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分析偏瘫患者以不同方式下台阶过程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为降低患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跌倒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名正常人和20名符合要求的偏瘫患者,使用Qualisys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受试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运...目的对比分析偏瘫患者以不同方式下台阶过程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为降低患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跌倒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名正常人和20名符合要求的偏瘫患者,使用Qualisys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受试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其在下台阶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和跌倒风险。结果相较于正常人和先用健足下台阶(steps on the healthy side,SHS),先用患足下台阶(steps on the affected side,SAS)时,患侧下肢各关节屈伸活动幅度较小;SHS降低了健侧膝关节屈伸活动幅度,患侧下肢各关节屈伸活动幅度较SAS大;SAS下台阶左右方向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曲线变化与正常人较为一致,患侧落地瞬间垂直GRF最大为1.05倍体重,健侧为1.25倍体重,低于正常人(1.5倍体重);SHS下台阶健侧落地瞬间最大垂直GRF为1.85倍体重,高于SAS和正常人。结论相较于SAS,患者使用SHS下台阶患侧关节活动幅度和落地瞬间垂直GRF较大,更难掌握。SAS更符合偏瘫患者下台阶的生物力学特征。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评分系统对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急诊监护室住院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医...目的探讨不同评分系统对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急诊监护室住院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HI)组98例和非医院感染(non-hospital infection,NHI)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础情况、Barthel评分、Braden压疮危险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及血糖等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不同评分系统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与NHI组相比,HI组患者的APACHEⅡ及NRS2002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GCS、Barthel及Braden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den及NRS2002评分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析显示Braden和NRS2002评分预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是0.709、0.684(Z=0.588,P=0.556)。结论Braden和NRS2002评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350例,其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3例(9.4%),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17例(90.6%)。比较两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最后确定引起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350例,其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3例(9.4%),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17例(90.6%)。比较两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最后确定引起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明显高于对照组[20 (2,32)vs. 5(0,31)](P<0.001),后循环梗死(36.4%vs. 16.7%)和双侧梗死(33.3%vs. 8.9%)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1)。高NIHSS(OR=1.256,P<0.001)、双侧梗死(OR=9.452,P<0.001)为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高NIHSS、双侧梗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尽可能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以减轻其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骨膜蛋白(Periostin)及溶血磷脂酸(LPA)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MI)后左心室重构(LVR)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0例MI病人并收集其临床及入院当天和出院后12个月的影像资料。通过病人出院后12个...目的探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骨膜蛋白(Periostin)及溶血磷脂酸(LPA)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MI)后左心室重构(LVR)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0例MI病人并收集其临床及入院当天和出院后12个月的影像资料。通过病人出院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所得到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病人分为LVR组(46例)和非LVR组(54例),其中LVR组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31±9.43)岁;非LVR组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93±10.15)岁。收集接受3.0 T DTI扫描MI病人的影像特征,包括梗死区(CIZ)、边缘区(PIZ)及非梗死区(NIZ)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系数(MD),采用ELISA法检测病人血清Periostin、LPA水平。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2组临床指标和MRI表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对MI后心室重构的危险程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临床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LVR组相比,LVR组的CIZ区FA值及MD值存在差异(P<0.05),而PIZ区与NIZ区的FA值及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R组的Periostin、LPA显著高于非LVR组(P<0.05)。高血压、Periostin高水平、LPA高水平、FA降低及MD升高是影响MI病人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LPA、Periostin、FA及MD预测LVR的AUC分别是0.801、0.864、0.611、0.664,4种指标联合检测对LVR预测的AUC最大为0.904,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82.4%。结论Periostin、LPA水平、DTI检查FA值及MD值均与MI后心室重构有关,可用于早期预测MI病人LVR。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比分析偏瘫患者以不同方式下台阶过程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为降低患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跌倒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名正常人和20名符合要求的偏瘫患者,使用Qualisys动作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受试者下台阶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其在下台阶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和跌倒风险。结果相较于正常人和先用健足下台阶(steps on the healthy side,SHS),先用患足下台阶(steps on the affected side,SAS)时,患侧下肢各关节屈伸活动幅度较小;SHS降低了健侧膝关节屈伸活动幅度,患侧下肢各关节屈伸活动幅度较SAS大;SAS下台阶左右方向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曲线变化与正常人较为一致,患侧落地瞬间垂直GRF最大为1.05倍体重,健侧为1.25倍体重,低于正常人(1.5倍体重);SHS下台阶健侧落地瞬间最大垂直GRF为1.85倍体重,高于SAS和正常人。结论相较于SAS,患者使用SHS下台阶患侧关节活动幅度和落地瞬间垂直GRF较大,更难掌握。SAS更符合偏瘫患者下台阶的生物力学特征。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评分系统对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急诊监护室住院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HI)组98例和非医院感染(non-hospital infection,NHI)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础情况、Barthel评分、Braden压疮危险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及血糖等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不同评分系统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与NHI组相比,HI组患者的APACHEⅡ及NRS2002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GCS、Barthel及Braden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den及NRS2002评分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析显示Braden和NRS2002评分预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是0.709、0.684(Z=0.588,P=0.556)。结论Braden和NRS2002评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文摘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350例,其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3例(9.4%),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17例(90.6%)。比较两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最后确定引起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明显高于对照组[20 (2,32)vs. 5(0,31)](P<0.001),后循环梗死(36.4%vs. 16.7%)和双侧梗死(33.3%vs. 8.9%)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1)。高NIHSS(OR=1.256,P<0.001)、双侧梗死(OR=9.452,P<0.001)为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高NIHSS、双侧梗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尽可能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以减轻其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
文摘目的探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骨膜蛋白(Periostin)及溶血磷脂酸(LPA)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MI)后左心室重构(LVR)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0例MI病人并收集其临床及入院当天和出院后12个月的影像资料。通过病人出院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所得到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病人分为LVR组(46例)和非LVR组(54例),其中LVR组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31±9.43)岁;非LVR组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93±10.15)岁。收集接受3.0 T DTI扫描MI病人的影像特征,包括梗死区(CIZ)、边缘区(PIZ)及非梗死区(NIZ)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系数(MD),采用ELISA法检测病人血清Periostin、LPA水平。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2组临床指标和MRI表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对MI后心室重构的危险程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临床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LVR组相比,LVR组的CIZ区FA值及MD值存在差异(P<0.05),而PIZ区与NIZ区的FA值及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R组的Periostin、LPA显著高于非LVR组(P<0.05)。高血压、Periostin高水平、LPA高水平、FA降低及MD升高是影响MI病人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LPA、Periostin、FA及MD预测LVR的AUC分别是0.801、0.864、0.611、0.664,4种指标联合检测对LVR预测的AUC最大为0.904,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82.4%。结论Periostin、LPA水平、DTI检查FA值及MD值均与MI后心室重构有关,可用于早期预测MI病人L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