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性水位波动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1
作者 王鹏 冉义国 +3 位作者 梅渝 马茂华 黄平 吴胜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2-680,共9页
为探究水位波动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在三峡水库消落带采集和测定了受不同水淹强度影响的石灰土、紫色土、黄壤及其植物样品,并运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基于冗余分析的典范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 为探究水位波动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在三峡水库消落带采集和测定了受不同水淹强度影响的石灰土、紫色土、黄壤及其植物样品,并运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基于冗余分析的典范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水淹增加了石灰土和紫色土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但降低了黄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此外,石灰土的有机碳分布还受地上生物量、土壤pH和土层深度的影响,紫色土的有机碳分布还受土层深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而黄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则与地上生物量、土层深度和地下生物量有关。总之,周期性水位波动对消落带土壤有机碳影响深刻,但土壤类型分异了有机碳对水位波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股骨骨道过短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固定襻与可调襻应用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印钰 梅宇 +5 位作者 王泽刚 武文杰 刘鹏飞 何鹏峰 宋首一 谢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5-790,共6页
目的探讨在过短股骨骨道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使用固定襻和可调节襻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493例,其中股骨骨道<30 mm共57例,最终纳入47例,按股骨端移植物固定方式分为EndoButto... 目的探讨在过短股骨骨道的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使用固定襻和可调节襻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493例,其中股骨骨道<30 mm共57例,最终纳入47例,按股骨端移植物固定方式分为EndoButton组(n=31)和TightRope组(n=16),分别于术后6、12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评估功能,术后12个月采用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评估关节松弛度,比较2种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第6个月EndoButton组和TightRope组IKDC评分分别为(64.1±11.0)、(62.6±9.2)分,差异无显著性(t=0.464,P=0.645);Lysholm评分分别为(81.9±10.6)、(85.3±9.3)分,差异无显著性(t=-1.079,P=0.286);Tegner评分分别为(2.2±0.9)、(1.9±0.9)分,差异无显著性(t=0.933,P=0.356)。术后第12个月EndoButton组和TightRope组IKDC评分分别为(81.4±9.9)、(78.2±9.2)分,差异无显著性(t=1.068,P=0.291);Lysholm评分分别为(94.6±6.1)、(93.4±7.4)分,差异无显著性(t=0.626,P=0.534);Tegner评分分别为(3.8±1.0)、(3.4±1.2)分,差异无显著性(t=1.402,P=0.168)。2组术后12个月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Z=-0.039,P=0.969;Z=-0.294,P=0.769)。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对于股骨骨道过短(<30 mm),应用EndoButton(15 mm)或TightRope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股骨骨道固定 股骨骨道过短
下载PDF
模态分解的电能质量检测探究实验教学实践
3
作者 窦震海 王雅静 +1 位作者 梅宇 张祥珂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1期293-300,共8页
针对“现代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难点,以模态分解法(EMD)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检测为例,进行了探究性实验教学仿真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传统EMD电能质量检测法精度偏低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根据探究结果,融合SVD滤波、ICEEMDA... 针对“现代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难点,以模态分解法(EMD)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检测为例,进行了探究性实验教学仿真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传统EMD电能质量检测法精度偏低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根据探究结果,融合SVD滤波、ICEEMDAN及排列熵(PE)等多种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提出了SVD-ICEEMDAN-PE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方法,能够提高精测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信号降噪、算法性能分析、扰动信号检测、实验信号检测等多个仿真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探究性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教学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体会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求学—求知—钻研的科研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号处理 探究性实验 电能质量 经验模态分解
下载PDF
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对患者皮肤瘙痒和肾功能与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娜 梅雨 邱国萍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硫代硫酸钠治疗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肾功能、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7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硫代硫酸钠治疗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肾功能、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7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代硫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积分、肾功能水平、睡眠质量[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命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白蛋白(AL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WHOQOL-100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实验室指标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硫酸钠 尿毒症 皮肤瘙痒症 生命质量
