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改进频率增强分解变压器的有色金属价格预测
1
作者 王瑞 宋琦 +1 位作者 刘文慧 摆玉龙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60,I0004,共11页
准确预测有色金属价格对于决策者、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预测模型,称为(EVMD-ICEEMDAN-RFEDformer,EIRF).首先,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原始价格分解... 准确预测有色金属价格对于决策者、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预测模型,称为(EVMD-ICEEMDAN-RFEDformer,EIRF).首先,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原始价格分解为多个分量,同时使用改进的蚁狮搜索算法(modified ant lion optimization,MALO)对VMD的两个参数进行优化.其次,采用改进的带有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式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进一步分解VMD产生的残差序列,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将所有分解的子序列输入到改进的频率增强分解变压器(reinforced frequency enhanced decomposition transformer,RFEDformer)中.最后,合并RFEDformer的预测并得出最终结果.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文中利用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锡、铜和镍价格数据制定了3个不同的实验,并与12个对比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合模型在3个数据集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价格预测 蚁狮优化算法 二次分解 RFEDformer模型 Sophia优化器 IKMSE损失函数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多元化教学法在肿瘤药学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文辉 王可欣 +5 位作者 肖轶雯 孙宝 罗芝英 肖辰琳 张毕奎 赵晓华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9期2526-252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多元化教学法在肿瘤药学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第一、二期参加湖南省肿瘤药学服务能力培训班的175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期学员(n=76)采取授课教学法(LBL+CBL教学法),第二期学员(n=99)...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多元化教学法在肿瘤药学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第一、二期参加湖南省肿瘤药学服务能力培训班的175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期学员(n=76)采取授课教学法(LBL+CBL教学法),第二期学员(n=99)采取人工智能+多元化教学法(AI+LBL+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从培训效果满意度、学习体验满意度和教学计划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第二期培训效果满意度评价(99.0%vs 90.8%,P<0.05)以及教学计划满意度评价(99.0%vs 78.9%,P<0.05)优于第一期。人工智能+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开拓临床思维和提高药学实践水平方面优于传统授课教学法(P<0.05)。提高科研工作能力方面,授课教学法表现更优(P<0.05)。学员培训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是情景模拟教学(97.0%)、结合案例教学(90.0%)、常规多媒体教学(53.5%)。结论人工智能+多元化教学方法满意度更高,更有利于肿瘤临床药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中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更受学员欢迎,研究构建的肿瘤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模式可为其他相关的培训与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元化教学 临床药师 肿瘤药学服务 情景模拟教学
下载PDF
辽宁大连骆驼山早更新世巨副驼头骨化石
3
作者 董为 刘文晖 +4 位作者 白炜鹏 刘思昭 王元 刘金远 金昌柱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8,共22页
起源于中始新世的骆驼科(Camelidae)是一支在北美的新生代期间演化非常成功的类群,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其中的一类约在中中新世期间经白令陆桥迁徙到亚洲,随后扩散到欧洲和非洲。虽然骆驼科在北美新生代期间演化辐射出很多种类,但从北美... 起源于中始新世的骆驼科(Camelidae)是一支在北美的新生代期间演化非常成功的类群,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其中的一类约在中中新世期间经白令陆桥迁徙到亚洲,随后扩散到欧洲和非洲。虽然骆驼科在北美新生代期间演化辐射出很多种类,但从北美扩散到旧大陆的骆驼只有一个族(Camelini)的两个属:副驼(Paracamelus)和骆驼(Camelus)。巨副驼(Paracamelus gigas)是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化石骆驼,一直被认为是起源于北美的Megatylopus之类的大型骆驼,然后扩散到旧大陆其他地区,最后演化成诺氏驼(Camelus knoblochi)及双峰驼(C.bactrianus)。但也有学者认为骆驼属起源于非洲。最近在大连复州湾骆驼山金远洞第四纪堆积剖面的第4层中出土了一些骆驼化石,其中1件破损的头骨和带有两枚下臼齿的残破下颌骨经研究被归入巨副驼。根据对巨副驼及其他副驼种的地理及年代分布的研究,巨副驼的直接祖先应该类似于晚上新世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体型稍小的阿氏副驼(P.alexejevi)或相似类型。大连出产的巨副驼在形态及大小上与诺氏驼接近,但其齿列长度略大于诺氏驼且明显大于野生双峰驼(C.ferus)及单峰驼(C.dromedarius)。而巨副驼与诺氏驼在地理分布上的重叠范围较大,时代分布上呈先后关系,因此可以认为巨副驼是诺氏驼的直接祖先,巨副驼在中更新世晚期通过P3收缩或简化及p3消失而演化成诺氏驼。综合化石层位的古地磁测年及花粉分析结果判断,巨副驼在早更新世的1.1~1.52 Ma期间栖息在大连半岛的森林草原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早更新世 洞穴堆积 骆驼 巨副驼 演化
