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移动AIGC业务的边缘算力网络技术与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刘银龙 程新洲 +1 位作者 庄尚缘 孙继燕 《信息通信技术》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随着泛在分布的移动终端逐步具备搭载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应用的能力,移动AIGC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这一趋势使得当前依赖算力中心集中处理AIGC业务请求的计算范式出现明显不足,因此亟须探索能够满足泛在AIGC业务需求的新型算力供给... 随着泛在分布的移动终端逐步具备搭载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应用的能力,移动AIGC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这一趋势使得当前依赖算力中心集中处理AIGC业务请求的计算范式出现明显不足,因此亟须探索能够满足泛在AIGC业务需求的新型算力供给方式。边缘算力网络可以在靠近用户处更快、更灵活地执行推理,并有效分散算力中心的计算压力。为此,文章探讨边缘算力网络给AIGC业务大规模应用带来的新机遇,并梳理其架构、技术优势与技术挑战。同时,注意到边缘算力节点天然的物理可接近性与弱防护特性,文章重点分析边缘算力网络给AIGC技术引入的安全挑战,旨在为未来AIGC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边缘算力 模型安全 数据安全
下载PDF
刑事案件诉源治理视角下检察建议研究
2
作者 李蕾 刘银龙 张亚露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6-93,共8页
刑事案件诉源治理对预防犯罪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检察建议具备的治理功能、预防功能和保护功能是促进社会治理的优势所在,这些功能的发挥能有效促进刑事案件的诉源治理。检视检察建议的运行实践发现,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刑事案件诉源治理对预防犯罪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检察建议具备的治理功能、预防功能和保护功能是促进社会治理的优势所在,这些功能的发挥能有效促进刑事案件的诉源治理。检视检察建议的运行实践发现,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动提出检察建议的意识不强,检察建议文书质量不高,检察建议的落实效果不佳。为此,要推进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培育检察建议意识;严把检察建议关口,提升检察建议质量,不断增强检察建议的影响力;借鉴各地先进做法,用好检察建议的跟踪回访机制,适时把检察建议工作纳入法治建设考核范围,确保检察建议发挥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源治理 刑事案件 检察建议
下载PDF
颈部迷走神经横截面面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陈思远 刘银龙 +5 位作者 古祺 朱丽敏 吴少璞 李东升 马建军 李学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迷走神经横截面面积(CAS)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PD患者为PD组,同期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为MSA组,另选择同期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颈部迷走神经横截面面积(CAS)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PD患者为PD组,同期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为MSA组,另选择同期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30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3组受试者的颈部迷走神经CAS,比较3组受试者颈部迷走神经CAS的差异;采用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估3组受试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部迷走神经CAS对PD的诊断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PD组受试者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显著大于左侧(P<0.05);MSA组受试者双侧颈部迷走神经C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MSA组受试者双侧颈部迷走神经CAS及平均CAS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1)。MSA组受试者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显著小于PD组(P<0.05);MSA组受试者左侧颈部迷走神经CAS及平均CAS与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MSA组受试者SCOPA-AUT总分及胃肠道(GI)、心血管系统(CV)、泌尿系统(UR)、性功能(SX)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SA组受试者的SCOPA-AUT总分及UR、SX评分显著高于PD组(P<0.05)。3组受试者的体温调节(TH)、瞳孔活动(PU)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D患者颈部迷走神经CAS与SCOPA-AUT总分及UR、TH、PU、SX评分均无相关性(r=-0.143、0.281、0.297、0.265、0.312,P>0.05),PD患者颈部迷走神经CAS与GI、CV评分呈负相关(r=-0.683、-0.37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部迷走神经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95%置信区间:0.773~0.966,P<0.05),临界值为3.064 mm 2,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67%;颈部迷走神经CAS鉴别PD、MSA的线下面积为0.680(95%置信区间:0.537~0.823,P<0.05);当颈部迷走神经CAS<2.709 mm 2时诊断MSA的敏感度为68%,特异度为70%。结论颈部迷走神经CAS对诊断PD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提高PD的诊断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迷走神经 横截面面积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面向基于位置服务的一种改进型隐私感知虚假位置选择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荻 张玉 +3 位作者 刘银龙 马伟 朱大立 孙鑫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62-75,共14页
