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压疮修复重建的技术选择及诊疗路径探索
1
作者 李军 刘梦栋 +3 位作者 朱靓 罗玉明 项杰 韩军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难治性压疮修复重建技术及相关诊疗路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笔者治疗组收治的45例难治性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既定的诊疗路径,进行有序的围手术期准备、清创、负压封闭灌洗等治疗;... 目的:探索难治性压疮修复重建技术及相关诊疗路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6月笔者治疗组收治的45例难治性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既定的诊疗路径,进行有序的围手术期准备、清创、负压封闭灌洗等治疗;之后,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及组织缺损情况,对压疮进行二次评估及分类;再以新分类为依据,遵循保护供区及简单有效等原则,选择合理的皮瓣、肌瓣、肌皮瓣等修复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皮瓣存活率、伤口一期愈合率及压疮复发率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类型压疮修复重建技术选择方法,并完善相关诊疗路径。结果:术后皮瓣存活率100%,伤口一期愈合率97.77%。创面修复后外观功能良好,经1~4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以规范化诊疗路径为指导,根据创面缺损情况选择合理的修复重建技术,可明显提高难治性压疮临床治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压疮 修复重建技术 组织瓣 诊疗路径
下载PDF
烧伤外科临床带教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梦栋 杨薛康 +1 位作者 胡大海 韩军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9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教学模式运用于烧伤外科临床带教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烧伤外科开展传统教学模式期间入院实习的实习生40名作为B组,另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烧伤外科开展混合教学模式之后入院实习的实... 目的探讨混合教学模式运用于烧伤外科临床带教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烧伤外科开展传统教学模式期间入院实习的实习生40名作为B组,另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烧伤外科开展混合教学模式之后入院实习的实习生40名作为A组,对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评分进行统计,另对比两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A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B组同等数据评分,A组实习生总满意度97.50%(39/40)名高于B组实习生总满意度77.50%(31/40)名,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混合教学模式,对于烧伤外科临床带教应用价值较高,可全面加强实习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并且实习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混合教学 烧伤外科 临床带教 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 教学创新
下载PDF
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石雪芹 胡大海 +6 位作者 王耘川 谢松涛 韩军涛 何亭 张万福 刘梦栋 赵海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深Ⅱ°烧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使用异种脱细胞基质覆盖创面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深Ⅱ°烧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使用异种脱细胞基质覆盖创面治疗,治疗组采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含量,创面疼痛NRS评分,瘢痕增生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率。结果:(1)治疗组细菌含量呈逐渐递增、平稳、下降趋势;而同一时间段内,对照组持续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组疼痛从中度疼痛递减至轻度疼痛,而对照组持续中度疼痛;两组第6、9、12天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表皮细胞种植技术治疗深Ⅱ°烧伤创面,可显著降低创面细菌含量、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瘢痕增生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治疗 表皮细胞种植 异种脱细胞基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李军 刘梦栋 +4 位作者 朱靓 罗玉明 杨琪瑛 高晓文 韩军涛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6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骶尾部缺损面积>10.0 cm... 目的探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6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骶尾部缺损面积>10.0 cm×10.0 cm的Ⅳ期压疮患者,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0~86岁。清创前的压疮均伴有不同程度感染、坏死。Ⅰ期行清创术及负压封闭灌洗治疗,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0 cm×10.5 cm~20.0 cm×17.0 cm。待创基感染控制后,Ⅱ期行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压疮创面,穿支皮瓣面积为12.0 cm×7.0 cm~16.0 cm×10.5 cm。将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定期随访时,观察压疮复发情况、皮瓣外观与质地及供区瘢痕情况。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瓣下积液,经引流换药后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无皮瓣下感染、局部坏死、窦道形成等情况;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未见压疮复发;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柔软、抗压性及弹性好;供区创面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手术方式,操作简便易行,修复缺损面积大,供区可被直接缝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压力性溃疡 穿支皮瓣 臀上动脉 推进皮瓣
原文传递
膝部严重烧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系统康复治疗策略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梦栋 杨薛康 +4 位作者 韩夫 房卓群 张月 胡大海 陶克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系统康复治疗策略。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26例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14例患者合并髌韧带缺损,16例患者合并膝关节囊缺损。入院后1... 目的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系统康复治疗策略。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26例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14例患者合并髌韧带缺损,16例患者合并膝关节囊缺损。入院后1~3 d行创面清创,清创后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7 cm~42 cm×18 cm。清创后行VSD治疗,5~7 d后行皮瓣修复术。9例患者缺损采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7例患者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5 cm×3 cm~9 cm×7 cm膝关节囊缺损,采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10例患者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6 cm×3 cm~12 cm×4 cm髌韧带缺损,采用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1 cm×9 cm~22 cm×15 cm。术后采用"一早、二持续、三序贯"的系统康复治疗策略行膝关节功能重建。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估表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及功能进行评分。术后2周、12个月采用关节量角器测定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及伸直度。术后6、12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膝关节囊完整性及髌韧带连续性。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2例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术后皮瓣远端出现坏死,行清创及自体大腿中厚皮移植修复后创面愈合。术后12个月患者IKDC膝关节评估表评分为(79±8)分,明显高于术前的(64±7)分(t=7.20,P〈0.05)。术后12个月患者膝关节屈曲度为(117±10)°,明显大于术后2周的(35±8)°(t=32.65,P〈0.05)。术后12个月患者膝关节伸直度为(12±9)°,显著小于术后2周的(61±9)°(t=19.63,P〈0.05)。术后6、12个月,9例采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患者膝关节囊完整性及髌韧带连续性良好,7例采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患者膝关节囊完整性良好,10例采用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患者髌韧带连续性良好。术后12个月随访,皮瓣存活良好,患者膝部外形良好,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或带阔筋膜、髂胫束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早期行膝关节系统康复治疗,患者膝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膝损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功能重建