下载PDF
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珈敏 关皓 +9 位作者 李海萍 贾志锋 马祥 刘文辉 陈有军 陈仕勇 蒋永梅 甘丽 周青平 杨丽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4,7∶3,8∶2,10∶0。在燕麦乳熟期和豌豆结荚期刈割后调制袋装发酵TMR,共设计12个处理,其中6个不接种乳酸菌,按照6个不同混播比例分别为C_(1)、C_(2)、C_(3)、C_(4)、C_(5)、C_(6);另外6个处理在各比例基础上均匀加入混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60∶短乳杆菌248∶戊糖乳杆菌260,比例为1∶1∶1,菌活:10^(6) cfu·mL^(-1)左右),即分别为I_(1)、I_(2)、I_(3)、I_(4)、I_(5)、I_(6)。所有处理按照饲草和农副7∶3的比例加入农副产品(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油菜粕=1∶1∶1),实验室温度(20±5)℃下发酵60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原料中燕麦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蛋白呈下降趋势,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添加混合乳酸菌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损失(P<0.05)、pH和NH_(3)-N/TN(P<0.05),其中C_(3)和I3的干物质损失为0.38%和0.15%,显著低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各混合比例的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的粗蛋白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单一燕麦发酵TMR和单一豌豆发酵TMR(P<0.05),其中I2的瘤胃降解率最优。C_(3)和I3的瘤胃NH_(3)-N含量为29.65%和31.68%,显著高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通过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对发酵TMR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I2(0.868),其次是I3(0.610)和C_(3)(0.469)。因此当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或5∶5时,可将其作为主要饲草来源生产高品质发酵TMR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用豌豆 混播比例 发酵TMR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彩锦 王学敏 +10 位作者 刘文辉 曾燕霞 包明芳 尚继红 张尚沛 朱新忠 高婷 崔峻岭 张国辉 陈志龙 沙晓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9-357,共9页
草种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及新品种(系)选育已是当前草种业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主要从... 草种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及新品种(系)选育已是当前草种业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主要从草种质资源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及分子水平4个方面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总结和展望,旨在为草种质资源的创制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高寒区披碱草属种质资源花序分支与种子产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辉 张永超 +1 位作者 刘文辉 马兴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4-811,共8页
披碱草属牧草生态适应性强,是青藏高原地区草地质量改善的主要种质资源。为探究披碱草属花序分支与未分支花序的种子产量差异及花序分支性状与种子产量的关系,本研究以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75份披碱草属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 披碱草属牧草生态适应性强,是青藏高原地区草地质量改善的主要种质资源。为探究披碱草属花序分支与未分支花序的种子产量差异及花序分支性状与种子产量的关系,本研究以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75份披碱草属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了发生分支和未发生分支的花序种子产量,同时对花序分支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发现:花序分支种子产量均显著高于花序未发生分支的种子产量(P<0.05);分支穗种子重、总花序重、分支穗种子数、小穗数与种子产量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9,0.71和0.86。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通过增加总花序重、分支穗种子数、主轴种子数来增加分支穗种子重,进而显著提高种子产量。披碱草属花序分支性状对种子产量影响较大,可为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筛选利用和小麦族的育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花序分支 种子产量
下载PDF
