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桥蛋白和p38MAPK信号通路在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发育中的作用
1
作者 徐刚 毛艺 +6 位作者 胡帅 葛宇飞 徐志 张玉梦 谢士伟 张宏伟 张示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为明确骨桥蛋白(OPN)和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Em发育过程的作用,剖检感染Em 4~6月的长爪沙鼠,提取Em原头节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处理Em原头节,选... 为明确骨桥蛋白(OPN)和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Em发育过程的作用,剖检感染Em 4~6月的长爪沙鼠,提取Em原头节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处理Em原头节,选取合适的SB202190浓度后在体外将原头节分为DMSO组、anti-p38MAPK组、PBS组、OPN组、OPN+anti-p38MAPK组,采用伊红染色、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EDU和Hoechst染色、活性氧(ROS)检测探针检测原头节的活性、凋亡和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抑制Em的SB202190适宜浓度为20μmol/L,SB202190增加Em的伊红染色率、caspase-3水平,减少EDU阳性、ROS水平,OPN可减少Em伊红染色率、caspase-3水平,增加EDU阳性率、ROS水平,且SB202190可逆转OPN对Em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SB202190可抑制Em的活性和增殖、促进凋亡并与浓度正相关,而OPN可促进Em的活性和增殖、抑制凋亡,且SB202190可逆转OPN对Em的作用。研究结果为OPN和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新分子靶点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病 骨桥蛋白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面临的挑战与高效运营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惠民 王敏生 +5 位作者 李中超 陈宗琦 艾昆 王运海 毛怡 闫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并在多个盆地取得重大勘探开发突破,已成为石油战略接替新领域,但页岩油勘探开发时间相对较短,顶层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导向尚未明确,存在勘探突破难、开发成本高和组织运营不畅等问题。为此,调研剖析了中美页岩油经营... 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并在多个盆地取得重大勘探开发突破,已成为石油战略接替新领域,但页岩油勘探开发时间相对较短,顶层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导向尚未明确,存在勘探突破难、开发成本高和组织运营不畅等问题。为此,调研剖析了中美页岩油经营理念、宏观环境、资源配置、生产运行、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等现状,深入思考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痛点、难点和阻点,认为当前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主要面临理念思路、技术能力、运营管理和绿色发展等4大挑战。围绕中国能源战略,提出了实现中国页岩油高效运营的对策建议:谋划稳中求进的页岩油发展战略,构建市场机制下多主体融合的战略合作共同体,打造多兵种协作的生产运行新模式,建立迭代式创新的科技发展新机制,建立数智化赋能的信息支撑新范式,开创绿色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营造高契合友好的外部运营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勘探开发 技术挑战 运营机制 发展建议
下载PDF
低空空域无人机运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羊钊 李娜 +1 位作者 毛亿 朱仁伟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低空空域飞行活动日趋频繁,无人机类型多样且性能差异较大,飞行过程中易与建筑物或其他航空器发生飞行冲突。为实现低空空域的规范化、安全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管控,需不断提升保障无人机运行安全的技术手段,例如冲突风险探测、安全风险... 低空空域飞行活动日趋频繁,无人机类型多样且性能差异较大,飞行过程中易与建筑物或其他航空器发生飞行冲突。为实现低空空域的规范化、安全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管控,需不断提升保障无人机运行安全的技术手段,例如冲突风险探测、安全风险评估等。文章从无人机的轨迹预测与意图识别、低空空域飞行冲突探测、低空空域风险评估及预警告警等3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在无人机轨迹预测和意图识别方面的研究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挑战;其次,基于低空空域冲突探测形式,分析不同探测方法的优缺点;随后,围绕低空空域风险评估及预警告警技术,分析当前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最后,对无人机冲突探测和风险评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空域 无人机 冲突识别 风险评估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容错SVPWM策略
4
作者 杜怿 严序康 +3 位作者 张丽 朱孝勇 毛怡 孙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3-1161,I0025,共10页
高可靠性是电梯驱动系统的首要指标。针对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dual-three-phase linear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DTP-LFSPM)电机单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容错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首先,基于单相开路故... 高可靠性是电梯驱动系统的首要指标。针对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dual-three-phase linear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DTP-LFSPM)电机单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容错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首先,基于单相开路故障下的五维变换矩阵计算得到故障后的32个空间电压矢量分布。然后,筛选部分空间电压矢量,以z子空间电压幅值为零且每个扇区产生对称的脉宽调制波形为目标,重构得到12个虚拟电压矢量,相邻的2个虚拟电压矢量都由3个基本电压矢量组成,并用于合成参考电压矢量,不仅可以减少单相开路故障容错控制时的电流谐波,而且具有计算简单,易于硬件实现等优点。最后,搭建DTP-LFSPM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证明所提容错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 直线电机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虚拟电压矢量 容错
