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治疗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杨燕 凌楠 +1 位作者 姚莉 刘艳 《循证护理》 2024年第9期1553-1559,共7页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治疗管理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及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治疗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或专家意见、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然后由经过循证课程...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治疗管理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及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治疗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或专家意见、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然后由经过循证课程培训的研究人员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根据专业知识判断提取和整合证据,形成最佳证据总结。结果:最终纳入指南10篇,专家共识7篇,证据总结1篇,共18篇文献,从吸入剂装置的选择、吸入剂药物选择、吸入剂治疗后管理、雾化吸入方式的选择、雾化吸入药物指导、雾化吸入过程中管理、无创通气与雾化之间的影响、雾化吸入后管理8个方面形成了33条最佳证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吸入治疗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正确实施雾化吸入操作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其照护者提供了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广西产铁皮石斛花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凌楠 罗春凤 +5 位作者 高崇斌 陈俊 杨琳 蔡锦源 谭相端 余启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48,共8页
目的:探讨广西产铁皮石斛花不同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和水提取并通过冷冻和热风干燥获得铁皮石斛花提取物,测定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DPPH、 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总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并进行相... 目的:探讨广西产铁皮石斛花不同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和水提取并通过冷冻和热风干燥获得铁皮石斛花提取物,测定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DPPH、 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总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MTT法测定提取物的细胞毒性;以丙二醛(MDA)含量、ABTS总抗氧化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水平评价提取物对H2O2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结果: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水提取物,且抗氧化活性总体优于水提取物,冷冻干燥乙醇提取物(DEF)最优;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7;提取物在100~800μg/mL下对HepG2细胞毒性低;经H2O2诱导HepG2细胞的氧化应激后,提取物干预能降低MDA含量,提高ABTS、CAT、GSH-Px和T-SOD的活性水平。结论:铁皮石斛花乙醇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优,细胞毒性低,可通过提高抗氧化活性改善经H2O2诱导的HepG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花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Dex模型小鼠肠道菌群调控研究
3
作者 邱金玲 成一新 +4 位作者 刘小凡 邓阳 郭丽萍 龄南 任广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7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索乳铁蛋白是否能够调节Dex模型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40只SPF级C57BL/6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造模组(30只),经过4周模型构建,将造模组随机分成DEX组(模型组,10只)、LF组(乳铁组,10只)和LF+WP组(乳铁+乳清组... 目的:探索乳铁蛋白是否能够调节Dex模型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40只SPF级C57BL/6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造模组(30只),经过4周模型构建,将造模组随机分成DEX组(模型组,10只)、LF组(乳铁组,10只)和LF+WP组(乳铁+乳清组,10只),通过乳铁和乳清连续干预3周后采集样品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乳铁蛋白能改变Dex模型小鼠肠道菌群,与DEX组相比,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颤螺旋菌目(Oscillospirales)、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升高;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以及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相对丰度下降。结论:大剂量乳铁蛋白能够改变Dex小鼠肠道微生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乳清蛋白 16s rDNA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脑干及围脑干肿瘤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凌南 张旭 张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干及围脑干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干及围脑干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26例,显微手术方案)和对照组(14例,放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干及围脑干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干及围脑干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26例,显微手术方案)和对照组(14例,放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手术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胸苷激酶1(TK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脑干及围脑干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肿瘤 围脑干肿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基于换流站节点类型的直流断路器配置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渝红 凌楠 +3 位作者 曾琦 刘程卓 石富童 刘进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3-140,共8页
