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地”改革背景下的地方产业空间挖掘策略研究
1
作者 蔡凌雁 王青 梁涛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70-73,84,共5页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诉求。土地是保障产业项目落地的基础要素,如何从土地资源中挖掘产业空间潜力,支持产业用地供应改革,是新形势下产业发展面临的直接诉求。文章提出以详细规划“地块”为单元,融合多源管...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诉求。土地是保障产业项目落地的基础要素,如何从土地资源中挖掘产业空间潜力,支持产业用地供应改革,是新形势下产业发展面临的直接诉求。文章提出以详细规划“地块”为单元,融合多源管理数据,构建产业空间分类挖潜路径,服务于产业用地“标准地”供应,为“地等项目”产业用地空间要素保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 标准地 土地要素 空间挖掘
下载PDF
养气、知言与赞美孔子——《孟子》“知言养气”章新解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涛 《管子学刊》 2024年第1期53-78,共26页
中国古代的气可分为物质之气与精神之气,后者又包括血气、情气和德气。血气主要针对人的生理欲望而言;情气指人的自然情感活动,如“喜怒哀悲之气”;德气则指人的道德情感活动,如仁气、义气等。孟子的浩然之气不是来自血气、情气,不是对... 中国古代的气可分为物质之气与精神之气,后者又包括血气、情气和德气。血气主要针对人的生理欲望而言;情气指人的自然情感活动,如“喜怒哀悲之气”;德气则指人的道德情感活动,如仁气、义气等。孟子的浩然之气不是来自血气、情气,不是对血气、情气的理性升华,而是来自仁义之气,是“集义所生”。孟子的“夜气”“平旦之气”均是指德气而言。孟子自称可以做到知言,可以辨别言辞的错误所在,但没有提出一套分析错误言辞的理论方法。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孟子过分重视良知、良能,强调心的直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经验认知的作用。辨别错误言辞不能仅仅靠良知、良能,还要靠经验观察、逻辑分析,而这恰恰是孟子所缺乏的。孟子高度肯定、赞美孔子,实际是通过孔子寄寓自己的政治理想,视孔子为自下而上用文化、道德影响政治的新王,在得君行道之外,探寻一条觉民行道,甚至为君行道的道路,故“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孔子 知言 养气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3
作者 郭文建 郭瑞婧 +5 位作者 唐勇 纪友亮 马铮涛 刘笑语 梁涛 马玉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9,共16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从源外常规圈闭逐渐走向源内岩性圈闭,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是该盆地增储上产的主力层系,沉积体系展布对上乌尔禾组岩性油气藏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数据、薄片资料等,并结合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识别和刻画,总结了大型退覆式扇(辫状河)三角洲-滩坝复合砂砾岩体的沉积模式,并分析了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等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西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在盆地东部和北部,滩坝相叠置在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之上或在其前端独立分布;(2)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各段沉积体系是在整体湖侵的背景下发育的,乌一段沉积时期湖盆面积较小,沉积的砂体较厚,延伸距离近,靠近凹陷的中央;乌二段沉积时期物源持续供应,湖盆水体加深,湖盆面积增加,沉积砂体厚度薄,分布广;乌三段沉积时期湖侵作用增强,湖盆面积进一步扩大,湖盆内广泛发育湖泛泥岩;(3)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在湖平面不断变化与湖浪的改造下,形成了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滩坝复合砂砾岩体;(4)准噶尔盆地上乌尔禾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气候、物源供给、湖平面变化和沉积时的古地形坡度和古地貌。该研究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上乌尔禾组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滩坝 复合砂砾岩体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多执行器载荷差异储能均衡系统特性
4
作者 梁涛 权龙 +2 位作者 冯克温 王永进 郝云晓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阀控多执行器复合作业系统节流损失大、动势能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执行器载荷差异储能均衡原理。首先对多执行器系统功率分配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载荷差异产生节流损失的原因是动力源压力与最大负载相匹配,导致其他执行器控... 针对阀控多执行器复合作业系统节流损失大、动势能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执行器载荷差异储能均衡原理。首先对多执行器系统功率分配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载荷差异产生节流损失的原因是动力源压力与最大负载相匹配,导致其他执行器控制阀产生过大的压力损失。然后建立了载荷储能均衡液压挖掘机联合仿真模型。并设计电液储能单元控制各执行器进油腔的压力相等,从而消除执行器载荷差异造成的节流损失。在动臂、铲斗同时动作时,与流量匹配系统相比,所提系统节流损失降低达75%,系统效率提升39%;同时,电液储能单元实现了传统压力补偿器的压差调控功能,显著提升了系统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多执行器系统 载荷差异均衡 能量回收 节流损失
下载PDF
