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烤烟水溶性糖和Amadori化合物组成特征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任明波 李静 +4 位作者 马志远 戴华伟 高峰 邱军 庞雪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9-1148,共10页
【目的】明晰山东烤烟上、中2个部位B2F、C3F烟叶中水溶性糖和Amadori化合物组分构成及含量分布特征,分析化合物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为改进和精准调控山东烤烟感官品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山东主产区生产的烤烟B2F和C3F叶片为... 【目的】明晰山东烤烟上、中2个部位B2F、C3F烟叶中水溶性糖和Amadori化合物组分构成及含量分布特征,分析化合物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为改进和精准调控山东烤烟感官品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山东主产区生产的烤烟B2F和C3F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对烤烟中水溶性糖和Amadori化合物进行分析,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对B2F和C3F烟叶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并对卷烟样品进行评吸,通过相关分析揭示与山东烤烟各感官质量指标呈正/负相关的关键化学成分。【结果】定性定量分析山东烤烟中16种水溶性糖和8种Amadori化合物,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高,蔗糖次之,其余水溶性糖含量较低;B2F和C3F烟叶间阿拉伯糖醇、阿洛酮糖和甘露醇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C3F烟叶的阿拉伯糖醇含量是B2F烟叶的1.50倍,B2F烟叶的阿洛酮糖和甘露醇含量分别是C3F烟叶的1.26和48.85倍;B2F和C3F烟叶中主要Amadori化合物均为1-脱氧-1-L-脯氨酸-D-果糖(Fru-Pro)(14~45 mg/g),其次为1-脱氧-1-L-丙氨酸-D-果糖(Fru-Ala)、1-脱氧-1-L-谷氨酸-D-果糖(Fru-Glu)、1-脱氧-1-L-苯丙氨酸-D-果糖(Fru-Phe)、葡糖胺(GLU)和1-脱氧-1-L-色氨酸-D-果糖(Fru-Trp)(1~20 mg/g)。挖掘出对B2F和C3F烟叶区分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按贡献大小排序为甘露醇>阿洛酮糖>核糖醇>来苏糖>核糖>1-脱氧-1-L-缬氨酸-D-果糖(Fru-Val)>GLU>果糖>Fru-Ala。C3F烟叶各感官质量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B2F烟叶。在B2F烟叶中,阿拉伯糖醇、Fru-Pro、阿拉伯糖、木糖醇、阿洛酮糖和Fru-Ala与部分感官评吸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Fru-Glu和GLU与部分感官评吸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在C3F烟叶中,核糖、阿洛酮糖、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与部分感官评吸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来苏糖、核糖醇、Fru-Glu和Fru-Phe与部分感官评吸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山东烤烟水溶性糖和Amadori化合物的含量在部位间差异明显,进而对烟叶感官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烤烟 水溶性糖 AMADORI化合物 感官质量
下载PDF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 exchange of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 in the central Guanzhong basin 被引量:6
2
作者 YU Juan ma zhi-yuan +2 位作者 WANG Zhao-wei LI Wei-liang SU Y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Geothermal water of Xi'an and Xianyang in the central Guanzhong basin is typically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 in China. 5180 and 5D data of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in Xi'an and Xianyang, combined with data from ... Geothermal water of Xi'an and Xianyang in the central Guanzhong basin is typically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 in China. 5180 and 5D data of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in Xi'an and Xianyang, combined with data from the perimeter of the basin, are analyzed to study feature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shif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8O exchange of geothermal water at the perimeter of the basin and in the non-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 in the center of the basin is not evident, while in most of the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 in the central basin, in cities such as Xi'an and Xianyang, significant oxygen exchange had taken place as well as hydrogen exchange, suggesting that isotope exchanges would slowly move the geothermal water system towards equilibrium. Thermal water reservoirs in the central basin have passed through significant water-rock reactions. Moreover, the geothermal reservoir of Xianyang city is relatively much more enclosed than that of Xi'an city.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more enclose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eothermal water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oxygen shifts ar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depth, residence time, total amounts of dissolute solids and temperatures of geothermal waters, the oxygen exchange accele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zhong basin geopressured thermal water.^18O shifts
下载PDF
