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结构设计人工踝关节衬垫生物力学的优化方案
1
作者 徐志 刘子铭 +4 位作者 李豫皖 陈雨飞 金瑛 饶敬澄 田守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17-4824,共8页
背景:假体松动和磨损是导致全踝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与骨-植入物界面的微运动、关节面的接触应力和关节运动密切相关。包括衬垫和胫/距柄假体在内的人工关节部件的设计构造是影响踝关节受力、运动、接触界面微运动的关键因素,开... 背景:假体松动和磨损是导致全踝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与骨-植入物界面的微运动、关节面的接触应力和关节运动密切相关。包括衬垫和胫/距柄假体在内的人工关节部件的设计构造是影响踝关节受力、运动、接触界面微运动的关键因素,开发新型衬垫对提高人工踝关节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全踝关节置换有限元模型用以检测多孔结构优化型衬垫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多孔结构优化型衬垫在减少假体微动和改善关节面接触行为方面的作用。方法:以一名健康成年人右踝关节CT扫描数据和INBONEⅡ系统产品手册为基础,建立包括骨骼和人工关节系统的三维模型,在经过截骨和假体安装后获得全踝关节置换模型(模型A),再通过对原始衬垫进行多孔结构改造获得G50型、G60型、D50型、D60型4种新型衬垫,将不同衬垫替换原始衬垫以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优化型全踝关节置换模型(模型B-E),在5个模型上施加步态载荷模拟步态工况。比较5种模型植入物-骨界面微动和关节面接触行为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在步态周期下4个优化型全踝关节置换模型的假体微动小于原始模型,与模型A相比,模型B-E假体微动数值上分别下降5.4%,10.1%,8.1%及20.9%,再者优化型模型在胫骨骨槽穹顶部的高微动区域较原始模型明显缩小;②4个优化型模型获得了更大的关节面接触面积,与模型A相比,模型B-E衬垫接触面积均值分别增加了11.8%,14.7%,8.1%及32.6%;③与接触面积增大的效果类似,相较于原始模型,优化型模型的关节面接触应力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模型E的数值下降最为显著(P<0.05),归功于构成D60型衬垫Diamond晶格良好的力学属性和较大的孔隙率;④结果表明全踝关节置换使用多孔结构改良衬垫可以提高衬垫的弹性,增加其吸收关节冲击力的能力,为降低植入物-骨界面微动和改善关节接触行为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踝关节置换 人工踝关节 衬垫 多孔结构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黑水虻酵素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黄文庆 李瑜琬 +3 位作者 黄燕华 李国立 朱喜锋 王国霞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4期49-53,90,共6页
该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测定杂交鳢(Chnna maculate♀×Chnna argus♂)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探讨其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80尾初始均重为(5.31±0.01)g的杂交鳢,随机分2组,每组3个重复,... 该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测定杂交鳢(Chnna maculate♀×Chnna argus♂)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肝脏抗氧化指标,探讨其应用效果。试验选用180尾初始均重为(5.31±0.01)g的杂交鳢,随机分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挑选体表健康、活力好的杂交鳢30尾。养殖试验63 d。(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鳢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成活率和形体指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脂体比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系数呈现下降趋势(P=0.074)。(2)试验组杂交鳢的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的杂交鳢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和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4%黑水虻酵素可以改善杂交鳢的饲料系数、提高其肝脏抗氧化能力,不会对机体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酵素 杂交鳢 生长 血清生化 肝脏抗氧化
下载PDF
“经筋理论”对中医治疗下腰痛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毓婉 林斌强 +4 位作者 汤丽珠 张坤木 余弦 沈重庆 李长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849-853,共5页
“经筋”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其言人体十二经筋协同作用,起到固护脏腑,约束骨骼,调节关节活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临床实践中,针对下腰痛的中医治疗手段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经筋”一词首见于《灵枢·经筋》篇,其言人体十二经筋协同作用,起到固护脏腑,约束骨骼,调节关节活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临床实践中,针对下腰痛的中医治疗手段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故医者如何在众多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化繁为简,恪守病机,直达病所,应当以何种思路来指导下腰痛分期诊治仍需进一步探讨。文章根据“经筋理论”探讨下腰痛的经筋理论内涵、下腰痛的发病机制及经筋理论指导下腰痛的治疗三个方面,阐述经筋理论指导下腰痛分期诊治的意义,为临床治疗下腰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下腰痛 分期诊治
下载PDF
Lingjing Street Beijing’s Widest Hutong
4
作者 li yuwan 《ChinAfrica》 2011年第9期52-52,共1页