基于位置的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无线信道中传输位置信息容易受到各种攻击,导致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为此,本文考虑隐私保护等级以及实际虚假位置区域,将虚假位置选择问题建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低... 基于位置的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无线信道中传输位置信息容易受到各种攻击,导致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为此,本文考虑隐私保护等级以及实际虚假位置区域,将虚假位置选择问题建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隐私程度可控的虚假位置选择机制。本文首先从候选虚假位置中选择出请求率差异在指定范围内的虚假位置,保护一定的隐私等级,然后从中找出K-1个虚假位置,最大化总泛化面积。为了更准确确定总泛化面积,本文推导出两位置区域的相交面积。安全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对抗主动攻击以及被动攻击。与其他算法相比,仿真结果也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等级的情况下增大总泛化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服务 隐私保护 请求率 K匿名
下载PDF
高超声速发动机碳氢燃料预冷器换热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银龙 徐国强 +4 位作者 付衍琛 汤龙生 闻洁 王宇 周建兴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8-217,共10页
将预冷过程引入高超声速涡轮发动机可以降低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温度,提高可用增压比,增加发动机推力。为研究预冷器热力性能变化规律,对预冷器的结构形式和换热形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高热沉碳氢燃料为冷源的渐开线型预冷器分段热力计算... 将预冷过程引入高超声速涡轮发动机可以降低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温度,提高可用增压比,增加发动机推力。为研究预冷器热力性能变化规律,对预冷器的结构形式和换热形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高热沉碳氢燃料为冷源的渐开线型预冷器分段热力计算模型,指出冷热流体均经历大温度变化的预冷器必须分段进行热力计算。研究了燃油流量、空气出口温度、预冷器结构参数等因素对预冷器热力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由于微细换热管数量达到数万量级,管内流动层流占比较大;燃油流量增加时,预冷器冷却能力增强且重量减轻,但吸热后的燃油不一定能全部用于燃烧,造成推力浪费;降低空气出口温度有助于提升发动机推力性能,但会造成预冷器重量增加和空气压力损失增大;管束横纵向间距均为1.5倍管径时,顺排相比于叉排排列,空气侧对流换热能力差,预冷器重量和空气压降均较大;管束横纵向间距对预冷器热力性能有较复杂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未来相似结构管束式预冷器的设计、验证和性能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BRE 热沉 管束 渐开线 分段 对流换热 压力损失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脑血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银龙 杨杰 +3 位作者 周楠倩 刘婷婷 朱好辉 袁建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检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COVID-19患者29例,包括轻型、普通型20例,重型、危重型9例。患者入院第1天分别采用TCD和床旁T...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检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COVID-19患者29例,包括轻型、普通型20例,重型、危重型9例。患者入院第1天分别采用TCD和床旁TCCD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重型、危重型患者于入院第4天、第7天时,轻型、普通型患者出院当天分别采用TCD和床旁TCCD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记录血流峰值流速(Vs)及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29例COVID-19患者双侧共58条大脑中动脉,TCD探查成功率为100.0%,床旁TCCD超声探查成功率为98.3%(57/58)。入院第1天床旁TCCD和TCD检测COVID-19患者大脑中动脉Vs及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普通型组出院当天较入院第1天大脑中动脉Vs及P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危重型组第1天、第4天、第7天大脑中动脉Vs、P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床旁TCCD和TCD均能用于检测并实时监测COVID-19患者的大脑中动脉,为发现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成年人中脑硬度的定量评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银龙 吴刚 +1 位作者 朱好辉 朱丽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1期1912-1917,共6页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量不同年龄段成年人中脑杨氏模量值,分析其测量中脑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44例无脑部疾病的健康成年人,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别测量中脑的杨氏模量值,分析上述因素对测值的影响,并分析不同...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量不同年龄段成年人中脑杨氏模量值,分析其测量中脑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44例无脑部疾病的健康成年人,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别测量中脑的杨氏模量值,分析上述因素对测值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操作者之间测得的中脑杨氏模量值的差异。结果258例健康成人中脑超声弹性成像探查成功率94.6%(244/258)。男性探查成功率97.7%(126/129),女性探查成功率91.5%(118/129)。不同操作者之间测得的中脑杨氏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例志愿者中脑杨氏模量值(4.66±0.91)kPa。中脑杨氏模量值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组中脑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女性组中脑杨氏模量值分别为(4.68±0.91)kPa、(4.63±0.91)kP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技术可定量检测正常成年人中脑的杨氏模量值,可作为定量分析中脑硬度的一个方法,为研究中脑病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 硬度 中脑弹性 剪切波弹性成像 成年人 杨氏模量值