Clogging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reinjection of used geothermal water: A simulation research on Xianyang No.2 reinjection well in a super-deep and porous geothermal reservoir 被引量:1
3
作者 ma zhi-yuan XU Yong +1 位作者 ZHAI Mei-jing WU Min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年第4期311-325,共15页
In the process of geotherm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reinjection amount of used geothermal water in super-deep and porous reservoir is small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over time. This has been a worldwide p... In the process of geotherm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reinjection amount of used geothermal water in super-deep and porous reservoir is small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over time. This has been a worldwide problem, which greatly restricts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the reinjection research on the tail water of Xianyang No.2 well, which is carried out by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hydrogeochemical simulation, clogging mechanism research and the reinjection experiment, has achieved breakthrough results. The clogging mechanism and indoor simul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Factors affecting the tail water reinjection of Xianyang No.2 well mainly include chemical clogging, suspended solids clogging, gas clogging, microbial clogging and composite clogging, yet the effect of particle migration on clogging has not been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reinjection, chemical clogging was mainly caused by carbonates(mainly calcite), silicates(mainly chalcedony), and a small amount of iron minerals, and the clogging aggravated when the temperature rose; suspended solids clogging also aggravated when the temperature rose, which showed that particles formed by chemical reaction had a certain proportion in suspended sol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nyang Super-deep and POROUS GEOTHERMAL reservoir REINJECTION CLOGGING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的石化场地气相自然衰减定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关俊杰 熊峰 +10 位作者 蒋雨 乔建平 马志远 黄杰锐 万雨若 李正芳 林梦源 包育文 闫京瑞 费文博 马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4-1070,共7页
使用动态通量箱法测量CO_(2)通量,对某石化场地污染源区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自然衰减速率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在污染区10万m^(2)的面积内,石油烃生物降解产生的CO_(2)空间平均通量为0.59μmol/(m^(2)·s),对应的LNAPL自然衰... 使用动态通量箱法测量CO_(2)通量,对某石化场地污染源区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自然衰减速率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在污染区10万m^(2)的面积内,石油烃生物降解产生的CO_(2)空间平均通量为0.59μmol/(m^(2)·s),对应的LNAPL自然衰减速率为31.1t石油烃/a,测量值在其他场地报道的自然衰减速率范围内.这一结果表明污染源区存在活跃的石油烃自然衰减过程.LNAPL自然衰减速率受温度和气压的影响,因此如需获得更精准的年平均自然衰减速率,需要进行季节性测量.本场地一年自然衰减的碳排放量为85t,达到了某农药厂风险管控5a碳排放量的19%,由自然衰减造成的碳排放量应加入到污染场地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中.本研究结果可为自然衰减速率评估以及碳排放核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轻非水相液体 石油 自然衰减速率 二氧化碳通量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建模的TATB基PBX超声检测仿真方法
5
作者 李智锋 林莉 +3 位作者 张伟斌 赵文瑕 马志远 李海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3-701,共9页
为突破TATB基PBX超声仿真精度的局限,实现结构与性能关联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表征,提出基于CT图像建模的PBX超声仿真建模方法,利用CT图像中颗粒相与黏结剂相显著的灰度分布差异提取结构形态和特征,通过对CT图像切片降噪、二值化、边界优化... 为突破TATB基PBX超声仿真精度的局限,实现结构与性能关联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表征,提出基于CT图像建模的PBX超声仿真建模方法,利用CT图像中颗粒相与黏结剂相显著的灰度分布差异提取结构形态和特征,通过对CT图像切片降噪、二值化、边界优化等处理,获得了包含造型粉颗粒及边界形态的二维几何结构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超声传播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定量对比了基于CT图像的超声仿真模型与Voronoi模型仿真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基于CT图像模型可以实现TATB颗粒及边界形态随机复杂结构特征的有效刻画,使得超声仿真结果与实验更趋一致,声速、衰减、频域幅值和表观积分背散射系数的误差分别为0.32%、1.14%、0.92%和1.55%,均在2%以内,相较于Voronoi模型的误差(2.77%、35.93%、20.70%、13.68%)大幅降低,仿真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黏结炸药(PBX) CT图像 超声检测 仿真模型
下载PDF
铁腐殖酸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6
作者 马志远 王振毅 +3 位作者 廉静 赵大密 郭延凯 丁梓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312-15320,共9页
