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层沉积Al_(2)O_(3)对尖晶石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影响机理
1
作者 李倩 赵妍 +8 位作者 崔雅茹 王硕然 黄娜 李常林 王文培 马红周 杜金晶 何喜红 翁雅青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为提升尖晶石相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在深度荷电状态下的界面稳定性,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单晶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表面可控沉积了纳米级Al_(2)O_(3)层。改性后的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长... 为提升尖晶石相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在深度荷电状态下的界面稳定性,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单晶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表面可控沉积了纳米级Al_(2)O_(3)层。改性后的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耐腐蚀性能(1C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4.7%)。进一步的表界面解析结果表明:原子层沉积技术构建的纳米级Al_(2)O_(3)包覆层能够明显抑制材料本体与电解液的腐蚀反应,降低过渡金属离子的不可逆溶解与析出;另外,基于HF表面刻蚀产生的AlF_(3)具有增强的耐刻蚀性能,可显著提升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在长循环及高电压下的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5)Mn_(1.5)O_(4) 正极材料 原子层沉积 Al_(2)O_(3)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用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前驱体 被引量:4
2
作者 袁文龙 王碧侠 +2 位作者 赵瑛 马红周 党晓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68,共8页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提纯及再利用对于提高该含铁产品的附加值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中锰的脱除及铁的再利用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了双氧水氧化Fe^(2+)为Fe^(3+)及高锰酸钾氧化Mn^(2+)为MnO_(2)的可行性,...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提纯及再利用对于提高该含铁产品的附加值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中锰的脱除及铁的再利用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了双氧水氧化Fe^(2+)为Fe^(3+)及高锰酸钾氧化Mn^(2+)为MnO_(2)的可行性,通过试验考察了氧化剂用量、体系pH值、反应时间对锰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MnO_(4)用量为理论值的1.0倍、pH=1.20、氧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锰的脱除率可达到99.9%,净化后溶液中锰含量降低至0.28 mg/L。以净化所得硫酸铁溶液作铁源,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磷酸铁,可获得纳米级高纯度的无定型态二水磷酸铁前驱体,且该前驱体经煅烧可转变为α-石英型正磷酸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钛白 净化 氧化除锰 磷酸铁
下载PDF
焙烧氰化尾渣中金的提取研究现状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红周 王丁丁 +2 位作者 王耀宁 党晓娥 王碧侠 《黄金》 CAS 2021年第2期68-71,75,共5页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金矿资源日趋贫、细、杂,选矿难度越来越大,尾渣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焙烧氰化尾渣中金的提取,根据金不同的嵌布状态,以焙烧氰化尾渣中包裹体分解的有效性,将提金方法分为氧化铁包裹金的提取、硅酸盐包...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金矿资源日趋贫、细、杂,选矿难度越来越大,尾渣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焙烧氰化尾渣中金的提取,根据金不同的嵌布状态,以焙烧氰化尾渣中包裹体分解的有效性,将提金方法分为氧化铁包裹金的提取、硅酸盐包裹金的提取及综合提金三大类,并分析了各类别中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的适应性,为焙烧氰化尾渣中金提取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渣 焙烧 氰化 提取 包裹金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磁共振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洪舟 刘伟娟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11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并确立最佳诊断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自2018年1月—2022年3月期间行磁共振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变102例,均经病理证实,均在... 目的评估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并确立最佳诊断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自2018年1月—2022年3月期间行磁共振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变102例,均经病理证实,均在常规序列基础上加扫描DWI序列,并自动重建ADC图。其中恶性组55例,良性组47例,每个病变均测量ADC值。分析两组间ADC值的差异,并做ROC曲线分析。结果恶性组ADC值均值为(0.99±0.25)×10^(−3)mm^(2)/s,良性组ADC值均值为(1.64±0.32)×10^(−3)mm^(2)/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4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将诊断阈值定为1.11×10^(−3)mm^(2)/s时,诊断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97.9%,诊断准确率为96.0%。结论磁共振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ADC值 乳腺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大同煤循环流化床的O_2-CO_2预热特性