下载PDF
征兵体检中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印龙 熊川川 朱圣煌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3期64-66,70,共4页
目的目前征兵体检中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经手术矫正后可继续参军,比较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与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9月因征兵体检来手术的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采用传... 目的目前征兵体检中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经手术矫正后可继续参军,比较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与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9月因征兵体检来手术的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采用传统经腹股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40例患者为A组,采用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的60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1)A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P<0.05)。(2)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3)术后随访1年,A组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12.50%;B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1.67%;A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经腹股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且降低了复发率,更适合征兵体检中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兵体检 精索静脉曲张 手术方式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仁富 朱旭光 +4 位作者 黄绍明 刘印龙 胡军全 黄硕 熊川川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0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究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 目的 探究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术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的优势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 经腹股沟外环小切口 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导尿管法在拔除女性双J管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仁富 刘印龙 +3 位作者 黄绍明 胡军全 黄硕 黎双双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6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导尿管法在拔除女性双J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需拔除双J管的女性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9)。对照组使用传统经尿道膀胱双J管取出术,研究组使用女性双J管导尿管法... 目的分析导尿管法在拔除女性双J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需拔除双J管的女性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9)。对照组使用传统经尿道膀胱双J管取出术,研究组使用女性双J管导尿管法拔除术。比较两组相关费用、设备使用周转率情况、拔除术耗时、拔管时疼痛情况、拔管后血尿发生情况及首次排尿时间。结果研究组拔管材料费、取管费低于对照组,设备使用周转率高于对照组,拔除术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时患者疼痛Ⅱ~Ⅲ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尿道膀胱双J管取出术相比,导尿管法可降低拔除术费用,提升设备周转率,减轻拔管时疼痛感,降低拔管后血尿发生率,缩短首次排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尿道膀胱双J管取出术 导尿管法拔除术 双J管 血尿
下载PDF
三维超声与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在正常人眶内段视神经的参数测量及对比研究
11
作者 刘银龙 吴刚 +2 位作者 孔莎 罗帅伟 朱丽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8期1978-1985,共8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视神经的形态及特征,对比三维超声和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方法测量的正常人眶内段视神经的参数。方法 2015-06—2017-12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行颅脑CT检查的24~65岁的成年人102人102眼,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对眶内段视神... 目的探讨正常人视神经的形态及特征,对比三维超声和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方法测量的正常人眶内段视神经的参数。方法 2015-06—2017-12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行颅脑CT检查的24~65岁的成年人102人102眼,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对眶内段视神经重建,并对上述102眼做三维超声眶内段视神经成像,在超声图像和CT图像上分别测量距球后视神经起始部3、6、9、12mm处视神经横断面最长径、最短径及面积,分析随着距视神经起始部距离的延长上述视神经参数的变化,并分析两种成像方式下测量的上述视神经参数是否有差异。结果 CT扫描重建后获得的各位点间视神经横断面的最长径、最短径及面积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218、213.814、239.987,均P=0.001)。