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特征与风暴沉积的发现
1
作者 王牧源 牟传龙 +2 位作者 王秀平 侯乾 王启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25,共15页
为了厘清上扬子北缘奥陶系古地理格局与沉积环境,在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选择大两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与室内薄片的详细分析,对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精细划分。结果表明,大两会剖面奥陶系地层主要... 为了厘清上扬子北缘奥陶系古地理格局与沉积环境,在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选择大两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与室内薄片的详细分析,对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精细划分。结果表明,大两会剖面奥陶系地层主要发育赵家坝组、西梁寺组、宝塔组、五峰组。赵家坝组与西梁寺组主要发育海岸相的潮坪亚相;宝塔组主要发育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台地亚相;五峰组主要发育浅海相的陆棚亚相,并依次划分出多个次相。首次在西梁寺组潮坪亚相中发现风暴沉积,风暴沉积构造主要包括底面侵蚀构造、砾屑层、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并识别出4种风暴沉积序列。因此,上扬子北缘中奥陶纪处于海岸环境的低纬度飓风地带,晚奥陶纪处于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奥陶系 沉积特征 沉积相 风暴沉积
下载PDF
滇西昌宁-孟连带南段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沉积时代和构造环境的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晓明 牟传龙 +2 位作者 罗亮 丛峰 董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9-1081,I0001-I0008,共21页
为制约滇西昌宁-孟连带南段组的沉积时代和构造环境,阐明临沧地块演化特征,对南段组碎屑锆石进行U-Pb年代学研究。研究显示,南段组具统计意义的最年轻组碎屑锆石年龄为512 Ma、509.6 Ma,物源具泛非期(680~530 Ma)、晚格林威尔期(980~900... 为制约滇西昌宁-孟连带南段组的沉积时代和构造环境,阐明临沧地块演化特征,对南段组碎屑锆石进行U-Pb年代学研究。研究显示,南段组具统计意义的最年轻组碎屑锆石年龄为512 Ma、509.6 Ma,物源具泛非期(680~530 Ma)、晚格林威尔期(980~900 Ma)、早格林威尔期(1300~1100 Ma)3期年龄组段特点。结果表明,南段组中下部最大沉积下限为寒武纪,中上部上限为石炭纪。物源来自东冈瓦纳超大陆内部至少3条造山带,主要为南极Pinjarra造山带、西澳Albany-Fraser造山带、东澳Paterson-Peterman造山带,具亲冈瓦纳大陆性质。在古生代冈瓦纳大陆重建中,南段组古地理位置位于澳大利亚地块北缘,是一个从西澳大利亚地块往东澳大利亚地块,往北往东迁移,从被动大陆边缘到活动大陆边缘转换的演化过程。早期沉积环境为滨浅海或三角洲,后期为弧前增生楔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临沧地块 南段组 滇西 冈瓦纳大陆重建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模式及勘探启示:一个页岩气新区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平 余谦 +6 位作者 牟传龙 汪正江 刘伟 赵瞻 刘家洪 熊国庆 邓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54,共13页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为了进一步开拓页岩气的新战场,寻找新的页岩气储量、产量接替区块,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建立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页岩气评层选区标准。前期的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西南缘...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为了进一步开拓页岩气的新战场,寻找新的页岩气储量、产量接替区块,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建立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页岩气评层选区标准。前期的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含气性差异大,系统研究分析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对于寻找页岩气勘探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5口井的实钻资料,在对龙马溪组页岩露头和岩心、岩屑有机地球化学、物性、含气量、生烃史和孔隙演化史开展系统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含气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和页岩富集模式,为一个页岩气新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龙一段1亚段页岩平均TOC为3.02%~4.97%,R_(o)为2.38%~3.37%,局部富集区平均总含气量可达4.62 m^(3)/t,属于优质页岩;②生烃史研究表明,页岩具有“慢热低熟”特征,生烃时间晚,热演化速率慢,现今成熟低,晚期扩散时间短,为页岩气的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③孔隙演化史揭示页岩孔隙演化可以划分为孔隙锐减、孔隙减少、有机孔形成、孔隙保存、有机孔消亡和岩溶作用等6个演化阶段,有机质孔及有机碳含量是页岩含气量最直接的控制因素;④有利陆棚沉积相带利于形成规模储集空间和有效孔隙,不同构造样式和构造部位保存条件的差异性控制了不同孔隙演化阶段,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具有水平分带、差异富集的特点,“慢热低熟”和“构造缓抬”有利于页岩气的长期富集与保存。结论认为,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具有“沉积控源、成岩控储、构造控保”的页岩气富集模式,该成果为寻找页岩气新区、页岩气新战场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缘 山地页岩气 复杂构造区 龙马溪组 孔隙演化 富集模式 勘探启示 页岩气新区
下载PDF
再论岩相古地理可作为页岩气地质调查之指南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王启宇 周恳恳 梁薇 葛祥英 陈小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5-231,共17页
