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曾利霞 华雪侠 +1 位作者 梅策香 张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96-99,共4页
大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实践性课程,但目前该课程在我国许多普通高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理念,从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科学素质的养成。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多角... 大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实践性课程,但目前该课程在我国许多普通高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理念,从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科学素质的养成。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多角度探索,提出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方案。结果表明:学生可以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设置创新性实验项目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其综合实验能力的养成;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新提供了保障;过程评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创新性实验 课程体系
下载PDF
镀膜对金属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柳钰 梁昌慧 +1 位作者 梅策香 刘婷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0-52,共3页
材料表面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会对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该实验中选择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结构的方法抑制二次电子发射,对材料表面进行真空溅射镀膜,在表面镀上一层二次... 材料表面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会对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该实验中选择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结构的方法抑制二次电子发射,对材料表面进行真空溅射镀膜,在表面镀上一层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较小的材料,实验中选择一层40 nm厚的Ta-C薄膜。实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基片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峰值为2.15左右,经过镀膜处理的样片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峰值为1.39,减少了35%,这说明通过镀膜的方法能有效减小材料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子 介质 真空镀膜技术 阈值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物理机制研究
3
作者 梅策香 张小安 +8 位作者 周贤明 张颖 梁昌慧 曾利霞 李耀宗 柳钰 向前兰 孟惠 王益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7-22,共6页
在离子束与光物理实验室成功组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的物理实验平台。利用该实验平台测量激光诱导Al、Si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分析了谱线展宽。实验发现改变靶材与透镜焦点之间的距离时,发射光谱中出现了明显的自吸收现象。
关键词 LIBS 自吸收 展宽 发射谱
下载PDF
近Bohr速度Xe^(26+)与Ni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
4
作者 梁昌慧 柳钰 +3 位作者 梅策香 郭昌勇 宋凡 刘鄂秦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3-25,共3页
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测量了不同动能的129Xe^(26+)离子与Ni表面作用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结果表明,3.0 MeV的Xe^(26+)不仅激发出了Ni的L_(α)、Xe的M_(αα)特征X射线,还激发出了Xe的L_(α)和L_(β)特征X射线。对Xe^(26+)与N... 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测量了不同动能的129Xe^(26+)离子与Ni表面作用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结果表明,3.0 MeV的Xe^(26+)不仅激发出了Ni的L_(α)、Xe的M_(αα)特征X射线,还激发出了Xe的L_(α)和L_(β)特征X射线。对Xe^(26+)与Ni作用时X射线的产生机制和产生Xe的L-X射线的动能阈值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近玻尔速度 X射线 动能阈值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中铅原子谱线频移的空间演化
5
作者 周贤明 尉静 +3 位作者 梅策香 曾利霞 张颖 张艳宁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14,共6页
利用1064 nm的红外激光辐照铅靶,采集了激光能量20 mJ下铅激光等离子体在350~380 nm范围内发射光谱的时空演化谱。根据PbⅠ373.995 nm特征谱线的半高全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得到了电子密度随空间位置的演化趋势。分析了铅原子四... 利用1064 nm的红外激光辐照铅靶,采集了激光能量20 mJ下铅激光等离子体在350~380 nm范围内发射光谱的时空演化谱。根据PbⅠ373.995 nm特征谱线的半高全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得到了电子密度随空间位置的演化趋势。分析了铅原子四条特征谱线(Pb I 357.274 nm、Pb I 363.958 nm、Pb I 368.348 nm、Pb I 373.995 nm)的中心波长随着延迟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谱线的中心波长都向着短波的方向不断地移动。利用等离子体膨胀理论模型,从多普勒效应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光谱 电子密度 谱线频移 多普勒效应
下载PDF
基于BEA近Bohr速度Ar^(11+)激发V的K壳层X射线
6
作者 尉静 周贤明 +1 位作者 梅策香 曾利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21-24,共4页
基于两体碰撞近似理论,讨论了近玻尔速度高电荷态离子—原子碰撞过程中,库伦偏转和有效电荷态修正对内壳层电子电离过程的影响。计算了Ar^(11+)碰撞激发V靶的K壳层X射线的能量阈值,分析了0.5~3 v0能量范围内发射截面的BEA以及考虑不同修... 基于两体碰撞近似理论,讨论了近玻尔速度高电荷态离子—原子碰撞过程中,库伦偏转和有效电荷态修正对内壳层电子电离过程的影响。计算了Ar^(11+)碰撞激发V靶的K壳层X射线的能量阈值,分析了0.5~3 v0能量范围内发射截面的BEA以及考虑不同修正BEA-Zeff、BEA-CR、BEA-Zeff-CR理论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有效电荷态的修正作用大于库伦偏转的修正;库伦偏转的修正在低能端更为明显,随着能量的增加,修正效果越来越弱。这为实验截面的测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玻尔速度 离子—原子碰撞 库伦偏转 有效电荷
下载PDF
势能助力靶原子离化激发辐射近红外光谱
7
作者 张颖 徐忠峰 +7 位作者 王兴 任洁茹 张艳宁 梅策香 周贤明 梁昌慧 王伟 张小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4,共8页