下载PDF
金线莲苷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张闻婷 杨旻静 +1 位作者 梅瑜 王继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6,367,共10页
金线莲苷(kinsenoside),一种从药用植物金线莲中提取的天然生物活性糖苷,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的药理功效。本文通过收集金线莲苷的相关研究文章,尤其针对近几年更新发表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后将金线莲苷的研究现状主要分为3方面,即:金线莲... 金线莲苷(kinsenoside),一种从药用植物金线莲中提取的天然生物活性糖苷,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的药理功效。本文通过收集金线莲苷的相关研究文章,尤其针对近几年更新发表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后将金线莲苷的研究现状主要分为3方面,即:金线莲苷的基本信息,包括化学结构、来源物种及影响积累的因素;金线莲苷的分离提取、定性定量检测、人工合成方法总结;金线莲苷的药理作用,包括降血糖、降血脂、保肝作用及缓解骨病变等。鉴于金线莲苷的原材料资源匮乏,人工种植成本昂贵导致的市场应用受限,我们认为通过提高开唇兰属植物中金线莲苷的提取效率,开发更多含有金线莲苷的植物,或以栽培效率和人工合成技术的进步等方式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而在药理研究方面,我们支持通过在大型灵长类动物上进行剂量毒性试验,开发靶向治疗策略提高治疗准确性,以及精确金线莲苷使用的干预时间点等试验为金线莲苷在未来临床实践中的转化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苷 提取 检测 人工合成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RESTful架构的气象数据检验接口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何佳 裴顺强 +4 位作者 惠建忠 梅钰 丰德恩 高金兵 郝江波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气象数据质量评价是整个数据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为解决目前气象数据检验业务分散滞后、资源不集约及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统一服务,基于现代Web应用流行框架RESTful,首次将检验作为Web服务,基于共性检验需求设计并实现RESTful架构风... 气象数据质量评价是整个数据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为解决目前气象数据检验业务分散滞后、资源不集约及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统一服务,基于现代Web应用流行框架RESTful,首次将检验作为Web服务,基于共性检验需求设计并实现RESTful架构风格的气象数据检验接口。统一接口服务将业务资源进行集中,提高物理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释放人力资源。接口服务以及基于接口开发的检验系统,可实现检验结果秒级在线查询,大大提高检验效率,丰富的接口和可视化系统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TFUL OAS connexion 时序数据库 检验评估
下载PDF
砂仁炭疽病及其致病病原菌研究进展
7
作者 邓权清 徐世强 +3 位作者 梅瑜 顾艳 李静宇 王继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20-126,共7页
刺盘孢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炭疽病是砂仁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严重影响了砂仁的安全生产和品质。目前,对砂仁炭疽病病原菌的研究较少。从砂仁炭疽病发生、危害与防控措施,及其病原菌的特性、分类概况与鉴定检测技术等方面... 刺盘孢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炭疽病是砂仁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严重影响了砂仁的安全生产和品质。目前,对砂仁炭疽病病原菌的研究较少。从砂仁炭疽病发生、危害与防控措施,及其病原菌的特性、分类概况与鉴定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以期为砂仁炭疽病基础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炭疽病 刺盘孢菌 真菌病害 防控措施
下载PDF
珍稀药用植物金线莲研究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张闻婷 梅瑜 王继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金线莲为兰科珍稀名贵药用和观赏植物,因富含多种药用和营养成分深受人们青睐,近年来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递增。为了促进金线莲的产业发展和基础研究,总结了前人在金线莲研究方面的进展,比较了金线莲属植物的种系差异,重点讨论了金线莲... 金线莲为兰科珍稀名贵药用和观赏植物,因富含多种药用和营养成分深受人们青睐,近年来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递增。为了促进金线莲的产业发展和基础研究,总结了前人在金线莲研究方面的进展,比较了金线莲属植物的种系差异,重点讨论了金线莲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以及环境(生物/非生物互作)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金线莲品质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加工方式、栽培模式、品系,针对目前并未深入展开的种质资源概况、基因组学、环境互作、品质差异和胚胎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展望,为大数据时代名贵药用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基因组学 环境响应 品质影响 胚胎繁殖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肠上皮化生的潜在致病基因
9
作者 裴蓓 张艺 +5 位作者 魏思源 梅语 宋标 董港 温子昂 李学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949,共9页
