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坡条形基础下地基极限承载力多因素影响规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震 默杨 +2 位作者 任连伟 刘尚各 PHILLIPS Declan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7-44,共8页
为了系统分析边坡对临坡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和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针对不同坡顶距、坡角、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了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的多因素演化规律。结果表... 为了系统分析边坡对临坡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和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针对不同坡顶距、坡角、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了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的多因素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随坡顶距增加而增大,当坡顶距b与基底宽度B之比大于5时增长趋于停滞,但未达到平地地基数值;地基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随坡角增加近似线性减小,变化速率基本不受坡顶距的影响;地基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系数随砂土相对密实度增加而增大,同时受到坡顶距的影响,大坡顶距下随相对密实度的变化速率高于小坡顶距;地基极限承载力受基底宽度的影响程度小于坡顶距,随基底宽度增加小幅度增大,极限承载力系数随基底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地基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对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不敏感;减小坡角、提高相对密实度与增大坡顶距对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有类似的效果,单纯通过增大坡顶距仍不能达到接近平地极限承载力的水平,适当地减小坡角、增加相对密实度可增大接近平地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临坡工程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借鉴,对推动临坡地基的工程定量计算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坡基础 条形基础 极限承载力 多因素 数值分析 极限平衡法 滑移线场法
下载PDF
新建路基开挖换填对下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史世波 刘尚各 +1 位作者 陈飞飞 张伟 《路基工程》 2021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依托南京市某市政道路上跨既有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分别采用二维梁-弹簧法与三维有限元法对路基开挖与回填等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既有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新建路基换填... 依托南京市某市政道路上跨既有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分别采用二维梁-弹簧法与三维有限元法对路基开挖与回填等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既有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新建路基换填采用轻质泡沫土的处理方式安全可行;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新建路基工程不会对下方的盾构隧道结构造成安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换填 轻质泡沫土 数值模拟 盾构隧道 管片衬砌
下载PDF
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尚各 彭文波 +3 位作者 刘继国 郭锐 刘夏临 谢全敏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1-246,共6页
针对当前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问题,基于黄金分割法、熵权法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改进云模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黄金分割法计算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值,再使用熵权法确定风险评估的指标... 针对当前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问题,基于黄金分割法、熵权法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改进云模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黄金分割法计算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值,再使用熵权法确定风险评估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云模型计算综合评估结果,得到隧道施工风险等级。将该模型运用于怀阳高速公路马咀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中,其结果与常规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结果一致,验证了所建隧道施工采用改进云模型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的合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安全 风险评估 黄金分割法 熵权法 改进云模型
下载PDF
基于MTS-Choquet群决策法的隧道施工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育谦 宋明 +1 位作者 刘尚各 谢全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6,共9页
目前隧道施工方法选择主要以经验为主,以相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为辅,其优化决策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滞后。为此,基于马田系统(MTS)、Choquet模糊积分、群决策和信噪比等基本理论,建立了隧道施工方法优选决策模型。该模型以施工环境等6个指... 目前隧道施工方法选择主要以经验为主,以相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为辅,其优化决策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滞后。为此,基于马田系统(MTS)、Choquet模糊积分、群决策和信噪比等基本理论,建立了隧道施工方法优选决策模型。该模型以施工环境等6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依托区间数构建各专家h决策矩阵及异常工法区间矩阵,并聚合群决策矩阵和相关规范化,然后基于标准差、方差、马氏距离理论求解各子属性集Y_(q)下异常工法区间矩阵间的马氏距离矩阵,进而由望大特性信噪比求得各属性模糊测度值,最后分别按工法各属性、各工法计算Choquet模糊积分综合评价值并排序,确定最优隧道施工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怀阳高速公路马咀隧道Ⅳ级围岩,对CD(I_(1))、CRD(I_(2))、双侧壁导坑开挖(I_(3))三种工法进行了评判,得到了其优劣排序为I_(3)>I_(2)>I_(1),即该隧道Ⅳ级围岩最优施工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法,这与目前经验认知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方法优选群决策 马田系统 区间Choquet模糊积分 望大特性区间信噪比 马氏距离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the fracturing mechanism of shock wave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adjacent blast holes in deep rock blasting 被引量:7
5