用动能为1360 keV的129Xeq+(q=17,20,23,25,27)高电荷态离子分别入射到金属Al和Ti固体靶表面,测量高电荷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离子俘获表面电子完成中性化所形成的激发态Xe原子和低电离态Xe离子退激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800~1700 nm)... 用动能为1360 keV的129Xeq+(q=17,20,23,25,27)高电荷态离子分别入射到金属Al和Ti固体靶表面,测量高电荷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离子俘获表面电子完成中性化所形成的激发态Xe原子和低电离态Xe离子退激辐射的近红外光谱线(800~1700 nm),以及靶原子被离化激发、退激辐射的光谱线。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离子入射金属表面的过程中,携带的势能在飞秒量级的时间内沉积到靶表面,使靶原子离化激发,较强的库仑势能可使靶原子形成高离化态和复杂的电子组态、退激辐射光谱线。随着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增加,测量谱线的强度增大,该变化趋势与入射离子的势能随电荷增加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说明经典过垒模型在近玻尔速度能区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 高电荷态离子 经典过垒模型 禁戒跃迁 近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质子轰击钨靶表面时的电子发射产额与靶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利霞 周贤明 +3 位作者 梅策香 程锐 张小安 徐忠锋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测量了能量为50~250 keV的质子入射不同温度下钨靶表面的电子发射产额。实验结果发现,不同能量的质子引起的电子发射产额均随着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利用功函数对温度的依赖性定性...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测量了能量为50~250 keV的质子入射不同温度下钨靶表面的电子发射产额。实验结果发现,不同能量的质子引起的电子发射产额均随着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利用功函数对温度的依赖性定性地解释了该结果。在不同靶温度下,总电子发射产额与电子能损的比值随着质子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利用靶原子不同壳层中电子之间的电离竞争机制来解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 电子发射产额 阈值速度 功函数
原文传递
^(129)Xe^(20+)入射Ta靶表面发射的紫外光谱线和X射线谱
9
作者 王益军 张颖 +9 位作者 张小安 周贤明 梅策香 梁昌慧 曾利霞 李耀宗 柳钰 向前兰 孟惠 张艳宁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6-642,共7页
利用动能100~500 keV和1.2~6.0 MeV的^(129)Xe^(20+)离子分别入射Ta靶表面,测量不同速度的入射离子与Ta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激发原子或离子的复杂电子组态间跃迁辐射的光谱线。入射离子动能在100~500 keV范围,测量到Xe原子的多个高里德... 利用动能100~500 keV和1.2~6.0 MeV的^(129)Xe^(20+)离子分别入射Ta靶表面,测量不同速度的入射离子与Ta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激发原子或离子的复杂电子组态间跃迁辐射的光谱线。入射离子动能在100~500 keV范围,测量到Xe原子的多个高里德伯态(其价电子的主量子数分别为n=15,13,11,8)分别向低激发态5p^(5)(2P°_(3/2))6s退激辐射的紫外谱线。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高里德伯态Xe原子谱线的单粒子产额减小。在此碰撞过程中,激发的靶离子光谱线的单粒子产额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加。在离子动能增加到1.2~6.0 MeV时,激发的Ta原子M_(α1),M_(α2)特征X射线的单粒子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当入射离子动能为6 MeV时,测量到Xe^(20+)与靶原子Ta碰撞过程中Xe原子的L-X射线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空心原子 紫外光谱线 X射线
原文传递
Dynamic solidification mechanism of ternary Ag-Cu-Ge eutectic alloy under ultrasonic condition 被引量:2
10
作者 ZHAI Wei HONG ZhenYu +2 位作者 mei cexiang WANG WeiLi WEI BingB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62-473,共12页
The dynamic solidification of ternary Ag38.5Cu33.4Ge28.1 eutectic alloy within a 35 kHz ultrasonic field i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both its equilibrium solidification by DSC method and its rapid solidification... The dynamic solidification of ternary Ag38.5Cu33.4Ge28.1 eutectic alloy within a 35 kHz ultrasonic field i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both its equilibrium solidification by DSC method and its rapid solidification in drop tube. The volume fractions of the primary (Ge) phase and pseudobinary (Ag+ε2) eutectic solidified within ultrasonic field are larger than those formed under equilibrium state, whereas that of ternary (Ag+ε2+Ge) eutectic exhibits the reverse trend. During rapid solidification, the liquid alloy droplet directly solidifies into ternary (Ag+ε2+Ge) eutectic if its diameter is smaller than 350 um. The ultrasound stimulates the nucleation of alloy melt and prevents the bulk undercool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ound intensity, the primary (Ge) phase transfers from faceted dendrites to nonfaceted blocks with blunt edges, and its grain size is remarkably reduced. Both pseudobinary (Ag+ε2) and ternary (Ag+ε2+Ge) eutectics experience a morphological transition from regular to anomalous structur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ir cooperative growth mode is replaced by independent growth of eutectic phases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avitation and acoustic streaming. The ultrasound also shows a prominent coarsening effect to the pseudobinary (Ag+ε2) and ternary (Ag+ε2+Ge) eutec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olidification ultrasonic field ternary alloys nucleation and grow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