带锚板预应力螺纹钢筋抗拔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均利 裴天师 +3 位作者 安永昌 梁涛 陈俊 郑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目的为了探讨直径25 mm、强度等级PSB1080的带锚板预应力螺纹钢筋在有效锚固长150,200,250 mm的钢筋混凝土厚板或基础中拔出时的锚固性能,方法以有效锚固长度、套管有无、锚板宽度和构造钢筋数量为试验参数,对7个试件进行抗拔性能试验... 目的为了探讨直径25 mm、强度等级PSB1080的带锚板预应力螺纹钢筋在有效锚固长150,200,250 mm的钢筋混凝土厚板或基础中拔出时的锚固性能,方法以有效锚固长度、套管有无、锚板宽度和构造钢筋数量为试验参数,对7个试件进行抗拔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试件的破坏特征,分析荷载-位移曲线、极限抗拔承载力、试件开裂荷载和荷载-应变曲线。结果结果表明:试件抗拔承载力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有效锚固长度为250 mm时,预应力螺纹钢筋均能达到屈服;混凝土开裂荷载随着有效锚固长度、锚板宽度和套管的增设而增加,构造钢筋数量对面层混凝土开裂荷载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套管试件的面层混凝土开裂荷载比未采用套管试件提高了2.66倍;根据荷载-位移曲线可知,在锚板上增设构造钢筋可以防止带锚板预应力螺纹钢筋拔出时承载力急剧下降;基于试验结果和相关文献结果,对比锚固区混凝土锥体破坏试件的试验值与计算值可知,Nilforoush建议式和日本JSCE规范式9.2.11分别比试验值低19%和10%。结论增设套管可以有效提高开裂荷载;使用日本JSCE规范式9.2.11计算抗拔承载力更接近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锚板 套管 预应力螺纹钢筋 抗拔性能
下载PDF
植物工厂储热装置性能强化研究
6
作者 葛群 梁涛 +5 位作者 侯彬 王万红 张龙 吴梁玉 张程宾 刘向东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87-2695,共9页
为克服固液相变材料的低导热性缺点,本文在传统的套管式固液相变储热器中引入了泡沫金属结合金属肋片的传热强化手段,在储热器内部部分填充泡沫金属以进一步加快储热过程。本文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储热器内部分填充泡沫金属的设置方式,基于... 为克服固液相变材料的低导热性缺点,本文在传统的套管式固液相变储热器中引入了泡沫金属结合金属肋片的传热强化手段,在储热器内部部分填充泡沫金属以进一步加快储热过程。本文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储热器内部分填充泡沫金属的设置方式,基于enthalpy-porosity方法对相变材料储热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对比了不同泡沫金属设置方式下储热器内相变材料的动态熔化规律、温度响应特点、储热器的无量纲储热量与储热器经济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配置泡沫金属后,相变材料熔化时间最大可缩短约85%,泡沫金属填充位置对其强化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泡沫金属填充于远离热媒管的肋片末端与储热器外壳之间是最优的泡沫金属布置形式,其单位时间储热量是未配置泡沫金属的储热器的6.5倍。最后,本文针对具有最优泡沫金属布置形式的储热器在多种不同加热温度下的熔化过程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基于傅里叶数Fo与斯蒂芬数Ste的相变材料熔化进程预测拟合公式。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固液相变储热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应用于植物工厂的太阳能光热相变储热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储热 相变材料 性能强化
下载PDF
防空武器实装对抗试验仿真系统设计
7
作者 梁涛 姜德胜 +1 位作者 殷超 周素帆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为解决新型防空武器装备试验鉴定过程中存在的威胁场景逼真度低、实弹试验成本高、参试装备规模有限等问题,设计与实现了实装对抗试验仿真系统,用于支撑新型防空武器装备开展实装对抗试验。针对不同型号的防空武器雷达的技术差异,通过... 为解决新型防空武器装备试验鉴定过程中存在的威胁场景逼真度低、实弹试验成本高、参试装备规模有限等问题,设计与实现了实装对抗试验仿真系统,用于支撑新型防空武器装备开展实装对抗试验。针对不同型号的防空武器雷达的技术差异,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了实装雷达同时接收虚实目标信息;采用多次读写卫星绝对授时+网络时间协议(NTP)技术的试验用局域网内时间同步方法,实现大区域范围下的内外场仿真系统时间同步;采用网关技术,通过仿真系统实现了异型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实践表明,实装对抗试验仿真系统运行稳定,可以用于开展实装对抗试验,为检验参试装备在体系对抗场景下的作战效能提供支撑,也可为指挥人员开展战术训练演练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武器 半实物仿真试验 实装对抗 仿真系统设计 体系仿真 虚实结合试验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国外长期护理体系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晨 魏晓蕾 +2 位作者 麻盛淼 梁涛 孙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综述国外长期护理体系中老年综合评估的应用现状,通过总结我国长期护理体系,特别是评估工具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我国长期护理体系中的应用价值,指出我国现阶段还存在配套政策缺失、标准尚未统一、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 综述国外长期护理体系中老年综合评估的应用现状,通过总结我国长期护理体系,特别是评估工具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我国长期护理体系中的应用价值,指出我国现阶段还存在配套政策缺失、标准尚未统一、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阻碍其在长期护理体系中的应用,建议基于国外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实现老年综合评估在我国长期护理体系中的标准化应用,进而完善长期护理体系,实现我国的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长期护理 评估工具 长期护理保险 综述
