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禽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1
作者 宋祥彬 赵晓雨 +8 位作者 李传溥 门晓冬 梁萌 魏秀丽 李有志 杨志昆 张德琛 郭玉秋 汤文利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7-416,共10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禽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机制、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亲缘性和Inc型质粒,为禽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 【目的】分析山东省禽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机制、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亲缘性和Inc型质粒,为禽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此类细菌病提供参考。【方法】复苏2021年4月-2021年7月分离自山东省禽泄殖腔拭子样本中的38株产ESBLs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其携带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MLST、Inc型质粒,使用Parsnp构建菌株系统发育树。【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和头孢他啶耐药,对磺胺异噁唑(97.4%)、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94.7%)、四环素(89.5%)、氟苯尼考(86.8%)、大观霉素(84.2%)耐药严重。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38株产ESBLs大肠杆菌的blaCTX-M型中blaCTX-M-55基因携带率为34.2%,blaNDM型中blaNDM-5和blaNDM-4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1.1%和10.5%,其携带大量介导临床中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和黏附类、侵袭类、血清抗性、铁转运类毒力基因。MLST结果显示,ST10(13.2%)为产ESBLs大肠杆菌最流行的ST型,其次是ST616(10.5%)和ST746(10.5%)。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ST10、ST616和ST746分别属于同一起源。Inc型质粒结果显示,IncFIB(AP001918)携带率最高(68.4%),其次为IncHI2(42.1%)。【结论】山东省禽源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状况严峻,blaCTX-M基因是导致大肠杆菌对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且该类菌株携带大量毒力基因,亟需对其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 禽源大肠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茯苓多糖散质量控制研究
2
作者 张传津 张志民 +3 位作者 牛华星 梁萌 李有志 陈志强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茯苓多糖是茯苓多糖散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准确控制该制剂质量,应用分光光度法中苯酚-硫酸法测定茯苓多糖散中茯苓多糖的含量,分别从溶剂、测定波长、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苯酚溶液加入量、硫酸加入量6个方面进行优化,筛... 茯苓多糖是茯苓多糖散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准确控制该制剂质量,应用分光光度法中苯酚-硫酸法测定茯苓多糖散中茯苓多糖的含量,分别从溶剂、测定波长、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苯酚溶液加入量、硫酸加入量6个方面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试验条件,并进一步开展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定茯苓多糖最优试验条件为溶剂采用50%硫酸溶液,测定波长490 nm,25℃水浴条件反应40 min,5%苯酚加入量为1.8 mL,硫酸加入量为6.0 mL;D-无水葡萄糖在10.19~61.1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n=6),平均回收率为99.31%。本法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且准确可靠,可作为茯苓多糖散多糖含量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散 茯苓多糖 紫外分光光度法 苯酚-硫酸法
下载PDF
Macrocrystal Garnet and Its Inclusions in Kimberlite Pipes from the Mengyin Area,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3
作者 WANG lijuan ZHAO Lei +5 位作者 DING Yifei HAO Jinghua li youzhi MA Junhong li Yuanyuan ZHANG Xiao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of kimberlite xenoliths and diamond inclusions in this region, macrocrystai garnet was analyzed with the electric microprobe technique (EPMA). The garnet is collected from the Shengli No.1 ...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of kimberlite xenoliths and diamond inclusions in this region, macrocrystai garnet was analyzed with the electric microprobe technique (EPMA). The garnet is collected from the Shengli No.1 kimberlite pipe in the Mengyin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arnet contains two kinds of multiphase inclusions: one is K-, B-, and CI- bearing oxygen-free phase, K- and Cl-bearing oxygen-free phase, and volatile-bearing garnet inclusions (in1 and in3); and the other is chlorite, phlogopite, apatite and calcite (in2).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garnet and its inclusions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ly reduced mantle fluid. Such a fluid was transformed from ultra-deep high-reduction oxygen-free fluid into low-reduction alkaline fluid, and finally into oxidized fluid with low oxygen fugacity. This result confirms that the Mengyin area underwent metamorphism of slightly active deep fluid, and provides evidence for searching diamond by means of indicative miner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crystal garnet inclusion mantle fluid electric microprobe technique (EPMA)
下载PDF
STUDY ON PERTURBATION LAYER OF SILICON WITH "MIRAGE EFFECT" TECHNIQUE
4
作者 章肖融 干昌明 +2 位作者 李有志 管素圣 谭瑞龄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1987年第5期213-216,共4页
