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Anchor‑Capture”Enabled by Amino and Carboxyl for Constructing Robust Interface of Zn Anode 被引量:5
1
作者 Zhen Luo Yufan Xia +9 位作者 Shuang Chen Xingxing Wu Ran Zeng Xuan Zhang Hongge Pan mi yan Tingting Shi Kai Tao Ben Bin Xu Yinzhu Ji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265-280,共16页
While the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AZIBs)have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viable batteries for scale-up application,the instability on Zn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bottleneck the further devel... While the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AZIBs)have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viable batteries for scale-up application,the instability on Zn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bottleneck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dramatically.Herein,we utilize the amino acid glycine(Gly)as an electrolyte additive to stabilize the Zn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The unique interfacial chemistry is facilitated by the synergistic“anchor-capture”effect of polar groups in Gly molecule,manifested by simultaneously coupling the amino to anchor on the surface of Zn anode and the carboxyl to capture Zn^(2+)in the local region.As such,this robust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inhibits the disordered migration of Zn^(2+),and effectively suppresses both side reactions and dendrite growth.The reversibility of Zn anode achieve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ith an average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99.22%at 1 mA cm^(−2)and 0.5 mAh cm^(−2)over 500 cycles.Even at a high Zn utilization rate(depth of discharge,DODZn)of 68%,a steady cycle life up to 200 h is obtained for ultrathin Zn foils(20μm).The superior rate capability and long-term cycle stability of Zn–MnO_(2)full cells further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Gly in stabilizing Zn anode.This work sheds light on additive designing from the specific roles of polar groups for AZ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Polar groups Synergistic“anchor-capture”effect Side reactions Dendrite growth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生的研究
2
作者 南蕾 玄红运 +1 位作者 米焱 王彩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作用及其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未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肾组织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135例,10例因肾结核及肾肿瘤行肾切除的患者...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作用及其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未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肾组织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135例,10例因肾结核及肾肿瘤行肾切除的患者肾脏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肾组织样本NLRP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Caspase-1、NF-κB p65、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p38(p-p38)及磷酸化JNK(p-JNK)因子表达;收集IMN患者血液和24 h尿液,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一般临床资料,对尿蛋白与NLRP3、Caspase-1、IL-1β、TNF-α及NLRP3与TRAF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N患者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明显升高(均P<0.05),肾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Ⅱ期IMN患者肾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最高,IL-1β和TNF-α表达增强(均P<0.05),其中Ⅱ期IMN患者肾组织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最强,NF-κB p65、p-ERK1/2、p-p38和p-JNK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IMN患者24 h尿蛋白与肾组织NLRP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89,P<0.01),与Caspase-1蛋白呈正相关(r=0.614,P<0.0001),与IL-1β呈正相关(r=0.708,P<0.0001),与TNF-α呈正相关(r=0.594,P<0.01)。结论:TRAF6通过NF-κB激活诱导ERK1/2、p38、JNK信号通路刺激NLRP3炎症小体活化,促进IMN发生和大量尿蛋白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TRAF6-NF-κB-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细胞自噬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敏 米焱 王彩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77-680,共4页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伴有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以局灶肾小球硬化和足细胞足突消失为特征。现研究已证实足细胞损伤是FSGS发病的核心,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近端小...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伴有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以局灶肾小球硬化和足细胞足突消失为特征。现研究已证实足细胞损伤是FSGS发病的核心,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近端小管上皮细胞(proxim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s,PTECs)和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GECs)的紊乱有助于FSGS的发展。近年来自噬在诸多研究领域备受瞩目,许多证据表明自噬在FSGS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也为FSGS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靶点,本文就自噬及其在FSGS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自噬 mTORC1 ATG
下载PDF
脉冲磁场幅值对制备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影响规律
4
作者 米彦 刘灿辉 +2 位作者 朱亚奎 陈勇 李政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9-3257,共9页
