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钛电极块的压制工艺与仿真分析
1
作者 梁伟立 赵欢 刘林志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海绵钛压制钛电极块的成型理论,分析了现有钛电极块生产工艺中的不足,仿真分析了大型钛电极块的新型生产工艺。本文采用了多次加料、分步压制的工艺模式,分析了大型钛电极块在压制过程中的受力、应力和密度分布状态。在... 本文研究了利用海绵钛压制钛电极块的成型理论,分析了现有钛电极块生产工艺中的不足,仿真分析了大型钛电极块的新型生产工艺。本文采用了多次加料、分步压制的工艺模式,分析了大型钛电极块在压制过程中的受力、应力和密度分布状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大型液压机压制出了典型的钛电极产品,满足了产品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钛电极块 海绵钛 液压机 成型仿真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一种配备双工位快速换模台架的液压机
2
作者 刘盼中 崔鹏 +2 位作者 梁伟立 段君艳 刘梦豪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扣合包边液压机是实现汽车门盖压合包边工艺的关键装备。本文介绍扣合包边液压机及其快速换模装置的基本组成要素,对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对其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展望。
关键词 扣合包边液压机 快速换模装置 关键技术 双工位
下载PDF
6 300 kN伺服直驱螺旋压力机整体机身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伟 梁伟立 +2 位作者 杨莎 董秀丽 米新征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4-138,共5页
开发了适应新一代伺服直驱螺旋压力机装备的高刚度、高精度和高速高效等特性要求的整体机身新结构,对该新结构进行了强度和刚度仿真分析,获得了各主要构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并与传统机身结构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整体机身新结... 开发了适应新一代伺服直驱螺旋压力机装备的高刚度、高精度和高速高效等特性要求的整体机身新结构,对该新结构进行了强度和刚度仿真分析,获得了各主要构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并与传统机身结构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整体机身新结构关键部位应力取值、机身纵向及扭转变形值均显著优于传统机身结构,并进行了6300 kN伺服直驱螺旋压力机样机试制和小批量试生产,验证了新结构的先进性,为同类设备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压力机 整体机身新结构 仿真分析 样机试制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冲压成形装备现状及关键技术
4
作者 崔鹏 王宏伟 +3 位作者 崔明光 张晓东 梁伟立 刘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0-133,共4页
文中介绍了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冲压成形装备目前国内外应用现状,总结了双极板冲压成形工艺对冲压成型装备性能的需求,进一步分析了双极板冲压成形装备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为该类装备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 双极板 成形装备
下载PDF
胎儿五横切面检查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梁伟利 曹红星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评价胎儿五横切面检查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并分娩的11541例孕妇。采用五切面检查方法进行常规检查,若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联... 目的评价胎儿五横切面检查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并分娩的11541例孕妇。采用五切面检查方法进行常规检查,若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联合其他切面进一步检查,包括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和三血管切面。以引产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尸体解剖结果、新生儿心脏手术结果或超声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联合多切面法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09例孕妇中,共有7例引产儿/新生儿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不一致。未检出的10313例孕妇中,13例产后检查诊断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准确性为99.81%。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敏感性为88.60%,特异性为99.92%,阳性预测值为92.66%,阴性预测值为99.87%。结论胎儿五横切面检查法应用于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结果评价
下载PDF
耶尔森菌病诊断团体标准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鑫 陈志海 +12 位作者 冉陆 段然 秦帅 王辉 曾明 朱凤才 鲍倡俊 王岚 梁未丽 李凤琴 青震涛 春花 景怀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8-1051,共4页
耶尔森菌病是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中的一种,是一种较为重要的食源性疾病,但我国在诊断上一直缺乏依据或标准。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撰写《耶尔森菌病诊断(T/CPMA 005-2019)》... 耶尔森菌病是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中的一种,是一种较为重要的食源性疾病,但我国在诊断上一直缺乏依据或标准。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撰写《耶尔森菌病诊断(T/CPMA 005-2019)》团体标准,以"合法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为原则,给出了耶尔森菌病的明确定义,对其诊断依据、原则和主要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规定,并提供了耶尔森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作为资料性附录,耶尔森菌病的实验室检测作为规范性附录,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和CDC工作人员进行耶尔森菌病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和方法,解决在临床个案和暴发事件中耶尔森菌病无法明确诊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病 耶尔森菌 诊断 检测 团体标准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宇萌 梁莹 +8 位作者 张恩民 马娜 申小娜 蔡虹 张志凯 夏连续 梁未丽 代瑞霞 李伟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6期457-462,共6页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鼠疫疫源地那曲和比如地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确定具有该分型特征的鼠疫菌在青藏高原鼠疫疫源地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板块重排、差异区段分析、间区规律短回文重复、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鼠疫疫源地那曲和比如地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确定具有该分型特征的鼠疫菌在青藏高原鼠疫疫源地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板块重排、差异区段分析、间区规律短回文重复、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青藏高原地区、四川省、云南省的98株鼠疫菌进行分析。