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与演进路径
1
作者 周健 刘友金 曾小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
推动产业共生发展是打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4种典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中,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最稳定、最有效率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的稳定状态及演化方向主要取决于合作双方共生作用系数;观察期内100个与... 推动产业共生发展是打造“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4种典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共生模式中,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最稳定、最有效率的共生模式,共生模式的稳定状态及演化方向主要取决于合作双方共生作用系数;观察期内100个与我国产业合作的沿线国家中,4个处在偏利共生阶段,其余96个均处在非对称互惠共生阶段,且绝大部分沿线国家的合作受益程度远大于中国。根据影响双边共生作用系数的前三种关键因素偏效应特征可知,产业依存关系、经济规模、GVC嵌入程度以及双边友好关系对共生作用系数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双边产业依存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双边友好关系不断提升时,能够有效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向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共生 模式演化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考察与思考
2
作者 刘友金 唐佳海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要以彰显“头雁效应”“示范效应”“联创效应”为具体目标,针对当前的不足,从构建以履职评价为重点的管理机制、构建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培优机制、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旨归的促进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要以彰显“头雁效应”“示范效应”“联创效应”为具体目标,针对当前的不足,从构建以履职评价为重点的管理机制、构建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培优机制、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旨归的促进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加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队伍建设
下载PDF
技术要素市场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吗? 被引量:3
3
作者 戴魁早 刘友金 潘爱民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9-131,共13页
本文在归纳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机理的基础上,选用2005—2020年我国248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法、企业... 本文在归纳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机理的基础上,选用2005—2020年我国248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法、企业层面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溢出和改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等机制来实现。对于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制造业技术进步能力较强的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与大数据等要素细分市场发展,增强了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要素市场发展 生产率 影响机制 制造业
下载PDF
The Reciprocal and Symbiotic Effects of Industrial Relo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I Countries
4
作者 liu youjin Zhou Jian Zeng Xiaoming 《China Economist》 2023年第5期54-75,共22页
Reciprocity and symbiosis are essential to the creation of“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and industrial relocation is a key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This paper inve... Reciprocity and symbiosis are essential to the creation of“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and industrial relocation is a key strategy for implement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ciprocal and symbiotic effects of industrial relo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I countries,and performs an empirical test using the Eora global supply chain database of 2002-2020.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level of industrial reciprocity and symbiosis between China and BRI countries,but great differences exist across sectors and regions;industrial relo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I countries is conducive to two-way industrial reciprocity and symbiosis primarily through regional value chain cooperation and an increasing level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The most substantial effec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industrial relocation involving developed BRI countries,in medium-and high-tech sectors,and following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B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reciprocity and symbiosis global value chains(GVCs) industrial relocation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异质性升级——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友金 冀有幸 曾小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5,共14页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OFDI对企业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OFDI能促进以生产率提升为标示的企业升级,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研发投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中介机制实现。(2)反事实估计结果表明,OFDI企业如果选择不对外直接投资会抑制其升级,非OFDI企业如果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会促进其升级。(3)全样本的边际处理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企业OFDI的潜在成本越低时,其边际处理效应越高,升级效应也越大。(4)从分样本OFDI企业的平均升级效应来看,高新企业大于传统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大于其他要素密集型企业;在潜在成本非常低的情形下,国有企业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边际升级效应分别大于民营企业和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研究发现对于如何分类引导企业“走出去”、降低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成本以及促进企业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OFDI) 企业升级 “一带一路”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边际处理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OFDI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变换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友金 李玮瑾 周健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在有效控制其他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的条件下,采用2009—2018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变换模型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OFDI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 在有效控制其他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的条件下,采用2009—2018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变换模型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OFDI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且这种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大企业市场规模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等机制实现的。进一步拓展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OFDI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主要集中于非新兴优势产业相关企业、国有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非中国邻国的企业和投资中高收入东道国的企业。以上结论从微观企业视角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政府如何化解产能过剩这一“顽疾”提供了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产能利用率 双重变换模型 市场规模 外源融资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提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盈利能力?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健 刘友金 曾小明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83,共15页