在页岩气的区域地质调查阶段,主要通过有机质含量(TOC)与类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含气页岩厚度、矿物组分类型与含量以及储集层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参数,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评价,而以上页岩气基本地质因素均受沉积相的控制。以详细的沉... 在页岩气的区域地质调查阶段,主要通过有机质含量(TOC)与类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含气页岩厚度、矿物组分类型与含量以及储集层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参数,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评价,而以上页岩气基本地质因素均受沉积相的控制。以详细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通过岩相古地理编图,可以明确富有机质页岩的展布特征,所以岩相古地理控制了页岩气的发育特征。通过利用主要基本地质条件参数,对川南及邻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岩系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初步评价,认为川南及邻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只要已进入中成岩阶段的浅海陆棚相黑色岩系,就能形成页岩气储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例论证并提出沉积相或岩相古地理研究应为页岩气地质调查和选区评价的关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志留系 川南及邻区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区域地质调查
下载PDF
鄂西来凤-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2 位作者 肖朝晖 陈尧 王启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66,共17页
来凤-咸丰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外侧相邻的鄂西地区,其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暗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3口钻井岩心的详细观测,通过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分析等对来凤-咸... 来凤-咸丰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外侧相邻的鄂西地区,其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暗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3口钻井岩心的详细观测,通过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分析等对来凤-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矿物组分以石英和粘土矿物为主,发育大量的粉砂级碎屑颗粒,岩石类型以富有机质的粉砂岩、泥页岩为主,由底向上依次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炭质(含)粉砂质页岩段、含炭含泥(质)粉砂岩段、含泥粉砂岩段及含炭粉砂质页岩段。在对比四川盆地相应层系页岩气富集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矿物、岩石特征与元素地球化学的指示,认为来凤-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较短时期的缺氧还原环境、快速变化的海平面和较小的沉积速率,使其在较高的生物产率条件下,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厚度和有机质的丰度相对四川盆地明显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组分 岩石类型 五峰组-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地区 四川盆地 中扬子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规律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葛祥英 牟传龙 +5 位作者 余谦 刘伟 门欣 何江林 郑斌嵩 梁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8-435,共18页
奥陶-志留交替时期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华南地区沉积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现阶段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多套斑脱岩存在于黑色页岩内,指示该时期研究区经历过多期连续的火山活动。本文选取了四川盆地东部华地1... 奥陶-志留交替时期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华南地区沉积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现阶段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多套斑脱岩存在于黑色页岩内,指示该时期研究区经历过多期连续的火山活动。本文选取了四川盆地东部华地1井和武隆黄莺乡五峰组-龙马溪组剖面,以黑色页岩和斑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陆源输入、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斑脱岩与页岩有机质富集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TOC呈高-低-高模式,氧化还原指标(V/V+Ni、V/Cr、Ni/Co)表明水体经历了厌氧-富氧-厌氧的过程,生产力指标(Cu、Ba_(bio)、Si_(bio))、陆源输入指标(Ti/Al、Zr/Al、Th/Al)表明五峰和龙马溪组具较高的生产力和陆源输入,观音桥组较两者均低,三者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反映氧化还原条件对有机质富集作用最大,生产力次之,陆源输入最弱。从斑脱岩发育特征与有机碳、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看,频繁的火山活动可能对五峰和龙马溪组有机质的保存产生双促作用,一是为海洋提供营养物质,提升其生物生产力;二是火山灰飘落至海水表面阻止了部分光照进入,海底缺氧环境加剧,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并落入海底,作为有机质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五峰组-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斑脱岩 古生产力 氧化还原条件 有机质富集
下载PDF
云南大关新地2井奥陶—志留纪之交钾质斑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葛祥英 牟传龙 +5 位作者 余谦 刘伟 门欣 何江林 陆俊泽 梁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924,共14页
