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不同生态型品种资源耐湿热性鉴定
1
作者 仝培江 徐文俊 +3 位作者 潘玉朋 刘汉强 孟焕文 程智慧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4,共7页
针对黄瓜品种资源耐湿热性尚无系统鉴定,制约耐湿热性育种和生产品种选择的科学和产业问题,采用前期建立的鉴定方法对3个生态型71个黄瓜品种的耐湿热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耐湿热值在1.940~3.084之间,其中3个品种耐湿热值低于... 针对黄瓜品种资源耐湿热性尚无系统鉴定,制约耐湿热性育种和生产品种选择的科学和产业问题,采用前期建立的鉴定方法对3个生态型71个黄瓜品种的耐湿热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耐湿热值在1.940~3.084之间,其中3个品种耐湿热值低于2.0,对湿热极敏感;16个品种耐湿热值在2.0~2.4之间,对湿热敏感;46个品种耐湿热值在2.4~3.0之间,耐湿热;6个品种耐湿热值高于3.0,极耐湿热。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处可将71个品种分为耐湿热型、较耐湿热型和不耐湿热型3大类。总体而言,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以耐湿热型为主,也有不耐湿热的品种;华南型黄瓜品种以较耐湿热型为主,也有耐湿热的和不耐湿热的品种;华北型黄瓜品种以不耐湿热型为主,也有较耐湿热的和耐湿热的品种。研究结果可为黄瓜耐湿热育种中材料选择和湿热环境下黄瓜生产品种选择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品种资源 生态型 耐湿热性 鉴定评价
下载PDF
高温和高湿环境对不同生态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仝培江 孟焕文 +2 位作者 潘玉朋 刘汉强 程智慧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1,共7页
为明确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的耐湿热特性,以3种生态型39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常温条件下常湿(65%)和高湿(95%)试验;以不同热敏性的3种生态型6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高湿条件下不同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相对于常湿处理,高... 为明确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的耐湿热特性,以3种生态型39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常温条件下常湿(65%)和高湿(95%)试验;以不同热敏性的3种生态型6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高湿条件下不同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相对于常湿处理,高湿处理主要使黄瓜幼苗叶面积增加,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而对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品种间差异较大,并与生态型有关。高湿条件下,38~40℃高温对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幼苗的生长指标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44~46℃高温对大多数品种幼苗的生长指标表现抑制作用,42℃高温处理下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能很好地区分黄瓜品种的耐热性。综上,42℃/32℃(昼/夜)+95%(空气相对湿度)可作为黄瓜品种耐湿热性鉴定的温湿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生态型 高温 高湿 幼苗生长
下载PDF
黄瓜耐湿热性鉴定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仝培江 孟焕文 +2 位作者 潘玉朋 刘汉强 程智慧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
针对黄瓜耐湿热性鉴定方法鲜见报道的情况,以8个耐湿热性不同的黄瓜品种为试材,在人工湿热(42℃/32℃+RH 95%)和常温常湿(28℃/18℃+RH 75%)条件下采集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在夏季大棚湿热和露地种植采集成株期生长和结瓜指标;经主成分... 针对黄瓜耐湿热性鉴定方法鲜见报道的情况,以8个耐湿热性不同的黄瓜品种为试材,在人工湿热(42℃/32℃+RH 95%)和常温常湿(28℃/18℃+RH 75%)条件下采集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在夏季大棚湿热和露地种植采集成株期生长和结瓜指标;经主成分分析构建独立向量,逐步回归分析构建方程。结果表明,8个品种间14个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4.1%。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含不同变量的4个预测方程,以含4个自变量的方程预测效果最好,Y=3.586+1.021X_(dw)+0.369X_(hf)+0.635X_(tr)-3.064X_(ci),R=0.999,R^(2)=0.998,式中X_(dw)、X_(hf)、X_(tr)和X_(ci)分别为苗干质量、采瓜数、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的相对值;Y值越大,耐湿热性越强。以4个耐湿热性不同的品种验证表明,该回归方程预测准确度高于96%,可用于黄瓜耐湿热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湿热性 鉴定方程