三维超声成像获得的上述参数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37.325、219.763、250.362,均P=0.001)。CT扫描重建与三维超声成像两种方式均发现随着距球后视神经起始部的增大,视神经逐渐变细。CT扫描重建与三维超声成像获得的距球后视神经起始部3、6、9、12mm处视神经横断面最长径分别为(6.13±0.39)/(6.38±0.32)、(5.35±0.45)/(5.65±0.37)、(5.10±0.39)/(5.01±0.31)、(4.78±0.43)/(4.65±0.27)mm;最短径分别为(5.52±0.47)/(5.65±0.37)、(4.89±0.43)/(4.95±0.29)、(4.59±0.34)/(4.47±0.31)、(4.36士0.29)/(4.35±0.37)mm;面积分别为(27.28±3.82)/(27.49±4.12)、(22.13±3.24)/(23.08±3.73)、(19.24±2.81)/(18.54±2.65)、(17.13±2.67)/(17.43±3.07)mm^2,上述两种方式获得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与多层螺旋CT扫描后重建均可用于研究眶内段视神经,可为诊断眶内段视神经病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内段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 三维超声 CT重建 正常人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颈部迷走神经横截面面积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思远 刘银龙 +3 位作者 古祺 吴少璞 马建军 李学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颈部迷走神经横截面面积(CAS)变化,探讨其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PD患者45例为PD组,记录PD患者入院时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Hoehn-Yahr...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颈部迷走神经横截面面积(CAS)变化,探讨其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PD患者45例为PD组,记录PD患者入院时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Hoehn-Yahr(H-Y)分级。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PD组于入院日、对照组于体检日采用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估自主神经功能,记录SCOPA-AUT心血管评分;行颈部超声检查,测量左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变异率,记录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全部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SCOPA-AUT总分、SCOPA-AUT心血管评分、颈部迷走神经CAS及SDNN、rMSSD、HF、LF;Pearson相关法分析PD患者左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与PD病程、UPDRS-Ⅲ评分、H-Y分级、SCOPA-AUT评分、SCOPA-AUT心血管评分的相关性,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与SDNN、rMSSD、HF、LF的相关性。结果 (1)PD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SCOPA-AUT总分[(16.22±5.21)分]、SCOPA-AUT心血管评分[(3.40±1.68)分]均高于对照组[(3.12±1.78)、(1.05±0.77)分](t=15.147,P<0.001;t=8.496,P<0.001)。(2)PD组左、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2.77±0.66)、(3.02±0.77)mm~2]均小于对照组[(3.37±0.65)、(3.67±0.88)mm~2](P<0.01)。2组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均大于左侧(P<0.05)。(3)PD组SDNN[(131.63±21.38)ms]、rMSSD[(20.86±4.52)ms]、HF[(827.89±167.5)Hz]均低于对照组[(142.98±19.95)ms、(28.40±3.65)ms、(914.33±99.52)Hz](P<0.05),L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D患者UPDRS-Ⅲ评分为(26.19±14.53)分、H-Y分级为(2.51±0.78)级。PD患者右侧颈部迷走神经CAS与H-Y分级(r=-0.343,P=0.023)、SCOPA-AUT总分(r=-0.415,P=0.006)、SCOPA-AUT心血管评分(r=-0.448,P=0.002)均呈负相关,与rMSSD(r=0.318,P=0.040)、HF(r=0.409,P=0.006)均呈正相关。结论 PD患者双侧迷走神经CAS缩小,右侧迷走神经CAS越小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越重,右侧迷走神经CAS可作为量化PD患者心血管自主功能障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颈部迷走神经横截面面积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心率变异率
原文传递
血管内分叶状毛细血管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秋雨 李春晓 +4 位作者 缑向楠 马瑾 刘银龙 张玉文 赵跃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分叶状毛细血管瘤(intravascular lob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ILCH)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确诊的ILCH病例8例,分析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目的:探讨血管内分叶状毛细血管瘤(intravascular lob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ILCH)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确诊的ILCH病例8例,分析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相关指标,并文献复习。结果:8例ILCH中,男性1例,女性7例,年龄23~70岁,中位年龄31.5岁。发病部位为手指(5例)和手背(3例),7例单发,1例多发。肿物最大径0.5~3.0 cm,均位于皮下,界限清楚,表面皮肤未见红肿、溃疡等改变。镜下观察,静脉内肿物由分叶状增生的毛细血管丛和疏松黏液样间质组成,并通过纤维血管柄附着在静脉壁上,毛细血管内衬扁平或立方的内皮细胞,部分区域细胞较密集,无显著异型性,间质由不规则扩张肌性小血管、稀疏纤维肌纤维组织组成,未见明确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呈CD34、CD31、ERG阳性,毛细血管周皮细胞和受累静脉壁呈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D2-40、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WT1阴性,Ki-67阳性指数较高,尤其在肿瘤细胞密集区域。8例获随访,切除后均未见复发。结论:ILCH是一种由静脉内分叶状增生的毛细血管组成的罕见良性血管肿瘤,较高的细胞密度和核分裂象易与侵袭性血管肿瘤相混淆,诊断常需与血管内乳头状内皮增生、静脉内血栓、血管肉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人民医院 血管内 血管肉瘤 分叶状 血管肿瘤 静脉内 阳性指数 纤维血管
