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锋亮 刘漫卿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19,191,共20页
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分析对象,采用我国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省际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高... 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分析对象,采用我国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省际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规模和办学项目规模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考虑门槛模型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非单调、非线性的关系。根据实证发现,本文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对外开放,我国应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调整区域中外合作办学资源配置结构,丰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并对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和农村地区进行经济扶持和人才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对外开放 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干旱对不同水稻萌发种子中逆境生理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摆小蓉 闵炜芳 +3 位作者 石亚飞 舍杨梦斐 田浩天 罗成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为揭示萌发期不同水稻的抗旱性机理,以水稻旱敏感材料(Calrose、京宁10号、山形86)和抗旱性材料(Farry、松粳3号、宁粳36)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模拟干旱胁迫(15%PEG-6000)对不同水稻萌发种子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研究... 为揭示萌发期不同水稻的抗旱性机理,以水稻旱敏感材料(Calrose、京宁10号、山形86)和抗旱性材料(Farry、松粳3号、宁粳36)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模拟干旱胁迫(15%PEG-6000)对不同水稻萌发种子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旱敏感和抗旱性材料萌发种子各生长指标、抗逆相关基因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生理指标有明显变化,表现为不同材料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SS)和过氧化氢(H 2O 2)含量无显著差异,旱敏感性材料山形86的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 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材料;抗旱性材料宁粳36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材料。干旱胁迫下,相比于旱敏感性材料,抗旱性材料萌发种子的相对发芽势(RGP)、相对芽长(RSL)、萌发期抗旱指数(GDRI)和活力指数(VI)分别增加了0.03~0.07百分点,0.32~0.39百分点,0.12~0.18百分点和92.41%~108.39%;抗旱性材料萌发种子中MDA和活性氧(O_(2)^(-)·、H_(2)O_(2))含量分别降低了2.54%~61.64%,19.60%~46.30%和35.61%~62.02%;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分别增加了5.93%~18.29%,1.08%~7.97%和3.47%~6.03%;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17.29%~33.12%,15.24%~76.06%和14.68%~18.61%;脯氨酸合成关键基因OsP5CS、抗氧化酶合成基因(OsALM1、OsPOX1、OsCATC)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了2.66%~182.31%,57.14%~513.27%,0.38%~109.06%和63.39%~184.25%。综合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影响了萌发期种子中的生理特性及其相应基因的表达。干旱胁迫下,无论是抗旱性材料还是旱敏感性材料,活力指数(VI)、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物酶合成基因(OsPOX1)是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的关键指标。除以上指标外,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合成基因(OsP5CS)、过氧化氢酶基因(OsCATC)是影响抗旱性材料的其他关键指标,相对芽长(RSL)、过氧化氢(H 2O 2)、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OsALM1)是影响旱敏感性材料的其他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萌发期 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5
3
作者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6,188,189,共20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萌芽,随后阐述了在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继而回顾了1970年代之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挑战并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得... 本文首先概述了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萌芽,随后阐述了在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继而回顾了1970年代之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挑战并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中包括人力资本内涵的进一步扩展,人力资本的测度更加全面,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得到进一步的理论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是人类思想的一次深刻革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形成发展新动能,是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形成与发展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学习空间对大学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学生学习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余继 闵维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8,共10页
近年来,大学学习空间呈现日益开放和弹性化、愈发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该变化的合理性所开展的研究大多为基于思辨方法的分析和讨论,相关实证依据较为缺乏。基于学生学习视角,对比分析规制型学习空间和创新型学习空... 近年来,大学学习空间呈现日益开放和弹性化、愈发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该变化的合理性所开展的研究大多为基于思辨方法的分析和讨论,相关实证依据较为缺乏。基于学生学习视角,对比分析规制型学习空间和创新型学习空间对大学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可为学习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与焦点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加工策略、元认知策略、教育和学习观、学习动机和情绪行为存在影响;第二,创新型学习空间比规制型学习空间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与职业准备相关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第三,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学习空间的敏感度和需求上存在差异。因此,高校应积极尝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弹性化的学习空间,使用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关注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使用创新型学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空间 学习环境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学生学习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大学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增长——基于33个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余继 闵维方 王家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123,186,187,共17页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大学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加快提升大学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33个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考察大学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大学创...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大学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加快提升大学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33个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考察大学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着重点。研究发现:大学研发经费投入、大学研发人员密度以及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程度对国家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研发经费投入在早期效果更为显著,研发人员密度的作用则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上升,政府财政支持程度的经济效应呈现出U型趋势。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探讨了未来我国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研发经费 研发人员
下载PDF
教育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作用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视角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心悦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24,191,共25页
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选择我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全... 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选择我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教育的代理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该变量除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外,也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以及专利申请量,进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此外,教育与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教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系数虽为正但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越低,教育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线性与非线性关系 工具变量法 双向固定效应 门限面板回归
下载PDF
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欧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余继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88,189,共17页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了体制因素在大学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深刻意义。本文首先借助"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路透社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分别对比美国和欧洲大陆在大学创新能力的两大核心要素——...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了体制因素在大学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深刻意义。本文首先借助"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路透社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分别对比美国和欧洲大陆在大学创新能力的两大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上的态势。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欧美在高等教育体制上的主要差异及其对大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具体而言,通过制度安排使"学术自由"和"教学科研相结合"等现代研究理想得以落实和维持,并促使其成为大学内部的共享价值观,是大学创新活动得以蓬勃发展的土壤和动力;而将高深知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哲学观,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法律保障是大学创新能力得以实质性跃升的关键,也是当前美国大学具有创新优势的重要原因。本文的讨论为我国大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体制 美国大学 欧洲大陆