扬子地台内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初五峰—龙马溪组内沉积了多层钾质斑脱岩,但对于该时期扬子地台西缘钾质斑脱岩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大关地区新地2井五峰—龙马溪组内沉积的钾质斑脱岩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进... 扬子地台内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初五峰—龙马溪组内沉积了多层钾质斑脱岩,但对于该时期扬子地台西缘钾质斑脱岩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大关地区新地2井五峰—龙马溪组内沉积的钾质斑脱岩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确定扬子西缘该时期钾质斑脱岩原始岩浆类型及其所产生的构造环境。矿物学特征表明,钾质斑脱岩主要由黏土矿物和非黏土矿物组成,其中黏土矿物由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组成,非黏土矿物以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和黄铁矿等为主。钾质斑脱岩主量元素以高K_(2)O,低TiO_(2)为特征,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Rb、Ba、Th、U等元素,Ti、P元素相对亏损,Ti/Th值指示了酸性火山灰的性质;ΣREE在(49.86~209.43)×10^(-6);与球粒陨石相比,轻稀土轻微富集、具Eu负异常,无Ce异常;在Nb/Y-Zr/TiO_(2)图解中,数据点主要落在安山岩和粗面英安岩之间,表明钾质斑脱岩源岩浆性质为中酸性岩浆;依据微量元素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结果,初步认为原始岩浆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其火山灰来源可能与扬子北缘早古生代秦岭洋闭合过程中的板块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地2井 钾质斑脱岩 奥陶—志留纪之交 地球化学 源岩浆 构造背景 大关地区 云南
下载PDF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肖朝晖 李红英 陈尧 郑斌嵩 王启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2,共12页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隆组具备发育页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岩石类型以富有机质的泥页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和薄层状硅质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后期成岩流体的改造和页岩气开发阶段的水力压裂改造;有机质含量多大于2%,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为2.38%),且为利于生成油裂解气的Ⅰ型干酪根,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沉积厚度较大(介于30.3~38.0 m),具有较高的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在纵向上变化不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特征,有机质孔隙和矿物基质孔中的微孔和中孔是页岩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它们构成了气体吸附的主要场所。HD1井大隆组埋藏较浅,断裂复杂且较发育,这可能是造成大隆组生烃条件优异而含气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因此,保存条件应是控制鹤峰地区大隆组页岩气含气量的主要因素,保存条件较好的鹤峰向斜发育区应为页岩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储层评价 页岩气 大隆组 二叠纪 鹤峰地区 湖北
下载PDF
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清虚洞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斌嵩 牟传龙 +1 位作者 梁薇 陈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4-1540,共17页
在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龙王庙阶清虚洞组主要由浅水碳酸盐岩组成。在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薄片观察的基础上,大量风暴沉积被发现于不同剖面清虚洞组的不同层位中,同时大量风暴诱发形成的沉积构造被识别出来,包括侵蚀基底、粗... 在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龙王庙阶清虚洞组主要由浅水碳酸盐岩组成。在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薄片观察的基础上,大量风暴沉积被发现于不同剖面清虚洞组的不同层位中,同时大量风暴诱发形成的沉积构造被识别出来,包括侵蚀基底、粗粒滞留沉积、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少见并且值得怀疑)以及沙纹层理,组成了多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结合更靠扬子东南缘的深水剖面中重力流沉积的缺乏,可以推断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扬子地台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缓坡。结合风暴的形成机制以及清虚洞组风暴沉积的发育特征(尤其是粗粒滞留砾屑的定向排列和典型丘状交错层理的缺乏),可以推断研究区风暴沉积形成于强烈的冬季风暴作用,并且早寒武世龙王庙期华南的古地理位置应当位于中纬度地区,这一结论对一些著名的全球古地理重建方案提出了质疑。同时中纬度地区大规模发育蒸发岩和碳酸盐岩还佐证了寒武纪地球处于热室(Hothouse)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沉积 扬子地台 华南 下寒武统 清虚洞组 沉积模式 古地理位置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肃南地区下志留统肮脏沟组河流相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乾 牟传龙 +1 位作者 郑斌嵩 葛祥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2-624,共13页