5
作者 朱建国 马洪洲 +1 位作者 柳殿彬 吕清刚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2-57,共6页
利用循环流化床高温预热技术,对大同煤在O_2-CO_2环境下预热前后的颗粒特性、燃料特性和燃料氮的转化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可将大同煤稳定预热至850℃,预热所需的热量全部由煤粉自身的部分燃烧提供。预热后的半焦颗粒粒径... 利用循环流化床高温预热技术,对大同煤在O_2-CO_2环境下预热前后的颗粒特性、燃料特性和燃料氮的转化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可将大同煤稳定预热至850℃,预热所需的热量全部由煤粉自身的部分燃烧提供。预热后的半焦颗粒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分别增大10和2倍,孔隙结构更加发达;大同煤在循环流化床O_2-CO_2预热中,煤气中CO、H_2、CH_4和CO_2体积分数分别为11.5%,9.7%,2.11%和79.6%,煤气热值为2 848.7 kJ·m^(-3);预热过程,煤中的N-Q和N-X向N-6和N-5发生了转化,N-6质量分数由原煤的17.28%增大到3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 循环流化床 O2-CO2 预热
下载PDF
高分辨颈动脉磁共振成像预测颈内动脉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脑血管事件危险度研究
6
作者 马洪舟 刘伟娟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7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颈动脉磁共振成像(HRCMRI)预测颈动脉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行HRCMRI检查的100例颈内动脉轻中度(<70%)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稳定斑块与斑块纤维帽破裂... 目的探讨高分辨颈动脉磁共振成像(HRCMRI)预测颈动脉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行HRCMRI检查的100例颈内动脉轻中度(<70%)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稳定斑块与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各50例。比较稳定斑块与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同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稳定斑块与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HRCMRI影像学特征。结果稳定斑块患者1年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4.0%,低于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患者HRCMRI表现为:斑块表面光滑;纤维帽较厚,增强扫描呈轻中度线样或均匀强化;无较大脂质核心(脂质核面积不超过斑块40%);无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HRCMRI表现为:线样强化的纤维帽连续性中断,龛影形成,斑块表面不规则,局部凹陷,凹陷区即龛影在黑血序列上为低信号,在亮血序列上为高信号。结论HRCMRI技术可预测颈动脉斑块纤维帽破裂患者同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可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颈动脉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斑块 纤维帽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有价金属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晨露 王碧侠 +2 位作者 李卓阳 马红周 朱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3-78,共6页
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无害化处理对于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废旧锂离子电池(18650型)的正极材料进行处理,首先采用1 mol/L酸性溶液选择性地溶解粘结剂,使得集流体与活性物质分离,再用硫酸+还原剂对活性物质进行浸... 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无害化处理对于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废旧锂离子电池(18650型)的正极材料进行处理,首先采用1 mol/L酸性溶液选择性地溶解粘结剂,使得集流体与活性物质分离,再用硫酸+还原剂对活性物质进行浸出,最后用水热—煅烧法从浸出液中回收有价金属。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电极材料及回收产物的物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固态产物的微观形貌。采用化学滴定法与仪器测定法分析浸出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并计算相应金属的浸出率。研究酸浓度、还原剂体积分数、浸出温度和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在硫酸浓度2.5 mol/L、双氧水体积分数10%、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80 min和固液比1∶14 g/mL的条件下,镍、钴、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3.82%、99.53%、14.88%。从浸出液中可制备出棒条状NiCo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浸出 水热法 回收
下载PDF
锌浸出液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晨露 王碧侠 +2 位作者 刘欢 马红周 朱军 《黄金》 CAS 2019年第5期64-68,共5页
在湿法炼锌工艺中,锌浸出液的净化是整个工艺的关键过程。介绍了锌浸出液中杂质钴、氟、氯的净化方法,包括除钴的传统净化方法、新型净化方法,以及氟、氯同时脱除、单独除氟、单独除氯等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为冶炼企业锌浸... 在湿法炼锌工艺中,锌浸出液的净化是整个工艺的关键过程。介绍了锌浸出液中杂质钴、氟、氯的净化方法,包括除钴的传统净化方法、新型净化方法,以及氟、氯同时脱除、单独除氟、单独除氯等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为冶炼企业锌浸出液净化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液 净化
下载PDF
