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长江铀矿田基性岩脉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庞雅庆 高飞 +3 位作者 孟晓庆 范洪海 王勇剑 何德宝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51-264,共14页
粤北长江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南部,发育不同类型和期次基性岩脉。文章通过开展系统的岩石学、Ar-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究了基性岩脉类型、成岩年龄、构造背景、岩浆来源以及与铀成矿的关系。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区... 粤北长江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中南部,发育不同类型和期次基性岩脉。文章通过开展系统的岩石学、Ar-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究了基性岩脉类型、成岩年龄、构造背景、岩浆来源以及与铀成矿的关系。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地区基性岩脉类型主要为辉绿岩、辉绿玢岩、闪斜煌岩及辉石煌斑岩等,基性岩脉至少分为三期:136.8 Ma、120.7 Ma、113.8~110.1 Ma,与华南中生代主要的地壳拉张活动时间相一致。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脉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富集,高场元素Nb、Ta、Zr、Hf、Ti相对亏损,各类元素参数特征显示其具有拉张裂谷带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为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铀成矿作用是基性岩脉侵位后的地质事件,基性岩脉与铀成矿时空关系密切,受控于华南岩石圈伸展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AR-AR年代学 富集地幔 基性岩脉 长江铀矿田
下载PDF
粤北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庞雅庆 孟晓庆 +3 位作者 范洪海 高飞 王勇剑 何德宝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701-714,共14页
粤北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呈近EW向分布于长江铀矿田中东部。通过对该花岗斑岩脉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研究,探讨了成岩年龄、岩石成因类型、物质来源、构造背景及与铀成矿的关系。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LA-ICP-MS锆石U-P... 粤北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呈近EW向分布于长江铀矿田中东部。通过对该花岗斑岩脉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研究,探讨了成岩年龄、岩石成因类型、物质来源、构造背景及与铀成矿的关系。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1.8±0.7 Ma(MSWD=1.8),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在主量元素方面具高w(SiO_(2))(平均为74.67%)、富w(Al_(2)O_(3))(平均为13.39%)、高w(K_(2)O)/w(Na_(2)O)值(平均为2.15)和高A/CNK值(平均为1.28)的特征,在微量元素方面具高w(Rb)/w(Sr)值(平均为9.93)和高w(Rb)/w(Nb)值(平均为20.03),Rb、Th和Hf富集,Ba、Sr、P和Ti亏损的特征,在稀土元素方面具Eu亏损明显(δEu平均为0.31)、轻稀土略富集右倾型配分曲线的特征,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综合研究认为:长江地区花岗斑岩脉主要形成于挤压造山向非造山转换的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由中-上地壳的泥质岩组分部分熔融形成。花岗斑岩脉的贯入,增加了含矿围岩结构的不均匀性,可能为铀成矿提供有利成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壳源型 花岗斑岩 长江地区
下载PDF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溶出度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小英 缪雪艳 +3 位作者 李重宁 韦佳均 蒙小清 谷亦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30,共7页
建立了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溶出度和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Amethyst C18-H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溶出度实验采用篮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和磷酸... 建立了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溶出度和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Amethyst C18-H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溶出度实验采用篮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为溶出介质。结果表明:溶出度实验中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5508~49.57、1.668~150.1和0.2004~18.0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回收率在97.7%~102.0%之间(RSD≤1.0%,n=6)。含量测定实验中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质量浓度分别在29.71~267.4μg/mL和10.42~93.7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在98.1%~101.0%之间(RSD<1.0%,n=9)。本方法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溶出度和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溶出度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鲕粒滩中光合作用生物膜构建的高能核形石:以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寒武系张夏组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梅冥相 Khalid Latif +1 位作者 孟晓庆 胡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9-1016,共18页
核形石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而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①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不平滑的圈层和较大的大小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②作为一种形成在围绕着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的球形或椭... 核形石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而较为特别的微生物碳酸盐岩:①作为一种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不平滑的圈层和较大的大小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鲕粒;②作为一种形成在围绕着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的球形或椭球型的生物沉积构造,核形石还常常被解释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一种类型而被归为球状叠层石。在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顶部的块状鲕粒滩相灰岩之中,密集发育着厘米级别大小的高能泥晶核形石。另外,以下重要特征将张夏组鲕粒灰岩中的核形石特征化,包括:①厘米级别的大小;②椭圆形为主的形态学特征;③特征性的纹层状构造;④核形石皮层中普遍发育而且较高密度保存的丝状蓝细菌鞘的钙化化石等等。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复杂的生物膜钙化作用机理还没有得到精确的了解,但是,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张夏组中的核形石,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在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丝状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同时,也为进一步了解形成在水柱中的放射鲕粒以及形成在海底的泥晶核形石之间复杂的形成机理的差异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蓝细菌 核形石 张夏组 寒武系苗岭统 辽西葫芦岛三道沟剖面