铁腐殖酸(iron humic acid,Fe-HA)已被证实能够促进多种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考察了氮负荷(nitrogen loading rate,NLR)提升过程中Fe-HA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过程的影响,通过对脱氮性能、污泥特性以... 铁腐殖酸(iron humic acid,Fe-HA)已被证实能够促进多种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考察了氮负荷(nitrogen loading rate,NLR)提升过程中Fe-HA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过程的影响,通过对脱氮性能、污泥特性以及菌群结构的分析,探究了Fe-HA对ANAMMOX过程影响的潜在机理。结果表明,NLR提升初期,添加Fe-HA的反应器(R_(Fe-HA))脱氮性能均高于未添加Fe-HA的对照反应器(R_(CON));NLR提升稳定期,R_(Fe-HA)和R_(CON)的脱氮性能基本一致;R_(Fe-HA)的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pecific ANAMMOX activity,SAA)均小于R_(CON);R_(Fe-HA)的污泥浓度、平均粒径以及>0.85 mm的粒径占比也较R_(CON)高;此外,R_(Fe-HA)具有更高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浓度,且EPS组分中疏水性的色氨酸类物质含量更高;第30天时,R_(Fe-HA)的Candidatus Kuenenia丰度高于R_(CON)。Fe-HA的添加促进了Candidatus Kuenenia的增殖,并引起EPS及其中色氨酸类物质分泌的增加,从而加速了颗粒污泥的形成,增大了污泥浓度和颗粒粒径,进而增强了NLR提升初期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然而,EPS的增加也会阻塞微生物与底物间的传质效率,降低S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铁腐殖酸 脱氮 颗粒污泥 菌群结构
下载PDF
LC-6型降汽油烯烃催化剂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及标定
7
作者 马致远 王辉 田巧巧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6期451-454,464,共5页
响应国ⅥB汽油产品调和组分质量升级要求,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120万t/a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于2023年10月开始加注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的LC-6型降汽油烯烃催化剂。结果表明:使用LC-6型降汽油烯烃催化剂后,该装置RFCC汽... 响应国ⅥB汽油产品调和组分质量升级要求,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120万t/a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于2023年10月开始加注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的LC-6型降汽油烯烃催化剂。结果表明:使用LC-6型降汽油烯烃催化剂后,该装置RFCC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由31%~34%降至26%~29%,满足国ⅥB汽油产品调和组分质量升级要求,保障了出厂汽油成品达标合格(烯烃体积分数不大于15%);与空白标定期相比,在LC-6型降汽油烯烃催化剂单耗降低至1.21 kg/t及加工原料为劣质高金属重油的工况下,该RFCC装置的干气、液化气、汽油、油浆、总液体收率分别下降了0.29,0.24,1.90,0.49,0.14个百分点,而焦炭、柴油收率分别增加了0.43,2.49个百分点;同时,使RFCC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下降了5个百分点,液化气中的丙烯体积分数提高了1.2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RFCC) 降汽油烯烃催化剂 柴油收率 丙烯
下载PDF
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大地热田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修成 马致远 +3 位作者 张雪莲 郭森 孟阳 党书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82-2091,共10页
东大地热田是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阐述其成因模式对于可持续开发利用热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区域内地质构造条件,对地热田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热田属于中低温对... 东大地热田是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阐述其成因模式对于可持续开发利用热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区域内地质构造条件,对地热田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热田属于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补给来源于西南部秦岭山区大气降水,深层热水的补给高程下限为1320 m。地下热水经深循环在较大的大地热流背景值下被围岩加热,深层热储最高温度为110℃,热水最大循环深度为3120 m,循环周期约为14461 a。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多条不同方向活动断裂的交汇地带,为热水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热水在上涌的过程中会混有更多的当地冷水,由于上覆较厚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盖层,区域内形成地热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 地热田 同位素 水化学 成因机制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下载PDF
地面逆向拼装技术在幕墙支撑钢结构安装中的应用
9
作者 盛长泉 耿琳 +2 位作者 韩皓亮 张晓峰 马志远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8期9-11,共3页
地面逆向拼装技术在幕墙支撑钢结构安装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该技术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幕墙支撑钢结构安装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介绍了项目的概况,详细描述了幕墙支撑钢结构的安装流程,包括从曲面网格节点的构... 地面逆向拼装技术在幕墙支撑钢结构安装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该技术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幕墙支撑钢结构安装的关键步骤和技术要点。介绍了项目的概况,详细描述了幕墙支撑钢结构的安装流程,包括从曲面网格节点的构造设计到加工,再到悬挂段施工和整体提升,全面展现了地面逆向拼装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逆向拼装技术 幕墙支撑钢结构安装 曲面网格节点 悬挂段施工 整体提升
下载PDF
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与减排策略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秀敏 王荣 +2 位作者 马志远 王敏 谭支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2-742,共11页