作者 Yuan Wei liu shangge +6 位作者 Wang Wei Su Xuebin Li Zonghong Li Jiaxin Wen Lei Chang Jiangfang Sun Xiaoyu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735-746,共12页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detonators, millisecond blasting is regarded as a signifi cant promising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rock fragmentation in deep rock blasting.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f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detonators, millisecond blasting is regarded as a signifi cant promising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rock fragmentation in deep rock blasting.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fracturing mechanisms of short-delay blasting. In this work, a rectangle model with two circle boreholes is modeled as a particles assembly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o simulate the shock wave interactions induced by millisecond blasting. The rectangle model has a size of 12 × 6 m (L × W) and two blast holes have the same diameter of 12 cm. The shock waves are simplifi ed as time-varying forces applied at the particles of walls of the two boreholes. Among a series of numerical tests in this study, the spacing between two adjacent boreholes and delay time of millisecond blasting are considered as two primary variables, and the decoupling charge with a coeffi cient of 1.5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each c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ress superposition is not a key factor for improving rock fragmentation (tensile stress interactions rather than compressive stress superposition could aff ect the generation of cracks), whereas collision actions from isolated particles or particles with weakened constrain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reating the fracture network. The delay time has an infl uence on causing cracks in rock blasting, however, whether it works heavily depends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ho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FRAGMENTATION MILLISECOND BLASTING shock wave DECOUPLING charg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准东露天煤矿煤层底板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参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殷秀文 刘尚各 梁全青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17-21,共5页
准东露天煤矿北帮为顺层边坡,且煤层底板存在软弱夹层,在降雨作用下,具有沿软弱夹层滑动失稳的风险;针对此情况开展了软弱夹层试样在天然和饱和状态下的直接剪切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试验结果与准东煤... 准东露天煤矿北帮为顺层边坡,且煤层底板存在软弱夹层,在降雨作用下,具有沿软弱夹层滑动失稳的风险;针对此情况开展了软弱夹层试样在天然和饱和状态下的直接剪切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试验结果与准东煤矿北帮边坡当前稳定状况,结合参数反演分析,提出了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参数的合理建议值,天然条件下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取值分别为27.4 kPa、23.3°,降雨条件下取值分别为18.3 kPa、21.1°。研究结果可作为准确评价北帮边坡稳定性的基础,进而为边坡的处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边坡 煤层底板 软弱夹层 抗剪强度
下载PDF
考虑围压效应和塑性演化机制的中密砂力学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震 赵洪波 +2 位作者 刘尚各 徐荣超 王云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10-2620,共11页
为了实现对中密砂工程受荷变形的准确预测,基于岩土材料宏观弹塑性理论框架和三轴试验结果,分析中密砂变形、强度的影响因素和特征,建立适应的屈服准则、硬化法则和流动法则。研究结果表明:(1)中密砂的三轴力学特征对围压较为敏感,随围... 为了实现对中密砂工程受荷变形的准确预测,基于岩土材料宏观弹塑性理论框架和三轴试验结果,分析中密砂变形、强度的影响因素和特征,建立适应的屈服准则、硬化法则和流动法则。研究结果表明:(1)中密砂的三轴力学特征对围压较为敏感,随围压增大,应力–应变曲线形态逐渐变化,线性段斜率和峰值强度增大,软化段减弱并消失,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线性段斜率基本无变化,体积剪胀程度减小,高围压试验结束时体积应变相对初始加载时仍处于剪缩状态;(2)考虑中密砂的围压效应和剪切破坏,采用第三主应力和等效塑性剪应变增量表达塑性内变量,峰值点处塑性内变量大于0.5,相对岩石更为滞后;(3)弹性模量随围压呈指数型函数规律增大,泊松比近似为常数;(4)塑性变形过程中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近似符合线性规律,内摩擦角近似线性增大,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并符合指数类函数特征;(5)剪胀角在低围压下随塑性变形逐渐减小,高围压下先增大后减小,高围压下剪胀角低于低围压;(6)数值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度高,可表达中密砂围压效应和塑性演化机制,适用于对应力状态敏感的中密砂的精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围压效应 塑性演化 中密砂 力学模型 弹塑性理论
原文传递
盾构隧道下穿城市高架桥桩基预加固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夏临 张军 +2 位作者 陈必光 刘尚各 舒恒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8-224,共7页
文章以某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高架桥工程为依托,对盾构施工前城市高架桥桩基的预加固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4种加固方案,分别是袖阀管注浆预加固方案、隔离桩预加固方案、袖阀管注浆+隔离桩预加固方案和袖阀管注浆+隔离桩+新... 文章以某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高架桥工程为依托,对盾构施工前城市高架桥桩基的预加固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4种加固方案,分别是袖阀管注浆预加固方案、隔离桩预加固方案、袖阀管注浆+隔离桩预加固方案和袖阀管注浆+隔离桩+新增桩基预加固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每种预加固方案的设计思路,最后对4种预加固方案进行了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单独设置袖阀管注浆的预加固方案和单独设置隔离桩的预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有限;同时设置袖阀管注浆和隔离桩的预加固方案能很好地控制桩基的水平位移、竖向沉降及墩台的差异沉降,加固效果较好;而额外再增设桩基的预加固方案,对沉降控制的贡献有限,性价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高架桥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预加固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