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羌彝走廊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田琪 张菁 +1 位作者 张扬 林冰姚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7期78-86,94,共10页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西南民族地区人居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研究以藏羌彝走廊空间范围内76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自然与社会要素对藏羌彝走廊传统村落空...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西南民族地区人居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研究以藏羌彝走廊空间范围内76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自然与社会要素对藏羌彝走廊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藏羌彝走廊传统村落呈现“多核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以南形成以云南省保山市和大理州—丽江市的双密度核心,区域以北形成以甘肃省玉树州、四川省甘孜州等多个次密度核心;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结果,研究得出地形地貌与河流水系的耦合作用主导了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差异性特征形成,交通与经济的互馈作用抑制了传统村落的留存,而区域多样化文化要素系统是促进了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藏羌彝走廊传统村落区域性整体保护策略,以期为西南山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框架构建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机制 藏羌彝走廊
下载PDF
渝东南传统村落景观集群集中连片保护体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菁 林冰姚 +1 位作者 陈秋渝 田琪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106,F0003,共10页
渝东南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丰富多样的山地传统村落景观是地理民族双重影响下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面对该地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工作开展的现实要求,亟需对其区域性的传统村落景观形成背景、集群模式及... 渝东南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丰富多样的山地传统村落景观是地理民族双重影响下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面对该地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工作开展的现实要求,亟需对其区域性的传统村落景观形成背景、集群模式及保护利用体系进行探讨。利用历史地理、GIS空间分析及空间规划的研究方法,从村落历史景观形成的影响机制入手,解析渝东南传统村落景观集群模式的集聚性、关联性、系统性和特质性,并从区域、流域和聚落三个尺度提出传统村落景观集群式保护利用体系和实施策略,探索现阶段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工作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集群 集群式保护 渝东南 集中连片保护
下载PDF
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世浩 谭少清 +4 位作者 李炜煊 袁奕武 王勇萍 林炳耀 李家政 《现代医院》 2019年第8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了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为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共5年广东省佛山市结核病门诊及住院登记的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共11310例,培养例数2508例,阳性503例,其... 目的了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为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共5年广东省佛山市结核病门诊及住院登记的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共11310例,培养例数2508例,阳性503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菌株45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51株,对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菌株452例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SM、INH、RFP、EMB)耐药情况检测并分析。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的Х^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52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13.72%(62/452),户籍人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11.67%(28/240),非户籍人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16.04%(34/212);总耐多药率为2.65%(12/452),户籍人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为3.33%(8/240),非户籍人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为1.89%(4/212),不同户籍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87/0.91,P<0.05)。所有患者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顺位为SM>INH>RFP=EMB[SM9.51%(43/452)、INH7.74%(35/452)、RFP2.65%(12/452)、EMB2.65%(12/452)],户籍人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顺位为SM>INH>RFP>EMB[SM8.75%(21/240)、INH6.25%(15/240)、RFP3.33%(8/240)、EMB2.5%(6/240)],非户籍人口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顺位为SM>INH>EMB>RFP[SM10.38%(22/212)、INH9.43%(20/212)、EMB1.89%(6/212)、RFP2.83%(4/212)]。各年龄组耐药率为7a~组(7.14%,1/14)、18a~组(15.2%,31/204)、40a~组(17.24%,20/116)、60a~组(8.47%,10/118);耐药率40a~组高于60a~组(Х^2=4.02,P<0.05),耐多药率40a~组高于18a~组(Х^2=5.09,P<0.05)。性别耐药率为男性(11.56%,37/320)、女性(9.85%,13/132),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28,P>0.05)。结论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形势严峻,应加强对现有诊疗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耐药性 细菌
下载PDF