原文传递
紧凑翅片管式空气-燃油换热器试验
14
作者 刘启航 闻洁 +3 位作者 吕璐璐 刘银龙 庄来鹤 董苯思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48-2860,共13页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内部热环境与热沉的有效交互,探究换热元件的流动换热特性。以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回油冷却换热器为例,开展了小管径矩形翅片管式空气-燃油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高温燃油与常温空气两股工质在换热器中...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内部热环境与热沉的有效交互,探究换热元件的流动换热特性。以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回油冷却换热器为例,开展了小管径矩形翅片管式空气-燃油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高温燃油与常温空气两股工质在换热器中进行能量交换,探究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动与换热性能,获取矩形翅片管式换热单元管外流动换热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矩形翅片管式换热单元的表面传热系数约为相同结构参数光滑管束换热单元的44%,且试验结构换热单元阻力系数高于光滑管束单元,在进行翅片管束换热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翅片对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试验获取的翅片管式换热单元管外努塞尔数经验关联式与阻力系数经验关联式拟合偏差均不超过5%,较为准确地反应了换热单元外侧的流动换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热管理 换热器 矩形翅片管 顺排 翅片效率 流动换热特性 经验关联式
原文传递
低频磁场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银龙 汤奇胜 +1 位作者 史之峰 周良辅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3年第2期191-199,共9页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等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提升患者的总生存期(OS)收效甚微,相较物理治疗如肿瘤电场治疗(TTF)也仅平均延长患者的OS4~6个月。低频磁场(LF-MFs)在各...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等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提升患者的总生存期(OS)收效甚微,相较物理治疗如肿瘤电场治疗(TTF)也仅平均延长患者的OS4~6个月。低频磁场(LF-MFs)在各类肿瘤中被证实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作用。文中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回顾了LF-MFs对GBM的生物学效应和基础理论,对LF-MFs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这一新策略的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磁场 胶质母细胞瘤 电磁场 抗肿瘤 分子机制 生存期
原文传递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剑刃 林荔青 +5 位作者 林泽西 桑春生 刘银龙 丁煜昊 陆林香 傅西安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7期443-446,共4页
目的阐明颅内压监测与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1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外科实施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颅内压探头是否置人及术后颅内... 目的阐明颅内压监测与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1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外科实施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颅内压探头是否置人及术后颅内压是否监测分为监测组(n=19)和对照组(n=29),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判断预后,1分预后死亡,2—3分预后不良,4—5分预后良好。比较两组之间预后良好率及病死率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结果住院期间监测组病死率(10.5%)显著低于对照组(37.9%)(x^2=4.3655,P=0.0367),监测组预后良好率(68.4%)与对照组(44.8%)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2.5738,P=0.1086)。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助于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但对预后改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重症监护 颅内压 去骨瓣减压术
原文传递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时金昭 刘银龙 +1 位作者 桑春生 傅西安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86-490,共5页