OUTSIDE Lingjing Hutong station on Beijing’s Subway Line 4,the 664-meter-long Lingjing Hutong between Fuyoujie Street and Xidan North Street spreads out 32.18 meters at its widest point.It’s the widest hutong in the... OUTSIDE Lingjing Hutong station on Beijing’s Subway Line 4,the 664-meter-long Lingjing Hutong between Fuyoujie Street and Xidan North Street spreads out 32.18 meters at its widest point.It’s the widest hutong in the capital. Before an expansion in the 1980s, Lingjing was just 3 meters wide.Its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when a Taoist temple 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jing Street Beijing’s Widest Hutong
下载PDF
步态周期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分撕裂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志 李豫皖 +1 位作者 金瑛 刘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824-2830,共7页
背景:目前针对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加速膝关节退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大多数仅限于在静态仿真设计的基础上对内侧半月板后根完全撕裂模型进行测试,而对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分撕裂在完整步态周期下的生物力学行为尚不清楚。目的:运用动态有限... 背景:目前针对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加速膝关节退变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大多数仅限于在静态仿真设计的基础上对内侧半月板后根完全撕裂模型进行测试,而对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分撕裂在完整步态周期下的生物力学行为尚不清楚。目的:运用动态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来比较正常膝关节模型与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分撕裂模型在完整步态周期下生物力学的差异。方法:以健康成年人右膝关节CT扫描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骨、半月板、关节软骨在内的健康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在健康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模型。分别在2种模型上施加ISO标准步态载荷进行仿真测试。比较2种模型对应部件在各时相下应力、位移和接触面积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在完整步态周期下,健康模型内侧半月板后根云图应力分布均匀,而病理模型则在损伤区出现应力集中表现,健康模型最大应力出现在30%时刻外侧半月板内缘,值为29.68 MPa,病理模型最大应力出现在50%时刻外侧半月板内缘,值为30.34 MPa;(2)在完整步态周期下,健康和病理模型胫骨软骨应力分布大体一致,2种模型承受最大应力分别出现在步态周围50%,20%时刻,值大小分别为5.11,6.85MPa;(3)2种模型的内侧间室组内差异大于外侧间室组内差异;病理模型各时相内侧胫骨平台应力均值比正常模型高9.3%,最大值为5.73 MPa,出现在支撑相中期;股骨、胫骨接触面积峰值均出现在40%时刻,病理模型各时相股骨软骨接触面积均值比正常模型减少14.6%;(4)研究结果表明在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分撕裂发生后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增加了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步态周期 膝关节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9基因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韧带成纤维细胞分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喜忠 刘子铭 +6 位作者 吴术红 熊华章 金瑛 李豫皖 杨继滨 尤奇 刘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基因修饰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在体外向韧带成纤维细胞(LFs)分化是否有促进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 AMSCs及LFs,观察并比较两种细胞形态学差异。经Ad MAX系统体外构建BMP9...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基因修饰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在体外向韧带成纤维细胞(LFs)分化是否有促进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 AMSCs及LFs,观察并比较两种细胞形态学差异。经Ad MAX系统体外构建BMP9基因腺病毒载体,经提纯及荧光法病毒滴度测定后转染P3代h AMSCs。实验分为三组,A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空腺病毒载体转染h AMSCs(h AMSCs-GFP);B组:携带BMP9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h AMSCs(h AMSCs-BMP9);C组:韧带成纤维细胞组(LFs)。于体外分别培养7天后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各组韧带相关基因Scleraxis(Scx)、Ⅰ型胶原(ColⅠ)、细胞连接素(TNC)、纤维连接蛋白(Fib)及腱调蛋白(Tnmd)m RNA的表达量。使用免疫荧光检测并比较三组细胞体外培养7天后ColⅠ的表达量。结果: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h AMSCs原代呈多角形贴壁生长,传代后呈长梭状漩涡状生长。LFs原代呈长梭状贴壁生长,传代后呈漩涡状集落样生长。