直流电网是应对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新能源并网及消纳等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低阻尼特性、故障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使得故障隔离困难,提升直流电网故障清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电网中直流断路器的配置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换流站节点... 直流电网是应对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新能源并网及消纳等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低阻尼特性、故障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使得故障隔离困难,提升直流电网故障清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电网中直流断路器的配置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换流站节点类型的直流断路器配置方法,介绍了不同故障情形时该配置方法中直流断路器的动作时序、重合闸策略,并分析了输电线路保护判据及与换流站协调配合的措施。在PSCAD/EMTDC中搭建三端混合仿真模型,对文中所提配置方法与传统的配置方法下的故障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配置方法能够快速隔离高压直流电网中的故障,减少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可作为实际系统的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网 直流断路器 超高速隔离开关 配置策略
下载PDF
液氮超低温作用引起煤体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波 颜文学 +1 位作者 凌南 舒海 《中国矿业》 2021年第6期171-176,共6页
为探究液氮致裂煤层增渗技术的可行性,对其技术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液氮超低温作用对煤体孔隙率与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超低温的作用使得煤样试件的内部温度骤然降低,因液氮的超低温作用而产生的应力... 为探究液氮致裂煤层增渗技术的可行性,对其技术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液氮超低温作用对煤体孔隙率与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超低温的作用使得煤样试件的内部温度骤然降低,因液氮的超低温作用而产生的应力已超过了抗拉强度,形成新的裂隙,使得煤样的渗透率增加了2倍以上,孔隙率增加了近1.5倍;在液氮超低温作用时间超过一定阈值后,两者数值增大的趋势减缓。结合热力学和断裂力学的理论,构建了液氮超低温作用下煤体温度分布的数学物理模型,进一步获得了液氮作用下煤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解析解,阐释了液氮对煤体内裂隙发育、发展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渗透特性 液氮 致裂
下载PDF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活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凌南 范漻钰 +3 位作者 任建鸾 曾德新 薛峰 戴建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0期68-73,共6页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快速、准确、高效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活菌检测技术非常必要。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活菌的检测方法。本文比较分析了目前正在使用或开发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活菌检...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快速、准确、高效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活菌检测技术非常必要。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活菌的检测方法。本文比较分析了目前正在使用或开发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活菌检测技术。同时,利用PMA-q PCR检测技术,进行了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效果验证,认为该检测技术兼具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活菌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一种新型的铂化合物检测技术也被证明可用于活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病原 活菌 检测技术
下载PDF
藏中联网后西藏电网安全稳定特性及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凌楠 曾昊 +6 位作者 格桑晋美 吴冲 刘汉伟 王渝红 巴贵 吴杰 王媛 《四川电力技术》 2021年第3期23-28,43,共7页
500 kV藏中联网工程投运后,西藏电网与西南主网联为一体,解决了长期困扰西藏地区的缺电问题。然而,联网初期由于长链式交流通道稳定水平低和柴拉直流与交流通道交互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电网产生了新的安全稳定问题。针对藏中联网工程投运... 500 kV藏中联网工程投运后,西藏电网与西南主网联为一体,解决了长期困扰西藏地区的缺电问题。然而,联网初期由于长链式交流通道稳定水平低和柴拉直流与交流通道交互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电网产生了新的安全稳定问题。针对藏中联网工程投运后存在的典型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如柴拉直流与交流通道交互影响、西藏电网负荷特性对藏中孤网的影响及500 kV/220 kV电磁环网的影响,讨论其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电网 藏中联网工程 交直流交互作用 孤岛电网 电磁环网 控制措施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生牛乳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梦琪 龄南 +2 位作者 王猛 胡静 胡长利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4,50,共5页
作为非热杀菌技术的一种,超高压技术在保证灭菌效率的同时能有效保留牛乳中的营养物质。本实验主要以工作压力、保压时间和保温时间3个因素为变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对生牛乳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 作为非热杀菌技术的一种,超高压技术在保证灭菌效率的同时能有效保留牛乳中的营养物质。本实验主要以工作压力、保压时间和保温时间3个因素为变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对生牛乳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能够显著杀灭生牛乳中的微生物,且灭菌效果会随着工作压力和保压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提升,保温时间则没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超高压处理生牛乳的最优工艺组合为工作压力600MPa、保压时间15min、保温时间30min。经此条件处理的超高压杀菌乳在2~6℃条件下贮藏30d后,其微生物结果才超出评测标准。因此,超高压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长巴氏杀菌乳的货架期,有利于扩大其销售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牛乳 超高压 微生物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下载PDF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文利 程景雄 +1 位作者 龄南 胡长利 《中国奶牛》 2018年第12期47-50,共4页
作为我国食品产业的支柱行业之一,乳制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一系列乳制品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的颁布,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乳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仍有乳品安全事件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乳品... 作为我国食品产业的支柱行业之一,乳制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一系列乳制品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的颁布,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乳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仍有乳品安全事件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乳品安全现状和在乳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对加强乳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监管提出了健全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大市场并行的监管模式、加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质量安全 监管
