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HCO_(3)胁迫下马铃薯根系代谢组差异分析
1
作者 逯春杏 王晓娇 +2 位作者 曹春梅 许飞 张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0-771,共12页
【目的】分析马铃薯根系对NaHCO_(3)胁迫的代谢组学差异,揭示不同马铃薯品种响应NaHCO_(3)胁迫的代谢分子机制,为优化马铃薯育种、栽培技术措施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V_(7)’和‘康尼贝克’2个品种幼苗根系为研... 【目的】分析马铃薯根系对NaHCO_(3)胁迫的代谢组学差异,揭示不同马铃薯品种响应NaHCO_(3)胁迫的代谢分子机制,为优化马铃薯育种、栽培技术措施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V_(7)’和‘康尼贝克’2个品种幼苗根系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浓度梯度(CK、10 mmol/L、20 mmol/L、30 mmol/L、40 mmol/L、50 mmol/L)NaHCO_(3)溶液模拟碱胁迫,胁迫7 d后,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LC-MS)技术及多维统计学对2个马铃薯品种根系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NaHCO_(3)胁迫下,‘V_(7)’根系中检测到160种代谢物上调、91种代谢物下调,‘康尼贝克’根系中125种代谢物上调、52种代谢物下调。(2)2个品种各筛选出10条差异代谢通路,其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由组氨酸和嘌呤衍生的生物碱合成以及嘧啶代谢这4条差异代谢通路是马铃薯根系响应碱胁迫的关键代谢途径。(3)糖类、酰胺类化合物、胺类、含氧有机化合物、生物碱、酚酸类、菑体-皂苷元等差异代谢物均参与到了马铃薯响应NaHCO_(3)胁迫的复杂调控网络中。【结论】筛选出马铃薯根系响应NaHCO_(3)胁迫的关键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耐碱性品种‘V_(7)’与碱敏感性品种‘康尼贝克’二者根系代谢组学存在差异性;同时,同一个品种不同胁迫程度下其根系代谢与CK也存在差异性。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尿囊素这3类差异代谢物含量的积累是‘V_(7)’根系代谢过程活跃、耐碱性能力强于‘康尼贝克’的重要特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NaHCO_(3)胁迫 根系 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马铃薯萌芽出苗期根系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娇 蒙美莲 +2 位作者 曹春梅 逯春杏 许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8,共7页
【目的】研究马铃薯根系对不同水分胁迫的响应机理。【方法】试验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TM 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从转录组水平分析马铃薯萌芽出苗期根系对不同水分胁迫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萌芽出苗期根... 【目的】研究马铃薯根系对不同水分胁迫的响应机理。【方法】试验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TM 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从转录组水平分析马铃薯萌芽出苗期根系对不同水分胁迫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萌芽出苗期根系对水分胁迫应答的分子机理。【结果】①通过对转录组测序分析,中度水分胁迫样品中获得差异表达基因1 488个,其中上调578个,下调910个,重度水分胁迫样品中获得差异表达基因5 241个,其中上调1 905个,下调3 336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369个,差异基因主要与蛋白激酶、水解酶、氧化还原酶、水通道蛋白、转运蛋白、转录因子等相关;②马铃薯萌芽出苗期根系中谷胱甘肽及其代谢途径参与了抵御水分胁迫处理的正调控;③激素ABA、ET和CKs信号转导被激活,IAA、属于12个家族的107个蛋白磷酸酶基因,可能参与水分胁迫应答,其中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PP2C,PP2A)参与了ABA信号转导的调控;④发现了属于54个家族的488个转录因子基因,其中部分转录因子参与水分胁迫应答。【结论】在水分胁迫下,马铃薯萌芽出苗期根系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部分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氧化还原酶、转录因子及其参与的生物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水分胁迫的应答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胁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响应机理 根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融合群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春梅 王晓娇 +2 位作者 许飞 逯春杏 陈铭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5期293-302,共10页
从内蒙古中西部马铃薯主产区的15个旗县盟市采集分离纯化得到148个马铃薯黑痣病病样标本,经鉴定148个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通过病原菌生长速度测定结果表明,从内蒙古各地区采集的黑痣病病原菌按菌丝生长速度可聚为3... 从内蒙古中西部马铃薯主产区的15个旗县盟市采集分离纯化得到148个马铃薯黑痣病病样标本,经鉴定148个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通过病原菌生长速度测定结果表明,从内蒙古各地区采集的黑痣病病原菌按菌丝生长速度可聚为3类,即慢速、中等、快速生长型,其中以中、快生长速度类型为主。采用载玻片配对法鉴定菌丝融合群,61个菌株中,45个菌株属于融合群AG-3,占73.77%,4个菌株属于AG-1-IB,3个菌株属于AG-2,分别占6.56%和4.92%,另有9个菌株与标准菌株不融合,占14.75%,表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AG-3融合群。采用土壤接种法测定不同生长速度、不同融合群菌株致病力,试验表明,各菌株均能侵染马铃薯块茎,并出现典型的黑痣病症状,但不同菌株致病力强弱不同。从病原菌生长速度与致病力相关分析发现,致病力与菌丝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融合群 致病力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娇 曹春梅 +2 位作者 逯春杏 许飞 刘秉琦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在各大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目前己成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研究不同生存环境下病原菌(菌核)萌发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以及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能力。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核)的萌发率随...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在各大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目前己成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研究不同生存环境下病原菌(菌核)萌发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以及菌核存活力及地下侵染能力。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核)的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同地区病原菌不同温度下萌发速度不同,菌核萌发率与温度具有定量关系;菌核可多次萌发,第4次萌发仍具有31.76%的萌发率。通过研究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病原菌的存活力,掌握了适合病原菌萌发的条件,为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和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立枯丝核菌 存活力 地下侵染