目的探讨肠上皮化生(IM)的潜在关键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022年1月~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就诊的21例IM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21例健康受试者。对所有参与者均行胃镜及病理检查,收集胃组织样本进行... 目的探讨肠上皮化生(IM)的潜在关键致病基因。方法收集2022年1月~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就诊的21例IM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21例健康受试者。对所有参与者均行胃镜及病理检查,收集胃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学测序以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其生物学功能。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转录组学测序,最终获得了1373个差异基因,其中827个上调的mRNA和546个下调的mRNA。根据差异基因的显著性与平均表达量对其进行了排序,从中选取了6个前20的上调基因进行验证,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AGMAT、CCL25、FABP1、CDX1、SPINK4和MUC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AGMAT、CCL25、FABP1、SPINK4、CDX1和MUC2可能是诊断肠上皮化生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参与了IM的发生、发展,对疾病的预测及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致病基因 转录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2023年我国茶叶产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梅宇 梁晓 《中国茶叶》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2023年,我国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定增长,茶类结构基本稳定,内销总量基本持平。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茶园总面积343.31万hm^(2),干毛茶总产量为333.95万t,总产值3 296.68亿元。全国茶叶内销总量240.4万t,内销总额3 346.7... 2023年,我国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定增长,茶类结构基本稳定,内销总量基本持平。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茶园总面积343.31万hm^(2),干毛茶总产量为333.95万t,总产值3 296.68亿元。全国茶叶内销总量240.4万t,内销总额3 346.7亿元。2023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36.75万t,出口额17.39亿美元,均出现小幅回调。文章基于2023年中国茶叶产销数据,从不同茶叶品类的生产、国内销售、进出口等角度对当前全国茶产业的产销形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就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面积 茶叶产量 茶叶产值 内销 进出口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陆相页岩油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梅雨 姜旭 杨文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考虑到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在提取局部特征方面的优异性能,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能够更好地捕捉测井数据中的双向依赖关系和地质变化,以及注意力机制增强重要信息的感知能力,将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深度混合神经网络(C... 考虑到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在提取局部特征方面的优异性能,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能够更好地捕捉测井数据中的双向依赖关系和地质变化,以及注意力机制增强重要信息的感知能力,将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深度混合神经网络(CBiLSTM-AT)。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均匀流形逼近与投影(UMAP)的可压性评价方法更适合陆相页岩油储层。CBiLSTM-AT优于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更高的预测精度。所提出的方法更高效、更准确,为储层改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页岩油 可压性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广宁县砂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2
作者 胡爱群 邓权清 +1 位作者 梅瑜 王继华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砂仁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广宁砂仁也有百年种植历史。文章概述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肇庆市广宁县砂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广宁砂仁产业的发展优势、过往经验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科学发展对策,以期让砂仁产业在广宁乡... 砂仁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广宁砂仁也有百年种植历史。文章概述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肇庆市广宁县砂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广宁砂仁产业的发展优势、过往经验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科学发展对策,以期让砂仁产业在广宁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坑镇 砂仁 对策 发展现状
下载PDF
茶园土壤中农药残留分析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梅钰 赵子晴 +1 位作者 史陶中 焦卫婷 《中国茶叶》 2024年第9期10-20,共11页
农药能够有效防治茶园中病虫草害及调节茶树生长,而茶园土壤是农药的“储存”和“分配”中心。无论直接施用于茶树,还是施用于茶园杂草,农药最终都会到达土壤,随后被茶树吸收,造成茶叶中农药的残留污染。因此,分析茶园土壤中农药的残留... 农药能够有效防治茶园中病虫草害及调节茶树生长,而茶园土壤是农药的“储存”和“分配”中心。无论直接施用于茶树,还是施用于茶园杂草,农药最终都会到达土壤,随后被茶树吸收,造成茶叶中农药的残留污染。因此,分析茶园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情况才能从根本上探究茶叶中农药的污染问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茶园土壤中多种农药的提取、净化和检测方法,对比了土壤中不同农药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发现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已成为土壤样品中农药多残留定性定量分析最可靠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为保障我国茶园土壤生态健康及茶叶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茶园土壤 提取 净化 检测
下载PDF
Enhancing Tea Leaf Disease Identification with Lightweight MobileNetV2
14
作者 Zhilin Li yuxin Li +5 位作者 Chunyu Yan Peng Yan Xiutong Li mei yu Tingchi Wen Benliang Xie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7期679-694,共16页