The relative changes of thermal diffusivity lengths in ionimplanted and unirnplanted silicon wafers were studied,with "mirage effecct",i,e,OBD techique.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feas... The relative changes of thermal diffusivity lengths in ionimplanted and unirnplanted silicon wafers were studied,with "mirage effecct",i,e,OBD techique.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feasible explanation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ed TECHNIQUE EXPLANATION
下载PDF
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浅海水深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春玲 李由之 +1 位作者 张刚 邱振戈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针对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中水面高程不确定性带来的测深误差,本文提出了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浅海水深测量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主动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与被动WorldView-3立体像对数据融合的测深模型。首先通过ICESat-2激光测高数... 针对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中水面高程不确定性带来的测深误差,本文提出了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浅海水深测量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主动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与被动WorldView-3立体像对数据融合的测深模型。首先通过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提取海面高程作为WorldView-3立体像对数据水面高程纠正的起算位置,然后利用区域网平差的二次多项式加入适当的水深改正量。在我国南海岛礁开展了主被动光学卫星遥感数据融合进行浅海水深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主被动融合测深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70 m,实现了高精度、无实测控制点的浅海水深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测深 主被动融合 ICESat-2 WorldView-3 光学卫星遥感
下载PDF
Mb MNPV对不同群体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差异分析
6
作者 史子涵 王玉生 +2 位作者 李靖 李有志 谭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9-1317,共9页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MbMNPV)是一种广谱昆虫病毒,近年来已被应用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的防治上,而不同地区的草地贪夜蛾因环境因子的差异导致其对MbMNPV...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MbMNPV)是一种广谱昆虫病毒,近年来已被应用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的防治上,而不同地区的草地贪夜蛾因环境因子的差异导致其对MbMNPV等生物农药的敏感性不同。本研究首先基于COI和Tpi基因对湖南长沙、河南济源、四川成都、广西南宁和辽宁丹东等5个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群体进行了生物型鉴定,同时通过饲毒法测定了不同群体草地贪夜蛾幼虫对MbMNPV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基于COI基因的鉴定结果显示湖南长沙、河南济源和辽宁丹东的草地贪夜蛾均为水稻型,四川成都和广西南宁群体的草地贪夜蛾为水稻型和玉米型的混合群体,而基于Tpi基因的鉴定结果显示5个群体的草地贪夜蛾均为玉米型。5个群体的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在浓度为1×10^(8)PIB/mL和1×10^(7)PIB/mL的MbMNPV处理下7 d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而浓度为1×10^(6)PIB/mL时,湖南长沙、广西南宁和四川成都群体的校正死亡率显著高于辽宁丹东群体。进一步的毒力测定发现,辽宁丹东群体的LC50是湖南长沙群体的4.9倍,相同浓度下的LT50也均高于湖南长沙群体,同时基于Log-rank检验结果也表明在1×10^(5)PIB/mL~1×10^(8)PIB/mL处理下辽宁丹东群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平均存活时间显著高于湖南长沙群体。本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群体对MbMNPV敏感性存在差异,辽宁丹东的草地贪夜蛾群体较其他群体对MbMNPV敏感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型 敏感性
下载PDF
牛奶中褪黑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沈紫霞 常毅 +5 位作者 刘巧香 郭刚 马慧 李有志 廖晨星 刘国世 《中国乳业》 2023年第2期10-14,共5页
褪黑素作为一种多功能活性因子,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天然高褪黑素奶的研究大规模开展,对奶中褪黑素含量测定需求也有所增加。目前比较常见的褪黑素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 褪黑素作为一种多功能活性因子,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天然高褪黑素奶的研究大规模开展,对奶中褪黑素含量测定需求也有所增加。目前比较常见的褪黑素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放射免疫测定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紫外分光光度法(UV)。本文从原理、特点及优缺点等方面对这几种方法展开介绍,并对各方法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比较,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浓度 牛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立建 徐东 +3 位作者 江建 刘铁军 李有志 刘秉钧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7期4-7,36,共5页
目前,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借助于区块链技术,以绿色拆除为前提,充分利用区块链上数据的不可篡改、去信任化等特性,将拆除垃圾从出场、运输轨迹到入场收纳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实时跟踪记录。将绿色拆除与... 目前,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借助于区块链技术,以绿色拆除为前提,充分利用区块链上数据的不可篡改、去信任化等特性,将拆除垃圾从出场、运输轨迹到入场收纳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实时跟踪记录。将绿色拆除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层次,通过共识机制,杜绝了数据的随意篡改,增强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保证了拆除数据、建废运输路径及收纳数据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拆除 区块链技术 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 棚户区改造
下载PDF
乳汁中褪黑素的节律与功能
9