季节性氮磷配施提升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正海 刘文辉 +5 位作者 张永超 秦燕 米文博 罗峰 刘曼 起惠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为明确秋收后施肥对翌年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2019年以5龄环湖寒生羊茅为试验材料,对比秋季施肥和春季施肥下环湖寒生羊茅的饲草和种子生产性能及肥料利用效率。试验设置0(N_(0))和60(N_(60))kg·hm^(-2)2个施... 为明确秋收后施肥对翌年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2019年以5龄环湖寒生羊茅为试验材料,对比秋季施肥和春季施肥下环湖寒生羊茅的饲草和种子生产性能及肥料利用效率。试验设置0(N_(0))和60(N_(60))kg·hm^(-2)2个施氮水平,0(P_(0))、60(P_(60))、75(P_(75))和90(P_(90))kg·hm^(-2)4个施磷水平,共计8个处理组合。测定株高、茎粗、生殖枝数、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秋季和春季施氮肥均可提高环湖寒生羊茅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增幅分别在62.79%和12.58%以上。但秋季施肥具有刺激生殖枝数进而保持种子生产的优势,春季施肥有促进饲草生产的优势。秋季施氮较春季提升种子产量的增幅为37.38%~73.99%。春季施氮较秋季提升地上生物量的增幅为6.47%~51.19%。2)氮肥是促进5龄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的主要肥料。施氮对株高、生殖枝数、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提升幅度分别为20.24%、19.10%、133.94%和89.66%。单施磷肥可降低株高和生殖枝数,降幅分别为3.12%和3.79%。由于氮肥和磷肥对种子生产的协同作用,种子产量较大值出现在N_(60)P_(75)水平,在秋季施肥时高达233.19 kg·hm^(-2)。3)对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肥料利用效率分析发现,磷肥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不存在施肥季节差异(P>0.05)。氮肥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秋季施肥分别是春季施肥的1.37和2.74倍以上。在施肥量方面发现无论春季还是秋季施肥,在仅施氮处理有最大的肥料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在同一施氮水平,随施磷量增加肥料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4)生殖枝数与种子产量间相关性系数均保持在0.809(P<0.01)以上,通过线性方程能较好拟合生殖枝数与种子产量、种子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和株高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综合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生产性能及肥料利用效率的表现,应重视氮肥对于生长年限较长的环湖寒生羊茅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季节 高寒地区 农艺性状 肥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高寒地区17个燕麦品种营养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
8
作者 关皓 许多 +8 位作者 李海萍 贾志锋 马祥 刘文辉 陈有军 李欣洋 黄艳玲 周青平 陈仕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98,共14页
为评价不同饲用燕麦营养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本试验选取了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种植的17个燕麦品种,于乳熟期收获,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体外产气量,计算饲草品质评定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不同品种燕... 为评价不同饲用燕麦营养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本试验选取了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种植的17个燕麦品种,于乳熟期收获,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体外发酵参数和体外产气量,计算饲草品质评定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不同品种燕麦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燕麦干物质含量为24.44%~32.91%FW,莫妮卡最高;粗脂肪含量为1.60%~4.03%DM,青海444最高;粗蛋白含量为4.35%~6.23%DM,青海444最高;粗灰分含量为4.58%~6.51%DM,青海444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为3.49%~12.61%DM,青甜2号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分别为45.56%~62.31%DM和23.75%~32.38%DM,均为坝燕6号最高。饲草品质评定指数方面,相对饲喂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分别是95.06~143.74和118.32~213.25,均为甜燕1号最高。饲草分级指数为6.34~11.91 MJ·d^(-1),青海444最高。瘤胃发酵参数方面,pH为6.58~7.07,悍马最高;氨态氮含量为9.65~15.87 mg·dL^(-1),青海444最高;干物质降解率为63.01%~76.47%,牧王最高。体外产气量方面,不同品种燕麦不同时间点的累计产气量存在差异。72 h累计产气量为56.59~105.28 mL,产气最多的为牧王。综合以上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17个燕麦品种的综合得分排序如下:青海444>甜燕1号>青甜1号>甜燕3号>青甜2号>甜燕麦>贝勒>莫妮卡>牧王>白燕7号>悍马>优牧1号>梦龙>福瑞至>太阳神>爱沃126>坝燕6号。因此,青海444是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的营养品质及潜在饲用价值最优的燕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营养价值 瘤胃降解特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下载PDF
