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记者们对如何报道仇恨产生分歧
- 1
-
-
作者
mathew ingram
王茜(编译)
-
机构
不详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研究中心
-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83,共1页
-
文摘
新西兰基督城清真寺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极端右翼恐怖分子杀手的视频和宣言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大规模枪击事件带来了关于社交媒体传播真实仇恨影响力的讨论。杀手通过直播把整件事情带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
-
关键词
仇恨
记者
社交媒体
媒体传播
恐怖分子
枪击事件
清真寺
基督城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媒体应该退出Facebook吗
- 2
-
-
作者
王茜(编译)
mathew ingram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上海健康传播研究中心
不详
-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78-79,共2页
-
文摘
随着过去几年Facebook以及媒体行业中所发生的一切,例如重复的算法改变,伪装成视频转向的头条,以及来自行业的海量广告收入所形成的虹吸效应,大多数媒体出版公司怀着敌意或疑虑接近这一巨型社交网络。然而,其中绝大多数媒体还是选择了继续与Facebook合作并在其平台上进行内容分发,甚至接受了其资金与资源支持。Facebook不仅打击了美国各类新闻中心,降低整体公众讨论的质量,反复藐视隐私法律,而且在缅甸和印度等国暴力事件的煽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关键词
FACEBOOK
媒体行业
虹吸效应
广告收入
社交网络
出版公司
新闻中心
公众讨论
-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互联网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信息监管
- 3
-
-
作者
王茜(编译)
mathew ingram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新媒体全英文国际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研究中心
不详
-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87-88,共2页
-
文摘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Facebook经常受到指责。它帮助美国总统特朗普入主白宫;2016年俄罗斯大选期间成为发布各类虚假信息的平台;允许数据收集公司剑桥分析瞄准美国选民并使用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尽管有很多来自不同方面的严厉指控,与在其他几十个国家造成的破坏相比,这些指控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
关键词
互联网公司
信息监管
社会责任
FACEBOOK
美国总统
虚假信息
个人信息
非法手段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虚假信息时代的新闻真相核查之路
- 4
-
-
作者
王茜(编译)
mathew ingram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CJR
-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84-85,共2页
-
文摘
新闻虚假信息正在泛滥,不仅出现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而且出现在整个新闻环境中。反过来,这又凸显了新闻真相核查作为一种独立实践的意义,这种实践是由致力于这项工作的记者完成的。其中一些真相核查作为Facebook验证网络信息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新闻真相核查则依赖自己的站点或服务运行。
-
关键词
新闻真相
FACEBOOK
虚假信息
社交媒体平台
核查
记者
-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如何监管社交媒体的算法架构
- 5
-
-
作者
王茜(编译)
mathew ingram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研究中心
CJR
-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82-83,共2页
-
文摘
在过去的十年中,Google和Facebook等建立了遍布全球的数字平台,这些平台几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大规模使用“监视资本主义”或在2016年大选期间散布虚假信息外,Google在YouTube上使用的算法还牵涉到像QAnon这样的另类右翼组织的崛起。
-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数字平台
GOOGLE
虚假信息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