A、B组细胞转染8 h、24 h后,生长增殖缓慢,轮廓清晰,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A组在转染8 h后可见GFP荧光表达,24 h后表达荧光的数量和强度均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转染7天时B组SCX、Tnmd、ColⅠ、Fib及TNC的表达量均高于A组(P<0.05),而SCX、Fib、TNC及Tnmd的表达量低于C组(P<0.05),ColⅠ的表达量高于C组(P<0.05)。荧光免疫组化显示,转染7天后,B组ColⅠ的表达量均高于A组和C组。结论:BMP9基因可促进h AMSCs向LFs定向分化,并促进韧带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为h AMSCs作为韧带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BMP9 细胞分化 基因工程 韧带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再生修复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精准调节与治疗靶点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俊银 冯玮 +4 位作者 谢映春 李豫皖 曾继涛 刘子铭 涂小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612,共7页
背景:骨的修复再生是治疗骨类疾病的难点,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强大的调控骨量的功能,是调控骨稳态及骨再生的重要蛋白分子。目的:对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骨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以"骨形态发生蛋白,Smad分子,组... 背景:骨的修复再生是治疗骨类疾病的难点,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强大的调控骨量的功能,是调控骨稳态及骨再生的重要蛋白分子。目的:对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骨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以"骨形态发生蛋白,Smad分子,组织工程,骨缺损,骨修复,骨类疾病,研究进展,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mads,Tissue engineering,Bone defect,bone repair,bone disease,Progress in research"为关键词,检索CNKI、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1990至2018年发表的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及骨再生修复中相关的文献,将所有文章进行初筛后,对保留的文献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分析。结果与讨论:骨形态发生蛋白分子在长骨、软骨、关节以及肌腱的生长发育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7已投入临床上应用,用来治疗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骨不连以及脊柱融合手术等,但骨形态发生蛋白对于骨再生修复中的强大的调控功能仍然值得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相关分子在促进骨再生中取得了巨大进展,实现对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的精准调节可能成为治疗骨类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信号传导 组织工程 骨缺损 骨修复 骨稳态 软骨再生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骨不连 骨迟连
下载PDF
探讨糖尿病对兔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枭 李豫皖 +7 位作者 吴向东 秦磊磊 刘子铭 陶宇章 王啸宇 肖昊卓 肖鹏程 黄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8-1126,共9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兔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影响,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A、B 2组。B组于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ALX)80 mg/kg,48 h后再予120 mg/kg;A组同法注射...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兔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影响,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A、B 2组。B组于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ALX)80 mg/kg,48 h后再予120 mg/kg;A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糖尿病建模后,2组均取自体跟腱重建ACL。通过大体观察、血糖变化、组织学、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Micro CT、qRT-PCR等评估糖尿病对ACL重建术的影响。结果:大体观察见A组关节腔内移植腱表面光滑、质匀,B组表面毛糙、质脆、色黄。糖尿病造模后至术后8周,B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且维持稳定,明显高于A组(P<0.01)。组织学发现术后8周时B组胰岛数目及胰岛细胞明显减少(P<0.01)。术后4周,A组骨隧道及周围BMD值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8周,2组BMD值均有升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Micro CT发现,术后4、8周,A组骨隧道截面积分别为(4.544±0.056)mm^2、(3.667±0.095)mm^2,明显小于B组的(4.734±0.044)mm^2、(4.247±0.069)mm^2(P<0.05)。结论:应用ALX诱导的糖尿病兔重建膝ACL模型,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稳定的方法;糖尿病兔ACL重建术后骨隧道及周围骨密度减少,骨隧道生长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密度 骨隧道 前交叉韧带 四氧嘧啶 MICRO CT
下载PDF
异体滑膜及青少年软骨颗粒移植修复兔半月板“白区”缺损及移植细胞的转归研究
9
作者 闫文强 吴桐 +7 位作者 樊逸菲 麦合木提·麦麦提敏 赵逢源 李豫皖 曹宸喜 胡晓青 程锦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1-955,共15页