2016-2018年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林炳耀 王勇萍 +3 位作者 崔小颖 王威 曾今诚 林东子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2016-2018年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对2016年至2018年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深部痰或支气管灌洗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致病菌菌株,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细菌鉴... 目的探讨2016-2018年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对2016年至2018年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深部痰或支气管灌洗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致病菌菌株,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分析其耐药性变化趋势。结果4906例痰或支气管灌洗液标本中分离出致病性病原菌100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95株(89.05%),阳性球菌28株(2.79%),真菌82株(8.16%)。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有较高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对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趋势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疾病患者输血策略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严军雄 温剑锋 +2 位作者 林炳耀 张帅 王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1861-1863,1867,共4页
目的分析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输血策略,并对输血情况、输血量、输注疗效及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68例输血患者和306例非输血患者临床资料、用血情况和实验... 目的分析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输血策略,并对输血情况、输血量、输注疗效及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68例输血患者和306例非输血患者临床资料、用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输血组按疾病诊断分为5组,对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输血指征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U患者输血率为18.18%(68/374),人均输血量为7.47U,64.71%(44/68)的患者只输注了一种成分血。输血患者中57.35%(39/68)的患者输注了红细胞,26.47%(18/68)的患者输注了血小板,41.18%(28/68)的患者输注了血浆,17.65%(12/68)的患者输注了冷沉淀。57.35%(39/68)的患者共输注红细胞171.92U,人均输注(4.41±3.76)U;26.47%(18/68)的患者共输注血小板53个治疗量,人均输注(2.94±2.31)个治疗量;57.35%(39/68)的患者共输注血浆和/或冷沉淀281U,人均输注(7.21±6.10)U。结论ICU呼吸道疾病患者输血策略是根据实验室数据结合病情综合考虑后确定输血的种类和输血量,输血率较低,成分输血率为100%,输血后评估达到预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重症监护病房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重症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基于LC-MS筛选肺结核耐药患者的血清代谢标志物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东子 王威 +8 位作者 邱峰 李玉美 余晓琳 林炳耀 陈胤文 雷春燕 马燕 曾今诚 周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9-1420,共12页
目的筛选潜在可用来指示不同耐药肺结核的新型血清代谢标志物,并分析其潜在机制与功能。方法收集结核药敏(DS)、单耐药异烟肼(MR-INH)、单耐药利福平(MR-RFP)、耐多药(MDR)和多耐药(PR)患者血清样本。有机试剂振荡、去蛋白、提取全部血... 目的筛选潜在可用来指示不同耐药肺结核的新型血清代谢标志物,并分析其潜在机制与功能。方法收集结核药敏(DS)、单耐药异烟肼(MR-INH)、单耐药利福平(MR-RFP)、耐多药(MDR)和多耐药(PR)患者血清样本。有机试剂振荡、去蛋白、提取全部血清样本中的代谢物质,LC-MS/MS技术检测全部样本中的代谢物质。Pareto-scaling方法进行归一化,应用MetaboAnalyst 4.0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组间T检验,P≤0.05视为有差异的代谢物。进一步通过代谢物功能富集及共表达分析,明确差异代谢物的功能并探讨其作为标志物的意义与机制。结果基于LC-MS/MS技术分析发现相较于DS组,MR-INH组存在286个异常表达代谢物、MR-RFP组存在362个差异代谢物、MDR组存在277个差异代谢物、PR组存在120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Acetylagmatine(P<0.05)、Aminopentol(P<0.05)、Tetracosanyl oleate(P<0.05)在MR-INH组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Ala His Pro Thr(P<0.001)、Glycinoprenol-9(P<0.05)在MR-RFP组中表达差异明显;Trimethylamine(P<0.05)、Penaresidin A(P<0.05)、Verazine(P<0.05)在MDR组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IP(18∶1(11Z)/18∶3(6Z,9Z,12Z))(P<0.001)、Pro Arg Trp Tyr(P<0.001)、N-Methyldioctylamine(P<0.001)、Phytolaccoside E(P<0.05)在PR组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与DS组相比,Phthalic acid Mono-2-ethylhexyl Ester(P<0.05)和Eicosanoyl-EA(P<0.05)在MR-INH、MR-RFP、MDR、PR组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Acetylagmatine、Aminopentol、Tetracosanyl oleate、Ala His Pro Thr、Glycinoprenol-9、Trimethylamine、Penaresidin A、Verazine、PIP(18∶1(11Z)/18∶3(6Z,9Z,12Z))、Pro Arg Trp Tyr、N-Methyldioctylamine、Phytolaccoside E、Phthalic acid Mono-2-ethylhexyl Ester、Eicosanoyl-EA共14种新型代谢物可能是指示结核单耐药、耐多药、多耐药的潜在标志物,联合分子标志物来评估结核耐药的发生发展,可以增强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耐药 LC-MS/MS 血清 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斑点形成细胞及ELISPOT诊断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美 陈胤文 +4 位作者 余晓琳 洪建明 林炳耀 曾今诚 林东子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究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release assays,IGRAs)联合可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的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SFC)数量、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模型识别活动... 目的:探究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release assays,IGRAs)联合可产生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的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SFC)数量、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模型识别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312例,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组154例记为活动组,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58例记为潜伏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SFC及ELISPOT联合诊断模型识别活动性及潜伏性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活动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高于潜伏组,SFC高于潜伏组,ELISPOT阳性率(78.6%)高于潜伏组(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的临界值为2.72 IU/ml,其对应灵敏度为79.1%,特异度为52.5%,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08,0.829)];SFC诊断临界值为2.78,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5.3%,特异度为60.8%,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11,0.825)];ELISPOT阳性诊断临界值为4.27 mg/L,其对应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51.3%,ROC曲线下面积为0.620[95%CI(0.546,0.694)]。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联合诊断模型Logit(P)=1.433+2.512γ-干扰素释放试验+1.654 SFC+1.121 ELISPOT,联合检测截断值为2.47,对应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80.4%,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806,0.896)]。联合检测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检测保持较好的灵敏度。结论:γ-干扰素释放试验、SFC及ELISPOT联合诊断模型可提高活动性结核的特异度,并保持较高的灵敏度,在鉴别活动性及潜伏性结核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病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法 斑点形成细胞 联合诊断