燕麦AsGRAS3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吴瑞 刘文辉 +2 位作者 梁国玲 刘凯强 琚泽亮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71-3382,共12页
非生物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燕麦(Avena sativa L.)的生长和发育,其关键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可为提高植物逆境耐受性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燕麦叶片中克隆到AsGRAS36基因,该蛋白N端含有DELLA结构域和TVHYNP结构域,确定其属于DELLA... 非生物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燕麦(Avena sativa L.)的生长和发育,其关键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可为提高植物逆境耐受性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燕麦叶片中克隆到AsGRAS36基因,该蛋白N端含有DELLA结构域和TVHYNP结构域,确定其属于DELLA蛋白。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AsGRAS36编码611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4.81 kD,理论等电点为4.97,为亲水性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sGRAS36与大麦GRAS28和小麦GRAS115的亲缘关系最近。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揭示AsGRAS36基因启动子含有脱落酸和水杨酸等激素响应元件和干旱、低温等胁迫响应元件。蛋白互作预测显示与AsGRAS36互作的蛋白参与到植物的胁迫响应过程。基因表达分析表明AsGRAS36在燕麦受到非生物胁迫后迅速表达,对高温、干旱等胁迫和激素诱导响应敏感。该研究结果为AsGRAS36基因及DELLA蛋白在燕麦非生物胁迫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DELLA蛋白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重现·跨越·融合:让共情照进历史——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情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文辉 季唯可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20-131,共12页
崛起的中国正在激发人们重温历史的兴趣。然而在历史与当下时空的双重错位中,历史如何才能打破时空界域,从古代穿梭到当下,达到与今人的共情,从而塑构古今共通的意义空间呢?以“共情”理论作为视镜,通过聚焦《典籍里的中国》的历史情境... 崛起的中国正在激发人们重温历史的兴趣。然而在历史与当下时空的双重错位中,历史如何才能打破时空界域,从古代穿梭到当下,达到与今人的共情,从而塑构古今共通的意义空间呢?以“共情”理论作为视镜,通过聚焦《典籍里的中国》的历史情境塑构与时空跨越,在历史时空的重现、跨越与融合三个维度进行情境分析。研究发现:在时空重现上,依凭复调式结构、感染力话语与视听表达,营构历史的情境,重现历史的在场感;在时空跨越上,通过古今对话、场景透视与理性诠释,实现情境织构与文化解读;在时空融合上,借由意义建构、文化交融与心理赋能,达到情境共通与情感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 时空 共情 历史情境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评价及生物指标的确立
11
作者 胡伟 刘文辉 +1 位作者 刘凯强 吴雨涵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55-3867,共13页
建植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治理草地退化的重要举措,为探明不同早熟禾属(Poa L.)人工草地土壤质量差异及其青藏高原地区土壤质量评估指标,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地区9个早熟禾属材料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19个土壤理化因子作为全数据集(TDS)... 建植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治理草地退化的重要举措,为探明不同早熟禾属(Poa L.)人工草地土壤质量差异及其青藏高原地区土壤质量评估指标,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地区9个早熟禾属材料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19个土壤理化因子作为全数据集(TDS)进行描述性特征分析,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将指标分组以确定适宜的土壤质量因子,结合Norm值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DS),并计算了土壤质量(SQI)指数。发现MDS包括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含水量、土壤三相结构距离、全碳、全氮、全磷、全钾和铵态氮。9种早熟禾人工草地土壤质量I-3-21-1>I-3-22-10>09-106>QC>09-004>QL>09-304>16-369>QB,SQI与早熟禾干草产量高度相关,表明该指数对评价青藏高原地区早熟禾生产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意义,可以为青藏高原地区早熟禾评价及退化草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早熟禾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干草产量
下载PDF