CO_(2)气化对单颗粒煤富氧燃烧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百航 刘敬樟 +2 位作者 朱建国 马洪洲 劳世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实现CO_(2)减排的有效技术路线,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高浓度CO_(2)气氛下,煤的氧燃烧特性与传统的空气燃烧存在极大区别。煤的燃烧在CO_(2)气化和O_(2)氧化的相互竞争中进行,而该竞争机制尚不明确。针对1 273 K的...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实现CO_(2)减排的有效技术路线,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高浓度CO_(2)气氛下,煤的氧燃烧特性与传统的空气燃烧存在极大区别。煤的燃烧在CO_(2)气化和O_(2)氧化的相互竞争中进行,而该竞争机制尚不明确。针对1 273 K的中温燃烧,选用单颗粒煤在竖直管式炉高温燃烧实验台上进行富氧气氛(27%O_(2)/73%CO_(2),体积分数)、O_(2)气氛(27%O_(2)/73%Ar,体积分数)和CO_(2)气氛(73%CO_(2)/27%Ar,体积分数)的燃烧实验并与空气气氛(21%O_(2)/79%N_(2),体积分数)燃烧进行对比,获取反应速率、颗粒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中温富氧燃烧时,CO_(2)物理化学作用对单颗粒煤的碳消耗的贡献率为36.2%。中温燃烧时,CO_(2)的加入促进了碳氧燃烧,气化吸热对碳氧燃烧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反应 颗粒燃烧 富氧燃烧 反应速率 物理化学
下载PDF
锌浸出渣中铟的真空碳热还原挥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耀宁 马红周 +1 位作者 王碧侠 施瑞盟 《工业加热》 CAS 2021年第12期1-4,共4页
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浸出渣是铟提取的重要资源,采用真空碳热还原法对浸出渣中含有的氧化铟进行了提取理论及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渣中氧化铟经真空碳还原过程以In和In_(2)O的形式挥发,In_(2)O来自渣中In_(2)O_(2)与碳和In反应生... 湿法炼锌过程产出的浸出渣是铟提取的重要资源,采用真空碳热还原法对浸出渣中含有的氧化铟进行了提取理论及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渣中氧化铟经真空碳还原过程以In和In_(2)O的形式挥发,In_(2)O来自渣中In_(2)O_(2)与碳和In反应生成的产物。碳还原氧化锌生成的金属锌能够参与In_(2)O_(2)的还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真空度为10 Pa,配碳量18.5%,CaO加入7.5%,1100℃保温30 min,浸出渣中铟的挥发率可达到99.21%,还原渣中铟含量为1.3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真空碳热还原 氧化钙
下载PDF
真空热解工艺脱除金矿石中的砷铅研究
11
作者 阳建国 马红周 +3 位作者 王致娴 王耀宁 谢鸿蔚 王丁丁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6期158-160,共3页
金矿含砷、铅对提金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提金前需要降低砷、铅含量。为确定适宜的工艺流程,采用真空脱砷、碳热还原铅的方法进行了预先脱除砷、铅研究。理论计算表明,毒砂及黄铁矿均易分解,分别产生砷和硫;真空条件下金矿石中的白云石分... 金矿含砷、铅对提金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提金前需要降低砷、铅含量。为确定适宜的工艺流程,采用真空脱砷、碳热还原铅的方法进行了预先脱除砷、铅研究。理论计算表明,毒砂及黄铁矿均易分解,分别产生砷和硫;真空条件下金矿石中的白云石分解生成氧化钙,硫化铅在有氧化钙参与时可还原生成金属铅。试验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20 Pa、600℃、保温30 min情况下,可脱除99%以上的砷、26%左右的硫;在20 Pa、900℃、保温30 min情况下,铅回收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真空 碳热还原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从铜冶炼渣中提锌研究
12
作者 阳建国 马红周 王耀宁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8期181-184,共4页
某铜冶炼渣的锌含量为5.15%,主要以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硫化锌和硅酸锌。为确定该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了真空碳热还原试验。结果表明:①配碳量增加,锌挥发率先显著上升后上升趋缓;反应体系从自然碱度提高至碱度0.6,锌挥... 某铜冶炼渣的锌含量为5.15%,主要以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硫化锌和硅酸锌。为确定该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了真空碳热还原试验。结果表明:①配碳量增加,锌挥发率先显著上升后上升趋缓;反应体系从自然碱度提高至碱度0.6,锌挥发率显著上升至90%以上。②在初始真空度为10 Pa,1000℃保温0.5 h,反应体系的碱度为0.6,配碳量为理论量的1.9倍时,锌挥发率达97.72%;CaO不仅能促进ZnS、Zn_(2)SiO_(4)的还原,同时可避免渣的烧结。③1.9倍理论配碳量情况下的还原渣中的主要物相为CaFe+2SiO_(4),Fe_(3)O_(4)和Fe,为后续从渣中回收铁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碳热还原 铜冶炼渣 氧化钙
下载PDF
锅炉房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及节能效益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洪洲 何海军 +2 位作者 曾鑫 简洪生 李稚楠 《工业锅炉》 2022年第4期48-51,共4页
基于锅炉房工艺现状,系统介绍了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除氧器乏汽余热回收技术和排污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工艺原理,并以一台40 t/h燃煤工业锅炉为例,探讨技术改造前后的节能效益。实践表明,上述3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度高... 基于锅炉房工艺现状,系统介绍了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除氧器乏汽余热回收技术和排污水余热回收技术的工艺原理,并以一台40 t/h燃煤工业锅炉为例,探讨技术改造前后的节能效益。实践表明,上述3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度高、运行简单可靠、节能效益显著且投资回收期短的优势,可为同类型企业进行锅炉房节能提效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余热回收 节能 技术改造
下载PDF
废锌基脱硫剂与铜锌基催化剂协同真空碳热提取锌
14
作者 马红周 党煜博 +3 位作者 王耀宁 曾劲阳 赵小军 史建伟 《化工进展》 EI CAS 2024年第9期5275-5281,共7页