Diseases in tea tree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losses in both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ea production.Regular monitoring can help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large-scale diseases in tea plantations.However,existi... Diseases in tea tree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losses in both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ea production.Regular monitoring can help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large-scale diseases in tea plantations.However,existingmethods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a high number of parameters and low recognition accuracy,which hinders their application in tea plantation monitoring equipment.This paper presents a lightweight I-MobileNetV2 model for identifying diseases in tea leave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e proposed method first embeds a Coordinate Attention(CA)module into the originalMobileNetV2 network,enabling the model to locate disease regions accurately.Secondly,a Multi-branch Parallel Convolution(MPC)module is employed to extract disease features across multiple scales,improving themodel’s adaptability to different disease scales.Finally,the AutoML for Model Compression(AMC)is used to compress themodel and reduc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proposed algorithm attains an average accuracy of 96.12%on our self-built tea leaf disease dataset,surpassing the original MobileNetV2 by 1.91%.Furthermore,the number of model parameters have been reduced by 40%,making itmore suit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ea plantatio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ease identification coordinate attention mechanism 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 model pruning
下载PDF
手术治疗棒状杆菌感染非哺乳期乳腺炎:单中心103例诊治体会及相关问题探讨
15
作者 李政含 梅玉 +3 位作者 井玉琴 薛国平 胡佳蓉 王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29-32,共4页
目的总结临床单中心103例棒状杆菌感染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治经验,并探讨该病的预防等相关问题,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0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3例NPM合并棒状杆... 目的总结临床单中心103例棒状杆菌感染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治经验,并探讨该病的预防等相关问题,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10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3例NPM合并棒状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其乳房脓肿的脓液标本,对培养有棒状杆菌的革兰阳性杆菌行PCR菌谱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月经均较前无明显改变;平均住院时间(8.3±3.8)d;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7.8%);术后随访3个月复发6例(5.8%);术后对侧乳腺脓液或分泌物出现棒状杆菌感染12例(11.7%),5例行手术治疗后未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棒状杆菌感染NPM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治疗后,对侧仍有感染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棒状杆菌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药用植物穿心莲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芳 孙铭阳 +5 位作者 梅瑜 顾艳 徐世强 李静宇 蔡时可 王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穿心莲为传统大宗中药材,爵床科,以地上部分入药,可抗菌和抗病毒,主要产自我国华南地区,是规模化种植水平较高的南药品种之一。穿心莲体内发挥主要药效的化合物为二萜类内酯和黄酮类物质,二者也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之一,可作为兽药的主... 穿心莲为传统大宗中药材,爵床科,以地上部分入药,可抗菌和抗病毒,主要产自我国华南地区,是规模化种植水平较高的南药品种之一。穿心莲体内发挥主要药效的化合物为二萜类内酯和黄酮类物质,二者也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之一,可作为兽药的主要成分。穿心莲的临床作用为保肝利胆、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等,有"中药抗生素"之称。学者对穿心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体内二萜类内酯的药理活性上。随基因组数据库的成功注释,其药用成分生成等内在分子机理的相关研究将得以顺利开展。穿心莲品质不稳定,体内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受品种、产地、栽培技术、收获时间和加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作为一类植物源抗生素,规范化种植穿心莲带来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从穿心莲的药理活性、活性成分代谢、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有关穿心莲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代谢成分 药理活性 种质创新 基因组学
下载PDF
药食同源植物甘葛藤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梅瑜 李向荣 +2 位作者 蔡时可 顾艳 王继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7,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甘葛藤转录组的整体水平及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PacBio Sequel平台,以甘葛藤根、茎、叶的混合样品为材料,使用单分子长读数测序技术(SMRT)对甘葛藤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平台共获得10994967个高质量... 为了深入了解甘葛藤转录组的整体水平及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PacBio Sequel平台,以甘葛藤根、茎、叶的混合样品为材料,使用单分子长读数测序技术(SMRT)对甘葛藤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平台共获得10994967个高质量reads和384072条全长非嵌合序列(FLNC),测序数据经质控后获得90856个转录本;获得的所有转录本经NR、SwissProt、KOG、KEGG、GO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功能分类,结果有85239个单基因被注释,NR注释数量最多为84675个,占93.2%;KEGG注释的基因最少,22330个基因被注释到132条途径,代谢途径分布的基因较多(9368,41.95%)。预测到3507个转录因子,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最多。14127个基因被分配到17个R基因类别,主要为RLP类。检测到33660个SSR序列,多为AG/CT类型。分析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发现与黄酮类合成相关的基因110个,其中,26个编码HCT,3个编码CHS,7个编码CHI。PacBio测序平台能获得更长的转录本,SMRT技术能够深入挖掘甘葛藤转录数据,比第二代测序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转录本注释率。在高通量全长转录组水平对甘葛藤进行了研究,为甘葛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较可靠、全面的转录组数据,为进一步开发甘葛藤的分子标记和挖掘优良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葛藤 药食同源 全长转录组 育种