CK-45W-40发动机油在DPF轻卡上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刘恒瑞 刘文辉 +3 位作者 李文华 王伟 王天儒 张志欣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随着物流运输行业中轻卡的国家排放法规升级,应用颗粒捕集器(DPF)、废气再循环(EGR)等技术的轻卡车辆数量逐渐攀升。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对发动机润滑油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API CK-4规格的台架性能要求及... 随着物流运输行业中轻卡的国家排放法规升级,应用颗粒捕集器(DPF)、废气再循环(EGR)等技术的轻卡车辆数量逐渐攀升。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对发动机润滑油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API CK-4规格的台架性能要求及与CI-4规格的性能指标差异,并对研制的CK-4 5W-40柴油发动机油在轻卡上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K-4 5W-40在加装颗粒捕集器的轻卡车辆上行驶里程可达3万km,能为物流运输行业有效降低车辆运营中的保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45W-40 发动机油 柴油机油 DPF 轻卡
下载PDF
W-Ni_(2)P@NiFe LDH/NF的合成及其用于高效电催化析氧研究
13
作者 刘文辉 段永明 +3 位作者 王宏伟 侯玉龙 王琨 刘登登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7,共5页
以NiFe LDH微米级小球为骨架支撑,原位生长W掺杂Ni_(2)P纳米片,形成了以NiFe LDH为核、W-Ni_(2)P为壳的独特纳米阵列,并通过SEM、XRD和电化学催化性能测试等手段对W-Ni_(2)P@NiFe LDH/NF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Ni_(... 以NiFe LDH微米级小球为骨架支撑,原位生长W掺杂Ni_(2)P纳米片,形成了以NiFe LDH为核、W-Ni_(2)P为壳的独特纳米阵列,并通过SEM、XRD和电化学催化性能测试等手段对W-Ni_(2)P@NiFe LDH/NF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Ni_(2)P@NiFe LDH/NF独特的三维球状纳米结构加快了电荷转移速率,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并在W-Ni_(2)P与NiFe LDH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了析氧反应的电催化性能和耐久性。与Ni_(2)P和NiFe LDH相比,球状结构W-Ni_(2)P@NiFe LDH/NF表现出优异的OER性能,在电流密度为40 mA/cm^(2)时,过电势仅为251 mV;Tafel斜率仅为52 mV/dec;电化学阻抗最小;Cdl值为3.51 mF/cm^(2),且维持电流密度23 mA/cm^(2)超过10 h无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长 电化学性能 析氧反应
下载PDF
老芒麦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变化特征及对养分的响应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永超 梁国玲 +4 位作者 秦燕 刘文辉 贾志锋 刘勇 马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9-237,共9页
试验以青藏高原青海省高寒草地中广泛分布和退化草地补播改良中的常用牧草品种-青牧1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分析老芒麦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变化特征及对养分的响应。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湖东地区设置1~6龄老芒麦自然生长... 试验以青藏高原青海省高寒草地中广泛分布和退化草地补播改良中的常用牧草品种-青牧1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分析老芒麦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变化特征及对养分的响应。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湖东地区设置1~6龄老芒麦自然生长田,6龄老芒麦施肥田和老芒麦连续施肥田(6年)3个处理。从2015年开始,每年5月进行老芒麦种植,播量2.25 g·m^(-2),行距30 cm,小区面积15 m^(2)(3 m×5 m)。采用KONICA MINOLTA,INC公司的SPAD分析仪,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株健康植株,从旗叶开始从上往下依次测定3片叶子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采用LI-COR公司的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在老芒麦开花期(7月底-8月初),选择天气晴朗早上10:30-11:30,随机选取5株健康植株对其旗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3龄时老芒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降低趋势,6龄时老芒麦叶片出现了逆向衰老现象;随着老芒麦年龄增加,旗叶净光合速率持续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从3龄开始显著降低,且3~6龄间无显著差异;青牧1号老芒麦6龄田,氮肥和磷肥施入普遍提高老芒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且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33.30%~48.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05%~30.72%),叶片逆向衰老现象在高氮处理下得到缓解,氮肥和磷肥施入普遍提高老芒麦叶片净光合速率,N(60 kg·hm^(-2))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10.77μmol·m^(-2)·s-1);青牧1号老芒麦在连续施肥6年处理下,低氮(45 kg·hm^(-2))施肥下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磷肥对保持老芒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效果不显著;中度氮肥(60 kg·hm^(-2)),同时配合磷肥添加长期施入,可有效维持高龄老芒麦叶片的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衰老 叶绿素 光合作用 土壤养分添加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荒漠肉苁蓉挥发油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5