下载PDF
直流激励下桥丝型电火工品电弧发火预测模型
9
作者 张博渊 梁涛 +3 位作者 薛婉婷 王哲 穆亚茹 谢彦召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4-1342,共9页
为了研究桥丝型电火工品在直流激励下的电弧发火特性,预测其电弧发火安全阈值,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脚‐壳二维切面电场强度,利用电击穿理论计算了脚‐壳电击穿系数,提出了桥丝型电火工品电弧发火的量化判据并建立模型。结果表明,环境... 为了研究桥丝型电火工品在直流激励下的电弧发火特性,预测其电弧发火安全阈值,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脚‐壳二维切面电场强度,利用电击穿理论计算了脚‐壳电击穿系数,提出了桥丝型电火工品电弧发火的量化判据并建立模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25°左右,气压为大气压强时,桥丝型电火工品脚‐壳之间距离对其电弧发火阈值影响较大,脚‐壳距离越短,电弧发火阈值越低。桥丝型电火工品脚‐壳间电击穿电压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3%,且利用COMSOL仿真计算所得电击穿系数与预测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丝型电火工品 模拟电荷法 预测模型 电弧发火 缩比实验 脚‐壳距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夹层破裂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0
作者 张志欣 梁涛 +6 位作者 杨艳敏 张辰 郝云霞 张艳娟 赵蕊 庞冉 杨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发生夹层破裂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检验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诊室收治的符合标准的30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模型组)...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发生夹层破裂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检验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诊室收治的符合标准的30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模型组),根据患者是否于急诊救治期间发生夹层破裂死亡,分为生存亚组(n=239)和死亡亚组(n=62),对两亚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同一家医院急诊室收治的12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组)。结果:30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62例(20.6%)发生夹层破裂死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6,95%CI:1.034~1.099)、高血压史(OR=0.377,95%CI:0.167~0.850)、夹层分型(OR=0.045,95%CI:0.006~0.364)、合并低血压(OR=4.424,95%CI:1.467~13.340)是夹层破裂死亡的危险因素;模型公式Z=-5.624+0.064×年龄-0.976×高血压史(是=1,否=0)-3.104×夹层分型(A型=0,B型=1)+1.487×合并低血压(是=1,否=0)。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9.328,df=8,P=0.315,AUC为0.874,灵敏度为79.0%,特异度为81.6%,最大约登指数为0.606。模型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722,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69.1%,准确度为89.9%。结论:年龄、高血压史、夹层分型、合并低血压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夹层破裂死亡的预测因子。本研究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医护人员快速识别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高危患者,为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破裂 死亡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声音信号的离心泵轴承故障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俊 穆伯锋 +6 位作者 张敏 詹蕊菱 马谧 郑通明 梁陶 孙德彬 彭松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为了对离心泵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通过采集离心泵运转声音信号,对离心泵声音信号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提取时频域轴承故障预警特征。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筛选合适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包络调解,通过包络谱图分析离心泵轴承故障特征信息... 为了对离心泵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通过采集离心泵运转声音信号,对离心泵声音信号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提取时频域轴承故障预警特征。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筛选合适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包络调解,通过包络谱图分析离心泵轴承故障特征信息,提取离心泵轴承故障预警特征。针对离心泵轴承故障预警,从中提取正常运行和轴承故障运行特征参数,建立预警特征,进而实现对离心泵维护和保养的预警,提高离心泵使用寿命,避免离心泵轴承故障。研究结果对离心泵轴承故障预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声音信号 时频域分析 变分模态分解 预警特征
