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化行业复杂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承卓 马丹竹 +2 位作者 牛皓 刘广鑫 石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47,共9页
炼化行业的复杂性与单位原油加工量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简称单位碳排放量)存在密切关系,探究二者关系可为炼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指导。以中国炼化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炼化行业炼化工艺单元拓扑结构模型,计算单位碳排放量和复... 炼化行业的复杂性与单位原油加工量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简称单位碳排放量)存在密切关系,探究二者关系可为炼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指导。以中国炼化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炼化行业炼化工艺单元拓扑结构模型,计算单位碳排放量和复杂性指数,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了产品特征和碳排放特征。笔者进一步分析复杂性和碳排放关系,并挖掘二者背后的量化关系,采用情景分析法对3种减排路径进行潜力分析,提出相应减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炼化行业单位碳排放量随复杂性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于情景分析探究了不同减排措施下的减排潜力,发现简单炼油厂采用绿电唯一供给方案降碳率可达80%;复杂炼油厂和一体化炼油厂则应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和绿电供给为主,辅以绿氢替代灰氢的降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行业 碳排放 复杂性 碳中和 情景分析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基于TEC和平板热管的LED散热器结构优化设计
2
作者 高杰 樊凤昕 +2 位作者 马丹竹 建伟伟 李壮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5期29-36,共8页
LED结温对其寿命和光效具有显著影响。高效的热管理对保持LED的性能稳定非常重要。为了有效降低LED结温、满足散热需求及特定场所的应用需求,结合热电冷却器(TEC)和平板热管(FPHP)重新设计了散热器结构,利用响应面法构建了针对散热器参... LED结温对其寿命和光效具有显著影响。高效的热管理对保持LED的性能稳定非常重要。为了有效降低LED结温、满足散热需求及特定场所的应用需求,结合热电冷却器(TEC)和平板热管(FPHP)重新设计了散热器结构,利用响应面法构建了针对散热器参数的双目标函数,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得Pareto最优解。基于散热器结构的最优值对TEC电流进行单因素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ED最高结温比不采用TEC时的LED最高结温降低了23.3%,充分证明了优化散热器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技术 LED 散热器 热电冷却器 平板热管
下载PDF
基于有限空间大功率CPU散热行为数值模拟
3
作者 代远强 李壮 +2 位作者 武军霞 马丹竹 建伟伟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10期58-61,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有限空间内大功率(400 W)CPU散热行为进行研究。设计和讨论了4种热管布置方案对大功率CPU散热行为的影响规律,获得较好的散热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散热器基本参数的条件下,沿着热管的导热...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有限空间内大功率(400 W)CPU散热行为进行研究。设计和讨论了4种热管布置方案对大功率CPU散热行为的影响规律,获得较好的散热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散热器基本参数的条件下,沿着热管的导热方向增加热管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散热器导热性能。增大热管的有效面积可以提高散热器整体散热性能,从而降低CPU温度。通过对热管布置方式和参数进行优化,增加热管长度至240 mm,同时采用6根热管方案,冷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CPU散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碳基及碳基复合材料吸附剂对VOCs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绍鹏 建伟伟 +2 位作者 马丹竹 刘超 王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针对不同的碳基吸附材料(活性炭、生物质碳、碳纳米管和碳硅复合材料),分别从吸附材料结构参数、有机废气分子性质、水蒸气含量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VOCs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简单介绍了其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并指出碳基吸附剂结构... 针对不同的碳基吸附材料(活性炭、生物质碳、碳纳米管和碳硅复合材料),分别从吸附材料结构参数、有机废气分子性质、水蒸气含量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VOCs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简单介绍了其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并指出碳基吸附剂结构参数和吸附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对吸附量的影响,提出了碳基吸附剂在VOCs吸附工艺中的发展前景。在不断提高碳基吸附剂对VOCs吸附量的同时,提高循环再生性能,降低工业生产中高温和潮湿环境对吸附量的影响,是今后碳基吸附剂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碳基吸附材料 吸附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r^(3+) Concentration on SO_2 Removal over TiO_2 Bas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被引量:2
5
作者 Yang Yanchun Jia Fengrui +3 位作者 Jian Weiwei Zhang Shaopeng ma danzhu Liu Guangxi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1期23-35,共13页
In this study, titanium dioxide support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 tubes(MWCNTs/TiO_2) and Cr-doped TiO_2 supported by MWCNTs(MWNTs/Cr-TiO_2)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ac... In this study, titanium dioxide support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 tubes(MWCNTs/TiO_2) and Cr-doped TiO_2 supported by MWCNTs(MWNTs/Cr-TiO_2)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the BrunauerEmmett-Teller analysis, and the Raman spectroscopy. The oxidation and efficiency for removal of SO_2 in a simulated flue ga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a fixed-bed reactor. The 15% MWCNTs/Cr-Ti02 sample displayed excellent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a SO_2 removal rate equating to 30.415 1 mg/g from the simulated flue gas containing 2 300 μg/g of SO_2, 8% of 02, and 5% of H20 was achiev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covering a temperature of 333.15 K, and a space velocity of 1 275 h^(-1).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enhanced because Cr doping modified the pore structure and inhibited the grain growth of TiO_2. In addition, the Freundlich and Langmuir models revealed that SO_2 was mainly adsorbed through chemical adsorption on the sample surfaces, and the thermodynamic mode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a spontaneous, exothermic, and entropy-reducing process.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SO_2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and the Bangham dynamics models. The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involved in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was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CNTs/ TiO2 CR DOPING SO2 REMOVAL oxidation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金属铜资源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贾冯睿 郎晨 +3 位作者 刘广鑫 孙琪 马丹竹 岳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06-1715,共10页
铜是战略物资,其高效利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工业化进程。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金属铜资源物质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与熵权法构建了铜资源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对中国1990年、1995年、2000—2015年铜资源生态效率... 铜是战略物资,其高效利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工业化进程。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金属铜资源物质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与熵权法构建了铜资源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对中国1990年、1995年、2000—2015年铜资源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单位时间内铜资源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可有效利用的金属铜及其附属产品的物质及经济价值总量在1990—2015年间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铜资源生产、加工、消费和回收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及废弃物排放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自1990年开始逐年减小;生态效率在1990—2015年期间逐年攀升,于2011年进入中效状态。之后基于未来铜资源生态效率的三种情景进行分析,在情景1和情景2下:2050年中国铜资源生态效率分别达到3.10和3.65,是中效的中等水平和中效的偏高水平;在情景3中:2050年生态效率为4.45,分别为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生态效率的3.89、4.15、2.32、1.80倍,铜行业发展状态已达到"微耗损型发展,可持续"的初等水平,预计之后将稳定在4.45左右。依照以上研究结果,铜行业的发展应坚持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相结合的方式,以期未来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铜 生态效率 物质流 情景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