下载PDF
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MIC法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炳耀 王勇萍 +3 位作者 袁奕武 陈世浩 张锡林 王威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9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MIC法药敏结果。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合群,MIC法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 目的:分析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MIC法药敏结果。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合群,MIC法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莫西沙星、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及利福布汀等12种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研究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结果:313例患者中耐药顺位前3位为:异烟肼8.31%(26/313);链霉素5.11%(16/313)和氧氟沙星4.15%(13/313);高浓度耐药前3位为:链霉素3.83%(12/313),利福平2.56%(8/313)和异烟肼1.60%(5/313)。男性耐药率为14.22%,女性耐药率为1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0岁耐药率为0,20~39岁耐药率为13.86%(14/101),40~59岁耐药率为15.53%(16/103),≥60岁耐药率为18.95%(1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抗结核药物总敏感例数为265例,占比为84.66%;总耐药性例数为48例,占比为15.34%。结论:313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水平较低,临床可参考MIC浓度情况,降低耐药性对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影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 涂阳 肺结核 耐药情况
下载PDF
一线抗结核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布状况研究
9
作者 崔小颖 林炳耀 +2 位作者 袁奕武 林政杏 林东子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分离培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布状况以及微孔板法的潜在使用优势。方法:收集2018-2019年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经酸性罗氏培养培养阳性且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分离株3180株,采用微孔板法...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分离培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布状况以及微孔板法的潜在使用优势。方法:收集2018-2019年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经酸性罗氏培养培养阳性且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分离株3180株,采用微孔板法对包括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在内的一线抗结核药,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共3180株,敏感株占86.92%(2764株),总耐药率13.08%(416/3180),耐多药率4.72%(150/3180),多耐药率1.60%(51/3180)。各药物耐药浓度主要分布范围:利福平≥16μg/mL(89.62%),异烟肼≥2μg/mL(64.45%),链霉素≥16μg/mL(83.14%),乙胺丁醇≤8μg/mL(83.33%)。结论:利用微孔板法可得出各种抗结核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可为临床药物使用剂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最小抑菌浓度 抗结核药 分布
下载PDF
On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eatures on the Fringe Areas of Large Cities in China
10
作者 lin bingyao Zhang Shuying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1992年第3期60-67,共8页
Regional studies are basically carried out in three areas. Studie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on decision mak-ing and policy, In recent years, regional ... Regional studies are basically carried out in three areas. Studie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on decision mak-ing and policy, In recent years,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such as growth pole theory, gradient theory, and central place theory, etc. Much benefi-cial work has been done concerning these theories. Much exploration has also been madeon decision-making and policy studies in connection with regional, territorial and cityplanning. However, not much has been done with regar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ost of them are descriptive. Therefore, thereis a lack of guiding theory for decision-making and policy studies and also a lack of re-search,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e, which has inevitably resulted in erroneousdecision-making and reform measures. The stepping up of research on the charecteristicsand state plays a key role in raising, the reg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In this article, theauthors concentrate their research on the city fringe areas and try to explore thesocio-economic features and state of these particular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eatures on the Fringe Areas of Large Cities in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