下载PDF
北秦岭饭铺闪长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12
作者 刘晓宇 韩旭 +3 位作者 梁涛 李龙明 任升莲 李加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4,共13页
饭铺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为深入认识北秦岭古生代中性岩浆作用的活动规律及深部过程提供进一步的限定。饭铺岩体两件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422.1±5.5 Ma和424.2±5.2 Ma,表明其形成于晚志留世。其锆石的^(176)Hf... 饭铺闪长岩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为深入认识北秦岭古生代中性岩浆作用的活动规律及深部过程提供进一步的限定。饭铺岩体两件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422.1±5.5 Ma和424.2±5.2 Ma,表明其形成于晚志留世。其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介于0.282560~0.282676,ε_(Hf)(t)值介于-8.48~14.45,T_(DM2)为1938~488 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饭铺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均具有富硅、碱、钙和镁,Mg^(#)值介于41.7~57.4。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饭铺岩体具有Nb、Ta、Ti异常。饭铺岩体的稀土总量为117×10^(-6)~171×10^(-6),(La/Yb)_(N)比值范围是6.71~18.1,δEu值介于0.82~0.95,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配分特征,未显示明显的负Eu异常。饭铺岩体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岩浆起源于下地壳,可能受到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合,推测是商丹洋向北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铺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晚志留世 岛弧 北秦岭
下载PDF
基于时域BLT方程的带绝缘线缆束场-线耦合模型
13
作者 席志豪 梁涛 +1 位作者 谢彦召 郭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764,共7页
为研究外场辐照下复杂线缆系统(多导体、非线性负载、带绝缘层)终端电压/电流时域响应特性规律,提出了复杂线缆束在入射场激励下的终端响应建模方法。研究在时域内重塑多导体BLT方程,在兼顾计算效率、易于向线缆网络扩展的基础上,解决... 为研究外场辐照下复杂线缆系统(多导体、非线性负载、带绝缘层)终端电压/电流时域响应特性规律,提出了复杂线缆束在入射场激励下的终端响应建模方法。研究在时域内重塑多导体BLT方程,在兼顾计算效率、易于向线缆网络扩展的基础上,解决了线缆束端接非线性负载的终端时域响应求解问题;并通过引入介质层系数,修正了BLT方程源矢量项,解决了常规BLT方程忽视绝缘层对入射场畸变效应而导致的误差问题。最后,将计算结果同时域有限差分法和有限积分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在处理复杂线缆场线耦合问题上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BLT方程 线缆束 场线耦合 非线性负载 介质层系数
下载PDF
面向悬浮光力系统的集成化反馈控制器研究
14
作者 王颖颖 郑毅 +5 位作者 梁韬 章逸舟 傅振海 高晓文 陈杏藩 胡慧珠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
悬浮光力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低耗散等特点,有望发展成为新型高性能力学传感器。针对目前悬浮光力系统存在的反馈控制器兼容性差、软硬件成本高、集成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容多种反馈控制模式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研制了一... 悬浮光力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低耗散等特点,有望发展成为新型高性能力学传感器。针对目前悬浮光力系统存在的反馈控制器兼容性差、软硬件成本高、集成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容多种反馈控制模式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研制了一套高度集成的反馈控制器,在160 mm×170 mm×42 mm的尺寸上集成了六通道模数/数模转换器、滤波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微处理器(FPGA+ARM)等功能模块,并且开发了基于数字锁相环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最终在同一套硬件系统上实现了跨尺度微粒的运动信息采集和反馈控制,以及数十赫兹至亚兆赫兹的感知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反馈控制器能够实现超高真空(10-6 Pa量级)下亚微米及微米尺度微粒的稳定悬浮和运动控制。在扩展系统感知带宽的同时减小了整体体积,为悬浮光力传感技术的器件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控制器 集成化 悬浮光力系统 数字锁相环 力学传感
下载PDF
siRNA纳米递送载体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克丹 胡清荣 +3 位作者 李海宁 李永辉 梁涛 王涛 《甘肃医药》 2024年第9期769-775,788,共8页
