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特征
1
作者 马海勇 王为林 +2 位作者 沈志成 闫占冬 刘海洋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520,共9页
为了研究南梁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利用钻井岩芯、轻重矿物和测井解释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沉积体系特征与沉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6以K2、K3、K4这3套泥岩作为标志层,根据测井分析方法将延... 为了研究南梁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利用钻井岩芯、轻重矿物和测井解释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沉积体系特征与沉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6以K2、K3、K4这3套泥岩作为标志层,根据测井分析方法将延长组长6划分为3个小层;依据轻、重矿物数据资料分析,明确了南梁地区延长组长6发育有东北、西南2个物源,主要受东北物源的控制,东北部母源来自于大青山、阴山一带的太古界高级变质岩和火山岩;南梁地区延长组长6主要以陆源湖泊、三角洲沉积为主,不同的沉积相的类型控制着砂体的展布形状,长6期发育的砂体自北东向西南方向呈现出条带状展布;延长组在长6期湖盆面积逐渐减小盆地边缘的三角洲沉积范围向湖盆中心收缩。长6期自北东向西南发育了三角洲前缘亚相、深湖亚相、浅湖亚相,由于三角洲前缘斜坡地带沉积物发生了滑塌,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了浊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南梁地区 延长组 长6 沉积特征
下载PDF
通过贮水池浓度变化看“盐、养”生产
2
作者 安延平 马海永 +4 位作者 张庆龙 马爱盛 焦金环 宫轶平 李佳峻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8-20,共3页
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为海盐生产企业,随着初级卤水“一水多用”,制盐、养殖、吹溴——“盐养溴”工作的开展,企业效益获得最大化。在“盐养”实施过程中,对贮水池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并与理论测算贮水的末端落水浓度进行比较,分析了... 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为海盐生产企业,随着初级卤水“一水多用”,制盐、养殖、吹溴——“盐养溴”工作的开展,企业效益获得最大化。在“盐养”实施过程中,对贮水池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并与理论测算贮水的末端落水浓度进行比较,分析了“盐、养”过程中现阶段矛盾原因,并结合制盐生产实际、养殖现状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业生产 养殖 矛盾 对策
下载PDF
纳滤后浓盐水用于海盐生产对制卤的影响
3
作者 毕李刚 马海永 +4 位作者 安延平 张庆龙 刘建锐 袁浩 郭競雄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
浓盐水纳滤后,将高钙离子、镁离子盐卤水用于海盐生产,文章从定性、定量方面对其在制卤蒸发浓缩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撑。
关键词 纳滤 浓盐水 制卤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中条山陶家窑基性岩墙群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娟萍 欧阳征健 +2 位作者 马海勇 范萌萌 马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3-586,共14页
基性岩墙是地壳伸展事件的重要示踪剂,被视为超大陆重建的关键指标,研究中条山陶家窑基性岩墙群对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重建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的岩墙群岩性以辉绿岩为主,具有典型的辉绿结构... 基性岩墙是地壳伸展事件的重要示踪剂,被视为超大陆重建的关键指标,研究中条山陶家窑基性岩墙群对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重建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的岩墙群岩性以辉绿岩为主,具有典型的辉绿结构,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和单斜辉石。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838±32Ma,是该基性岩墙群的结晶年龄。K2O/Na2O比值为0.55~1.89,低碱(K2O+Na2O为4.41%~13.29%),高FeOT(1.08%~10.15%),为拉斑玄武岩系列。高稀土元素含量(65.2×10-6~481.38×10-6),富集Rb、Th、U、Pb等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元素,较低的εNd(t)值(-11.04^-2.32),由此推测有地壳组分的加入。岩石中固结指数SI与MgO的含量线性相关性比较强,与SiO2的含量没有相关性,说明MgO对分异结晶趋势起主导作用且发生过比较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该岩墙群岩浆源区类型为富集地幔(EMⅡ),主要是在源区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浆中地壳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时陆壳物质的加入,与岩浆结晶分异以及上升过程中地壳混染作用关系不大。综合研究表明,该岩墙群为板内拉斑玄武岩系列,形成于碰撞期后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 中条山陶家窑 基性岩墙群 U-PB定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海勇 罗安湘 +2 位作者 王朝阳 欧阳征健 冯娟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2-759,共8页
为研究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以六盘山弧形构造带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弧形构造为例,采用野外面地质调查、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弧形构造带形成规律进行区域块体应力定量化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受到青藏地块向北... 为研究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以六盘山弧形构造带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弧形构造为例,采用野外面地质调查、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弧形构造带形成规律进行区域块体应力定量化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受到青藏地块向北东向的推挤,北祁连地块也向北东向位移并推挤北祁连弧后盆地,北祁连弧后盆地被相对坚硬的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阻挡。早古生代晚期六盘山区域北东向挤压的构造应力是早期弧形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的古生代晚期的数值模型,进行构造应力与地质块体形变规律数值模拟计算,使地质模型处于平衡状态后获得x方向、y方向位移,在x方向的位移,计算结果显示六盘山区域范围内古生代地质块体向东最大位移约为向北最大位移的25%,位移向量的位移方向总体表现为向北东弧形突起的构造形态。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弧形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定量化分析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六盘山 构造演化 数值模拟 位移向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海勇 韩天佑 +1 位作者 周磊 蔡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1-900,共10页