下载PDF
腰椎CT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和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价值及与退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少锋 孟小庆 +1 位作者 吴占勇 高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6-390,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腰椎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和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价值及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选取LDH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腰椎CT检查。实验结果显...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腰椎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和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价值及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选取LDH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腰椎CT检查。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L_(3)~S_(1)平均终板屈曲深度、平均矢状面屈曲角、平均腰大肌横断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rrmann分级Ⅳ~Ⅴ级的患者L_(3)~S_(1)平均终板屈曲深度、平均矢状面屈曲角、平均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与Ⅱ~Ⅲ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3)~S_(1)平均终板屈曲深度、矢状面屈曲角、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Pfirrmann分级Ⅳ~Ⅴ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0.890和0.771。本研究证实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与LDH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有一定关系,诊断椎间盘退变程度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CT 矢状面屈曲角 终板屈曲深度 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From Basin Black Shales to Platform Carbonate Rocks:A Study 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for the Lower Cambrian of the Upper-Yangtze Region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7
6
作者 MEI Mingxiang MA Yongsheng +2 位作者 ZHANG Hai meng xiaoqing CHEN Yong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39-755,共17页
In the Upper-Yangtze region, especially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the Lower Cambrian is well developed and is marked by a succession from black shales of the basin facies to carbonate rocks of the pl... In the Upper-Yangtze region, especially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the Lower Cambrian is well developed and is marked by a succession from black shales of the basin facies to carbonate rocks of the platform facies. The drowning event of the platform occurring at the turn from Sinian to Cambrian resulted in a set of black shales, i.e.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which makes up the bottom part of the Lower Cambrian. With the shoaling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 set of carbonate rocks, i.e. the Qingxudong Formation, was formed in the top part of the Lower Cambrian. Thus, the Lower Cambrian in the study area makes up one second-order sequence that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five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forms a regularly cyclic succession of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There is a regularly vertical stacking pattern for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in the second-order sequence. From bottom to top, the succession of the "CS (condensed section) +HST (high-stand system tract)"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is changed into the succession of the "TST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CS+HST". Correspondingly, the drowning-type sequence boundary is changed into the exposure-type one. Therefore, both the second-order and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have similar sedimentary-facies architectures. A concomitant with these temporal changes, the Lower Cambrian with a thickness of 1000 m that contains five third-order sequences is changed into a condensed succession that cannot identify third-order sequences toward the southeas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elementary features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i.e. the regularity o sedimentary-facies successions in space and the synchronism of sedimentary-environment changes in time, the detailed division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at main logged sections in different paleogeographical background becomes the basis to establish the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at can demonstrate two types of facies-changing surface and two types of diachronism in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s. This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shows a growing process of the carbonate platform from the base of the