作者 刘文慧 刘珂圻 袁洁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46-50,58,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荒漠肉苁蓉挥发油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荒漠肉苁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1 (g∶mL)、超声功率300 W、氯化钠溶液浓度12%,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0.... 采用超声波辅助-盐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荒漠肉苁蓉挥发油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荒漠肉苁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1 (g∶mL)、超声功率300 W、氯化钠溶液浓度12%,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0.047%。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荒漠肉苁蓉挥发油浓度在0.4~2.4 mg/mL时,对DPPH·、·O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对Cu^(2+)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挥发油 超声波辅助-盐析-水蒸气蒸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苜蓿根腐病生防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曾亮 柴继宽 +3 位作者 赵桂琴 李春杰 刘文辉 姚拓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5-831,共7页
根腐病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中的重要限制性病害,应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防治对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不同地区苜蓿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95株真菌中筛选出了2株对根腐病病原菌抑菌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2株拮... 根腐病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中的重要限制性病害,应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防治对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不同地区苜蓿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95株真菌中筛选出了2株对根腐病病原菌抑菌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ZY56和GY37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对2株菌株的拮抗能力及盆栽防效的测定结果表明:2株菌株对4种镰刀菌(Fusarium spp.)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7 d抑菌率在54.9%~75.3%之间,其中ZY56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的抑菌率较高,而GY37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的抑菌效果更好;ZY56对盆栽苜蓿根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多菌灵,达到66.4%,且促进生根效果明显,GY37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腐病 生防真菌 筛选鉴定 防效
下载PDF
添加麦麸和乳酸菌对川西北高寒地区燕麦裹包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海萍 关皓 +9 位作者 贾志锋 刘文辉 陈仕勇 徐美玲 陈生翠 严东海 蒋永梅 甘丽 张珈敏 周青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2-310,共9页
川西北高寒地区燕麦收获时含水量较高,环境温度较低,燕麦青贮品质不佳。本文为提高燕麦青贮品质,研究了自选乳酸菌发酵生物学特性,评价了麦麸和自选乳酸菌菌株对燕麦裹包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因素A,A_(0):0%... 川西北高寒地区燕麦收获时含水量较高,环境温度较低,燕麦青贮品质不佳。本文为提高燕麦青贮品质,研究了自选乳酸菌发酵生物学特性,评价了麦麸和自选乳酸菌菌株对燕麦裹包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因素A,A_(0):0%麦麸;A_(1):30%麦麸;因素B,B_(0):对照;B_(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60(LP160);B_(2):Lactobacillus brevis 248(LB248);B_(3):商业菌。每个裹包50 kg,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自选菌株LP160和LB248在模拟冻融(20℃/-5℃)条件下生长迅速、产酸快。燕麦裹包青贮60 d后,添加麦麸后青贮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显著增加(P<0.01),添加乳酸菌后青贮pH和氨态氮显著降低(P<0.01),其中A_(0)B_(1)组发酵品质最优,A_(1)B_(1)组营养品质最优,即LP160效果最优。综上,添加麦麸和自选菌株可以有效改善川西北高寒地区燕麦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为该地区青贮饲料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裹包青贮 燕麦 发酵品质 乳酸菌 麦麸
下载PDF
成烃生物组合对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广 刘文汇 +4 位作者 罗厚勇 王杰 陈强路 腾格尔 卢龙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2-913,I0002,共13页