结果那曲和比如地区的鼠疫菌菌株中第57~60板块的排列方式与测序菌株Z176003一致,在其他实验菌株中未发现该重排特征。结论分离自那曲和比如的鼠疫菌菌株具有独特的分子分型特征,该特征在本地区的菌株中普遍存在,且菌株多态性持续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遗传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 那曲地区
原文传递
人H组轮状病毒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庞立丽 白爱英 +7 位作者 卿钰 张佳艳 李伯阳 章青 李丹地 梁未丽 阚飙 段招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尚没有人H组轮状病毒(Rotavirus H,RVH)的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人H组轮状病毒的免疫荧光方法,为研究轮状病毒感染以及与宿主...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尚没有人H组轮状病毒(Rotavirus H,RVH)的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人H组轮状病毒的免疫荧光方法,为研究轮状病毒感染以及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首先培养MA104恒河猴肾细胞,感染人H组轮状病毒J19毒株,对病毒进行培养;原核表达纯化病毒VP6蛋白,用纯化的VP6蛋白制备antiVP6抗体;以anti-VP6作为检测抗体,应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检测J19病毒在MA104细胞中的定位;并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J19病毒的荧光灶形成单位(Fluorescence focus units,FFU),对病毒进行定量。本方法为进一步检测和研究人H组轮状病毒感染机制提供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组轮状病毒(RVH) 细胞培养 VP6蛋白 免疫荧光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rain-fed areas of China 被引量:2
9
作者 Li Lingling Zhang Renzhi +4 位作者 Luo Zhuzhu liang weili Xie Junhong Cai Liqun B.Bellotti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1期78-90,共13页
Rain-fed(dryland)farming is an anci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in China.It occurs widely across almost the whole country,especially i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 China.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is the most impor... Rain-fed(dryland)farming is an anci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in China.It occurs widely across almost the whole country,especially i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 China.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 of rain-fed farming in China,but unfortunately,soil eros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area is the highest in China,and indeed amongst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This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for developing practices that can reduce soil and water erosion,improve soil water use efficiency,improve crop productivity,and reduce rural poverty in the region.Many techniqu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re being used in rain-fed areas of China,including such systems as mulch,ridge and furrow systems.The Appendix describes a unique system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alled Shatian.Modern research on conservation tillage(No Till),although essential for reducing erosion,increasing crop productivity,and ameliorating poverty,is just beginning in China.Modern conservation tillage research started in the1990s’with support from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The procedures,however,were modified to be in accord with local conditions and prevailing farmer experiences.With 10 years of experimenta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practice on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is no till with stubble retention.This technique helps to conserve soil water,increases soil organic carbon,improves soil structure and water infiltration,reduces soil and water erosion,and improves crop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rain-fed farming systems.However,its adoption rate remains low due to barriers such as traditional attitude,insufficient rural extension,and so fo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ain-fed agriculture Gravel sand mulch Conservation tillage No till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Soil carb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