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减少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和提高家畜饲养效率。本论文从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现状、瘤胃甲烷生成机制、甲烷生成的日粮营养影响因子和甲烷减排策略与潜力... 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减少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和提高家畜饲养效率。本论文从中国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现状、瘤胃甲烷生成机制、甲烷生成的日粮营养影响因子和甲烷减排策略与潜力4个方面系统综述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目前,中国反刍家畜甲烷总排放量超过10 Tg,占全球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比例超过15%。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主要来自瘤胃和后肠道,其中瘤胃甲烷占胃肠道甲烷生成总量的80%以上。二氧化碳还原路径利用瘤胃内的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是瘤胃内生成甲烷的主要路径。瘤胃内的氢还可被相关微生物利用,合成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等代谢产物,进而被机体利用。减少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的关键在于促进瘤胃内氢的利用,以及阻断瘤胃内的氢被甲烷菌利用合成甲烷。甲烷减排的日粮营养调控策略包括优化日粮组成、改善饲料品质、提高瘤胃流通速率、添加氢池和甲烷抑制剂等。大多数营养调控策略的甲烷减排效果小于40%,最新研制的3-NOP抑制剂的甲烷减排效果最高可达80%。但是,一些减排策略的产业化应用还受添加剂残留、抗生素禁用、食品安全、产品价格和消费者喜好等因素影响。牧场管理和遗传选育也是降低甲烷排放量的重要手段,过去100年来已实现每千克标准乳的甲烷排放量减排效果为57%。未来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低排放品种的遗传选育、不同营养调控策略间的组合效果、甲烷减排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家畜生长性能与健康、食品安全、消费者喜好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甲烷排放 瘤胃发酵模式 营养调控 甲烷菌
下载PDF
139例大血管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程度及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全洁 林军 +3 位作者 关春红 马志远 陈国光 龙亚德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了解大血管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后抑郁程度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39例AIS-LVO患者中AIS-LVO后抑郁发病率及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64例(46.0%)患者发生抑郁,其中轻、中和重度分别占29.7%、46.9%和... 目的了解大血管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后抑郁程度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39例AIS-LVO患者中AIS-LVO后抑郁发病率及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64例(46.0%)患者发生抑郁,其中轻、中和重度分别占29.7%、46.9%和23.4%。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基底节或额叶病变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AIS-LVO后抑郁以轻中度为主。入院时NIHSS评分和hs-CRP水平增高、基底节或额叶病变的AIS-LVO患者更易发生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政府治理、国民幸福感及其增进适配路径——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志远 刘珊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7,共12页
国民幸福感作为"隐藏的国民财富"及反映民生的重要指标,已被看作是指导公共政策的"标尺"与"试金石"。采用以组态研究见长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依据"世界幸福报告"和"世界治理指数&qu... 国民幸福感作为"隐藏的国民财富"及反映民生的重要指标,已被看作是指导公共政策的"标尺"与"试金石"。采用以组态研究见长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依据"世界幸福报告"和"世界治理指数"两大权威数据库均涵盖的全球152个国家(地区)2007—2016年国民幸福指数与政府治理指标数据信息,可研究不同经济体国民幸福感增益空间提升及改进路径架构问题,探索性地识别出"西式民主主导型""民主-技术结构调适复合驱动型"和"技术质量偏向驱动型"三类异质性国民幸福感增益空间提升、改进路径架构之治理适配模式。面对全球经济体追寻"善治"之道过程中良莠不齐的表现,以及"发达国家幸福感正在丧失"的严峻现实情境,民主激进与技术偏废无疑有损于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中国特色治国理政实践和"民主-技术结构调适复合驱动型"治理模式无疑为全球各具特色经济体增进国民幸福感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幸福感 政府治理 治理结构 QCA
下载PDF
基于口袋实验的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苏 马知远 胡秋月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27-129,143,共4页
针对电子技术类课程理论实验易脱节的问题,基于“以学员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一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联动”的方式,实现课堂有效互动,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和现实脱节的矛盾。
关键词 口袋实验 电子技术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肘内侧小切口入路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志远 李英 郝鸿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1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或钢板固定,64例)和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棒固定,66例)。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1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或钢板固定,64例)和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棒固定,66例)。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Flynn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神经功能优良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获得10~18(14.12±2.05)个月随访,对照组获得9~18(14.59±2.67)个月随访。