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不完善粒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欢 王雅倩 +5 位作者 王晓明 安冬 位耀光 罗来鑫 陈星 严衍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229,共7页
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运输、食品加工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不完善籽粒严重影响了小麦质量与粮食安全。不完善籽粒主要在生产、存储、包装等过程中产生,目前我国小麦质量检测多以人工分选为主,但存在人主观性较强,肉... 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运输、食品加工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不完善籽粒严重影响了小麦质量与粮食安全。不完善籽粒主要在生产、存储、包装等过程中产生,目前我国小麦质量检测多以人工分选为主,但存在人主观性较强,肉眼易疲劳,且费时费力等问题,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鉴别小麦不完善粒是现阶段提高生产率和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运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特征波段选取方法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小麦不完善粒鉴别方法。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得1 000粒小麦样本在862.9~1 704.2nm共256个波段的高光谱反射图像,其中包括健康粒、生芽粒、霉变粒和赤霉粒各250粒,提取每个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反射率光谱作为分类特征。本文首先对提取的全波段光谱信息进行窗口平滑、一阶导数差分、矢量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将原始光谱数据的隐藏信号放大并消除随机误差;在预处理的基础上运用伪偏最小二乘(DPLS)和正交化线性判别分析(OLDA)对光谱进行特征提取,降低数据的冗余度;最后采用仿生模式识别(BPR)建立四类小麦的鉴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全波段光谱信息建立的小麦不完善粒鉴别模型的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7.8%,分析结果可知,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全波段光谱信息对小麦不完善粒鉴别是可行的。尽管全波段光谱信息取得了较好的鉴别效果,但高光谱成像设备较为昂贵,获取高光谱全波段光谱信息数据量较大,无法满足对现场设备运算速度的高要求,因此,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全波段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段的选择,使波段数量由256维降低到10维,从而提高系统的可行性和运算速度。采用选取的10个特征波段建立小麦不完善粒鉴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0个特征波段的平均识别精度仅为83.2%,分析结果可知,尽管采用10个特征波段提高了系统实时性,但鉴别准确性较差。为达到与全波段特征基本相当的鉴别效果,利用光谱特征与图像特征结合的方法建立小麦不完善粒鉴别模型,将上述选取的10个特征波段的形态信息、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结合,实验结果表明,10个特征波段的光谱信息与图像信息结合使鉴别的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4.2%,此识别效果与利用全波段光谱数据的识别效果基本相当。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探索了小麦不完善粒鉴别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小麦不完善粒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有效的提高运算速度的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鉴别精度,为后期小麦不完善粒快速检测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不完善粒 高光谱成像技术 连续投影算法 光谱特征 图像特征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droplet digital PCR in detection of seed-transmitted pathogen Acidovorax citrulli 被引量:2
2
作者 LU Yu ZHANG Hai-jun +6 位作者 ZHAO Zi-jing WEN Chang-long WU Ping SONG Shun-hua YU Shuan-cang luo lai-xin XU Xiu-l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61-569,共9页
Bacterial fruit blotch caused by Acidovorax citrulli is a serious threat to cucurbit industry worldwide.The pathogen is seedtransmitted,so seed detection to prevent distribution of contaminated seed is crucial in dise... Bacterial fruit blotch caused by Acidovorax citrulli is a serious threat to cucurbit industry worldwide.The pathogen is seedtransmitted,so seed detection to prevent distribution of contaminated seed is crucial in disease management.In this study,we adapted a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assay to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format for A.citrulli detection by optimizing reaction conditions.The performance of ddPCR in detecting A.citrulli pure culture,DNA,infested watermelon/melon seed and commercial seed samples were compared with multiplex PCR,qPCR,and dilution plating method.The lowest concentrations detected(LCD)by ddPCR reached up to 2 fg DNA,and 102 CFU mL–1 bacterial cells,which were ten times more sensitive than those of the qPCR.When testing artificially infested watermelon and melon seed,0.1%infestation level was detectable using ddPCR and dilution plating method.The 26 positive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in 201 commercial seed samples through ddPCR,which was the highest positive number among all the methods.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achieved by ddPCR demonstrated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seed-transmitted pathogen detection threshol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fruit blotch Acidovorax citrulli droplet digital PCR seed detec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下载PDF