作者 刘云洁 常毅 +6 位作者 廖晨星 刘巧香 郭刚 高家瑞 李有志 马慧 刘国世 《中国乳业》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除营养素外,还含有一系列其他非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小分子物质,褪黑素最突出的特性是其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褪黑素影响乳汁的功能与免疫活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除营养素外,还含有一系列其他非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小分子物质,褪黑素最突出的特性是其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褪黑素影响乳汁的功能与免疫活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物乳汁中褪黑素的节律变化以及其来源与功能,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乳汁中褪黑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血液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GOA的无人机群航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涛 李由之 黄湘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7-975,共9页
针对电子侦察系统中反辐射无人机群进行辐射源无源定位时机群的编队形式会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的问题,将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作为定位精度方面的优化目标,与其他优化目标、约束一起引入机群的航迹规划中,使无人机... 针对电子侦察系统中反辐射无人机群进行辐射源无源定位时机群的编队形式会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的问题,将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作为定位精度方面的优化目标,与其他优化目标、约束一起引入机群的航迹规划中,使无人机群运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编队,确保无源定位精度.文中针对多优化目标复杂环境中航迹规划算法寻优能力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蝗虫算法(IMOGOA)的无人机群3维航迹规划方法,通过对MOGOA的选择方式、收敛参数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性能以及全局搜索性能.首先,建立无人机群航迹规划的运动学模型,并引入距离约束,除定位精度以外还引入了路程、威胁代价等作为航迹规划的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对改进多目标蝗虫算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设计基于IMOGOA的无人机群航迹规划方案的算法流程,并在设定场景中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MOGOA能够成功地规划出无人机群从初始位置到辐射源位置处的3维航迹,同时使无人机群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定位精度,经IMOGOA规划的机群编队定位精度最高可达1.2%,性能明显优于正方形编队和随机编队,并通过将IMOGOA与原始蝗虫算法(GOA)、原始多目标蝗虫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MOGOA的收敛速度比MOGOA快11.1%,搜索性能相较GOA提升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辐射无人机 航迹规划 多目标蝗虫算法 定位精度
下载PDF
褪黑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1
作者 武海新 廖晨星 +5 位作者 常毅 马慧 刘巧香 李有志 郭刚 刘国世 《中国乳业》 2023年第2期20-25,共6页
褪黑素(MT)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是一种常见的吲哚类物质,可起到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调节神经等作用。本文使用褪黑素-OVA作为免疫原,免疫5只BALB/c小鼠,5次免疫后采血检测,通过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血清针对褪黑素-OVA的滴度。经E... 褪黑素(MT)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是一种常见的吲哚类物质,可起到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调节神经等作用。本文使用褪黑素-OVA作为免疫原,免疫5只BALB/c小鼠,5次免疫后采血检测,通过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血清针对褪黑素-OVA的滴度。经ELISA筛选,最终获得5株可稳定表达褪黑素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3G3B2、3G3C7、3G3D1、3G3F4、3G3G3)。纯化后抗体浓度为0.28 mg/mL,经测定,褪黑素单克隆抗体滴度可达1∶64 000,为进一步开发褪黑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单克隆抗体 免疫 细胞融合 ELISA
下载PDF
低碳钢表面钨极氩弧堆焊多元合金粉末涂层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季业益 陆宝山 +2 位作者 孙书娟 李有智 李强伟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2129-2132,2137,共5页
利用钨极氩弧焊接将AlCrNiMoFeSi多元合金粉末堆焊在20钢表面,研究多元合金粉末涂层的微观组织、强化相与硬度,并在回转式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销盘线接触磨损试验,评估多元合金表面涂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多元合金涂层的显微组织主要由... 利用钨极氩弧焊接将AlCrNiMoFeSi多元合金粉末堆焊在20钢表面,研究多元合金粉末涂层的微观组织、强化相与硬度,并在回转式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销盘线接触磨损试验,评估多元合金表面涂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多元合金涂层的显微组织主要由枝晶FeMoSi和枝晶间BCC结构组成。FeMoSi枝晶通过抵抗微切削提高耐磨性,BCC结构通过阻断裂纹扩展提高耐磨性。在高速滑动过程中,涂层表面易形成氧化膜,改善了表面摩擦条件,使表面的磨损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焊 多元合金粉末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Q235碳素结构钢与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宝山 李有智 关集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为验证Q235碳素结构钢与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可行性,将厚度2 mm的Q235钢板(上板)分别与厚度5 mm和10 mm的6061铝合金板(下板),在主轴转速1200 r/min、轴向负荷12 kN以及不同的焊接挤压时间下进行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5... 为验证Q235碳素结构钢与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的可行性,将厚度2 mm的Q235钢板(上板)分别与厚度5 mm和10 mm的6061铝合金板(下板),在主轴转速1200 r/min、轴向负荷12 kN以及不同的焊接挤压时间下进行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5 mm厚的铝合金板,钢/铝界面温度在8 s时迅速上升至6061铝合金的液相线温度(652℃),并在15 s时达到740℃,焊接后焊缝处的破坏负荷达到10〜15 kN;对于10 mm厚的铝合金板,界面温度大约在20 s时上升到652℃,在45 s时达到740℃,焊缝处的破坏负荷达到18〜22 kN。在Q235钢/6061铝合金接合面的铝合金板中央区域发生熔化,形成铁与铝的熔覆金属层,经XRD检测确定为Fe_(2)Al_(5)和Fe_(4)Al_(13)。使用SEM观察比较,发现5mm厚的铝合金板在接合面处的熔覆金属层厚度比10mm厚的铝合金板的要厚,较厚的熔覆金属层更易形成裂缝,从而削弱了其破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碳素结构钢 6061铝合金 摩擦搅拌点焊 破坏负荷