原文传递
Changes of serum Tau, GFAP, TNF-α and malonaldehyde after blast-re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12
6
作者 liu mengdong Luo Peng +1 位作者 Wang Zhanjiang Fei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17-322,共6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of serum Tau protein,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and malonaldehyde (MDA) in rats after blast-re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of serum Tau protein,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and malonaldehyde (MDA) in rats after blast-re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TBI) and to provide relativ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BTBI mechanism and seek specific biomarkers for BTBI. Methods: Nine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moderate blast injury group, and severe blast injury group (n=30 for each). Rats in the moderate and severe blast injury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exposed to corresponding levels of BTBI. After explosion, serum levels of Tau, GFAP, TNF-α, and MDA in each group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assay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jury (8 h, 24 h, 3 d, and 6 d). The extent of brain damage was detected by Nissl staining and TUNEL assay. Results: Serum levels of Tau and GFAP rapidly increased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24 h after either moderate or severe blast injury. All the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t all time points (P〈0.05). Serum TNF-α level of both injury groups peaked at 8 h after BTBI and stay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t all time points (P〈0.05). Serum MDA of two injury groups began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at 3 d and the level stay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until 6 d (P〈0.05). Moreover, unlike the other biomarkers, serum MDA of severe blast injur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oderate blast injury group at 6 d (P〈0.05).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serum Tau, GFAP, and TNF-α showed a good sensitivity at the acute phase after BTBI (within 24 h). However, their specificity and correlation with the extent of injury were limited in this experiment. Moreover, although the change of serum MDA showed a poo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o the diagnosis of BTBI during the first few days, it can reflect the injury degree at 6 d after injury. Therefore,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methods of detecting more serum markers and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multiple markers in diagnosing BT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re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au proteins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MALONDIALDEHYDE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重度烧伤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宁正颖 刘梦栋 +1 位作者 尹文 杨薛康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重度烧伤的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临床对照...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重度烧伤的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同时筛查纳入的文献,纳入PRP治疗重度烧伤的随机对照试验(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创建至2019年4月)。由2名专业人员独立提取资料进行核对、评价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RR=1.17,95%CI(1.08,1.26),P<0.0 001]、创面愈合时间[RR=-4.98,95%CI(-7.60,-2.36),P=0.0 002]、瘢痕指数[RR=-1.70,95%CI(-2.09,-1.30),P<0.00 001]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R=-2.54,95%CI(-3.73,-1.34),P<0.00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PRP在治疗重度烧伤方面较优秀,但此结论仍需更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烧伤 有效性研究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以目标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烧伤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苗文 谢松涛 +2 位作者 刘梦栋 石珊 王玲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10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评价以目标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烧伤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烧伤手术室接收的42名实习生开展教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组实施以目标为导... 目的评价以目标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烧伤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烧伤手术室接收的42名实习生开展教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组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出科成绩和优良率、实习前后自信心和烧伤手术技能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和优良率均高于常规组;两组实习后自信心、术式选择、手术的创新性与优化、手术并发症控制、术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评分均高于实习前,且实习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提升自信心、提高操作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可提高烧伤手术室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和烧伤手术技能,还可提高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烧伤 手术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