下载PDF
生物活性成分的包埋在酸奶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小英 崇志文 +1 位作者 龄南 胡长利 《中国奶牛》 2019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酸奶中添加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丰富酸奶的营养,带给消费者更加健康的消费体验,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增加企业效益。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在酸奶中运用的实例,主要介绍了包埋生物活性成分的添加对酸奶物理、化学特... 在酸奶中添加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丰富酸奶的营养,带给消费者更加健康的消费体验,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增加企业效益。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包埋的生物活性成分在酸奶中运用的实例,主要介绍了包埋生物活性成分的添加对酸奶物理、化学特征的影响;分析了添加包埋生物活性成分酸奶的临床实验效果;简述目前国内相关专利;并探讨生物活性成分包埋在酸奶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生物活性成分 包埋 应用实例
下载PDF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静 王猛 +2 位作者 周文利 沈梦琪 龄南 《中国乳业》 2020年第8期63-66,共4页
在介绍超高压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超高压技术的原理,重点分析超高压技术在乳制品、果蔬和肉制品等行业的应用,以及超高压工业化在现阶段面临的压力,展望超高压技术在未来食品工业中的机遇。
关键词 超高压技术(UHP) 乳制品 果蔬 肉制品
下载PDF
广西产‘桂桑优’桑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及降糖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香辉 莫晓宁 +3 位作者 凌楠 蔡锦源 余启明 谭相端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3-199,共7页
文章探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广西产‘桂桑优’桑叶的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的影响。该研究以广西产‘桂桑优’桑叶为原料,利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己烷制备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 文章探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广西产‘桂桑优’桑叶的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的影响。该研究以广西产‘桂桑优’桑叶为原料,利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己烷制备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酚、总黄酮、多糖含量,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评价其降糖活性;MTT法评估其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乙醇提取物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41.70、70.87 mg/g,水提取物中的多糖含量最高,为249.70 mg/g,同时水提取物的得率最高,为19.17%;甲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水和乙醇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最强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且优于阿卡波糖,IC_(50)值为6.51μg/mL;6种溶剂提取物对HepG-2细胞均表现出很低的细胞毒性。研究证明,广西产桑叶的水、甲醇、乙醇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有较强的抗氧化及降糖活性,所有提取物对HepG-2细胞毒性较低,可为桑叶作为功能性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活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降糖活性
原文传递
The discovery and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Chifeng wind route and huge pots of Inner Mongolia and Hebei Province 被引量:5
14
作者 Zhijiu Cui Hongjiang Li +1 位作者 ling nan Dewen L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16期1531-1537,共7页
The pots discovered in Inner Mongolia and Hebei Province are huge with a maximum diameter of 9 m and a depth of 3.5 m, singular in shape,caused by weathering and wind erosion and have certain direction. They are a kin... The pots discovered in Inner Mongolia and Hebei Province are huge with a maximum diameter of 9 m and a depth of 3.5 m, singular in shape,caused by weathering and wind erosion and have certain direction. They are a kind of typical climatic geomorphology. 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S WEATHERING and WIND erosion Hongshan culture environmental changes.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outcomes of trauma patients requiring intensive care 被引量:6
15
作者 Peng-Fei Li Yao-Li Wang +3 位作者 Yu-Li Fang ling nan Jian Zhou Dan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63-167,共5页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outcomes of trauma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trauma patients in the ICU of Daping Hospital, China from January...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outcomes of trauma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trauma patients in the ICU of Daping Hospital, China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7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patient age, gender, injury mechanism,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nutritional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ound infection, abdominal abscess, anastomotic rupture, pneumonia), mortality, and adverse events (nausea, vomiting, abdominal distention). Only adult trauma patients who develop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after surgery for damage control were includ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48 h) and 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48 h). Data of all trauma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by