下载PDF
填料中锌含量和焊接温度对SiC/Al复合材料接头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陆宝山 李有智 关集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8,共8页
通过烧结铝粉和碳化硅微粒制备SiC/Al复合材料,以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Al-20SiC、Al-20SiC-20Zn、Al-20 SiC-40Zn的填料作为中间层材料,在420,520,600℃焊接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扩散焊接,研究了填料中锌含量与焊接温度对复合材料接... 通过烧结铝粉和碳化硅微粒制备SiC/Al复合材料,以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Al-20SiC、Al-20SiC-20Zn、Al-20 SiC-40Zn的填料作为中间层材料,在420,520,600℃焊接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扩散焊接,研究了填料中锌含量与焊接温度对复合材料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0℃焊接后,接头附近的锌呈明显团聚状态,而在520,600℃焊接后,接头附近未见锌团聚现象,较高的焊接温度有助于锌的均匀扩散;采用Al-20SiC-40Zn填料并在520℃焊接后,接头发生了氧化,形成明显的裂纹;采用Al-20SiC-20Zn填料焊接后试样的剪切强度大于采用Al-20SiC和Al-20SiC-40Zn填料的,且随着焊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填料中锌含量的增加,接头的硬度提高,且均高于母材的;接头的硬度随着焊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增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填料 锌含量 焊接温度 SIC/AL复合材料 接头性能
下载PDF
引进种桉树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法霖 张凯 +4 位作者 王芸 吴爱平 李有志 邹冬生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070-8079,共10页
由于桉树对原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影响,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桉树种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围绕引进种桉树造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应用成对试验设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BIOLOG微平板培... 由于桉树对原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影响,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桉树种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围绕引进种桉树造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应用成对试验设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BIOLOG微平板培养等技术手段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如何响应桉树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这一变化,主要结果为:桉树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导致:(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减少,包括:生物量碳、氮和磷脂脂肪酸丰度显著下降;(2)反映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理胁迫状况的指标:饱和直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链异构/反异构脂肪酸以及cy19:0/18:1ω7c的比值显著增加;(3)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强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4)桉树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功能退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植物物种丰富度和覆盖度的降低以及土壤资源(碳、氮和水分)可获得性的降低。综上所述,引进种桉树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降低了植物物种丰富度和覆盖度以及土壤资源的可获得性,进而显著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理胁迫、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PLFA BIOLOG
下载PDF
桉树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基于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法霖 张凯 +4 位作者 向丹 吴爱平 李有志 邹冬生 郑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2-442,共11页
全面认识桉树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对于阐明单一物种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小盆模拟控制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土壤碳、氮含量有显著差异的3种天然次生林土壤为对象,以不添加凋落... 全面认识桉树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对于阐明单一物种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小盆模拟控制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土壤碳、氮含量有显著差异的3种天然次生林土壤为对象,以不添加凋落物的处理和添加天然次生林混合凋落物的处理为对照,研究桉树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天然次生林的混合凋落物相比,桉树凋落物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较低的氮含量,其碳氮比也较高;(2)添加桉树凋落物的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磷脂脂肪酸的总丰度显著高于不添加凋落物的土壤,但是显著低于添加天然次生林混合凋落物的土壤,并且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磷脂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方式差异显著,添加桉树凋落物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功能优于未添加凋落物的处理,但是显著低于天然次生林混合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包括:碳代谢的活性和多样性。综上所述,与天然次生林本身的凋落物相比,桉树凋落物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多样性和代谢活性均较低,表明桉树凋落物为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生境和食物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天然次生林 凋落物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入侵昆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聪 李有志 +6 位作者 杨念婉 武强 邢龙生 钱万强 席羽 李飞 万方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20,134,共10页