北祁连地区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中段,具有典型造山带的特征。区内志留系肮脏沟组沉积环境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其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就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选取志留系肮脏沟组发育齐全的肃南地区老虎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 北祁连地区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中段,具有典型造山带的特征。区内志留系肮脏沟组沉积环境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其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就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选取志留系肮脏沟组发育齐全的肃南地区老虎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室内薄片鉴定和碎屑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老虎沟剖面肮脏沟组沉积充填序列、沉积构造和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细致分析。北祁连肃南地区老虎沟剖面志留系肮脏沟组发育大套的砾岩、砂砾岩和含砾砂岩,沉积构造以大型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底冲刷构造为主,其中砂岩碎屑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砂岩段的滚动组分含量较高,纵向剖面上显示为向上远离物源区,粒度变细的演化序列。沉积特征指示北祁连肃南地区老虎沟剖面志留系肮脏沟组的沉积相为辫状河流相,并非前人认为的造山俯冲阶段或者弧陆碰撞阶段的深水海相沉积,而是已经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陆相沉积。此时北祁连东部地区还未发生陆—陆碰撞,由此可知北祁连在早志留世碰撞为"西早东晚"的不规则点式碰撞。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北祁连造山带志留纪的古地理格局和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志留系 肮脏沟组 辫状河流相 不规则点式碰撞
下载PD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Rocks from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the Daxian-Xuanhan Region, NE Sichuan 被引量:11
11
作者 MA Yongsheng mou chuanlong +2 位作者 GUO Xusheng YU Qian TAN Qiny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7-151,共15页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the Daxian-Xuanhan region, northeastern Sicbuan is interpreted to be a carbonate platform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West Hubei-East Cbongqing marine basin and Guangyuan-Wangc...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the Daxian-Xuanhan region, northeastern Sicbuan is interpreted to be a carbonate platform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West Hubei-East Cbongqing marine basin and Guangyuan-Wangcang marine basin. Outcrops, well logs and seismic data have disclosed that three sedimentary facies can be identified for the formation: open platform, platform exposed shoal and restricted platform facie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deposition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there existed a sedimentary framework all the same as the Late Permian one: open platform in the west, and platform exposed shoal, restricted platform and open platform eastwards.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shoal area permitted eastward migration of the shoal facies.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the study area was invaded by temporary transgressions. Till the deposition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formation, the study area was prevailed over the unified restricted platform deposits, as indicated by the sedimentary model for the typical carbonate platform shoal deposits. The reservoir rocks in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consist mostly of solution opening dolostone, and the rock types are assembled by oolitic dolostone, residual oolitic dolostone and sucrosic residual oolitic medium- to coarse-grained dolostone. The deep and shallow dual laterologs show relatively high resistivity, clear amplitude differences and time difference saltation of acoustic waves in some intervals. The seismic responses are indicated by low-frequency and highly variable amplitudes and chaotic reflection configurations. The reservoir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rosity-high permeability and medium porosity-medium permeability, showing a marked correlation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Solution openings are extremely developed in the reservoir rocks, including cast pores, intergranular solution openings, intercrystal pores, intercrystal solution openings, solution openings (caves) and minute fissures. Macropores and coarse pore throats are common. The reservoir rocks are apparently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in distribution patterns. Vertically, they occur dominantly in the second and first members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and laterally in the platform exposed shoals and restricted platforms, where good natural gas potential is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xian-Xuanhan region Feixianguan Formation carbonate platform exposed shoal physical property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rocks