利用岩心观察、地震解释资料和地层厚度印模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前侏罗纪古河的沉积特征主要为河道充填沉积,在沉积过程中伴有对河谷的侵蚀下切作用。宁陕古河自研究区西北... 利用岩心观察、地震解释资料和地层厚度印模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前侏罗纪古河的沉积特征主要为河道充填沉积,在沉积过程中伴有对河谷的侵蚀下切作用。宁陕古河自研究区西北向东南穿流而过,河谷发育,展布长达120 km,主河道宽20~30 km。蒙陕古河流向自北向南,主河道宽10~20 km。姬塬高地东斜坡平均坡降9~11 m/km,其上沉积了厚度约80 m的中粗砂岩、细砂岩地层。姬塬高地南斜坡平均坡降5~7 m/km,斜坡前缘发育阶地。研究认为,研究区古地貌形态可划分为高地、斜坡带、古阶地、河谷区、河间丘等5种古地貌单元,包含姬塬高地、定边高地及安边高地等3个高地,蒙陕古河、宁陕古河等2个古河;姬塬高地南部、定边高地南部及安边高地西部发育古阶地,蒙陕古河、宁陕古河河谷两侧发育斜坡带,蒙陕古河河道内部发育河间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前侏罗纪 古地貌 沉积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欧阳征健 冯娟萍 +1 位作者 马海勇 李文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利用野外剖面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区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长城系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含多层石英细砾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 利用野外剖面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区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长城系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含多层石英细砾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比较高;层理构造发育,主要为陆相、海陆过渡相层理构造,可见波痕和干裂等层面构造;鄂尔多斯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自北东向西南具有水体逐渐加深的趋势,依次发育河流、三角洲、滨浅海、浅海及深海沉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区 中元古界 长城系 沉积特征
下载PDF
Geochemistry of the E-MORB type ophiolite and related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Wushan area,West Qinling 被引量:9
8
作者 DONG YunPeng ZHANG GuoWei +3 位作者 YANG Zhao ZHAO Xia ma haiyong YAO AnP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z2期234-245,共12页
The mafic-ultramafic assemblages,which thrustthrust into the Wushan-Tangzang boundary fault as some blocks and outcropped in the Yuanyangzhen,Lijiahe,Lubangou and Gaojiahe area,consist mainly of meta-peridotites,gabbr... The mafic-ultramafic assemblages,which thrustthrust into the Wushan-Tangzang boundary fault as some blocks and outcropped in the Yuanyangzhen,Lijiahe,Lubangou and Gaojiahe area,consist mainly of meta-peridotites,gabbros and basalts.The meta-peridot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_(2) and MgO contents,lowΣREE,as well as their chondrite-normalized rare earth element patterns show some similarities to that of middle oceanic meta-peridotite.The basalts from the Yuanyangzhen,Lijiahe and Lubangou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TiO_(2) content,low Al_(2)O_(3) content and Na_(2)O>>K_(2)O.Above all,it is the slight enrichment or flat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unfractionated in HFS elements in the primitive-normalized trace elements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at indicate these basalt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ypical E-MORB.In comparison,the basalts from the Gaojiahe section are featured by depletion in Nb and Ta contents and enrichment in Th content which show that these were derived from an island-arc setting.From studies of the regional geology,petrology,geochemistry,geo-chronology and all above evidence,it can be suggested that the mafic-ultramafic rocks from the Wushan area are mainly dismembered E-MORB type ophiolite,which represent the fragments of the lithosphere of the Early-Paleozoic Qinling ocean.It is preferred that these rocks were formed in an initial mid-ocean ridge setting during the beginning stage of the oceanic basin spreading.This ophiolite together with the Gaojiahe island-arc basalts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an ophiolitic mélange along the Wushan-Tangzang boundary fault,and marks the suture zone after the closure of the Qinling ocean in early Pale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ORB GEOCHEMISTRY Shangdan suture zone west Qinling TECTON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