目的:探讨异体滑膜和青少年软骨颗粒移植在半月板“白区”缺损修复上的协同作用;研究移植细胞的转归(存活和分化);研究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只未成年雄性兔作为滑膜及青少年软骨颗粒供体。选取24只成年... 目的:探讨异体滑膜和青少年软骨颗粒移植在半月板“白区”缺损修复上的协同作用;研究移植细胞的转归(存活和分化);研究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只未成年雄性兔作为滑膜及青少年软骨颗粒供体。选取24只成年雌性兔(共48个膝关节)制备半月板缺损模型,分为以下几组:空白组,半月板缺损无任何处理;单纯纤维蛋白胶组,在半月板缺损处填充单纯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胶+滑膜移植组,纤维蛋白胶包裹异体滑膜碎片填充到半月板缺损处;纤维蛋白胶+滑膜+异体青少年软骨颗粒移植组,纤维蛋白胶包裹异体滑膜和异体青少年软骨颗粒填充到半月板缺损处,每组样本量为12个膝关节。分别在术后8周和16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半月板缺损修复程度,针对雄性个体特有的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SRY)进行核酸原位杂交,并结合免疫荧光共定位评估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其次,建立体外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共培养系统,检测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并探索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在术后8、16周,相较于空白组、单纯纤维蛋白胶组及纤维蛋白胶+滑膜移植组,纤维蛋白胶+滑膜+异体青少年软骨颗粒移植组的缺损表现出良好的结构完整性、表面光滑度和边缘整合度,修复组织中可见较多的半月板样纤维软骨细胞,并且,细胞周围的基质在甲苯胺蓝和II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表现为强阳性。在术后16周,纤维蛋白胶+滑膜移植组及纤维蛋白胶+滑膜+异体青少年软骨颗粒移植组的SRY核酸原位杂交信号表现为强阳性,表明移植细胞在受体中至少可存活16周。其次,核酸原位杂交和SOX9免疫荧光共定位显示表面移植滑膜组织中的细胞表现为SOX9阳性,表明移植滑膜组织中的细胞可分化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半月板基质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与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相似,并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之间可通过细胞外囊泡相互作用。结论:异体滑膜和青少年软骨颗粒移植可协同促进半月板“白区”缺损修复;移植细胞在受体中至少可存活16周;移植滑膜组织中的细胞在半月板缺损处可分化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修复 滑膜 异体青少年软骨颗粒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热点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苗远 李豫皖 +2 位作者 刘毅 陈贝 张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59,共7页
背景:组织工程皮肤在促进皮肤组织创面修复、无瘢痕愈合方面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目的:综述目前组织工程皮肤在体内外的研究进展、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 背景:组织工程皮肤在促进皮肤组织创面修复、无瘢痕愈合方面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目的:综述目前组织工程皮肤在体内外的研究进展、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因子,皮肤,创面,皮肤修复,创面愈合,再生医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growth factor,skin,wound,skin repair,wound healing,regenerative medicine,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s"。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皮肤组织损伤的相关文献,也包括对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因子、支架材料和敷料等新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排除与文章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78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涉及到种子细胞的筛选、生长因子的应用以及支架材料多个环节要素的组合。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生长因子优化组织培养环境,支架材料提供适当的机械支持。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治疗创面损伤,加快修复,是未来应探究的重点和研究方向,此外创面敷料材料的开发也是一个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生长因子 皮肤 创面 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综述
下载PDF
人脱细胞羊膜支架促进Scleraxis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韧带分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刚 徐志 +6 位作者 刘子铭 李豫皖 杨继滨 金瑛 张骏 葛振 刘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7-1044,共8页