下载PDF
应用调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太田痣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曹学 林敬 +3 位作者 张冰 陆春杏 曹培兰 曹丽榕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 分析探讨调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太田痣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展2018年6月-2021年8月廉江市人民医院太田痣6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激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咪喹莫特乳膏外涂治疗方法,实... 目的 分析探讨调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太田痣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展2018年6月-2021年8月廉江市人民医院太田痣6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激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咪喹莫特乳膏外涂治疗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接受调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红肿、渗血、疼痛等)和黑素代谢指标褪黑素(melatonin,MLT)、络氨酸酶(tyrosinase, TYE)、α-黑色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α-MSH)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实验组显著较高93.33%,且实验组治疗次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6.6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黑素代谢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黑素代谢指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TYE、α-MSH水平低于对照组,ML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将调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方案应用于太田痣治疗中,疗效显著,治疗次数少,安全,利于改善患者黑素代谢,有助于皮肤更好地恢复,便于患者接受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开关Nd:YAG 1064nm 太田痣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Anastomosis Groups and Pathogenicity of Rhizoctonia solani from Potato in Inner Mongolia
6
作者 Cao Chunmei Wang Xiaojiao +1 位作者 Xu Fei lu chunxi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A total of 148 samples of potato black scurf were collected from 15 potato producing countie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and th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to be Rhizoctonia solani. The collected R. so... A total of 148 samples of potato black scurf were collected from 15 potato producing countie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and th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to be Rhizoctonia solani. The collected R. solani strains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types, fast growth, slow growth and medium growth, based on the mycelial growth rate. Most of the fungi isolated were of fast and medium growth types. To examine the anastomosis groups of isolated R. solani strains, the isolated strains were co-cultured with anastomosis standard strains on sterile slide glass, and the occurrence of mycelial fusion was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45 strains(73.77%), four strains(6.56%), and three strains(4.92%) belonged to AG-3, AG-1-IB and AG-2 anastomosis groups, respectively, while nine strains(14.75%) did not belong to any anastomosis groups above.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dominant strains causing potato black scurf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were mainly R. solani AG-3. To test the pathogenicity of different anastomosis groups of R. solani, the potato tubers were planted with soil infected by isolated fung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tested fungi were able to cause typical symptoms of potato black scurf on tubers and stalk, but their pathogenicity levels varied. Moreov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ycelial growth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pathogen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ZOCTONIA SOLANI Mycelial growth rate ANASTOMOSIS group PATHOGENICITY
下载PDF
太仆寺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7
作者 刘永强 曹春梅 +3 位作者 逯春杏 王晓娇 许飞 李冬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0期62-67,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太仆寺旗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大西洋为对照,引进8个马铃薯新品种,分别对其植物学特征、生育期、产量性状、抗病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斯尔瓦纳和科伦巴的产量分别为42902.78、42855.56 kg/hm^(... 为筛选出适宜在太仆寺旗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大西洋为对照,引进8个马铃薯新品种,分别对其植物学特征、生育期、产量性状、抗病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斯尔瓦纳和科伦巴的产量分别为42902.78、42855.56 kg/hm^(2),较对照品种大西洋分别增产16.09%、15.97%,能满足太仆寺旗马铃薯产业发展需求;伊芙丽卢塞特抗病性表现优异,淀粉含量为17.1%,可作为加工薯种植或作育种优势亲本材料;梦菲思抗病性优良,产量为42416.67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4.78%,商品薯率为89.4%,生育期为91 d,建议在内蒙古地区继续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生育期 品质 抗病性 产量 内蒙古太仆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