condensed succession formed by black shales of basin facies. Resulting from the rapid transgression at the turn from Sinian to Cambrian the ecological space became open, which formed the antecedent condition of paleogeographical setting for "the Cambrian Biological Explosion". Ultimately,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ositional events and the biological-diversity events is very complex and there remain lots of problems that need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stratigraphy Lower Cambrian Upper-Yangtze region South China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现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晶 孟晓庆 李雪瑞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11期67-70,共4页
土壤中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积累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现状,依据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分析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作用形式,并总结了外... 土壤中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积累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现状,依据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分析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作用形式,并总结了外界环境及植物自身特性等对修复效果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一直在不断完善,但仍未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因此,对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瞻望,以期为中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植物-微生物 联合修复 超累积植物
下载PDF
甘薯盐胁迫响应基因IbNAC14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余静 孟小庆 +4 位作者 娜菲莎·艾买提江 李格 张颖 李淑清 朱明库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835,共8页
【目的】探究IbNAC14基因在甘薯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可能功能。【方法】以耐盐性甘薯品种徐薯22与盐敏感性甘薯品种徐薯32为研究材料,从盐胁迫处理后得到的转录组数据中筛选新的NAC基因,命名为IbNAC14。随后对IbNAC14基因进行系统的生物信... 【目的】探究IbNAC14基因在甘薯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可能功能。【方法】以耐盐性甘薯品种徐薯22与盐敏感性甘薯品种徐薯32为研究材料,从盐胁迫处理后得到的转录组数据中筛选新的NAC基因,命名为IbNAC14。随后对IbNAC14基因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q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IbNAC14基因(GenBank登录号:MH660528)包含一个77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着一个具有典型NAC结构域的蛋白,且该蛋白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qRT-PCR分析表明,IbNAC14基因的转录水平受盐和干旱胁迫,以及ABA和ACC处理的诱导,暗示其可能在甘薯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结论】IbNAC14基因可能是参与甘薯胁迫响应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bNAC14 生物信息学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MRI诊断腰椎不稳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少锋 孟小庆 +2 位作者 赵玉龙 苑乾 魏运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7-521,共5页
本次研究目的是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不稳的应用价值。选取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MRI检查,比较两组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 本次研究目的是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不稳的应用价值。选取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MRI检查,比较两组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多裂肌横截面积、竖脊肌脂肪浸润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裂肌脂肪浸润占比和腰椎前凸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节段不稳、不同Frymoyer分型患者MRI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裂肌横截面积及脂肪浸润占比、竖脊肌脂肪浸润占比、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多节段不稳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大。本次研究证实MRI椎旁肌脂肪浸润占比、横截面积、腰椎前凸角诊断腰椎不稳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腰椎前凸角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椎旁肌 脂肪浸润占比 横截面积 腰椎前凸角 腰椎不稳
下载PDF
甘薯脱水素基因IbDHN1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思媛 孟小庆 +2 位作者 张成彬 李宗芸 朱明库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37-41,共5页
脱水素在植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具有保护细胞蛋白及细胞膜等重要功能,但目前甘薯中尚未见脱水素相关基因的研究报道.以栽培种徐薯22为研究材料,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首次从甘薯中筛选出1个显著受盐胁迫诱导的脱水素基因,并命名为IbDHN1.根据... 脱水素在植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具有保护细胞蛋白及细胞膜等重要功能,但目前甘薯中尚未见脱水素相关基因的研究报道.以栽培种徐薯22为研究材料,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首次从甘薯中筛选出1个显著受盐胁迫诱导的脱水素基因,并命名为IbDHN1.根据RNA-seq测序结果并参考六倍体甘薯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从徐薯22中克隆出IbDHN1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随后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q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IbDHN1基因包含1个63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特性预测结果显示,IbDHN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且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序列多重比对显示IbDHN1与其他植物脱水素蛋白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qRT-PCR分析显示,IbDHN1基因的表达受盐和干旱胁迫处理的显著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水素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某核电排水涵管安装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磊明 严海青 +2 位作者 孟小庆 杨志雄 王远宏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A04期1677-1679,共3页