下载PDF
2014~2019年北京某三甲医院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与合理用药的探讨
5
作者 陈曦 毛熠 +2 位作者 王鹏 刘慧宇 杨春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30-41,共12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014~2019年期间采集的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鉴定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测试,为近年院内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定制药敏板通过Trek系统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依...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014~2019年期间采集的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鉴定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测试,为近年院内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定制药敏板通过Trek系统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依据CLSI2021标准进行药敏判读。结果:2014~2019年期间共收集革兰阴性菌464株,其中肠杆菌目细菌355株,社区获得性感染菌株123株、医院获得性感染菌株341株,ICU收集的菌株187株。药敏试验显示: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对目前国内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几乎都呈现不敏感状态,仅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81.8%;除黏菌素外,肺炎克雷伯菌几乎无抗菌药物可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目前对环丙沙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为75.0%。该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菌中,对大肠埃希菌治疗有效率达到82.5%及以上的抗菌药物有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仅在65.0%左右;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可选的抗菌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66.7%)。该院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的敏感率均在93.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71.4%~79.2%;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黏菌素的敏感率在83.3%以上。无论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还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或者是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黏菌素的敏感率为97.6%~100.0%外,几乎无常规抗菌药物可供选择。结论:腹腔感染革兰阴性菌总体耐药形势比较严峻,持续监测本地区医院病原菌检出率和合理选择对耐药菌株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肠杆菌目细菌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 抗菌药物 耐药
下载PDF
iCubate-iC血培养快速检测系统与血培养传统鉴定药敏一致性评估
6
作者 刘振嘉 范欣 +2 位作者 毛熠 张丹 杨春霞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949-952,957,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PCR扩增荧光探针捕获技术的iCubate-iC血培养快速检测系统与血培养传统鉴定药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本次评估入组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11月26日至2018年4月18日的121例临床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以临床常... 目的评估基于PCR扩增荧光探针捕获技术的iCubate-iC血培养快速检测系统与血培养传统鉴定药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本次评估入组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11月26日至2018年4月18日的121例临床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以临床常规培养鉴定结果及体外药敏结果为参考方法,验证iCubate-iC系统鉴定结果及耐药位点检出的一致性。结果对比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iCubate-iC系统鉴定符合率达到95.9%(116/121)。有4例假阴性结果,所有靶标显示“未检出”。iCubate-iC系统成功检出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混合样本,而1例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复合样本漏检了铜绿假单胞菌。iC-GPC检出的31例葡萄球菌中,有18例检出了mecA基因,其中有1例表皮葡萄球菌检出mecA,但其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对头孢西丁敏感。肠球菌中有1例检出vanA基因,但万古霉素体外药敏检测敏感。CTX-M group1基因检测与β内酰胺类药物的吻合性不理想,但革兰氏阴性菌碳青霉烯酶基因(KPC、NDM)检测结果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药敏结果能够完全吻合。结论iCubate-iC检测系统对于临床常见引起血流感染细菌的检测结果可靠,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为引起血流感染细菌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血培养 快速鉴定 耐药基因
下载PDF