脉冲磁场已被证实通过诱导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取向排列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然而脉冲磁场幅值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因此,采用脉宽为10μs、频率为50Hz的脉冲磁场诱导片状羰基铁(flaky carbonyl iron... 脉冲磁场已被证实通过诱导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取向排列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然而脉冲磁场幅值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因此,采用脉宽为10μs、频率为50Hz的脉冲磁场诱导片状羰基铁(flaky carbonyl iron,FCI)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中定向排列,研究磁场幅值(0~0.7T)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纳米粒子的取向和排列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脉冲磁场可以有效控制羰基铁的取向和排列,形成导电网络结构,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最终显著提高取向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脉冲磁场对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增强效果可达27%,达到的最高屏蔽效率为15.36dB。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证实了微秒级脉冲磁场在改善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方面的有效性。该研究制备的高性能柔性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具有应用于先进电子设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秒脉冲磁场 取向 聚硅氧烷 羰基铁 电磁屏蔽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吴雅茹 米焱 +3 位作者 魏凯悦 高和平 张丁予 王彩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67-2973,共7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肠道屏障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至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和... 背景: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肠道屏障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至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10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在糖尿病肾病成模后经尾静脉注射1×106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周1次,连续4周,健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注射等体积PBS。末次注射后1周,光镜下观察肾脏和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D-乳酸和脂多糖水平。此外,还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DiR染料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的示踪分布,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人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44和CD90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显著抑制了糖尿病肾病大鼠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增加(均P<0.05);②在糖尿病肾病大鼠结肠中发现了人源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和CD90的表达;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与Z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显著提高了Occludin和ZO-1的表达;④与模型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显著降低了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D-乳酸和脂多糖水平;⑤结果提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增强糖尿病肾病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来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肾病 肠道屏障 ZO-1 OCCLUDIN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HIF-1α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高和平 米焱 +3 位作者 王彩丽 吴雅茹 张丁予 魏凯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39-49,共11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清洁级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健康对照组,其余30只采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模型组),两组大鼠饲养12周。第1...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清洁级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健康对照组,其余30只采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模型组),两组大鼠饲养12周。第12周,随机选取两组大鼠各3只分别尾静脉注射DiR-HUMSCs,代谢12~16 h后在小动物活体光学3D成像系统下观察DiR-HUMSCs在大鼠体内的分布。随机选取9只模型组大鼠进行HUMSCs移植(HUMSCs移植组)。HUMSCs移植采用尾静脉注射方式移植浓度为1×10^(6)个/mL HUMSCs 500μL至大鼠体内,每周1次,连续4周,共28 d。检测3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肌酐(Uc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大鼠血清HIF-1α水平;采用PAS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HIF-1α、Slc12A3和Aquaporin1蛋白的表达。结果移植HUMSCs治疗4周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HUMSCs移植组大鼠Ucr水平降低(P<0.05),Scr、24 h UPro、BUN、UCAR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UMSCs移植组大鼠U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24 h UPro、BUN、UCAR均降低(P<0.05)。糖尿病肾病大鼠病理损伤缓解,系膜增生和基底膜增厚改善,小管空泡变性减少,间质纤维化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清HIF-1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HUMSCs移植组血清HIF-1α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远端小管中HIF-1α蛋白水平增加(P<0.05);HUMSCs移植组的HIF-1α蛋白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远端小管标记蛋白Slc12A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UMSCs移植组Slc12A3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HUMSCs移植组的Aquaporin1蛋白水平较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均降低(P<0.05)。糖尿病肾病大鼠近端小管中无HIF-1α表达。结论HIF-1α主要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远端小管表达,且HUMSCs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修复肾小管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HIF-1Α 远端小管 近端小管
下载PDF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血清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代谢物的变化
7
作者 杨洁 米焱 王彩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目的:应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代谢物的变化,综合分析血清差异代谢物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目的:应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代谢物的变化,综合分析血清差异代谢物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部20例DKD患者作为疾病研究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收集血液标本。经液相色谱/质谱(LC/MS)检测,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血清代谢物的差异性,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阐明血清代谢物在DKD中的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KD患者血清中苯丙氨酸途径的代谢产物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马尿酸(Hippuric-acid)、D-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Phenlacetyl-L-Glutamine)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血清代谢物参与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参与DKD的发展过程。DKD患者苯丙氨酸途径的血清代谢产物苯丙氨酸、马尿酸、D-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与临床指标Scr、FBG、HbA1c呈正相关。结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可能参与DK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代谢组学 糖尿病肾脏疾病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血清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冗余容错技术研究综述
8