下载PDF
滇西澜沧岩群时代归属、物源、古地理位置分析及意义
12
作者 黄晓明 牟传龙 +2 位作者 彭智敏 丛峰 方广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7-1239,共43页
为约束澜沧岩群时代、物源、古地理位置,本文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综合以往研究成果。澜沧岩群具统计意义最年轻组年龄为432±11 Ma、436±8.9 Ma、464±3.9 Ma、467±4.3 Ma、541±17 Ma、543±22 Ma... 为约束澜沧岩群时代、物源、古地理位置,本文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综合以往研究成果。澜沧岩群具统计意义最年轻组年龄为432±11 Ma、436±8.9 Ma、464±3.9 Ma、467±4.3 Ma、541±17 Ma、543±22 Ma、574±19 Ma,且D1643-2样品中有3颗泥盆纪锆石,为383 Ma、393 Ma、410 Ma。物源具亲冈瓦纳大陆和亲扬子大陆性质,碎屑锆石年龄谱峰值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泛非期(650~500 Ma)、晚格林威尔期(990~900 Ma),次级年龄组(2 500 Ma)。结果表明:澜沧岩群古地理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腾冲—保山地块与思茅—印支地块之间,澜沧岩群时代为寒武—泥盆纪。古特提斯洋具继承性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澜沧岩群 滇西 物源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来凤—咸丰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
13
作者 刘小龙 牟传龙 +3 位作者 肖朝辉 王秀平 郑宇龙 陈尧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350,共7页
基于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观察及样品实验测试结果,从优质页岩段厚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矿物含量以及含气量等方面,对湖北省来凤—咸丰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与四川盆地焦石坝... 基于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观察及样品实验测试结果,从优质页岩段厚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矿物含量以及含气量等方面,对湖北省来凤—咸丰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与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建产区对比,评价了研究区页岩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两河口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优质泥页岩段北厚南薄,主体厚度在10 m左右。②研究区有机碳含量主体大于2.7%,往北有增加的趋势;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以生成干气为主。③研究区页岩脆性矿物含量超过60%,大量发育有机质孔和微裂缝;含气量北高南低,北部的来地1井和龙潭坪剖面含气量超过3.0 m^3/t。④与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田焦页1井相比,虽然来凤—咸丰区块优质页岩段厚度较小,有机碳含量略低,但两者脆性矿物含量、含气量相当,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指出两河口向斜北部为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 五峰组 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区块 湖北省
下载PDF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nd Its Correlation in the Daxian-Xuanhan Area, Northeaster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5
14
作者 MA Yongsheng mou chuanlong +2 位作者 TAN Qinyin YU Qian WANG Ruihu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6-62,共7页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nd its correlation in the Daxian-Xuanhan area because of lacking typical lithological symbols and fossil criterions. Especially, it is very hard to det...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nd its correlation in the Daxian-Xuanhan area because of lacking typical lithological symbols and fossil criterions. Especially, it is very hard to determine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the Daxian-Xuanhan buried areas. This brings many difficulties to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udies of well cores, newly found fossils, 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ell log analyses, 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the Daxian-Xuanhan area and brought forward a specific scheme for its determination and regional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CORRELATION Daxian-Xuanhan area
下载PDF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成因——来自鹤地1井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肖朝晖 郑斌嵩 陈尧 王启宇 刘惟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55-1369,共15页