创伤性颅脑损伤由于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一直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重点关注。各种致伤机制引起的脑挫伤、颅内血肿,是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颅内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作为一种经典术式,常常与颅内血肿清除术、脑清创术、... 创伤性颅脑损伤由于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一直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重点关注。各种致伤机制引起的脑挫伤、颅内血肿,是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颅内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作为一种经典术式,常常与颅内血肿清除术、脑清创术、内减压术一起,成为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挽救了许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该术式的重要地位至今无可替代。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过神经外科一线医师及神经科学学者的不懈努力,对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细节、规范及预后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以期更好地规范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通过查阅以往相关文献,系统性地分析了颅内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机制、发展史、手术方式、适应证及禁忌证、预后及展望等,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减压颅骨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肢体多发性血管球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刚 吴强 +5 位作者 孔莎 董长宪 范志娜 胡文笳 刘银龙 袁建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1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观察肢体多发性血管球瘤的超声声像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肢体多发性血管球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6例肢体多发性瘤患者36个瘤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36个瘤体中,30个位于肌束及肌间隙,... 目的观察肢体多发性血管球瘤的超声声像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肢体多发性血管球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6例肢体多发性瘤患者36个瘤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36个瘤体中,30个位于肌束及肌间隙,瘤体直径<1cm 24个;二维声像图显示,27个瘤体呈圆形或类圆形,30个瘤体边界清晰,36个瘤体均呈低回声,29个瘤体内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31个瘤体内部可录及血流信号,29个瘤体血流呈中央型或混合型分布,28个瘤体内可见动脉血流(血流丰富者27个),25个瘤体周边可见粗大滋养动脉;频谱多普勒显示瘤体内动脉峰值流速为(15.3±4.2)cm/s,阻力指数为0.48~0.81(0.71±0.13)。结论肢体多发性血管球瘤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血液供应丰富的团块,周边粗大滋养动脉为其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肢体多发性血管球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血管球瘤 肢体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原文传递
Towards Qo E-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s in SC-FDMA systems
19
作者 Hu Yahui liu yinlong +1 位作者 Zhou Xu Xu Zhen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15年第5期63-70 100,100,共9页
One of the critical techniques of quality of experience(Qo E) provisioning in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 systems is related to implementation of efficient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RRA)... One of the critical techniques of quality of experience(Qo E) provisioning in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 systems is related to implementation of efficient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RRA) schemes. So far as we know, Qo E-based RRA in SC-FDMA systems is still an open issue.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five different Qo E-based RRA schemes in SC-FDMA system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different criteria. The first three Qo E criteria applied in other wireless systems are maximizing average mean opinion score(MOS) over all users(Max-MOS), maximizing the minimum MOS among all users(Max Min-MOS) and maximizing the minimum MOS with dropping some users requiring the highest amount of resources(Max Min-Min MOSX.Y-MOS). Then, the improved Max Min-Min MOSX.Y-MOS criterion focuses on changing user dropping principle to promote the probability of more users obtaining satisfied experience. By defining MOS higher than threshold as the effective MOS, maximizing average effective MOS over all users(Max-EMOS) is proposed as a totally new criterion which gives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how many users to what extent obtaining satisfied experienc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and solutions of these schemes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are made in simulations to further display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