超声多参数成像评价腰部多裂肌损伤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超 毛译 +7 位作者 王雁 袁林 孙豪 李盈盈 毛鹏 朱谦 张明博 闫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2-438,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多参数成像评估慢性腰痛病人与无症状者腰部多裂肌超声影像特征。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前瞻性纳入慢性腰痛病人(腰痛组)与无症状志愿者(无症状组)各60人,由2位超声医师分别测量受试者多裂肌厚度、面积,L3筋膜厚度以... 目的:应用超声多参数成像评估慢性腰痛病人与无症状者腰部多裂肌超声影像特征。方法: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前瞻性纳入慢性腰痛病人(腰痛组)与无症状志愿者(无症状组)各60人,由2位超声医师分别测量受试者多裂肌厚度、面积,L3筋膜厚度以及多裂肌弹性模量。分析上述参数的一致性、随腰椎节段的变化趋势,以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上述超声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随着腰椎节段的增加,多裂肌的厚度和面积均不断增加。腰痛组与无症状组相比,L3~4、L4~5多裂肌厚度显著减低,L2~3、L3~4、L4~5多裂肌面积显著减低;L3筋膜厚度及多裂肌弹性显著增加。结论:腰痛病人腰部多裂肌超声影像特征可发生明显变化,提示腰部多裂肌损伤可能是导致腰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多裂肌 视觉模拟评分法 超声 弹性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中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徐素 邵敬芝 +5 位作者 杜珊珊 张宇航 司玮 毛一 田庚琦 张凤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2002-200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中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23-12/2024-01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白内障的患者62例62眼,患者于术后5 min内使用数字评定量表进行术中疼痛评估,手术过程中承受... 目的:探讨影响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中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23-12/2024-01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白内障的患者62例62眼,患者于术后5 min内使用数字评定量表进行术中疼痛评估,手术过程中承受的最大疼痛值作为结局指标。根据疼痛值将患者分为疼痛组25例及无痛组37例,疼痛组分为1-3分为轻度疼痛16例,4-6分为中度疼痛7例,7-10分为重度疼痛2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中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睡眠时长及术眼手术次数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中感知疼痛的因素(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睡眠时长与白内障术中感知疼痛呈负相关(r_(s)=-0.386,P=0.002),术眼手术次数与疼痛呈正相关(r_(s)=0.421,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长每增加1 h,白内障术中感知疼痛增加1个等级的概率减少37.60%(OR=0.376,P=0.014),而术眼手术次数对术中疼痛程度无影响(P=0.083)。ROC曲线显示,睡眠时长与术眼手术次数联合预测白内障术中疼痛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灵敏度为84%,特异度为73%。结论:超声乳化术中疼痛与术前睡眠时长呈负相关,与术眼手术次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睡眠
下载PDF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在成人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毛祎 徐杰丰 张茂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113-114,共2页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全球性的重大卫生问题,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在发病后的第一时间内采取科学、高效的心肺复苏措施,能有效改善CA患者的预后。心肺复苏的关键内容是通过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提供基本...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全球性的重大卫生问题,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在发病后的第一时间内采取科学、高效的心肺复苏措施,能有效改善CA患者的预后。心肺复苏的关键内容是通过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提供基本的循环支持,包括人工按压和机械按压两类。机械胸外按压较人工按压能提供稳定的按压质量,在CA患者的救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机械胸外按压装置在成人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机械按压装置
下载PDF
稀土镁合金框架铸造工艺优化研究
10
作者 潘龙 武丽丽 +4 位作者 张益锋 李蒙 高伟宏 毛燚 叶峰 《铸造》 CAS 2024年第8期1165-1170,共6页
采用ProCAST软件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对稀土镁合金框架铸造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结合X射线无损检测、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对铸件内部质量、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前,由于补缩效果不足等原因,铸件内部夹渣、气孔以... 采用ProCAST软件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对稀土镁合金框架铸造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结合X射线无损检测、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对铸件内部质量、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前,由于补缩效果不足等原因,铸件内部夹渣、气孔以及疏松等缺陷较多;工艺优化后,通过调节浇注和补缩系统,铸件内部缩松和气孔缺陷基本消失,铸件合格率从68.2%提升到93.5%。显微组织观察表明:铸态显微组织均由等轴的α-Mg基体和沿晶界连续网状分布的第二相组成,工艺优化后铸件晶粒尺寸变得更加细小,平均达到35.99μm。