背景:脱细胞羊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支架,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相关领域。Scleraxis基因在结缔组织如韧带等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验证Scleraxis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 背景:脱细胞羊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支架,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相关领域。Scleraxis基因在结缔组织如韧带等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验证Scleraxis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足月产胎盘羊膜组织,采用化学-酶消法对人新鲜羊膜进行脱细胞处理。两步酶消化法从人新鲜羊膜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运用Scleraxis慢病毒转染第3代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然后与人脱细胞羊膜复合培养5,10,15 d时检测成韧带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将已经制备的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大鼠背部皮下筋膜,阴性对照组在大鼠背部做一切口,不植入材料,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1,4周取术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术后4周取术区组织行CK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①Scleraxis基因转染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复合培养可显著上调韧带分化相关基因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细胞连接素C的mRNA表达水平;②术后1周时实验组大鼠局部组织可见新生肉芽组织,炎症反应较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重;术后4周时实验组大鼠局部组织排列趋于整齐,肉芽组织减少,炎症明显消退;③术后4周时实验组CK蛋白表达阳性,局部组织排列整齐,羊膜组织周围已经有大量细胞附着;④结果表明,Scleraxis基因转染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支架共培养可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韧带分化,该细胞支架复合物在动物体内表现出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羊膜 脱细胞 韧带 支架 基因 大鼠
下载PDF
食品加工方式调控淀粉与多酚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钦 栗瑜婉 +3 位作者 饶雷 赵靓 王永涛 廖小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81-490,共10页
淀粉与多酚能够通过非共价键为主的作用力结合,形成具有不同理化性质、营养特性和生物利用率的淀粉-多酚复合物。本文从热、非热和联合处理角度出发,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不同食品加工方式调控淀粉与多酚相互作用的方法和效果,并... 淀粉与多酚能够通过非共价键为主的作用力结合,形成具有不同理化性质、营养特性和生物利用率的淀粉-多酚复合物。本文从热、非热和联合处理角度出发,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不同食品加工方式调控淀粉与多酚相互作用的方法和效果,并对各类加工方式的调控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均通过对淀粉多尺度结构的改变来达到调控的效果。热加工以强烈的热效应影响淀粉的结构,更利于加强淀粉与多酚的接触和诱导新型结晶结构的生成。而非热加工对淀粉的结构影响普遍不及热加工,但能实现更为精细的加工效果。热-非热联合加工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效率。通过对淀粉与多酚相互作用的调控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利用加工技术更好调控食品体系的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方式 调控 淀粉 多酚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无障碍设施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情况浅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玉婉 刘丰军 李韶霞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6期192-195,共4页
"公园城市"理论提出构建"全民共享"的公园体系,对城市公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及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运用观察与访谈的方法,对城市公园(洛阳市王城公园)的到访人群及人群活动进行调查;对公园内无障碍设施的应... "公园城市"理论提出构建"全民共享"的公园体系,对城市公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及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运用观察与访谈的方法,对城市公园(洛阳市王城公园)的到访人群及人群活动进行调查;对公园内无障碍设施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统计人群的满意度评分;最后针对公园内出现的设施缺失、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表明,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全民共享"公园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公园的服务质量以及之后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无障碍设施 公园城市
下载PDF
法教义学视野下之警察强制采样权界说
14
作者 李玉宛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13-121,共9页
以往基于“完美法律”追求的“域外约化式”与“社会实效性”警察强制采样权研究,由于研究范式的局限而引发基本要素界定上的争议,难以完美地指引实践权力运行。社会主义法治之下,只有通过法教义学的体系化方法抽象警察强制采样授权规... 以往基于“完美法律”追求的“域外约化式”与“社会实效性”警察强制采样权研究,由于研究范式的局限而引发基本要素界定上的争议,难以完美地指引实践权力运行。社会主义法治之下,只有通过法教义学的体系化方法抽象警察强制采样授权规范的共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权力行使之主体、对象、程序、法律性质等概念要素做出的客观且逻辑指向一致之梳理总结,方可明确对警察强制采样法律规范体系之意旨,进而得以使权力行使严格依据法律进行,化解警察强制采样在概念要素界定上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强制采样权 法教义学 界说
下载PDF
五种内固定方式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