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中国对... 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来提升对外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政治互信在样本期内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新兴优势产业以及投资目的为非邻近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盈利能力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当拼在数字经济新赛道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友金 冀有幸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急需推进的实践问题。数字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新赛道。在数字科...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急需推进的实践问题。数字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新赛道。在数字科技革命引领的“换道超车”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输在数字经济新赛道的起跑线上。这就需要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鲜明数字经济特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破解目前发展困境,通过提升数字技术领跑力、增强数字产业控制力、形成数字生态主导力,“三力”齐发,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大国博弈 新赛道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共生适配性与产业转移路径选择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友金 尹延钊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110,共10页
共生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要求,产业转移路径选择的本质是寻找与之具有更强共生适配性的地域产业承载系统。文章基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扩散—产业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框架... 共生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要求,产业转移路径选择的本质是寻找与之具有更强共生适配性的地域产业承载系统。文章基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产业扩散—产业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框架,从“共生三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共生环境3个维度建立了共生适配性指数模型,评估了2010、2014、2018、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60个主要国家的共生适配性。结果表明:六大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高,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共生适配性指数最低。文章最后以共生适配性指数和特征要素禀赋为甄别条件,为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提出了路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共生适配性 一带一路 路径选择 共生系统 产业承接 经济走廊
原文传递
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的互惠共生效应——基于双边价值链升级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友金 尹延钊 曾小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实现互惠共生是可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共生理论框架下,把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作为"一带一路"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的质参量,采用2003—2017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75个国家的面板... 实现互惠共生是可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共生理论框架下,把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作为"一带一路"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的质参量,采用2003—2017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7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以及两步SYS-GMM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对双边价值链升级的互惠共生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共生、产业共生以及市场共生是促进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实现互惠共生的重要传导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表现为非对称互惠共生,而其他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则表现为对称互惠共生。文章研究结论不仅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实现互惠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互惠共生 价值链升级 “一带一路” 中介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
原文传递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吗? 被引量:34
11
作者 贺胜兵 刘友金 段昌梅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140,共14页
自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先后设立了多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示范区是否促进了创新提高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呢?文章测算了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TFP,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地区TFP的政策处理效应... 自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先后设立了多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示范区是否促进了创新提高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呢?文章测算了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TFP,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地区TFP的政策处理效应。研究发现:在观测区间内,地级以上城市的TFP呈下降趋势;从整体看,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地区TFP的政策处理效应显著为负,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显著为负;示范区成立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加是导致地区TFP下降的主要原因,设立示范区的产业升级效应并不明显,承接具有污染性的产业转移对TFP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新雁行模式”理论与“一带一路”产业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华蓉 刘友金 贺胜兵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93,共16页
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传统的“雁行”理论难以合理解释各国产业发展的新特征。为此,文章以新国际分工体系为背景,提出产业发展的“新雁行模式”,在溯源传统“雁行”理论的基础上,以贸易合作和产业转移为切入点,对“新雁行模式”进行理... 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传统的“雁行”理论难以合理解释各国产业发展的新特征。为此,文章以新国际分工体系为背景,提出产业发展的“新雁行模式”,在溯源传统“雁行”理论的基础上,以贸易合作和产业转移为切入点,对“新雁行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一带一路”产业发展的“新雁行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具有梯次发展、依序起飞的“雁行”形态,呈现出“大雁群”嵌套“小雁群”和“多级雁行”格局,“首雁效应”并非只来源于单个国家。(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产效率提高、产业发展表现出多元化、高级化趋势,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增加,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高技术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主要源于低附加值环节。(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区域内比较优势单向转移明显增加,但是对沿线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因此,需要发展“一带一路”生产网络,培育“多级雁行”格局,增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功能,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新雁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雁行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贸易网络 比较优势转移
原文传递
长三角地区对外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及协同推进——基于“一带一路”107个成员国家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雁飞 胡立涛 +1 位作者 刘友金 廖双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90,共9页
长三角地区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产业转移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收集"一带一路"107个成员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构建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 长三角地区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产业转移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收集"一带一路"107个成员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构建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结合产业结构相似度分析区位选择空间差异问题.研究发现:吸引力指数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吸引力指数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地区,地理距离是区位选择重要影响因素;吸引力指数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高值区集聚和低值区集聚的特征,随着成员国家范围的不断增加,对外产业的转移风险也随之增加;泰国、马来西亚是长三角区位选择的热点国家,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相对发达国家是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资源丰富且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是浙江、江苏、安徽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长三角地区应协同推进对外产业转移及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转移 区位选择 协同推进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