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工艺优化后,铸件T6态的室温平均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为265.33 MPa和7.17%,相比于工艺改进前,分别提高23.03%和2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铸造工艺 PROCAST 内部质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浅水型湖泊水环境治理目标可达性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毅 饶世雄 +3 位作者 陈铁 江山 范乐 魏征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当前湖泊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湖泊水质的实际改善效果与工程方案预期不相符的难题,特别是城市浅水型湖泊,其受外源污染、底泥释放、降雨冲击等因素,对治理成效扰动响应更为剧烈,因此,进行多因素成效评估对城市浅水型湖泊水环境治理尤... 当前湖泊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湖泊水质的实际改善效果与工程方案预期不相符的难题,特别是城市浅水型湖泊,其受外源污染、底泥释放、降雨冲击等因素,对治理成效扰动响应更为剧烈,因此,进行多因素成效评估对城市浅水型湖泊水环境治理尤为重要。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以武汉市墨水湖为例,搭建浅水型湖泊水质水动力模型,依据气象水文、城市开发建设、湖泊污染情况等现状数据,基于模型计算原理,研究COD、NH_(3)-N、TP等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定量分析不同工况情景下湖泊水质的可达性,评估规划拟建工程的实施效果,可为同类湖泊水环境治理工程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 浅水型湖泊 目标可达性评估 水动力水质模型
下载PDF
倍芪脐贴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儿童夜间遗尿症疗效观察
12
作者 毛艺 林昕迪 +3 位作者 吴雨涵 陆佳怡 钟韦 马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094-2099,共6页
目的探讨倍芪脐贴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儿童夜间遗尿症的疗效及对儿童脑-膀胱功能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8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就诊且主诉为夜间遗尿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倍芪脐贴联合行... 目的探讨倍芪脐贴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儿童夜间遗尿症的疗效及对儿童脑-膀胱功能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8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就诊且主诉为夜间遗尿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倍芪脐贴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行为干预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的每周遗尿次数及治疗8周后的遗尿好转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脑-膀胱功能轴指标(尿意觉醒程度评分、最大日/夜间膀胱容量、最小日/夜间膀胱容量、平均日/夜间膀胱容量、次日清晨第一次尿量、单位体表面积的饮水总量、日间排尿量、夜间排尿量)及最大排尿量(MVV)/年龄预期膀胱容量(EBC)、夜间总尿量(TVV)/EBC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4周后每周遗尿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且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的每周遗尿次数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4%(1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698,P<0.05,Cohen’s d=0.70)。治疗8周后,治疗组尿意觉醒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808,P<0.05,Cohen’d=0.73);2组最大和最小日间膀胱容量、日间平均膀胱容量、最大和最小夜间膀胱容量、夜间平均膀胱容量和次日清晨第一次尿量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单位体表面积日间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2.672,P<0.05,Cohen’s d=0.51),单位体表面积夜间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2.543,P<0.05,Cohen’s d=0.67);对照组单位体表面积夜间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2.238,P<0.05,Cohen’s d=0.36),日间排尿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周后,2组的MVV/EBC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TVV/EB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积极的行为干预可改善夜间遗尿症患儿脑-膀胱功能轴指标,联合倍芪脐贴治疗后可进一步改善患儿遗尿症状,主要是提高尿意-觉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脐贴 行为干预 夜间遗尿症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13
作者 游心雯 吴荣珍 +5 位作者 陆俊雯 蔡前敏 徐燊华 王佳薇 毛怡 邹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8期1184-119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生命质量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8月80例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生命质量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8月80例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即入院宣教、专病护理、出院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方案,根据患者所处行为改变阶段予以干预,干预形式主要以个体化指导为主,辅以集体讲座、小组讨论、观看视频、微信平台等形式,在整个阶段性教育过程中,适时评价,循环渐进,前一阶段目标完成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及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滴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得分及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滴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生命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数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生命质量,促进肝功能恢复,但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滴度的变化水平还没有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青年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螺旋藻分离蛋白-透明质酸乳液凝胶的构建及其应用