作者 盖佳林 弭艳 马兵兵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综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冗余容错技术研究,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在航天任务中的重要性及其不断发展的需求,强调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航天任务成功的关键作用,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展示了... 综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冗余容错技术研究,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在航天任务中的重要性及其不断发展的需求,强调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航天任务成功的关键作用,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研究机构在故障诊断系统冗余容错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具体应用实例,阐述了冗余容错技术对于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及当前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几种经典冗余容错手段,指出各冗余结构对于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可行性与优缺点,详细介绍了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双机热备实现方案,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从当前研究遇到的技术挑战再到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冗余容错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综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冗余容错 故障诊断 容错控制 双机热备
下载PDF
碳酸氢钠林格液和复方林格液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9
作者 米琰 白玉 +2 位作者 徐刚 李素芬 卢锡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和复方林格液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肝切除术患者的酸碱平衡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CLCVP肝切除术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和复方林格液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肝切除术患者的酸碱平衡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CLCVP肝切除术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碳酸氢钠林格液组和复方林格液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后至肝实质离断前,碳酸氢钠林格液组患者输注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林格液组患者输注复方林格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开始时(T_(2))、术中2 h(T_(3))、术中4 h(T_(4))和手术结束时(T_(5)),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的pH值、碱剩余(BE)、血乳酸(Lac)水平;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比较2组患者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手术过程中酸碱平衡变化及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结果2组患者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2组患者pH值、BE、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复方林格液组患者T_(2)时pH值升高,T_(3)~T_(5)时均降低,T_(2)~T_(5)的BE及Lac水平均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碳酸氢钠林格液组患者T_(2)时pH值显著升高,T_(3)时显著下降,T_(2)、T_(3)时BE及La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_(4)、T_(5)时pH值、BE、Lac水平与T_(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5)时碳酸氢钠林格液组患者pH值显著高于复方林格液组,BE及Lac水平显著低于复方林格液组(P<0.05)。术前24 h,2组患者ALT、AST、BUN及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 h与术前24 h时的ALT、AST、BUN及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患者的ALT、AST、BUN及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LCVP肝切除术中,相较于复方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更小,可有效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稳定,且2种晶体溶液的使用均未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碳酸氢钠林格液 复方林格液 酸碱平衡 肝肾功能
下载PDF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隋华秀 李燕平 +3 位作者 黄姗 米燕 俞燕萍 伊雪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0期1166-1170,共5页
急性肺损伤(ALI)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给临床带来严峻挑战,ALI的特征主要为剧烈的炎症反应以及较高的病死率。胆碱能抗炎通路(CAP)作为调节炎症反应的关键机制,通过迷走神经刺激、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以及乙酰胆... 急性肺损伤(ALI)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给临床带来严峻挑战,ALI的特征主要为剧烈的炎症反应以及较高的病死率。胆碱能抗炎通路(CAP)作为调节炎症反应的关键机制,通过迷走神经刺激、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激活显著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和肺部损伤。目前关于CAP治疗ALI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未来深入研究CAP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可为ALI和ARDS患者提供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胆碱能抗炎通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外泌体及其miRNA在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武 牛晓晨 +7 位作者 张萌 程叶 卢英 田甜 杜姗 米颜 史文珍 田晔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外泌体(exosome)主要来源于细胞内的多囊泡内体,通过多囊泡内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胞外间隙,直径为30~100 nm,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及细胞间传递生物信息的载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外泌体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在细胞... 外泌体(exosome)主要来源于细胞内的多囊泡内体,通过多囊泡内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胞外间隙,直径为30~100 nm,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及细胞间传递生物信息的载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外泌体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中,外泌体能够促进神经再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本文对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这3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多囊泡内体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Machine Learning-Assisted High-Throughput Virtual Screening for On-Demand Customization of Advanced Energetic Materials 被引量:7
12
作者 Siwei Song Yi Wang +2 位作者 Fang Chen mi yan Qinghua Zhang 《Engineering》 SCIE EI 2022年第3期99-109,共11页
Finding energetic materials with tailored properties is alway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due to low research efficiency in trial and error.Herein,a methodology combining domain knowledge,a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and... Finding energetic materials with tailored properties is alway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due to low research efficiency in trial and error.Herein,a methodology combining domain knowledge,a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and experiments is presented for accelerating the discovery of novel energetic materials.A high-throughput virtual screening(HTVS)system integrating on-demand molecular gener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covering the prediction of molecular properties and crystal packing mode scoring is established.With the proposed HTVS system,candidate molecules with promising properties and a desirable crystal packing mode are rapidly targeted from the generated molecular space containing 25112 molecules.Furthermore,a study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shows that the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of the target molecule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thus ver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This work demonstrates a new research paradigm for discovering novel energetic materials and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organic materials without manifest obsta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etic materials Machine learning High-throughput virtual screening Molecular properties Synthesis
