫内膜分期和手术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有效进行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有符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侵润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基于3D-Bravo与SE T1WI两种MR序列的CT融合图像海马勾画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适 李杨飞 +4 位作者 王微 邵明海 于长辉 孔凤鸣 杨海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6期137-141,共5页
目的 对比基于3D-Bravo与SE T1WI两种MR序列的CT融合图像上勾画海马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内接受全脑放疗的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每例患者均行颅脑CT及两种MR序列扫描,2名放疗科医师对两种融合图像的整体质量进行... 目的 对比基于3D-Bravo与SE T1WI两种MR序列的CT融合图像上勾画海马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内接受全脑放疗的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每例患者均行颅脑CT及两种MR序列扫描,2名放疗科医师对两种融合图像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并勾画海马,同时测量海马体积均值及利用形状相似性系数(DSC)和交叉指数(OI)进行分析。结果 3D-Bravo与SE T1WI两种MR序列的CT融合图像的整体质量评分分别为(4.45±0.51)分、(3.20±0.62)分,3D-Bravo序列融合图像整体质量优于SE T1WI序列融合图像(P<0.01)。勾画的海马校准后的平均海马体积值分别为(4.42±0.76)cm^(3)、(4.02±0.92)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Bravo的CT融合图像勾画海马体积更加接近我国多中心研究相近年龄组的海马体积区间4.4~4.7 cm^(3)。两种MR序列与CT融合图像的海马相似性系数(DSC)和交叉系数(OI)的均值分别为(0.74±0.07)和(0.70±0.02),不同医师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两种融合图像勾画的海马体积和轮廓存在一定差异,使用3D-Bravo序列能更清晰准确的勾画海马,海马体积值更加接近文献报道,从而提高全脑放疗患者的海马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勾画 磁共振 3D-Bravo序列 T1WI序列 体积测量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低辐射剂量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李杨飞 朱卫萍 +3 位作者 侯怡迪 庞坚信 方奕程 朱华勇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检查剂量和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检查剂量和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管电压120kV,噪声指数11.0,ASiR-V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kV,噪声指数9.0,分别采用ASiR-V50%重建(B1组)和DLIR-H重建(B2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成像方式的辐射剂量和主观、客观图像质量。比较组间强化血管CT值,感兴趣区(ROI)的信号与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结果A、B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77±0.08)、(0.45±0.05)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01)。A、B1、B23组图像的主动脉弓、颈动脉起始部、颈动脉分叉层面、大脑中动脉M1段强化血管CT值、SD、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69、68.50、50.52、74.10、63.10、91.22、69.16,P<0.001)。A、B1、B2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06,P<0.05)。结论DLIR算法能够在进一步降低头颈部CTA检查辐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地减少图像噪声,保证了图像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Integration of biosafety surveillance through Biosafety Surveillance Conceptual Data Model
9
作者 Wang Songwang li yangfei +8 位作者 Chen Qiang Feng Xiaoyu Shi Xiju Huang Ying Mei li li Wei liu Haizhou Qi Xiaopeng liu Di 《Biosafety and Health》 2019年第2期98-104,共7页
The global movement of people and goods has increased the risk of biosecurity threats and their potential to induce large economic,social,and environmental harm.Integration of biosafety monitoring networks has become ... The global movement of people and goods has increased the risk of biosecurity threats and their potential to induce large economic,social,and environmental harm.Integration of biosafety monitoring network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for addressing biosafety issues.In order to resolve the data standards and integration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biosafety in China,the Biosafety Surveillance Conceptual Data Model(BSCDM),which is an object-oriented,hierarchically designed,flexible and scalable biosafety surveillance concept data model,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This model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and data resources of disease surveillance,animal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potential invasive biological monitoring.In reference to the Public Health Conceptual Data Model(PHCDM)and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FEA),BSCDM conduct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biosafety monitoring activities,records basic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of biosafety monitoring and provides data set standards for biosafety-related activities.It is developed with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and could be applied as an open standard for accelerating data analysis and promoting collaboration.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tegrate biosafety monitoring data and the presented model has been tested in the detection of dengue fever in China and will be applied to other biosafety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AFETY Conceptual data model Data integration Data standar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