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瓜酸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曹燕飞 郝鑫 +2 位作者 李宏军 马成业 周陆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210,共8页
该研究以纯牛奶和甜瓜汁为原料制备甜瓜酸奶,以酸度、持水力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甜瓜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贮藏特性、抗氧化活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 该研究以纯牛奶和甜瓜汁为原料制备甜瓜酸奶,以酸度、持水力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甜瓜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贮藏特性、抗氧化活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瓜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甜瓜汁添加量7%,赤藓糖醇添加量7%,发酵时间8 h,接种量0.3%。在此优化条件下,甜瓜酸奶酸度为82.62°T,持水力为81.13%,感官评分为90.70分。在贮藏21 d后,甜瓜酸奶的感官评分、酸度、持水力分别为73.0分、88.4°T、68.2%;甜瓜酸奶具有均一、连续、紧密蛋白质网络结构和更好的流变性能;共检出3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7种醇类、9种酯类、7种醛类、4种酮类、2种酸类和4种其他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19.64%、28.43%、27.70%、11.69%、9.18%、3.36%。甜瓜汁的添加能改善酸奶的品质,赋予酸奶甜瓜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酸奶 发酵工艺优化 贮藏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lutamine Peptides from Defatted Soybean Meal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2
作者 WANG Chen XIE Yanli +1 位作者 ma chengye XIE Dongdong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Glutamine peptides were obtained from defatted soybean meal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rotamex~? and trypsin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ent of hydrolysi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Gln pepti... Glutamine peptides were obtained from defatted soybean meal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rotamex~? and trypsin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ent of hydrolysi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Gln peptides in the hydrolysate were 22.02%and 6.05 mmol/L, respectively. The hydrolysates were fractionated by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on a Sephadex G-15 into five major fractions(GelF1–GelF5). The peptide(GelF1) fraction with the highest glutamine peptide content(51.8%) was further evaluated to determine its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ost(92.37%) peptides were less than 1 000 Da. Glutamic acid and glutamine were the most abundant amino acids, accounting for up to 12.98% of the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 in GelF1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elF2 and GelF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atted soybean meal hydrolysates Glutamine peptides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mino acid analysis
下载PDF
挤压物料水分对白酒糟醇溶蛋白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刘瑶 袁若云 +3 位作者 李宏军 陈善峰 马成业 汪陈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5-90,共6页
本文通过单螺杆挤压机改性白酒糟(Distiller's grains,DGs),研究了挤压物料水分(21%、24%、27%、30%、33%)对白酒糟醇溶蛋白(Prolamins from distiller's grains,PDGs)理化(溶解度、表面疏水性、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功能(持水... 本文通过单螺杆挤压机改性白酒糟(Distiller's grains,DGs),研究了挤压物料水分(21%、24%、27%、30%、33%)对白酒糟醇溶蛋白(Prolamins from distiller's grains,PDGs)理化(溶解度、表面疏水性、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功能(持水、持油能力)和二、三级结构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挤压物料水分对PDGs改性效果具有显著影响,随物料水分增加,挤压对PDGs天然结构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大,分子构象的改变促进内部亲水基团的暴露和二硫键的生成,物料水分为27%时,溶解度提高了1.56倍,达到34.75%,表面疏水性降低了56.11%,增强了持水能力,热变性温度由96.79℃增大到102.53℃,热稳定性更强,PDGs经变性重排后,蛋白聚集体有序程度增加。而物料水分过高时(高于27%),挤压造成PDGs过度变性,稳定聚集态的破坏反而会弱化其亲水、热特性、有序程度等,说明挤压物料水分对PDGs性质的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醇溶蛋白 挤压 物料水分 理化性质 结构表征
下载PDF