下载PDF
串内频率对高频纳秒脉冲串诱导A375黑色素瘤细胞电穿孔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进 米彦 +2 位作者 吴晓 李津津 唐均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92-5301,共10页
高频纳秒脉冲串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是其杀伤机制,特别是串内频率对诱导电穿孔效应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以A375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细胞活性检测、短时/长时荧光染料检测以及细胞微观形态学检测等离体细胞实验,研究高频纳... 高频纳秒脉冲串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是其杀伤机制,特别是串内频率对诱导电穿孔效应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以A375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细胞活性检测、短时/长时荧光染料检测以及细胞微观形态学检测等离体细胞实验,研究高频纳秒脉冲串的串内频率对细胞膜电穿孔的影响机制。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高频纳秒脉冲串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串内频率存在使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的阈值100k Hz;荧光染料实验结果反映细胞活性降低是由不可逆电穿孔引起,并且存在串内频率对电穿孔的累积效应;扫描电镜实验结果直接验证了高频纳秒脉冲串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了不可逆电穿孔。该实验结果为高频纳秒脉冲串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纳秒脉冲串 串内频率 A375黑色素瘤细胞 不可逆电穿孔 累积效应
下载PDF
Amperometric Hydrogen Peroxide Biosensor Based on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and Cadmium Sulfide Quantum Dots 被引量:1
14
作者 ZHANG Jin-lei TAN Xue-cai +4 位作者 ZHAO Dan-dan TAN Sheng-wei HUANG Zeng-wei mi yan HUANG Zai-yi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41-545,共5页
A novel third-generation hydrogen peroxide(H2O2) biosensor(Hb/CdS/MWNTs/GCE) was fabricated through hemoglobin(Hb) adsorbed onto the mercaptoacetic acid modified CdS QDs/carboxyl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 A novel third-generation hydrogen peroxide(H2O2) biosensor(Hb/CdS/MWNTs/GCE) was fabricated through hemoglobin(Hb) adsorbed onto the mercaptoacetic acid modified CdS QDs/carboxyl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MWNTs) films. Cyclic voltammogram of Hb/CdS/MWNTs/GCE showed a pair of well-defined and quasi-reversible redox peaks with a formal potential(E^0) of-0.230 V(vs. Ag/AgCl) in 0.1 mol/L pH=8.0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 which w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Hb heme Fe(Ⅲ)/Fe(Ⅱ) redox couple. The biosensor shows an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 the reduction of H2O2.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designed biosensor to H202 at a potential of-0.30 V was less than 2 s and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obta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s of 2.0×10^-6-2.7×10^-3 mol/L and 2.7×10^-3-7.7×10^-3 mol/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3.0×10^-7 mol/L(S/N=3). The apparent 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Km was estimated to be 1.324 mmol/L that illustrated the excellent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fixed 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GLOBIN CdS quantum dot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 BIOSENSOR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active ingredient of Ferula sinkiangensis on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ice
15
作者 ZHANG Wen-qiang mi yan +2 位作者 XU Ji-kai LI Ning HOU Yue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35-735,共1页
OBJECTIVE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s one of the common sequelae of stroke patients,which is called"post-stroke dementia"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For post-stroke dement... OBJECTIVE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s one of the common sequelae of stroke patients,which is called"post-stroke dementia"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For post-stroke dementia,there is still no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In the present study,w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Ferula sinkiangensis,AW09,on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ice.METHODS The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BCCAO)reperfusion model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W09 on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mice with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Y-maze and Morris water maze were used to test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mice.RESULTS Y-maze test showed that AW09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pontaneous alternation rate of BCCAO model animals an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otal number of arm entries.The results of Morris water maze showed that AW09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scape latency of BCCAO mice during the training period.During the probe test phase,AW09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wimming time in target quadrant,distance in target quadrant and number of platform crossings and decreased the swimming time in the quadrant opposite the target quadrant of BCCAO mice.CONCLUSION AW09,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Ferula sinkiangensis,can improve working memory impairment and spatial memory impairment in animals with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suggesting that AW09 h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for cognitive dysfunction caused by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ula sinkiangensis ISCHEMIA-REPERFUSION learning and memory.