针对废锌基脱硫剂及铜锌基催化剂中金属提取工艺流程长、污染物产生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真空碳热还原方法将两种物料中铜和锌实现高效、清洁协同分离利用的技术思路。在对废脱硫剂、铜锌基催化剂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相检测的基础上进行... 针对废锌基脱硫剂及铜锌基催化剂中金属提取工艺流程长、污染物产生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真空碳热还原方法将两种物料中铜和锌实现高效、清洁协同分离利用的技术思路。在对废脱硫剂、铜锌基催化剂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相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了真空碳热协同提取分离铜和锌的实验研究,通过调整加热温度、保温时间、配料比等获得了较优的锌挥发工艺条件,并深入分析了工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ZnS为主要物相的废脱硫剂和以CuO和ZnO为主要物相的废铜锌基催化剂协同在真空碳热还原时可有效地将两种物料中的锌充分还原挥发。铜锌基催化剂、脱硫剂及碳以C∶(ZnO+CuO)=1∶1 (摩尔比)、CuO∶ZnS=2∶1 (摩尔比)的配料组成混合物料,加热至1100℃保温60min,锌的还原挥发率可达到99.56%,还原渣中铜品位可达到59.46%,还原渣中铜主要为Cu_(1.96)S,可作为冰铜吹炼原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基脱硫剂 铜锌基催化剂 真空碳热还原 协同利用 回收 相平衡 催化剂
下载PDF
吸附VOCs活性炭真空热再生及影响因素实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党小庆 敬开锐 +5 位作者 马红周 董浩云 曹利 李育 刘霞 李世杰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68,130,共8页
活性炭的再生及循环利用对降低吸附法治理含VOCs废气的成本、减少危废产生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真空热再生法对吸附乙酸乙酯的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实验,考察不同再生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及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的循环再... 活性炭的再生及循环利用对降低吸附法治理含VOCs废气的成本、减少危废产生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真空热再生法对吸附乙酸乙酯的活性炭进行了再生实验,考察不同再生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及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的循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损失率随再生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当再生温度<200℃时,活性炭损失率最大仅0.7%;在最佳实验条件(200℃并保温30 min)下,乙酸乙酯脱附率达到93.8%,再生后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为108.1 mg/g。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显示,200℃以下的真空热再生对活性炭结构几乎无影响;300,400,500℃下真空热再生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较新活性炭分别增加22,19,42 m^(2)/g。在最佳再生条件下循环再生6次后,活性炭对乙酸乙酯的平衡吸附量达到新活性炭的97%,表明真空热再生法对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真空热再生 比表面积 循环再生
原文传递
Prehe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atong Coal in O2/CO2 and Air Atmospheres 被引量:5
16
作者 ZHU Jianguo ma hongzhou +1 位作者 LIU Dianbin LI Jiaro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41-348,共8页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prehe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atong coal in O_2/CO_2 and air atmospheres by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It is found that pulverized coal could be both ...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prehe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atong coal in O_2/CO_2 and air atmospheres by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It is found that pulverized coal could be both steadily preheated to above 800°C in the two different atmospheres, bu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as more uniform along the riser in O_2/CO_2 atmosphere. During the preheating, the content of CO in the flue gas can reach 12.32% under the O_2/CO_2 atmosphere, far higher than that in air(5.94%). Simultaneously, the conversion rate of fixed carbon was higher in O_2/CO_2 atmosphere compared with that in air. It can be inferred the higher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higher partial pressure of CO_2 have greatly accelerated the gasification reaction. The BET analysis indicated a number of large por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micropores during the preheating progress, and the major contributors for overall pore volume of chars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are the micro-pores and the mesopores with diameter ranging from 2 nm to 10 nm. The inner pore structure was more developed in O_2/CO_2 atm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Datong coal preheating O2/CO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