液体核磁共振技术用于木质素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荧 马成业 +2 位作者 张琛 徐玲花 文甲龙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4,共12页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类大分子聚合物,阐明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对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涵盖多种原子核(^(1)H、^(13)C、^(31)P、^(19)F等)的液体核磁共振(NMR)技术是表征木质素结构特征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类大分子聚合物,阐明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对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涵盖多种原子核(^(1)H、^(13)C、^(31)P、^(19)F等)的液体核磁共振(NMR)技术是表征木质素结构特征强有力的分析手段。本文综述了液体NMR技术(氢谱、碳谱、磷谱、氟谱和二维异核单量子碳氢谱)用于表征木质素不同结构特征(如连接键、官能团、化学组成等)的优势,介绍了NMR测试时的制样方法和注意事项,概述了NMR技术在木质素结构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NMR技术在不同木质素结构研究中的适用性,以期为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NMR技术对木质素结构进行准确表征和解析,进一步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结构表征 分析 核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基苯吸附特性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哲 林朋飞 +2 位作者 马成业 杨国栋 张肖锦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选取压块破碎活性炭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硝酸、浓硫酸、氢氟酸和氨水改性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及元素组分的影响,以及改性前后活性炭对选定污染物的吸附性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氨水、氢氟酸以及硫酸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硝基苯吸附能力相... 选取压块破碎活性炭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硝酸、浓硫酸、氢氟酸和氨水改性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及元素组分的影响,以及改性前后活性炭对选定污染物的吸附性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氨水、氢氟酸以及硫酸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硝基苯吸附能力相似,且其在相同平衡浓度条件下,吸附容量较未改性活性炭略有改善;但经浓硝酸改性后,活性炭吸附性能明显下降,特别是浓硝酸改性后,下降明显。因此,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以范德华力为主,增加表面官能团不能增加活性炭对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改性 吸附等温线 官能团 硝基苯
下载PDF
挤压剪切活化对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成业 范玉艳 +1 位作者 于双双 张东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1-37,共7页
本研究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台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原脱胚玉米、挤压脱胚玉米和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挤压脱胚玉米的淀粉结构及性质变化,并探究其相互关系,揭示挤压... 本研究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台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原脱胚玉米、挤压脱胚玉米和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挤压脱胚玉米的淀粉结构及性质变化,并探究其相互关系,揭示挤压剪切活化对脱胚玉米的淀粉颗粒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表明:与原脱胚玉米和挤压脱胚玉米相比较,挤压处理对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的淀粉结构及性质产生显著影响,酶解力和糊化度增大,碘蓝值、直链淀粉含量减小。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挤压脱胚玉米淀粉颗粒形貌破坏,偏光十字破坏,结晶度变小;升温糊化过程中,焓变降低;挤压使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破坏,淀粉颗粒发生聚集,破损淀粉颗粒易糊化和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挤压 脱胚玉米 结构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食品化学”实验课程中粗蛋白测定实验教学探讨——以山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越冬 李宏军 +2 位作者 马成业 张东亮 杨青青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以“食品化学”实验课课程中粗蛋白的测定实验课为例,就样品消化过程、半微量凯氏定氮法蒸馏过程及微量滴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保证学生安全为前提下,对实验操作的细节做必要规范,使得学生在规... 以“食品化学”实验课课程中粗蛋白的测定实验课为例,就样品消化过程、半微量凯氏定氮法蒸馏过程及微量滴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保证学生安全为前提下,对实验操作的细节做必要规范,使得学生在规定课时内顺利完成实验,以期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必要的实验操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蛋白测定 消化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玉米浆发酵产生物丁醇的氨基酸代谢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新河 贺壮壮 +2 位作者 赵玉斌 马成业 任晓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63-274,共12页