油气生成的母质是地质历史上沉积有机质,这些有机质是生物体埋藏演化的结果,其中形成具有生烃能力的沉积有机质的那部分生物称为成烃生物。不同成烃生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不同,导致不同成烃生物组合烃源岩的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 油气生成的母质是地质历史上沉积有机质,这些有机质是生物体埋藏演化的结果,其中形成具有生烃能力的沉积有机质的那部分生物称为成烃生物。不同成烃生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不同,导致不同成烃生物组合烃源岩的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因而成烃生物及其碳同位素组成是油源对比(特别是高过熟烃源岩)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各层段烃源岩成烃生物组合面貌的研究,发现从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到晚寒武世逐渐过渡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共存,从早奥陶世开始,底栖藻类有增多的趋势,但仍以浮游藻类为主。结合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一般轻于-34‰,而以浮游藻类为主的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一般重于-30‰。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在碳源利用以及光合作用对碳同位素分馏差异是导致其碳同位素组成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早古生代 烃源岩 成烃生物 干酪根 碳同位素
下载PDF
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监测与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蓝 李魁彪 +7 位作者 陆剑云 陈艺韵 刘艳慧 鲁恩洁 马钰 夏丹 刘文辉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2,119,共7页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基因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本地区H7N9病毒病原学特点,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广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0份,提取核酸扩增HA、NA、M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重要蛋白突变情况和遗传进化特点。结果广州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同源性差异较大,大部分毒株基因与广东毒株同源性最高,部分毒株基因与河南、内蒙古等地毒株同源性最高。监测到5株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部分病毒出现了HA蛋白Q226L的突变,提示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α-2, 6Gal受体结合能力增加。HA蛋白和NA蛋白上糖基化位点均有一定的增加和缺失突变。HA、NA和M1蛋白上毒力相关位点均突变增强。M2蛋白均呈现耐药突变,同时监测到2株高致病性突变株出现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遗传进化结果显示,HA基因和NA基因在华南和华东分支均有分布,M1基因进化特点相对复杂,分别与华南地区H9N2、H7N9病毒,及北方地区的H7N9病毒重组。结论 2017年广州地区发现2株对达菲耐药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变异株。H7N9禽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不断发生进化重组,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复杂性,提示高致病性耐药株有向华南以外地区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突变株 耐药 基因变异 遗传进化
下载PDF
高寒区施肥和混播对燕麦人工草地生物碳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文辉 刘勇 +1 位作者 马祥 魏小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0-1158,共9页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_(16)(4~5)],研究了燕麦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对燕麦人工草地生物碳储量影响的研究,为燕麦人工草地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品种、施肥和混播均显著影响燕麦草地生物碳储量,品种主要影响燕...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_(16)(4~5)],研究了燕麦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对燕麦人工草地生物碳储量影响的研究,为燕麦人工草地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品种、施肥和混播均显著影响燕麦草地生物碳储量,品种主要影响燕麦茎、穗和根生物碳储量,施肥主要影响燕麦叶生物碳和箭筈豌豆根生物碳储量;混播主要影响箭筈豌豆茎、叶生物碳储量。燕麦人工草地总碳储量为1 707.70~2 470.15kg·hm^(-2),其中利用青海甜燕麦和采用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施肥处理,箭筈豌豆混播75kg·hm^(-2)或60kg·hm^(-2)时建植燕麦人工草地地上、地下总生物碳储量均表现较高,其地上总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 204.7kg·hm^(-2),2 136.4kg·hm^(-2)和2 008.0kg·hm^(-2),地下总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65.4kg·hm^(-2),247.4kg·hm^(-2)和250.3kg·hm^(-2)。各器官碳储量及群落总生物碳储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显著增加,在乳熟期达到最大。燕麦和箭筈豌豆地上总生物碳储量分别在燕麦抽穗期—开花期和开花—乳熟期增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品种 施肥 豆科混播 生物碳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