基于mRNA-Seq的沙漠植物花花柴干旱胁迫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彦芹 沈李丽 +2 位作者 罗来鑫 李健强 李志军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885,共7页
以抗逆性较强的荒漠植物花花柴为材料,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用质量百分数20%的PEG溶液处理0、4、8、12和24 h后的花花柴幼苗的m RNA-Seq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花柴幼苗叶部在不同处理时间均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22个,下调表达... 以抗逆性较强的荒漠植物花花柴为材料,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用质量百分数20%的PEG溶液处理0、4、8、12和24 h后的花花柴幼苗的m RNA-Seq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花柴幼苗叶部在不同处理时间均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22个,下调表达的基因54个,根部在不同处理时间均上调表达的基因73个,下调表达的基因79个。利用q RT-PCR和RT-PCR对可能与花花柴耐旱相关的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发现其表达模式与表达谱结果一致,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均与花花柴响应干旱胁迫相关。本研究为耐旱相关基因的发掘及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植物 花花柴 干旱胁迫 MRNA-SEQ 耐旱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三七根腐病田间分级标准研究及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迎宾 刘屹湘 +2 位作者 朱书生 罗来鑫 李健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0-461,共12页
目前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根腐病尚无病害分级标准,为发现抗病种质资源和评估病害防控效果,本研究建立了用于三七根腐病的田间分级标准。从云南省文山州收集200株发生根腐病的三年生植株,筛选获得具有代表性不同腐烂... 目前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根腐病尚无病害分级标准,为发现抗病种质资源和评估病害防控效果,本研究建立了用于三七根腐病的田间分级标准。从云南省文山州收集200株发生根腐病的三年生植株,筛选获得具有代表性不同腐烂程度的98株样本,通过对表面腐烂占比、横截面腐烂、支须根腐烂、芽及芦头腐烂5项指标进行描述,采用SPSS21进行样本聚类分析,制定了如下用于三七根腐病的田间分级标准:0级,健康,无症状;1级,腐烂仅发生在块根表面、且0<腐烂面积占比≤10%,或腐烂已扩展至内部且5%<腐烂面积占比≤10%;2级,腐烂已扩展至内部、且10%<腐烂面积占比≤40%,支须根无腐烂;3级,腐烂已扩展至内部、且40%<腐烂面积占比≤50%,支须根腐烂;4级,腐烂已扩展至内部、且50%<腐烂面积占比≤70%,支须根腐烂脱落;5级,腐烂已扩展至内部、且腐烂面积占比>70%直至整个块根完全腐烂,支须根腐烂。本标准于2016~2017年连续2年被用于评价土壤处理防控三七根腐病害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该标准可以较好地对不同土壤处理的防病效果进行量化和评估,且与传统分级标准相比,其评价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腐病 分级标准
原文传递
土壤样品中长喙壳属真菌诱导分离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张治萍 李倩 +6 位作者 韩惠兰 周佩 张丹丹 王玉玺 罗来鑫 蒋娜 李健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0-568,共9页
长喙壳属真菌(Ceratocystis spp.)是一类重要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可危害多种作物。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于土壤样品中该病原菌的分离比较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以胡萝卜、马铃薯、甘薯作为诱导富集载体对土壤中长喙壳属真菌的富集分离效... 长喙壳属真菌(Ceratocystis spp.)是一类重要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可危害多种作物。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于土壤样品中该病原菌的分离比较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以胡萝卜、马铃薯、甘薯作为诱导富集载体对土壤中长喙壳属真菌的富集分离效果,确定了胡萝卜为最优诱导富集载体。进一步通过对胡萝卜片厚度、土壤相对湿度、培养温度、光照条件、保湿方式等培养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从土壤中分离长喙壳属真菌的有效方法,具体为:以厚度为3~5 mm的胡萝卜片作为诱导富集载体;土壤样品相对含水量为10%~30%;12 h光暗交替或24 h黑暗;在22℃~26℃条件下不保湿进行培养,8 d后可从携带最低数量为10个孢子/g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靶标菌。采用该方法,对采自新疆、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共计108份自然或耕作土壤样品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从采自云南蒙自市、临沧市的45份土壤样品中均分离获得了长喙壳属真菌。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所需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较高、成本低和高通量等特点,适用于田间调查,可对样本量较大的土壤样品进行快速及时分离,以获得不同土壤生境中的长喙壳属真菌分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喙壳菌 土传病原菌 分离方法 胡萝卜诱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