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首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的发现与调查处置
1
作者 周洋 起德丽 +6 位作者 陈政吉 毛志鹏 代敏 高煜东 罗思怡 潘绍华 苏洪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对云南省昆明市1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进行调查处置,为全国预防控制猴痘疫情,特别是女性感染猴痘疫情的早期发现和调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猴痘诊疗指南(2022版)》对病例进行诊断,依据《猴痘防控方案(2023版)》开展流行病学... 目的对云南省昆明市1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进行调查处置,为全国预防控制猴痘疫情,特别是女性感染猴痘疫情的早期发现和调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猴痘诊疗指南(2022版)》对病例进行诊断,依据《猴痘防控方案(2023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处置,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与新婚丈夫发生过1次性行为,其丈夫向其隐瞒男男同性恋史及男男性行为史;该女子及其丈夫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阳性”;该女子及其丈夫均出现典型出疹等临床症状。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既往云南省猴痘疫情材料,确认该女子为云南省首例女性感染猴痘病例,可疑暴露为早于其发病的男性配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首例 女性感染
下载PDF
微反应技术在氢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启莽 李军峰 +4 位作者 毛志鹏 杨红军 朱梦惊 项扶委 陈建 《化肥设计》 CAS 2022年第1期6-12,27,共8页
氢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应用广泛。目前,氢化反应大多是在高压反应釜中间歇进行,有存在爆炸风险、转化率和选择性低等缺点,因此,开发新的、安全、高效的氢化工艺是必要的。微通道反应器能精确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并且混合... 氢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应用广泛。目前,氢化反应大多是在高压反应釜中间歇进行,有存在爆炸风险、转化率和选择性低等缺点,因此,开发新的、安全、高效的氢化工艺是必要的。微通道反应器能精确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并且混合均匀,传质性能高,能极大提高反应选择性和生产产量,减少催化剂损耗。总结了微通道反应器中烯烃、炔烃、醛酮及硝基的氢化反应。连续流微反应加氢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发展前景,是未来化工合成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技术 氢化 连续流
下载PDF
磺酸基离子液体催化合成3-巯基丙酸甲酯的研究
3
作者 杨红军 李军峰 +1 位作者 毛志鹏 陈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205,共4页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磺酸型功能化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乙基咪唑硫酸氢盐BAIL,利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该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巯基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合成3-巯基丙酸甲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巯基丙酸(MPA)与甲醇摩尔比、催化剂B...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磺酸型功能化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乙基咪唑硫酸氢盐BAIL,利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该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巯基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合成3-巯基丙酸甲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巯基丙酸(MPA)与甲醇摩尔比、催化剂BAIL质量分数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AIL对3-巯基丙酸甲酯合成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n(CH_(3)OH):n(MPA)为2:1、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7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相较于巯基丙酸的质量)最佳工艺条件下,巯基丙酸转化率高达93.2%。催化剂稳定性良好,重复使用5次后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磺酸)丙基-3-乙基咪唑硫酸氢盐 离子液体 巯基丙酸甲酯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网紫外线光照老化试验研究
4
作者 逄昆 毛智鹏 +1 位作者 刘强 崔中雨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6-1094,共9页
为揭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网在紫外线光照下的老化规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法和拉伸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试验周期紫外线光照后的化学成分、形貌和断裂强力变化等性能。结果表明,紫外光照使... 为揭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网在紫外线光照下的老化规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法和拉伸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试验周期紫外线光照后的化学成分、形貌和断裂强力变化等性能。结果表明,紫外光照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主链断裂、诱发聚乙烯分子降解;微观形貌由原始的表面平整逐渐产生裂纹和凹坑,断口形貌逐渐变为脆性断裂;力学性能明显降低,断裂强力从原始的850.8 N,经过10个周期的紫外辐照后下降至79.1 N;紫外线照射导致内部C―C键断裂、折叠链结晶的熔融峰降低,辐照高温促进氧分子等从微裂纹和气孔渗入,生成C=O和C―O―C等键,诱发一系列氧化反应的发生,最终导致UHMWPE降解、力学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纤维网 紫外线 老化
原文传递
Photothermal self-healing polyurethane coating based on hollow nanofillers in seawater
5
作者 KANG Qian-qian mao zhi-peng +3 位作者 PENG Li-ming MYRONYUK Oleksiy LI Wei-hua WANG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24年第10期3447-3462,共16页