下载PDF
脉冲电场对细胞膜电穿孔面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晓 米彦 +2 位作者 郑伟 马驰 张梦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779-3788,共10页
目前在实验中通常采用间接的表征参量以衡量细胞电穿孔效应,为了能够在实验中找到一种直接的表征参量,该文提出了电穿孔面积这一新的表征参量及其测量方法。基于分子传输动力学,在脉冲电场下开展了荧光分子染色实验,然后通过对细胞荧光... 目前在实验中通常采用间接的表征参量以衡量细胞电穿孔效应,为了能够在实验中找到一种直接的表征参量,该文提出了电穿孔面积这一新的表征参量及其测量方法。基于分子传输动力学,在脉冲电场下开展了荧光分子染色实验,然后通过对细胞荧光强度曲线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脉冲期间形成的电穿孔面积,并研究了不同脉冲电场参数下的细胞膜电穿孔面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电场参数增强,细胞荧光强度增大,电穿孔效应增强,计算出的电穿孔面积数值与已有结论吻合,证实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此外,电穿孔面积随着电场强度、脉冲宽度和脉冲电冲击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为脉冲电场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电穿孔效应 电穿孔面积 分子传输 荧光染色实验
下载PDF
用于电感负载的全固态双极性LTD型脉冲电流发生器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宁 米彦 +2 位作者 李政民 郑伟 马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413-3424,共12页
在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肿瘤治疗方法中,利用双极性脉冲磁场处理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此应用,该文结合模块化全桥型多电平换流器(FB-MMC)拓扑及直线变压器驱动(LTD)拓扑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感负载的全固态双极性LTD型脉冲... 在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肿瘤治疗方法中,利用双极性脉冲磁场处理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此应用,该文结合模块化全桥型多电平换流器(FB-MMC)拓扑及直线变压器驱动(LTD)拓扑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感负载的全固态双极性LTD型脉冲电流发生器。首先,对该文提出的拓扑结构及原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发生器在电感负载下的工作过程;然后,对发生器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与选型;最后,研制了一台4级全固态双极性LTD型脉冲电流发生器样机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发生器可在电感负载下输出±800A的脉冲电流,电流的上升时间为600 ns;发生器的最高工作频率为10 kHz,并具备灵活的波形调制功能,能输出三角波、梯形波及阶梯波等多种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直线变压器驱动 模块化全桥型多电平换流器 电感负载 波形调制 IGBT
下载PDF
血清半乳糖缺陷型IgA1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3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凯悦 米焱 +1 位作者 王彩丽 吴雅茹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81-685,共5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肾活检仍然是其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的金标准。已有研究显示半乳糖缺陷型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Gd-IgA1)的沉积在IgAN...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肾活检仍然是其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的金标准。已有研究显示半乳糖缺陷型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Gd-IgA1)的沉积在IgAN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dIgA1的沉积会激活补体系统,包括替代途径、凝集素途经和经典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是凝集素途径起始的关键因子,活化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nnose binding lectin-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MASPs)是凝集素途径的关键酶,MASPs存在三种不同的亚型(MASP1、MASP2、MASP3),MASP3作为一种新型的MASP蛋白酶,成为近期研究热点,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MASP3能够激活D因子,参与替代途径,造成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损伤。因此Gd-IgA1的沉积与MASP3地出现在IgAN当中可能存在一些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本文旨在系统综述GdIgA1、MASP3在IgAN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Gd-IgA1与MASP3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半乳糖缺陷型IgA1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种子类中药材油脂过氧化值的荧光半定量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廷秀 罗红元 +3 位作者 范晓萱 米燕 余亚选 陈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8-1193,共6页
该文基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9-十八烯基碘化胺(OAm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OAmI中的碘离子易与铯铅溴钙钛矿纳米晶(CsPbBr3 NCs)中的溴离子发生卤素交换并引起CsPbBr3 NCs荧光发射波长及荧光颜色改变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 该文基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9-十八烯基碘化胺(OAm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OAmI中的碘离子易与铯铅溴钙钛矿纳米晶(CsPbBr3 NCs)中的溴离子发生卤素交换并引起CsPbBr3 NCs荧光发射波长及荧光颜色改变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移动检测富含油脂的种子类中药材过氧化值(PON)的方法,并根据钙钛矿纳米晶颜色变化初步制作了荧光半定量比色卡。结果表明,对比国家标准方法,该荧光发射波长移动法检测PON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通过颜色变化,可快速判断中药材油脂的氧化程度,实现苦杏仁、桃仁等种子类中药材油脂氧化程度的荧光半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类中药材 油脂氧化 过氧化值 荧光半定量法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色氨酸代谢谱的靶向研究
20
作者 苏玲 米焱 王彩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血清色氨酸不同代谢通路中代谢物的差异,分析差异代谢物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10例DKD患者为疾病研究组,10例...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血清色氨酸不同代谢通路中代谢物的差异,分析差异代谢物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10例DKD患者为疾病研究组,1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收集血液标本。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两组人群中血清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差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阐明其在DKD中的意义。结果:在两组血清中鉴定出5个差异代谢物,其中DKD患者血清中L-色氨酸(L-TRP)、5-羟色胺(5-HT)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犬尿氨酸(KYN)和3-吲哚丙酸(IPA)的水平则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IAA和IPA均与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DKD患者血清色氨酸代谢物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的某些差异代谢物还与DKD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色氨酸代谢 犬尿氨酸途径 5-羟基吲哚乙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