the same investigator. Data were expressed as frequency (percentage),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normal distribution), or median (Q1, Q3) (non-normal distribution) and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Student’st-test, or rank-sum test accordingl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further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t variables with enteral nutrition.Results: Altogether 876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nd 110 were eligible for this study, including 93 males and 17 females, with the mean age of (50.0 ± 15.4) years. Traffic accidents (46 cases, 41.8%) and fall from height (31 cases, 28.2%) were the dominant injury mechanism. There were 68 cases in th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and 4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of general variables betwee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surgeries of enterectomy (1.5% vs. 19.0%,p = 0.01), ileum/transverse colon/sigmoid colostomy (4.4% vs. 16.3%,p = 0.01) and operation time (h) (3.2 (1.9, 6.1) vs. 4.2 (1.8, 8.8),p = 0.02). Other variables like ISS (p = 0.31),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20 (p = 0.79), etc.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Chi-square test showed a much better result i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regarding morality (0 vs. 11.9%,p = 0.03),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days) (76.8 ± 41.4vs. 81.4 ± 44.7,p = 0.01) and wound infection (10.3% vs. 26.2%,p = 0.0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wound infection was related to the duration required to achieve the enteral nutrition standard (OR = 1.095,p = 0.002). Seventy-six patients (69.1%) achieved the nutritional goal within a week and 105 patients (95.5%) in the end. Trauma patients unable to reach the enteral nutrition target within one week were often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infection, peritonitis, bowel resection, intestinal necrosis, intestinal fistula, or septic shock.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for trauma patients in the ICU is correlated with less wound infection, lower mortality, and shorter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ma intensive care Enteral nutrition Wound infection MORTALITY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原文传递
Phosphorylated E2F1 ts stabilized by nuclear USPll to drive PeglO gene expression and activate lung epithelial cells 被引量:3
16
作者 Dan Wang Jing Zhao +6 位作者 Shuang Li Jianxin Wei ling nan Rama K. Mallampalli Nathaniel M. Weathington Haichun Ma Yutong Zhao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0-73,共14页
Phosphorylation affects ubiquitination, stability, and activity of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thus regulating various cellular functions. E2F transcriptional factor I (E2F1) regulates paternally expressed imprinted ge... Phosphorylation affects ubiquitination, stability, and activity of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thus regulating various cellular functions. E2F transcriptional factor I (E2F1) regulates paternally expressed imprinted gene 10 (Peg10) expression, thereby promoting cell proliferat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E2FZ stability on PeglO expression and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E2FZ stability by its phos- phorylation have not been well demonstrated. Here, we describe a new pathway in which phosphorylation of E2F1 by GSK3p increases E2FZ association with the deubiquitinating enzyme,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1 (USPll), which removes K63-1inked ubiquitin chains thereby preventing E2FZ degradation in the nuclei. Downregulation of USPlZ increases E2FZ ubiquitination and reduces E2F1 stability and protein levels, thereby decreasing PeglO mRNA levels. Physiologically, USPll depletion suppress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wound healing in lung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se effects are reversed by E2F1 and PEGIO overexpression. Thus, our study reveals a new molecular model that phosphorylation promotes substrate stability through increasing its associ- ation with a deubiquitinating enzyme. The data suggest that GSK3p and USPll act in concert to modulate E2FZ abundance and PEGIO expression in lung epithelial celts to affect cell wound healing.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to lessen lung injury by improving lung epithelial cell repair and remodeling after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UBIQUITINATION E2F1 PHOSPHORYLATION USP11 cell proliferation wound hea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