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截肢后残肢痛及症状性神经瘤的患病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1
作者 王珺楠(译) 孙涛(校) +2 位作者 List eB Krijgh DD martin e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1-323,共3页
残肢痛(residual limb pain,RLP)与肢体部分截肢相关,为截肢肢体残余部分的疼痛。产生RLP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神经切断后神经瘤的形成。神经瘤妨碍假肢使用,降低生活质量,并需要药物治疗。由于医师对RLP和症状性神经瘤的误诊,导致文献中不... 残肢痛(residual limb pain,RLP)与肢体部分截肢相关,为截肢肢体残余部分的疼痛。产生RLP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神经切断后神经瘤的形成。神经瘤妨碍假肢使用,降低生活质量,并需要药物治疗。由于医师对RLP和症状性神经瘤的误诊,导致文献中不同的患病率报道。该研究通过下肢RLP和症状性神经瘤患病率文献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2000年至2020年期间PubMed和Embase收录的下肢截肢病人的RLP和症状性神经瘤疼痛的患病率。采用随机效应荟萃分析量化RLP和症状性神经瘤的患病率,确定亚组并进行亚组分析。对于RLP,合并患病率为59%(95%CI:51-67)。对于症状性神经瘤,合并患病率为15%(95%CI:7-28)。RLP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50岁、随访时间>2年和使用自我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研究中,RLP患病率显著性升高。下肢截肢病人中RLP和症状性神经瘤的患病率分别为59%和15%。了解其高患病率可以让医师对RLP和症状性神经瘤有更好地认识,从而提供及时且充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效应 神经瘤 荟萃分析 调查问卷 患病率
下载PDF
用头孢三嗪每天单剂短程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研究
2
作者 martin e 丁列明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5-177,共3页
近20年来,婴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准早期抗生素治疗为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但近来发现部分病人治疗无效,并出现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其中以氯霉素所致的骨髓毒性作用最为严重。此外,氯霉素在脑脊液中未能达到杀灭各种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 近20年来,婴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准早期抗生素治疗为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但近来发现部分病人治疗无效,并出现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其中以氯霉素所致的骨髓毒性作用最为严重。此外,氯霉素在脑脊液中未能达到杀灭各种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的浓度,而且还出现耐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甚至多重耐药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菌株。在可选用的低毒、高效杀菌的药物中,头孢三嗪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酶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其血浆半衰期长,适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选择头孢三嗪每日单剂治疗的理由有以下几点:(1)头孢三嗪在新生儿和婴儿中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2)引起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三嗪 儿童 急性细菌性 脑膜炎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擎宇 贾清颜 +2 位作者 Weigand MA martin e Bardenheuer H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了解感染性休克病人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临床前瞻性研究 ,监测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连续观察 4 8例病人 ,其中 2 5例(5 2 % )死亡。一些指标的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 目的 了解感染性休克病人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临床前瞻性研究 ,监测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连续观察 4 8例病人 ,其中 2 5例(5 2 % )死亡。一些指标的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者间差别较大 ,其中包括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动脉楔压 (PAWP)、体 /肺循环阻力指数 (SVRI/PVRI)、左 /右心做功 (LCW/RCW )和左 /右心每搏动 (LCSW/RCSW)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氧合指数、动脉混合静脉血含氧量差 (a vDO2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等。结论 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内毒素血症时动脉血和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及尿酸水平的改变
4
作者 李成辉 Schmidt H +3 位作者 Weigand MA Schmidt W martin e Bardenheuer HJ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16-418,共3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动脉血和门静脉血嘌呤化合物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于1小时内静滴内毒素(1.5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然后在给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60分及120分测定动脉血及门静脉血嘌呤化合...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动脉血和门静脉血嘌呤化合物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于1小时内静滴内毒素(1.5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然后在给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60分及120分测定动脉血及门静脉血嘌呤化合物(腺苷、次黄嘌呤、尿酸)含量,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动物动脉血和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和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其动脉血-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和尿酸的浓度差也显著增加。此外,该组动物门静脉血氧饱和度及pH也显著降低。结论:次黄嘌呤和尿酸水平可提示内毒素休克的前期——内毒素血症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 尿酸 内毒素血症 动脉 门静脉
原文传递
听力损失及耳鸣的生物工程学解决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Koch DB Staller S +3 位作者 Jaax K martin e 郑华平(译) 王永华(译)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89-391,共3页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能明显改善听障及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交流能力的装置的产生与发展。文章回顾了听力损失及相关的听觉功能障碍的生物工程学解决方案,并对各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 听力障碍(Hearing Disorders) 耳鸣(Tinnitus)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