15
作者 徐志 李豫皖 +1 位作者 刘子铭 杨民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25,共10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头干髓内钉+钢板、头干髓内钉+钛缆、重建髓内钉+钢板、重建髓内钉+钛缆固定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集1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左侧股骨CT数据,通过软件构建Seinsheime...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头干髓内钉+钢板、头干髓内钉+钛缆、重建髓内钉+钢板、重建髓内钉+钛缆固定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集1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左侧股骨CT数据,通过软件构建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有限元模型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头干髓内钉、重建髓内钉、钢板和钛缆内固定器械模型,完成骨折和内固定装配后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头干髓内钉+钢板、头干髓内钉+钛缆、重建髓内钉+钢板和重建髓内钉+钛缆模型在生理载荷下骨折块和内固定系统各部件最大位移、最大应力以及对内外侧壁骨折断端应力激发效果的差异。结果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头干髓内钉+钢板、头干髓内钉+钛缆、重建髓内钉+钢板和重建髓内钉+钛缆的最大位移分别为7.9、5.7、4.3、4.3和4.9 mm,内固定系统最大位移分别为7.4、5.8、4.3、4.3和4.9 mm,内固定系统最大扭转角度分别为1.8°、1.5°、1.4°、1.3°、1.5°,最大应力分别为172.0、114.1、115.4、93.5和118.5 MPa,内固定最大应力分别为4530.0、993.6、1179.0、890.4和847.2 MPa。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内侧壁远端和近端骨折接触面、外侧壁远端和近端骨折接触面的最大接触应力在五种固定方式中最大,分别为48.9、37.9、4.4、18.7 MPa;头干髓内钉+钛缆在上述4个接触面上的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16.1、18.1、6.9、11.7 MPa超过了头干髓内钉+钢板的0.0、0.0、5.5、7.5 MPa;重建髓内钉+钛缆在上述4个接触面上的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13.7、13.4、6.9、14.1 MPa超过了重建髓内钉+钢板的0.0、0.0、5.6、11.0 MPa。结论采用重建髓内钉+钛缆的固定方式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在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和对骨皮质的应力激发作用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现象
原文传递
人工踝关节弹性化改良衬垫的有限元分析
16
作者 徐志 李豫皖 +3 位作者 邹刚 金瑛 饶敬澄 田守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1-1369,共9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人工踝关节弹性化改良衬垫(以下简称“改良衬垫”)在减少假体微动和改善关节面接触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基于INBONEⅡ植入物系统原始衬垫(模型A),通过添加弧形或平台型及层厚分别为1.3、2.6 mm的柔性层,构建4种...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人工踝关节弹性化改良衬垫(以下简称“改良衬垫”)在减少假体微动和改善关节面接触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基于INBONEⅡ植入物系统原始衬垫(模型A),通过添加弧形或平台型及层厚分别为1.3、2.6 mm的柔性层,构建4种改良衬垫,分别为雁飞型_1.3弹性化改良衬垫(模型B)、雁飞型_2.6弹性化改良衬垫(模型C)、平台型_1.3弹性化改良衬垫(模型D)、平台型_2.6弹性化改良衬垫(模型E)。然后,采集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右踝关节中立位CT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19.0软件、Geomagic wrap2017软件、Creo 6.0软件、Hypermesh 14.0软件、Abaqus 6.14软件,构建基于模型A~E假体的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total ankle replacement,TAR)有限元模型。最后,在ISO步态载荷下检验不同模型之间的骨-金属假体界面微动和关节面接触行为的差异。结果各组模型胫骨/距骨-金属假体界面微动均在支撑相时逐渐增大,进入摆动相后减小;完整步态周期中,模型B~E骨-金属假体界面微动与模型A相比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微动胫骨出现在骨槽穹顶处且微动区域面积模型A最大、模型E最小,而距骨出现在中央骨槽后表面且微动区域面积组间无明显差异。各组模型衬垫/距骨假体关节面接触面积均呈在支撑相上升、在摆动相下降的总体趋势。其中,模型B~E与模型A相比关节面接触面积更大,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衬垫/距骨假体关节面最大接触应力变化趋势与接触面积相似;其中,模型D、E衬垫关节面最大接触应力小于模型A,模型B~E距骨假体关节面最大接触应力均小于模型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型衬垫外侧关节面高应力区面积明显缩小,距骨假体表面应力分布更均匀。结论在衬垫中增加柔性层可以提高整体部件弹性,有利于吸收人工踝关节冲击力,从而降低界面微动和改善接触行为,其中平台构型和柔性层较厚的改良衬垫机械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 人工踝关节 衬垫 弹性化改良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松乳菇高静压及热处理工艺开发及贮藏期品质变化研究
17
作者 田学智 刘燕 +1 位作者 栗瑜婉 王永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9,共8页