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发展,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基因组学研究为阐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与生态适应性过程以及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大数据。本文综述了入侵昆虫基因组学研究... 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发展,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基因组学研究为阐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与生态适应性过程以及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大数据。本文综述了入侵昆虫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基因/基因家族、转座子/重复序列等基因组信息在决定昆虫入侵性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探讨了基因组学研究在助力害虫RNAi、昆虫不育技术(SIT)、化学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并展望了基因组学研究应用于入侵昆虫综合防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昆虫 基因组 入侵性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油脂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学卫 李有志 +2 位作者 何庆芳 于金慧 毕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提高微藻油脂产率和优化培养条件,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营养方式、光强和NaNO_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生长越快,对... 为提高微藻油脂产率和优化培养条件,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营养方式、光强和NaNO_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生长越快,对氮的吸收越多,兼养较光自养和光异养消耗更多的氮以满足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和兼养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积累较多;氮浓度和光强较低条件下,油脂积累较多。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异养条件下油脂含量最高为46%,生物量质量浓度为0. 46 g/L;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0 mg/L、兼养培养时生物量质量浓度最高为2. 20 g/L,油脂含量为32. 77%。综合考虑油脂产率和节约成本等因素,湛江等鞭金藻最高油脂产率80. 06 mg/(L·d),在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375 mg/L、兼养培养条件下获得,此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也较高(30. 82%),因此是生产微藻油脂的合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等鞭金藻 兼养 生物量浓度 光强 油脂产率
下载PDF
三叶木通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治国 马鑫 +3 位作者 胡胜 李友志 杨敬元 陈发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1,共8页
以三叶木通成熟种子的幼胚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2,4-D(1.0、2.0、4.0 mg/L)、NAA(0.05、0.1、0.2、0.5、1.0 mg/L)、6-BA(0.1、0.2、0.5、1.0 mg/L)、KT(0.2、0.5、1.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以三叶木通成熟种子的幼胚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2,4-D(1.0、2.0、4.0 mg/L)、NAA(0.05、0.1、0.2、0.5、1.0 mg/L)、6-BA(0.1、0.2、0.5、1.0 mg/L)、KT(0.2、0.5、1.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分别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体细胞胚、次生胚增殖、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以此间接途径建立三叶木通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最佳灭菌处理方式为0.1%HgCl2灭菌18 min,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接种在添加了0.05%PPM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上;三叶木通幼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 mg/L 2,4-D+0.2 mg/L NAA,愈伤诱导率为95.67%;胚性愈伤诱导三叶木通体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 NAA+0.2 mg/L 6-BA,体胚诱导率为55%;次生胚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0.1 mg/L 6-BA,增殖倍数达19.84,体胚随继代次数增多逐渐分化,次生胚增殖活力变弱;成熟的体胚分化后一部分可再生成苗,在MS中能起到壮苗作用,再生植株转移至人工光照培养箱中炼苗3~5 d再转入V(泥炭土)∶V(蛭石)∶V(珍珠岩)为2∶1∶1的基质中能够稳定生根成活且形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幼胚 愈伤诱导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中国河湖水体重金属污染趋势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周巧巧 任勃 +4 位作者 李有志 牛艳东 丁小慧 姚欣 边华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44-2054,共11页
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时空变化明显.本文收集整理了1980—2016年间中国35条河流和64个湖泊水体的5种溶解态重金属(Cd、Pb、Zn、Cu和As)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判断污染趋势,并采用主成分(PCA)分析结合多元线... 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时空变化明显.本文收集整理了1980—2016年间中国35条河流和64个湖泊水体的5种溶解态重金属(Cd、Pb、Zn、Cu和As)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判断污染趋势,并采用主成分(PCA)分析结合多元线性回归解析其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6年间水体溶解态重金属Cd、Zn和As浓度呈现出升高趋势,而Pb和Cu浓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在1980—2010年,河湖水体溶解态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为农业排放和工业排放;2011—2016年主要污染源转变为自然排放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在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东北、东部、中部、西部)中,河湖水体溶解态重金属浓度总体上以东北和中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东部地区最低.东北区域污染源以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为主,中部区域以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为主,西部区域以农业排放为主,东部区域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比较均衡.可见,我国河湖水体重金属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其污染来源已由工农业排放转向自然和生活废弃排放,应重点控制生活的废弃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重金属 污染趋势 污染源 废弃物排放 政策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