Herein,a novel composite coating with excellent self-healing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ctivated byphotothermal responsive hollow core-shell nanofillers was developed.A photothermal nanofiller(Co_(9)S_(8)@Bi_(2)S_(3))w... Herein,a novel composite coating with excellent self-healing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ctivated byphotothermal responsive hollow core-shell nanofillers was developed.A photothermal nanofiller(Co_(9)S_(8)@Bi_(2)S_(3))with ahollow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and then added to polyurethane(PU)to prepare PU-Co_(9)S_(8)@Bi_(2)S_(3)compositecoating.Applying 808 nm near-infrared irradiation induces a photothermal effect in Co_(9)S_(8)@Bi_(2)S_(3),which subsequentlyinitiat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versible hydrogen bonds,facilitating the self-healing of coating scratches.The excellentphotothermal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of PU-Co_(9)S_(8)@Bi_(2)S_(3)coating was demonstrated by scratch tests and 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s.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Co_(9)S_(8)@Bi_(2)S_(3)coating has good self-healing and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The low-frequency impedance modulus of the coating afterthree self-healing sessions was still close to 109Ω·cm^(2)after 30 d of immersion in seawater.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strategy for developing multi-cycle self-healing coatings triggered by phototherm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urethane coating photothermal effect self-healing corrosion protection
下载PDF
2004-2019年昆明市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 流行特征及处置情况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赟 毛志鹏 +5 位作者 周洋 代敏 顾朝霞 彭浩 沈雪琴 谢登梅 《医学信息》 202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对昆明市2004-2019年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昆明市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及处置情况,为今后处置菜豆类食物中毒提供参考。方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昆明市2004-2019年食物中毒事件原始报... 目的对昆明市2004-2019年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昆明市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及处置情况,为今后处置菜豆类食物中毒提供参考。方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昆明市2004-2019年食物中毒事件原始报告,选取菜豆类食物中毒结案报告,根据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分析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及处置情况。结果2004-2019年昆明市共报告98起食物中毒事件,其中菜豆类食物中毒共15起(东北油豆7起,四季豆6起,其他豆类2起),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15.31%;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报告高峰在11-12月份;食用不同种类菜豆罹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用东北油豆的发病人数最多,占总食用人数的71.30%;菜豆类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不同豆类中毒临床表现稍有不同;事件调查处置时长在4~11 h,15起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中仅有1起四季豆中毒事件采集到残留食物;所有事件均未能采集到食物原材料、呕吐物和洗胃液;所有事件均未开展豆类相关实验室检测。结论昆明市菜豆类食物中毒事件主要以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为主,今后应加强相关豆类食用方法的宣传教育。另外,本地区缺乏豆类中毒实验室检测标准方法及试剂,今后应开展针对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菜豆类食物 植物凝集素 皂甙
下载PDF
2015—2020年昆明市居民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毛志鹏 林赟 +5 位作者 周洋 赵振希 代敏 王自超 顾朝霞 杨婉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昆明市居民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入院治疗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针对性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5—2020年昆明市所有由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昆明市居民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入院治疗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针对性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5—2020年昆明市所有由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20年昆明市共报告因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病例2076例,报告病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发病人群年龄分布在21~50岁。食用不同种类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用加工不当东北油豆的人群罹患率最高(54.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用不同种类加工不当菜豆、不同场所就餐、不同地区患者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用加工不当四季豆的人群住院率最高(3.59%)。食用加工不当四季豆、集体食堂用餐以及城区地区是病例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和住院治疗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精准有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菜豆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