14
作者 陈林倩 李云兴 +3 位作者 毛燚 邱筱媛 杨成 孙亚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5,共7页
蛋白-多糖乳液凝胶作为活性物的包载体系,具有载量高、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文以螺旋藻分离蛋白(Spirulina protein isolate,SPI)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乳化剂和凝胶基质,制备了不同油相体积分数的SPI乳液、SPI... 蛋白-多糖乳液凝胶作为活性物的包载体系,具有载量高、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文以螺旋藻分离蛋白(Spirulina protein isolate,SPI)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乳化剂和凝胶基质,制备了不同油相体积分数的SPI乳液、SPI-HA乳液和乳液凝胶,表征了乳液的微观结构和粒径,分析了不同油相体积分数对乳液凝胶形成的影响,并探究了乳液凝胶对β-胡萝卜素的高温保护效果。结果表明,SPI乳液随着HA的引入,乳液粒径明显降低;乳液凝胶结构则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越来越致密;当油相体积分数为60%时,乳液凝胶的屈服应力、储能模量以及表观黏度均高于SPI乳液和SPI-HA乳液;乳液凝胶对70℃,8 h下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高达(78.83±2.75)%。综上所述,SPI-HA乳液凝胶在食品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凝胶 螺旋藻分离蛋白 透明质酸 Β-胡萝卜素 保护
下载PDF
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超大体积良性结节的疗效
15
作者 王雁 孙豪 +5 位作者 毛译 张超 罗渝昆 阎琳 朱亚琼 张明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867-872,共6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超大体积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进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83例甲状腺超大体积(>30 mL...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超大体积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进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83例甲状腺超大体积(>30 mL)良性结节患者,并按照其治疗方式分为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微波消融组(EA+MWA组,42例)和单纯微波消融组(MWA组,41例),对比两组术中消融时间、消融能量、单位体积的消融能量;术后1、3、6、12个月内的结节体积及缩小率(VRR);症状评分、美容评分、甲状腺功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A+MWA组与MWA组总体结节比较,平均消融时间[(244.06±226.53)s比(447.43±197.50)s]、消融能量[(8.15±9.60)kJ比(15.24±7.61)kJ]、单位体积消融能量[(0.17±0.19)kJ/mL比(0.34±0.16)kJ/mL]均显著低于MWA组(P均<0.001)。术后1、3、6、12个月,两组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EA+MWA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VRR显著高于MWA组(P=0.002、P=0.011)。术后12个月,两组美容、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01)。随访期间两组甲状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超大体积(>30 mL)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前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可缩短消融时间,降低微波能量,同时还能有效促进甲状腺结节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性结节 微波消融 无水乙醇
下载PDF
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甲状腺乳头状癌5年以上随访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孙豪 王雁 +4 位作者 毛译 张超 赵国政 韩官利 张明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543-548,共6页
目的:基于5年以上随访结果评价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的多灶性T_(1)N_(0)M_(0)期PTC患者68例,分别于消融术后1、3、6... 目的:基于5年以上随访结果评价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的多灶性T_(1)N_(0)M_(0)期PTC患者68例,分别于消融术后1、3、6、12、24、36、48、60个月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超声特征及消融参数,分析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_(1)N_(0)M_(0)期PT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5年以上随访,共有11例(16.18%)患者复发,57例(83.82%)患者未复发,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消融术后复发与患者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消融参数均无显著相关(P>0.05)。复发患者中,1例选择观察,2例选择甲状腺全切术,其余8例均成功接受二次消融,均无不良反应。结论:T_(1)N_(0)M_(0)期多发PTC的消融治疗安全有效,5年以上随访复发率为16.18%,消融不影响复发患者的二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热消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疗效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临床研究