为了延长松乳菇产品的货架期,对比研究了中温漂烫辅助高静压、中温漂烫联合山梨酸钾辅助高静压和中温漂烫辅助热处理等3种加工方式对新鲜松乳菇在4℃冷藏期间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都可以保证松... 为了延长松乳菇产品的货架期,对比研究了中温漂烫辅助高静压、中温漂烫联合山梨酸钾辅助高静压和中温漂烫辅助热处理等3种加工方式对新鲜松乳菇在4℃冷藏期间微生物数量、理化性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都可以保证松乳菇在冷藏8周期间的微生物安全,并能有效降低样品的失重率,维持样品的硬度、颜色和抗氧化能力;此外,中温漂烫辅助热处理样品中多酚氧化酶被完全钝化,且保留了更高的抗氧化能力,而中温漂烫联合山梨酸钾辅助高静压处理样品保留了更好的颜色。因此,中温漂烫联合山梨酸钾辅助高静压和中温漂烫辅助热处理均是有效延长松乳菇贮藏期的良好加工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乳菇 高静压 热处理 工艺开发 品质
原文传递
地克珠利防控湖羊自然感染球虫用药程序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婉 史柯 +6 位作者 赵姗姗 宁晓冬 李丹 崔艳艳 闫亚群 菅复春 宁长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为探讨地克珠利防控湖羊自然感染球虫的用药技术和效果,90只经粪检确诊为自然感染球虫的50日龄湖羊随机分为8组,其中第1~7组为药物试验组,分别按设计用药程序给予地克珠利,第8组为不用药对照组;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用药前后供试羊粪... 为探讨地克珠利防控湖羊自然感染球虫的用药技术和效果,90只经粪检确诊为自然感染球虫的50日龄湖羊随机分为8组,其中第1~7组为药物试验组,分别按设计用药程序给予地克珠利,第8组为不用药对照组;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用药前后供试羊粪样中球虫卵囊,麦克马斯特法计数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收集阳性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培养和鉴定,依用药后不同时期的球虫卵囊减少率、转阴率、平均增重率等判定药物防控球虫效果和增重效益。结果显示:按1 mg·kg-1剂量给予地克珠利,每天1次,连用2 d且间隔14 d再次用药对50日龄湖羊自然感染球虫的防控效果最好;用药后第56天,共4次给予地克珠利的试验羊比对照组羊平均每只多增重2.51 kg,经济效益显著;球虫种类鉴定表明,地克珠利抗小型艾美尔球虫(Eimeria parva)、类绵羊艾美尔球虫(E.ovinoidalis)、阿撒他艾美尔球虫(E.ahsata)、槌形艾美尔球虫(E.crandallis)、颗粒艾美尔球虫(E.granulose)、斑点艾美尔球虫(E.punctata)、苍白艾美尔球虫(E.pallida)、温布里吉艾美尔球虫(E.weybridgensis)的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为羔羊和育肥肉羊球虫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地克珠利 球虫 用药程序 疗效
原文传递
成骨分化与血管生成中分子耦联机制在创伤性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豫皖 吴桐 +7 位作者 刘子铭 闫文强 张骏 林苗远 唐亚平 王健全 胡宁 敖英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7-954,共8页
骨折、骨肿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中的治疗难点,同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对骨缺损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构建组织工程骨在治疗骨缺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骨形成与血管生成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连锁性,血管不仅为... 骨折、骨肿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中的治疗难点,同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对骨缺损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构建组织工程骨在治疗骨缺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骨形成与血管生成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连锁性,血管不仅为骨形成提供必要的营养矿物盐、生长因子、激素等,同时可介导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骨骼自主神经及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笔者对成骨分化与血管生成的耦联机制、血管及相关信号通路与成骨分化、与成骨分化相关的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为临床治疗创伤性骨缺损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成 血管重塑 信号传导 骨移植
原文传递
河南开封某场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姗姗 李玉婉 +4 位作者 王坤轮 周永春 景纪春 闫亚群 郭娇 《当代畜牧》 2019年第3期58-61,共4页
为了解河南开封地区某羊场湖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299份羊新鲜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6%(208/299),共检测到4种寄生虫,分别为... 为了解河南开封地区某羊场湖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299份羊新鲜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6%(208/299),共检测到4种寄生虫,分别为球虫卵囊、圆线虫卵、鞭虫卵和阿米巴原虫包囊,感染率分别为51.20%(150/299)、8.70%(26/299)、6.69%(20/299)和48.20%(144/299)。总混合感染率为27.80%(83/299),主要以2种寄生虫混合感染为主。6月、9月和11月,当地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54.20%(64/118)、74.50%(82/110)和87.30%(62/71)。成年母羊感染率最高79.10%(53/67),其次是育肥羊77.40%(79/102)、哺乳羔羊64.20%(34/53)和断奶羔羊54.50%(42/77)。结果表明,河南开封地区某羊场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以球虫和阿米巴原虫为优势虫种,加强饲养管理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虫对寄生虫的防控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感染 检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