为明确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的沉积环境特征及黑色岩系的成因,开展了鹤地1井黑色岩系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隆组缺氧的还原环境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其早期沉积环境相对较稳定,为贫氧且富含H2S的还原环境,而中—晚期... 为明确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的沉积环境特征及黑色岩系的成因,开展了鹤地1井黑色岩系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隆组缺氧的还原环境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其早期沉积环境相对较稳定,为贫氧且富含H2S的还原环境,而中—晚期则呈明显波动变化的贫氧—缺氧环境。大隆组沉积期上升流的发育提供了大量的富营养物质,导致沉积水体缺氧,产生较高的古生产力。与同生断裂有关的热水上涌主要造成自生白云石和钠长石形成、硅质生物溶蚀再胶结作用,促使有机质发生热演化,对页岩气无不利影响。大隆组局部发育的层状硅质岩具有生物成因和自生化学沉淀成因2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元素地球化学 大隆组 二叠系 鹤峰地区
原文传递
维西地区中三叠统上兰组物源分析及构造背景判断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启宇 牟传龙 +3 位作者 贺娟 闫国川 凌亚军 孙小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11-2832,共22页
前人对于金沙江构造带内三叠纪碎屑岩形成和演化的研究甚少,影响了对金沙江洋盆演化历史的整体认识.维西地区上兰组为砂板岩夹灰岩沉积,与原岩图解结果一致.变质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于426~603 Ma、713~980 Ma、1 000~1 600 Ma和1 6... 前人对于金沙江构造带内三叠纪碎屑岩形成和演化的研究甚少,影响了对金沙江洋盆演化历史的整体认识.维西地区上兰组为砂板岩夹灰岩沉积,与原岩图解结果一致.变质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于426~603 Ma、713~980 Ma、1 000~1 600 Ma和1 600~2 500 Ma四个年龄段,年龄信息主要记录了来自扬子陆块及其周缘老基底、同泛非期及加里东期的物质来源;∑REE含量略高于上地壳值且具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特征,(La/Yb)N=5.23~12.33,具有轻微的δEu异常.碎屑组分特征及判别图解显示其物源主要来自于碰撞造山带及少量火山弧造山带,源岩性质属于再循环的古老沉积物及长英质火山岩类,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以上研究表明上兰组形成于碰撞挤压坳陷构造背景,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综合判断其为一种弧后前陆盆地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物源 构造背景 上兰组 维西地区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滇西鲁甸金沙江结合带新发现退变榴辉岩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启宇 牟传龙 +2 位作者 王保弟 贺娟 王秀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78-2988,共11页
在滇西鲁甸地区金沙江结合带新发现退变榴辉岩,其在野外呈透镜体状产于石榴子石白云母石英片岩中.利用电子探针及激光拉曼分析发现石榴子石和锆石中残留绿辉石包体.石榴子石及基质中的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Si(p.f.u)=3.27~3.53),指示岩... 在滇西鲁甸地区金沙江结合带新发现退变榴辉岩,其在野外呈透镜体状产于石榴子石白云母石英片岩中.利用电子探针及激光拉曼分析发现石榴子石和锆石中残留绿辉石包体.石榴子石及基质中的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Si(p.f.u)=3.27~3.53),指示岩石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过程.石榴子石发育进变质生长成分环带.岩相学及矿物化学特征显示,退变榴辉岩大致经历了进变质角闪岩相、峰期榴辉岩相、早期退变质以及晚期强退变这4个世代矿物组合,各阶段典型的矿物组合依次为Grt+AmpⅠ+Qtz、Grt+Omp+Rt+Qtz+Phe、Pl+Di+AmpⅡ+Ilm+Spn+Qtz、AmpⅢ+Pl+Czo+Ilm+Qtz.该新发现对金沙江结合带复杂的变质演化P-T-t轨迹样式及年代格架、以金沙江洋为代表的整个西南三江地区古特提斯洋-陆俯冲-碰撞-造山的复杂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微陆块的拼贴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素材和更多的约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结合带 绿辉石 岩相学 矿物化学 退变榴辉岩 滇西 鲁甸
原文传递
鄂西地区二叠系孤峰组—大隆组沉积演化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翟常博 牟传龙 +2 位作者 梁薇 郑斌嵩 昝博文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鄂西地区二叠系发育孤峰组、吴家坪组和大隆组三套黑色岩系,为页岩气探勘新主力层系,其沉积背景、沉积环境及时空分布却不尽一致。本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和最新的钻井资料综合分析,对该地区二叠系孤峰组—大隆组沉积演化... 鄂西地区二叠系发育孤峰组、吴家坪组和大隆组三套黑色岩系,为页岩气探勘新主力层系,其沉积背景、沉积环境及时空分布却不尽一致。本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和最新的钻井资料综合分析,对该地区二叠系孤峰组—大隆组沉积演化进行了深入解剖,并通过岩相古地理图约束了富有机质页岩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鄂西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地质调查和选区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认为,鄂西地区孤峰组主要发育盆地相碳质硅质泥岩,局部地区发育外缓坡相富有机质泥质灰岩;吴家坪组炭山湾段主要发育潮坪相泥质粉砂岩夹煤层,并在利川地区发育陆棚相的碳质硅质泥岩;吴家坪组灰岩段主要为内缓坡相的生屑泥晶灰岩。大隆组主要发育盆地相碳质硅质泥岩,其次为外缓坡相富有机质泥质灰岩,利川见天坝可见发育内缓坡边缘点礁。综合前人对各层位研究的页岩气参数认为,鄂西地区孤峰组和大隆组具有有机质含量高(>2%)、厚度大(>20 m)、脆性矿物含量高(>60%)等形成页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深水盆地相为有利相带;吴家坪组炭山湾段潮坪相的黑色泥岩较薄(<10 m),连续性差,但利川地区吴家坪组炭山湾段深水陆棚相黑色泥岩厚度较大(~30 m),为潜在的页岩气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二叠系 岩相古地理 鄂西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