RNA干扰是一种利用非编码双链RNA(dsRNA)识别和降解靶mRNA从而使特定基因沉默的技术,可应用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临床前或临床治疗。小分子干扰RNA(siRNA)是一种可以沉默靶基因表达的dsRNA分子,它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后导入细胞,也可... RNA干扰是一种利用非编码双链RNA(dsRNA)识别和降解靶mRNA从而使特定基因沉默的技术,可应用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临床前或临床治疗。小分子干扰RNA(siRNA)是一种可以沉默靶基因表达的dsRNA分子,它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后导入细胞,也可由dsRNA在胞内通过核酸内切酶裂解后生成。然而,裸siRNA不稳定,在体内递送存在着靶向性差、细胞摄取困难、脱靶效应以及在血液循环中易被核酸酶降解等困难,限制了其治疗效率,因此,RNA干扰需要设计合适的载体以帮助siRNA成功递送至细胞并发挥作用。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引入有效促进了siRNA载体递送系统的发展。本文将对RNA干扰的作用机制、纳米载体介导的siRNA递送系统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并围绕近年来基于有机纳米载体和无机纳米载体介导的siRNA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小分子干扰RNA 纳米载体 肿瘤治疗
下载PDF
基于国密算法的MQTT安全机制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泽超 梁涛 +2 位作者 孙若尘 郝志强 李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针对现有MQTT协议缺乏有效身份认证以及数据以明文形式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SM2,SM3,SM4的MQTT安全保护方案。通过SM2算法实现客户端与MQTT Broker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通过SM4算法加密MQTT协议中用户名、密码、主题的消息... 针对现有MQTT协议缺乏有效身份认证以及数据以明文形式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SM2,SM3,SM4的MQTT安全保护方案。通过SM2算法实现客户端与MQTT Broker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通过SM4算法加密MQTT协议中用户名、密码、主题的消息内容等数据;通过SM3算法保证MQTT协议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将自主可控的国产密码技术应用到MQTT协议中,可有效提升该协议的安全防护能力。安全性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解决了MQTT协议安全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密算法 MQTT协议 身份认证 数据加密
下载PDF
基于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17
作者 罗旭欣 陈龙 +1 位作者 梁韬 黄天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88-3899,共12页
针对实际桥梁结构损伤模式识别时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结构存在差异的情况,为了提高有限元数值模拟数据集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识别实际桥梁结构损伤模式的准确率,提出一种结合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TL)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 Dimensio... 针对实际桥梁结构损伤模式识别时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结构存在差异的情况,为了提高有限元数值模拟数据集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识别实际桥梁结构损伤模式的准确率,提出一种结合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TL)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 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数据训练1D-CNN模型,选择损伤识别效果较好、性能优良的模型作为源模型;然后,将源模型中的网络结构和超参数迁移到实际结构实测数据集(目标域)网络模型的对应位置并冻结,得到预训练模型;最后,使用实测数据微调预训练模型得到目标模型。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3层钢框架结构实验室试验和日本某简支钢桁梁桥的现场试验,对比源模型(模型Ⅰ)、仅采用实测数据训练得到的CNN模型(模型Ⅱ)和采用迁移学习得到的CNN目标模型(模型Ⅲ)等3种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损伤模式识别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3层钢框架结构实验室试验中,3种CNN模型的最高损伤模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63.44%,98.44%,99.06%;日本某简支钢桁梁桥的现场试验中,3种CNN模型的最高损伤模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59.50%,97.00%,99.50%。针对不同结构,目标模型(模型Ⅲ)的损伤模式识别准确率均最高,收敛速度最快,优于其他2种CNN模型。基于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结构损伤识别能力,为解决数据有限情况下的结构损伤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损伤模式识别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源域 目标域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角子山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18
作者 马玉见 刘亚剑 +3 位作者 梁涛 卢仁 包刚 雷万杉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9,共15页
