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文翻译:逻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领顺 lus shih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0,共3页
《节俭意识与道德行为》(以下简称"《节》")一文属于杂文。杂文,或者说是议论性散文,是广义散文的一种。英语里常说的essay,就包括了汉语写作体裁中的这一类,所以《鲁迅杂文集》译为Selected Essays of Lu Xun,是合乎情理的。... 《节俭意识与道德行为》(以下简称"《节》")一文属于杂文。杂文,或者说是议论性散文,是广义散文的一种。英语里常说的essay,就包括了汉语写作体裁中的这一类,所以《鲁迅杂文集》译为Selected Essays of Lu Xun,是合乎情理的。杂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形式短小,语言犀利,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总体上,杂文偏于议论,以议事论理为目的,属于议论类文体,以批判为其灵魂,所以译文的题目增加了表示“论”的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集 艺术性 逻辑性 议论性散文 翻译 道德行为 节俭意识 写作体裁
原文传递
汉语描写文主观描写的英译再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领顺 lus shih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得州云霞》成稿于2013年,由发表于美国《达拉斯新闻》(DallasChinese News)的两篇短文《得州的云》(2013年1月4日)和《得州晚霞》(2013年2月1日)并合而成。两篇短文描写的都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得州)的气象,并合之后冠以《得... 《得州云霞》成稿于2013年,由发表于美国《达拉斯新闻》(DallasChinese News)的两篇短文《得州的云》(2013年1月4日)和《得州晚霞》(2013年2月1日)并合而成。两篇短文描写的都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得州)的气象,并合之后冠以《得州云霞》之名,竟也天衣无缝。在雾霾成为家常的今天,重读这些内容,倍觉清新和亲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写文 英译 汉语 得克萨斯州 达拉斯 美国 短文
原文传递
翻译批评领域新的里程碑——《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与《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评介 被引量:4
3
作者 lus shih 《翻译论坛》 2015年第4期87-94,共8页
1周领顺教授的两部学术近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以下简称《理论》)和《译者行为批评:实践探索》(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以下简称《路径》),是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批评研究成果。前者构建'译者行为批评'(... 1周领顺教授的两部学术近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以下简称《理论》)和《译者行为批评:实践探索》(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以下简称《路径》),是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批评研究成果。前者构建'译者行为批评'(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理论的框架和体系,后者以专题讨论的形式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后者 框架 形式 译者 路径 专题讨论
原文传递
节俭意识与道德行为
4
作者 周领顺 lus shih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07,共2页
[1]节俭大约分为两类,一是人们为果腹度日而节俭,一是人们因衣食无忧而节俭。前者节俭迫于生活的压力,限于物质层面;后者节俭则为美德,已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境界。[2]人之初接受节俭的教育大多是从唐李绅《悯农》(其一)诗开始的:... [1]节俭大约分为两类,一是人们为果腹度日而节俭,一是人们因衣食无忧而节俭。前者节俭迫于生活的压力,限于物质层面;后者节俭则为美德,已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境界。[2]人之初接受节俭的教育大多是从唐李绅《悯农》(其一)诗开始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们偏于作字面理解,并由此对孩子进行劝诫。教育者一般以“一粒粮食从种到收农民要付出多少辛勤的劳动”开场,以要求受教育者“一定要珍惜粮食”作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俭意识 道德行为 受教育者 物质层面 精神境界 《悯农》 字面理解 粮食
原文传递
得州云霞
5
作者 周领顺 lus shih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9-121,共3页
[1]云,是最最常见之物。满眼的素材,随便摘来一片,揉碎了,就是一段文字。因其平常,所以人人会写;因其普通,所以极难状述其美;因其飘忽,所以即使书写出来,也很难再觅芳踪。
关键词 散文 《得州云霞》 中国 周领顺
原文传递
译者的“译”与“美”——以《散文自译与评析》的翻译择词和音响再现为例
6
作者 lus shih 周领顺 《翻译论坛》 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
散文的语言美是散文文学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翻译过程中也是译者着力体现的主要方面。本文从作者、译者、评者的角度,讨论了我们在翻译《散文自译与评析》一书中汉语散文的语言美化问题。散文的语言美可以体现在词语、句法结构、修辞手... 散文的语言美是散文文学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翻译过程中也是译者着力体现的主要方面。本文从作者、译者、评者的角度,讨论了我们在翻译《散文自译与评析》一书中汉语散文的语言美化问题。散文的语言美可以体现在词语、句法结构、修辞手段、音韵节奏等不同的层面,本文集中讨论词语的选择和音响效果的再现这两个方面,阐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在上述两个方面追求译文既贴近原文,但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平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散文翻译 词语风格 音韵节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