下载PDF
桉树造林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继华 李义纯 +1 位作者 梅瑜 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桉树是保障我国木材产业的重要树种,在产生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桉树造林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综述了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成因,桉树自身水分消耗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林下植被... 桉树是保障我国木材产业的重要树种,在产生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桉树造林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综述了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成因,桉树自身水分消耗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以及连栽和炼山等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重要原因;桉树自身对养分的需求量大、连栽、炼山、翻耕、除草、轮伐以及营造桉树人工混交林、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因素;桉树造林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凋落物分解和根系分泌物释放以及炼山、翻耕、间伐和施肥等管理行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通过对桉树造林过程中维护和提升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措施进行展望,旨在为推进我国现阶段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印钰 陈临新 +8 位作者 梅宇 罗浩 代岭辉 冯涛 尹金强 谢可心 王鹏 张鹏 谢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6-941,共6页
目的:探讨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该手术方式治疗的47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34例,年龄13~44岁,... 目的:探讨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该手术方式治疗的47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34例,年龄13~44岁,平均23.89±8.44岁。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记录临床查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膝关节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X线或CT测量髌骨适合角和外侧髌股角以评估髌股关节对合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范围12~50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恐惧试验为阴性,未出现髌骨再脱位,活动角度正常。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17±0.99分,术后6个月为2.36±0.85分,术后末次随访为0.83±0.73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IKDC评分30.30±8.70分,术后6个月为78.55±4.37分,术后末次随访为88.50±2.77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26.98±7.76分,术后6个月为88.85±4.80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4.51±4.43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Tegner评分为1.32±0.47分,术后6个月为3.23±0.52分,术后末次随访为4.17±0.48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适合角术前为31.63°±7.06°,末次随访为1.5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髌股角术前为0.07°±2.99°,末次随访为14.77°±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 内侧髌股韧带 单骨道 重建
下载PDF
中草药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时可 李静宇 +4 位作者 梅瑜 顾艳 徐世强 孙铭阳 王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151-161,共11页
中草药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良种苗是中草药标准化生产和高效种植的基础,也是中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草药农业生产上,病原菌或病毒的侵染是导致中药材产量和品质降低的主... 中草药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良种苗是中草药标准化生产和高效种植的基础,也是中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草药农业生产上,病原菌或病毒的侵染是导致中药材产量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无性繁殖的中草药品种,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经受各种病菌或病毒的重复传染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导致种苗的生长势变弱,种性退化,种植效益降低。而使用植物脱毒技术培育的种苗可有效避免病菌或病毒的传播积累,获得健康种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植物脱毒技术是一项现代生物技术,大多是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脱毒技术的利用,促进了果树、作物良种的推广,给农业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培育健康中草药种苗,达到提纯复壮,增强中草药种苗的抗性,也促进中药材种业的发展。综述了植物脱毒的技术方法及其在中草药种苗上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同时对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开展中草药健康种苗的标准化生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草药种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脱毒 中草药 组织培养 复壮 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