角子山岩基是秦岭造山带东端伏牛山余脉规模居第二位的燕山期侵入岩,其岩石成因模型有助于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南缘伏牛山余脉早白垩世酸性岩浆的形成规律和深部构造演化。角子山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样品的30个测点中,18个有... 角子山岩基是秦岭造山带东端伏牛山余脉规模居第二位的燕山期侵入岩,其岩石成因模型有助于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南缘伏牛山余脉早白垩世酸性岩浆的形成规律和深部构造演化。角子山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样品的30个测点中,18个有效锆石测点的U-Pb年龄集中于(129.5±1.4)Ma(1个)和(116.1±1.4)~(122.2±1.3)Ma(17个)两组,形成了锆石年龄谱,后者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19.3±0.9)Ma。结合前人10个有效锆石测点的U-Pb年龄数据,27颗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18.2±1.2)Ma,代表了角子山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角子山花岗岩样品具有富Si和碱、贫Ca和Mg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角子山花岗岩样品显示了Rb、Th及Zr、Hf的正异常和Sr、P、Ti的负异常。角子山花岗岩稀土总量为20.9×10^(-6)~204×10^(-6),(La/Yb)N值为4.24~21.0,δEu值为0.53~0.78,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右倾平滑)和中、重稀土亏损(近水平)的特征。角子山花岗岩样品的LaN-(La/Yb)N投点显示了正相关关系,表明其成分变异受控于部分熔融作用。角子山花岗岩的部分熔融源残余相包括角闪石、斜长石和金红石,无石榴子石残余,表明它形成于正常厚度地壳,存在深度大致为40~50 km和小于30 km的两个部分熔融岩石源区。角子山花岗岩形成于秦岭早白垩世陆(板)内造山阶段,经历了岩浆/流体混合再活化作用,是~120 Ma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子山 正长花岗岩 岩浆/流体混合再活化 岩石圈拆沉 伏牛山余脉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下载PDF
基于ROS与融合算法的室内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峻林 熊兴中 +3 位作者 杨开来 严月浩 梁涛 刘纪龙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1期173-181,共9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在室内环境下路径规划效率低、缺乏实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改进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引入室内混合约束,使用动态加权对传统A^(*)算法的评价函数进行重构;其次根据不同地图区域方位角自适应调整邻域搜索方式...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在室内环境下路径规划效率低、缺乏实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改进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引入室内混合约束,使用动态加权对传统A^(*)算法的评价函数进行重构;其次根据不同地图区域方位角自适应调整邻域搜索方式;然后考虑无人机实际尺寸影响,设定安全半径,并用Floyd算法对路径做拐点冗余处理;最后融合改进A^(*)算法与改进DWA算法,实现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室内自主路径规划和避障。MATLAB不同仿真环境下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搜索节点数和转弯角度分别平均减少63.1%和58.9%,保证全局路径最优的同时,提升了搜索效率与路径安全性。经ROS操作系统的实验结果验证,融合算法在避障效果与运动平稳性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应用于室内复杂场景下无人机的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路径规划 改进A^(*)算法 改进DWA ROS
下载PDF
基于PPO算法的电热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20
作者 梁涛 张晓婵 +2 位作者 谭建鑫 井延伟 吕梁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83,共11页
为改变“源随荷动”的传统运作模式并增加储能,实现能源网、负荷、储能等各环节协调互动,建立电热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ETHC-IES)优化调度,其中应用氢储能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的“源-网-荷-储”的新型综合能源系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以降... 为改变“源随荷动”的传统运作模式并增加储能,实现能源网、负荷、储能等各环节协调互动,建立电热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ETHC-IES)优化调度,其中应用氢储能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的“源-网-荷-储”的新型综合能源系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以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并减少弃风弃光为目标,将ETHC-IES优化调度问题转换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提出应用基于连续动作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PO)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电热氢储能各部分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功率平衡,安全状态等约束条件,然后采用PP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提高经济性和减少弃风弃光为优化目标,重新设计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动作空间、状态空间、奖励函数等,智能体通过训练学习实现ETHC-IES的动态调度优化决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模型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储能 可再生能源 近端策略优化 ETHC-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