对照组41例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骨折愈合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神经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肘关节屈曲、伸直度数和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前度数、旋后度数、Flynn评分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内侧小切口入路 肱骨髁上骨折 可吸收棒固定 肘关节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工程化思维能力培养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苏 马知远 陈少昌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针对传统的电子技术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采用"知识驱动型"的模式,并且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相互独立、与工程应用之间衔接不紧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按照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知识水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 针对传统的电子技术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采用"知识驱动型"的模式,并且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相互独立、与工程应用之间衔接不紧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按照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知识水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通过对现存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工程思维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工程素质
下载PDF
“即学即现”理实一体化模式下的电子技术教学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苏 马知远 胡秋月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2期282-284,共3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器件、新电路和新方法涌现出来,在经典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出现了过渡地带。文章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相结合,提出一种“即学即现”理实一体与随时随地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仿真、实...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器件、新电路和新方法涌现出来,在经典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出现了过渡地带。文章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相结合,提出一种“即学即现”理实一体与随时随地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仿真、实物演示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直观呈现,使学员对具体任务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实验。这种方式对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 理实一体
下载PDF
国际、国外标准版权政策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君维 马志远 +2 位作者 于大东 施琴 吴彤 《标准科学》 2019年第2期48-52,共5页
标准版权政策是标准化组织明确版权归属、规范标准使用、维护组织利益的重要政策。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国际、国外标准化组织的版权管理办法,更加合理地使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本文从版权归属、标准使用方面对ISO、IEC、CEN-CENELEC等6... 标准版权政策是标准化组织明确版权归属、规范标准使用、维护组织利益的重要政策。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国际、国外标准化组织的版权管理办法,更加合理地使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本文从版权归属、标准使用方面对ISO、IEC、CEN-CENELEC等6个国际、国外标准化组织的标准版权政策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 标准版权政策 标准化组织
下载PDF
军队院校合训专业学员电子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研究
18
作者 马知远 朱旭芳 +1 位作者 范越 潘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8期214-215,共2页
针对军队院校合训专业学员存在的问题,以合训专业学员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为总体目标,对电子技术类课程建设的改革进行研究,根据认知能力模型,提炼出电子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的构成要素,按照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特点,结合军队对合训学员的总体... 针对军队院校合训专业学员存在的问题,以合训专业学员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为总体目标,对电子技术类课程建设的改革进行研究,根据认知能力模型,提炼出电子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的构成要素,按照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特点,结合军队对合训学员的总体要求,对现存的教育体系进行改变,强化"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优化并建立电子技术类课程新体系,"强化基础,贴近装备,贴近部队,培养能力"组织课程教学,构建系统的"面向现代,面向装备"的电子技术类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训 综合运用能力 分类指导 贴近装备 实践平台
下载PDF
冉绍尔-汤森效应实验的拓展研究
19
作者 李明洋 马志远 +4 位作者 张志华 关佳 方恺 赫丽 沈军 《物理实验》 2022年第3期52-57,共6页
电子流与电子碰撞管中稀有气体原子发生作用时,会出现电子散射概率及总有效散射截面与电子速度相关的现象,即冉绍尔-汤森效应.本文测量了散射概率和总有效散射截面随电子速度的变化曲线,验证了冉绍尔-汤森效应,并探究了几何因子、板极... 电子流与电子碰撞管中稀有气体原子发生作用时,会出现电子散射概率及总有效散射截面与电子速度相关的现象,即冉绍尔-汤森效应.本文测量了散射概率和总有效散射截面随电子速度的变化曲线,验证了冉绍尔-汤森效应,并探究了几何因子、板极电流随电子速度的变化曲线和不同灯丝电压下的冉绍尔-汤森曲线的异同,同时探究了更简单高效地测量最佳补偿电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冉绍尔-汤森效应 几何因子 灯丝电压 最佳补偿电压
下载PDF
国内外标准公开现状调查研究
20
作者 张君维 马志远 +2 位作者 于大东 许柏 韩丹 《标准科学》 2018年第8期61-65,共5页
从标准公开方式、收费情况、获取方式等方面对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国际、国外标准的公开现状进行了摸底调研,为标准公开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基础性支撑。
关键词 标准 标准公开 标准化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