为了深入挖掘利用丙酮丁醇梭菌产生物丁醇过程中氨基酸代谢的动态过程,探究利用廉价氮源玉米浆中的氨基酸用于丙酮丁醇梭菌产生物丁醇的生产策略,寻找生产丁醇的高效率廉价氮源来降低发酵生产成本。该研究首先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玉米... 为了深入挖掘利用丙酮丁醇梭菌产生物丁醇过程中氨基酸代谢的动态过程,探究利用廉价氮源玉米浆中的氨基酸用于丙酮丁醇梭菌产生物丁醇的生产策略,寻找生产丁醇的高效率廉价氮源来降低发酵生产成本。该研究首先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玉米浆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基于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生产丙酮-丁醇-乙醇(Acetone-Butanol-Ethanol,ABE)碳代谢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氨基酸代谢模型,以此模拟15种氨基酸在利用木糖为碳源发酵生产ABE中的氨基酸代谢过程,并对氨基酸的代谢与丙酮丁醇梭菌的生物量以及ABE的合成相关性关系进行冗余分析;通过模型预测实际生产中利用玉米浆发酵时氨基酸的消耗过程。结果表明,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占细菌总数的68.76%,是玉米浆中的优势菌群;最佳参数校正后构建了氨基酸代谢模型,模拟值与试验值有较好拟合度;11种氨基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在培养过程中迅速消耗用于细胞生长和溶剂生成,3种氨基酸(脯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保持稳定状态,同时发酵过程中谷氨酰胺积累;冗余分析表明其中5种氨基酸对发酵产物及生物量影响具有相关性,相关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丝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天冬酰胺;模拟预测玉米浆中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在发酵过程中基本被消耗,推测其为发酵后期的营养限制性因子。该结论可证实玉米浆可作为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丁醇的优势氮源,为丙酮丁醇梭菌的氨基酸代谢调控及下一步利用并优化玉米浆作为氮源生产生物丁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模型 丙酮丁醇梭菌 ABE发酵 玉米浆 微生物组分析 氨基酸
下载PDF
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数字技术领域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成也 宋明星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7,共12页
对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在建筑数字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研究。选取近百个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将研究原型根据智能体代理的主体不同分为:多智能体代理人、多智能体代理建筑空间单元、多智能体代理城市空间单... 对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在建筑数字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研究。选取近百个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将研究原型根据智能体代理的主体不同分为:多智能体代理人、多智能体代理建筑空间单元、多智能体代理城市空间单元、其他代理类型等类别。从研究内容、智能体的控制指标、具体运行规则、研究所对应的建筑学问题以及研究所属的建筑学本体维度等角度分别分析各研究案例特征并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学本体维度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希望统计分析的结果能为未来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及规划领域的研究提供建议和指南,即面临相应问题时可选择何种智能体代理模式、控制指标及运行规则。此外,还分析比较了MAS的不同研究平台和研究工具。最后,提出结合了深度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系统是其在建筑学本体维度研究值得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建筑数字技术 生成设计 人流仿真模拟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制备zein/PCL复合膜的工艺
10
作者 董爽 陈野 +1 位作者 马成业 郭鹏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玉米醇溶蛋白膜的耐水特性,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制备了玉米醇溶蛋白(zein)/聚己内酯(PCL)复合膜,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PCL的接枝工艺。研究结果表明,PCL的最佳接枝工艺为:等离子体处理电压56.2 V,处理时间26 s,PCL接... 为了提高玉米醇溶蛋白膜的耐水特性,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制备了玉米醇溶蛋白(zein)/聚己内酯(PCL)复合膜,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PCL的接枝工艺。研究结果表明,PCL的最佳接枝工艺为:等离子体处理电压56.2 V,处理时间26 s,PCL接枝液浓度3.89%,接枝时间30.11 min。在此条件下,PCL接枝率可达到30.35%±0.74%,显著高于未处理的接枝率(12.67%±0.51%),说明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可有效提高PCL在zein膜表面的接枝率。对zein/PCL复合膜进行功能性质表征,结果表明:zein/PCL膜吸水率为6.54%±1.81%,显著低于zein膜(22.58%±1.68%)(p<0.05);接触角相比zein膜也有显著增加(p<0.05),证明等离子体辅助制备的zein/PCL复合膜相比纯zein膜耐水性有显著提高。此外,土壤降解实验显示,PCL膜在土埋四周内表面形貌变化不明显,而zein/PCL膜在土埋第三周时出现了较明显的霉斑,具有相对良好的土壤降解能力。本文结果可为低温等离子体辅助耐水性蛋白膜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等离子体 复合膜 耐水性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复合膜的“一锅法”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陈洁 张东亮 +2 位作者 马成业 陈善峰 李宏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1,共5页
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复合膜,比较不同复合膜在色度、溶解性与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并借助FTIR、XRD、DSC以及SEM等技术对复合膜的分子结构、晶体特征、热特性以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 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复合膜,比较不同复合膜在色度、溶解性与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并借助FTIR、XRD、DSC以及SEM等技术对复合膜的分子结构、晶体特征、热特性以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氧化复合膜尤其是添加了马铃薯淀粉的复合膜能使膜的白度和亮度增加,纳米氧化锌以及马铃薯淀粉的添加能明显改善壳聚糖膜的溶解性和力学性质。FTIR图谱表明,纳米氧化锌与复合体系之间形成了更强的相互作用;XRD图谱证实了纳米氧化锌晶体结构的存在;DSC曲线显示不同复合膜的热特性具有一定差异;SEM图像直观地显示了不同膜的表面形态,表明纳米氧化锌能很好地存在并融于复合膜当中,最终形成性状稳定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纳米氧化锌 复合膜 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