17
作者 徐景悦 毛意 +1 位作者 厉志莲 张毅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15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15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醒时间、睡眠总时间及血清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21%,高于对照组80.52%(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HAMA评分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HAMA评分及血清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睡眠效率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睡眠总时间延长(P<0.05);观察组睡眠效率及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能调节患者睡眠结构参数与激素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症 小柴胡汤 激素 睡眠质量 焦虑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的零对比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晗 窦克非 +6 位作者 宋光远 毛懿 钱杰 徐波 乔树宾 杨伟宪 宋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评价存在对比剂禁忌证的冠心病患者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使用零对比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有PCI指征,但存在明确碘对比剂使用禁忌[包括严... 目的:评价存在对比剂禁忌证的冠心病患者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使用零对比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有PCI指征,但存在明确碘对比剂使用禁忌[包括严重过敏反应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73 m^(2))]的10例患者,患者均在IVUS指导下行零对比剂PCI。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变特点、介入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在IVUS指导下行零对比剂PCI的手术成功率为100%,无夹层、血肿、穿孔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197(150,431)d,无死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结论:初步提示对存在对比剂禁忌证但有明确介入治疗指征的冠心病患者,IVUS指导的零对比剂PCI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更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对比剂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PC-DSPM电机电子变极策略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怿 孙旭 +4 位作者 孙延东 肖凤 朱孝勇 毛怡 严序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53,共10页
针对田间作业和转场运输等不同工况时的行驶速度需求,该研究提出使用双凸极变极永磁(pole-changing doubly-salient permanent magnet,PC-DSPM)电机作为电动拖拉机的驱动电机,通过变极获得驱动电机的多种机械特性。基于气隙磁场调制理论... 针对田间作业和转场运输等不同工况时的行驶速度需求,该研究提出使用双凸极变极永磁(pole-changing doubly-salient permanent magnet,PC-DSPM)电机作为电动拖拉机的驱动电机,通过变极获得驱动电机的多种机械特性。基于气隙磁场调制理论,将PC-DSPM电机气隙磁场中的主要工作谐波分为2组,采用电子变极改变电枢绕组连接方式,从而选择不同组别的气隙磁场谐波参与机电能量转换,形成PC-DSPM电机3种运行模式。根据不同模式下的转矩-转速曲线,选取电机在恒功率区的2个变极切换点,并据此将拖拉机的运行速度划分为0~7.7、7.7~10.5和10.5~32.7 km/h共3个区间。为实现平滑变极,构建自抗扰控制和跟踪微分器的PC-DSPM电机变极策略。与采用自抗扰控制的阶跃响应变极相比,虽然2个切换点处的变极时间分别延长至400和600 ms,但变极过程中dq轴电流过渡平稳,转矩波动分别下降8.5%和11.8%,转速恒定在920和1 250 r/min。研究结果可为实现电动拖拉机多工况高效运行及变极永磁电机平滑切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永磁电机 电子变极 六桥臂逆变器 跟踪微分器
下载PDF
经桡动脉6 Fr单指引导管逆向开通具有同侧侧支的左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懿 方填元 +3 位作者 宫明莲 安涛 乔树宾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详细阐明经桡动脉6Fr单指引导管逆向开通具有同侧侧支的左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技术要点。方法:纳入由2位术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完成的4例经桡动脉6Fr单指引导管逆向开通具有同侧侧支的左前降支或左... 目的:本文旨在详细阐明经桡动脉6Fr单指引导管逆向开通具有同侧侧支的左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技术要点。方法:纳入由2位术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完成的4例经桡动脉6Fr单指引导管逆向开通具有同侧侧支的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CTO的患者。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均<65岁,左前降支CTO2例,左回旋支CTO2例,同侧侧支血管均是弯曲成角的心外膜侧支。手术操作全部采用桡动脉6FrEBU单指引导管,逆向导丝应用对吻导丝技术或控制性前向和逆向内膜下寻径技术(CART)通过闭塞病变,最后采取RG3导丝或者Rendezvous技术,完成体外化。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选定解剖结构的病例中,通过同侧心外膜或间隔侧支通道,仅采用单根6Fr指引导管逆向开通左冠状动脉CTO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单指引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