下载PDF
大学创新型学习环境:内涵、特征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余继 闵维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9,共6页
学习环境的创新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创造力和学生学习理论,阐释大学创新型学习环境的多重内涵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文章进一步剖析当前大学创新型学习... 学习环境的创新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创造力和学生学习理论,阐释大学创新型学习环境的多重内涵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文章进一步剖析当前大学创新型学习环境构建中的问题,探讨其优化策略,具体包括:改变"重设计轻教育""重实践轻研究"的现状;关注创新和传统之间的潜在摩擦;关怀中国学生的文化基因和独特性;加强组成要素的整合和协作;警惕学习环境的"负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创新型学习环境 学习空间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学前教育对婚育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雪姮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24,191,共17页
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何增加劳动力供给成为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的可获得性,有助于将婚育年龄女性从儿童看顾中解放出来,提高她们的劳动参与... 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何增加劳动力供给成为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的可获得性,有助于将婚育年龄女性从儿童看顾中解放出来,提高她们的劳动参与率,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本文发现,适龄子女全部接受学前教育的女性,其参与劳动的可能性是适龄子女没有全部接受学前教育的女性的1.32倍;对于参与劳动的女性,子女全部接受学前教育可以使其每周的劳动时长增加4个小时。将样本按照家庭收入和户口类型进行分类后,本文发现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可以显著增加高收入家庭中女性参与劳动的概率,并且延长农村户口女性的劳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婚育女性 劳动参与 劳动时长
下载PDF
加强学习科学研究 促进基础教育变革
10
作者 闵维方 《中国基础教育》 2024年第7期1-1,共1页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着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而向智能社会转型,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经历深刻变革。工业时代以知识灌输为核心、注重标准化与高效率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着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而向智能社会转型,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经历深刻变革。工业时代以知识灌输为核心、注重标准化与高效率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因此,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变革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研究 新时代教育 创新型人才培养 智能时代 信息时代 基础教育变革 全面深化 知识灌输
原文传递
以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双减”政策落地
11
作者 闵维方 薛海平 《中国基础教育》 2023年第2期9-10,共2页
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校外培训机构... 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侵蚀了教育的公益属性,破坏了基础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优质教育 公益属性 学业负担 学生身心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 校外培训机构
原文传递
县域高中发展水平对农村学生入读优质高校的影响
12
作者 王天骄 闵维方 郭丛斌 《中国基础教育》 2023年第12期45-49,共5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提高农村学生获得优质大学入学机会对促进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2000-2018年A大学全体新生调查数据,采用趋势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农村学生获得优质大学入学机会的现状和趋势,并探讨了这一现...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提高农村学生获得优质大学入学机会对促进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2000-2018年A大学全体新生调查数据,采用趋势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农村学生获得优质大学入学机会的现状和趋势,并探讨了这一现象与县域高中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A大学有超过一半的农村学生来自县域高中;2000-2018年,农村学生的A大学辈出率从0.37上升至0.4,但与实现城乡教育机会均衡仍有一定差距。研究建议,着重优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评价体系,制止“超级中学”的不正当竞争,并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构建教育信息化体系等手段,切实提高县域高中的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高中 农村学生 优质大学 入学机会 辈出率
原文传递
教育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被引量:41
13
作者 闵维方 余继 吴嘉琦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2,共11页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内需不足,制约着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教育在适度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中具有独特效用。通过运用2005—2018年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对"教育—消费—经济增长"的链接...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内需不足,制约着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教育在适度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中具有独特效用。通过运用2005—2018年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对"教育—消费—经济增长"的链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教育能够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意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且不同阶段教育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存在差异。高等教育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的改善更为突出,初等教育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作用更为显著。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依然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扩大内需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教育对绿色GDP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然 丁小浩 闵维方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141,共9页
绿色GDP真实反映了社会福利、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中能够全面衡量教育的作用,体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真实价值。以往的文献估计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是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通过绿色GDP核算体系,... 绿色GDP真实反映了社会福利、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中能够全面衡量教育的作用,体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真实价值。以往的文献估计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是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通过绿色GDP核算体系,分析教育对绿色GDP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特别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结果表明,教育有利于国家经济绿色,相对传统GDP,教育对绿色GDP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下,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GDP 可持续发展 教育贡献
原文传递
Educ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被引量:2
15
作者 GUO Congbin min weifang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8年第1期22-44,共23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Urban Household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Survey(CHUHEES)—2004”by Institute of ...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Urban Household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Survey(CHUHEES)—2004”by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of Chinese urban household through such indices as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inheritance and mobility,and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elasticity,explor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through pathanalysi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It also analyzes the changing tendency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market reform in China and tri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for the empirical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there is rather obvious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transmission in urban China,and most children still resort in the same income group with their fathers.As a kind of important mechanism of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education is instrumental to promote children of disadvantage group to upgrade of their economic status,showing its strong functions to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upward mobility.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marketization together with appropriate social policy,the role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and social equity is getting stro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 INCOME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the level of market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