介绍了某核电工程海上排水涵管的安装施工技术。通过钢浮箱助浮方式解决了大型涵管海上安装体积大、重量重、数量多、安装精度要求高的难点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核电 排水涵管 安装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甘薯WRKY转录因子编码基因IbWRKY53L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芬 孟小庆 +3 位作者 刘思媛 张成彬 李宗芸 朱明库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22-27,共6页
WRKY作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了植物对多种环境逆境的响应过程.以甘薯徐薯22为研究材料,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受盐胁迫诱导的IbWRKY53L基因.序列分析发现,IbWRKY53L基因编码363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具有1个WRKYGQK保... WRKY作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了植物对多种环境逆境的响应过程.以甘薯徐薯22为研究材料,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受盐胁迫诱导的IbWRKY53L基因.序列分析发现,IbWRKY53L基因编码363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具有1个WRKYGQK保守结构域和1个C_(2)H_(2)型锌指结构,结合进化树分析表明,其属于Ⅱd亚组WRKY转录因子成员.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IbWRKY53L蛋白位于细胞核,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以及跨膜结构域,含有多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qRT-PCR分析表明,IbWRKY53L基因的表达受NaCl、冷及热胁迫的诱导,且对ABA、JA和SA激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答.这些结果将为深入探究IbWRKY53L基因在甘薯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潜在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WRKY转录因子
下载PDF
心理韧性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生存的影响
13
作者 张驰 白安颖 +5 位作者 李哲林 孟晓庆 韩怡文 李瑞奇 杨苏瑞 曾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2-758,共7页
目的:探索在失能老年人群中,心理韧性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Katz指数进行筛查后,在中国老年健康追踪调查(1998—2018年)中纳入8089名失能老年人。使用7条目自评量表来测量基线时的心理韧性水平,所有受试者被随访至2018年,期... 目的:探索在失能老年人群中,心理韧性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Katz指数进行筛查后,在中国老年健康追踪调查(1998—2018年)中纳入8089名失能老年人。使用7条目自评量表来测量基线时的心理韧性水平,所有受试者被随访至2018年,期间收集生存信息。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心理韧性和全因死亡风险间的关系,并检验心理韧性和失能程度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在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心理韧性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线性负相关(非线性P=0.781)。按失能程度进行分层后发现,心理韧性每升高1个标准差,轻度失能老年人的死亡风险降低12%(HR=0.88,95%CI:0.83~0.94)。但在严重失能老年人中,未发现心理韧性与死亡风险的显著关联,心理韧性与失能程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项P=0.026)。结论:维持良好的心理韧性有助于降低失能老年人的死亡风险,轻度失能老年人更容易从中获益。本研究在不同程度功能减退老年人中实施心理干预方面提供了观察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失能 死亡率
原文传递
耐镉菌株的鉴定及其耐镉特性分析
14
作者 杨晶 孟晓庆 +2 位作者 张福帅 季必霄 李丽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210-212,214,共4页
为了探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中耐镉菌株及其耐镉特性,以鸢尾为实验材料,筛选耐镉菌株,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筛选的耐镉菌株为链霉菌属S498,光镜下的耐镉菌株,镉浓度越大,耐镉菌株越聚集,耐受性越高;... 为了探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中耐镉菌株及其耐镉特性,以鸢尾为实验材料,筛选耐镉菌株,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筛选的耐镉菌株为链霉菌属S498,光镜下的耐镉菌株,镉浓度越大,耐镉菌株越聚集,耐受性越高;电镜下的耐镉菌株,随着加入镉,耐镉菌株的表面由光滑下陷,胞内饱满,变为切片边缘粗糙,颗粒均匀分布在细胞壁表面,生成颗粒层,增加耐镉菌株对重金属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 耐镉菌株 光镜 电镜
下载PDF
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李佳蔚 孟晓庆 +7 位作者 高超 周白瑜 刘尚昕 闫佳惠 潘麒羽 岑颜 陈术强 于普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22)》,探讨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所辖兰园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0.7±7.9)岁,其中男性74例... 目的基于《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22)》,探讨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所辖兰园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0.7±7.9)岁,其中男性74例、女性85例。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结果在参与研究的社区老年人中,32.1%(51例)的老年人社会健康状况被评定为健康,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社会健康状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2,P=0.019),并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健康状态呈现下降趋势(χ^(2)=9.626,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2.119,95%CI:1.044~4.031,P=0.038)和慢性疾病状况(OR=5.007,95%CI:1.083~23.140,P=0.039)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健康状况的因素。结论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状况整体偏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差;文化程度和慢性疾病状态对老年人的社会健康有显著影响,针对文化程度较低以及慢性疾病情况较差的老年群体,应实施社会健康评估及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社会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健康 城市卫生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应用于慢性尿毒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武翠玲 孟小清 李翠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相关指标及两组患者感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透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5.0%)高于观察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更好,且能够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慢性尿毒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