下载PDF
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对湿热胁迫的反应
4
作者 仝培江 孟焕文 +2 位作者 潘玉朋 刘汉强 程智慧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3,共7页
为明确黄瓜幼苗生长对湿热胁迫的反应,对3个生态型71个品种的幼苗进行湿热(42℃/32℃+RH 95%)处理,测定相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湿热胁迫下68个品种的苗高增长都被促进,67个品种的茎粗增长都被抑制,所有品种的叶面积和苗干质量增长都被... 为明确黄瓜幼苗生长对湿热胁迫的反应,对3个生态型71个品种的幼苗进行湿热(42℃/32℃+RH 95%)处理,测定相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湿热胁迫下68个品种的苗高增长都被促进,67个品种的茎粗增长都被抑制,所有品种的叶面积和苗干质量增长都被不同程度抑制,与对照条件(28℃/18℃+RH 75%)相比,这些指标相对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9%、7.9%、12.5%和9.5%;湿热处理品种间和生态型间苗高、叶面积和苗干质量均呈显著差异。71个品种湿热害指数平均值为0.354,变异系数为49.6%;其中华北型、华南型和欧洲温室型的湿热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76、0.409和0.260,变异系数分别为49.1%、43.3%和56.8%;品种间和生态型间均呈显著差异。综上,黄瓜幼苗生长对湿热胁迫的反应,主要体现为品种特性,也与生态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湿热性 品种资源 生态型 幼苗期
下载PDF
燕麦内生细菌YN-J3的分离鉴定及防病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海霞 郑成忠 +4 位作者 东保柱 孟焕文 周洪友 孙瑞锋 郑红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7-457,共11页
植物内生菌是重要的生防资源。本研究通过表面灭菌、稀释涂布法分离燕麦内生菌,并对得到的内生细菌进行生物测定。从来自52个燕麦样品中共分离得到了512株微生物,其中9株细菌对燕麦叶斑病菌和炭疽病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YN-J3菌株... 植物内生菌是重要的生防资源。本研究通过表面灭菌、稀释涂布法分离燕麦内生菌,并对得到的内生细菌进行生物测定。从来自52个燕麦样品中共分离得到了512株微生物,其中9株细菌对燕麦叶斑病菌和炭疽病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YN-J3菌株抑菌效果最强,离体和田间条件下,对燕麦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为75.27%、74.53%和63.57%;菌株YN-J3能够产生IAA,同时具有解磷、解钾功能,对于燕麦有明显的促生作用。经鉴定,菌株YN-J3为解淀粉芽胞杆菌。以上结果表明,内生菌YN-J3能够有效防治燕麦炭疽病,并对燕麦有促生效果,是具有应用潜力的生物防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内生细菌 促生作用 拮抗作用 生物测定
下载PDF
中国大蒜主产区主要品种鳞茎品质及其与产地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攀龙 李夏夏 +3 位作者 杨帆 赵勇强 孟焕文 程智慧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957,共9页
以全国16个省区50个品种大蒜与对应土壤为材料,分析大蒜鳞茎中大蒜素、硒元素、锗元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蒜瓣数、蒜头质量等7个鳞茎性状及土壤化学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鳞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大蒜鳞茎与产地... 以全国16个省区50个品种大蒜与对应土壤为材料,分析大蒜鳞茎中大蒜素、硒元素、锗元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蒜瓣数、蒜头质量等7个鳞茎性状及土壤化学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鳞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大蒜鳞茎与产地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蒜素、硒、锗和可溶性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9.8%,反映大蒜品种鳞茎品质的基本信息。鳞茎营养品质大蒜素、硒、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表型品质蒜瓣数、蒜头质量综合排序,品质较好的(F≥0.5)品种是‘苏02’‘苏01’‘贵02’‘豫07’和‘晋01’,品质一般(0≤F<0.5)的品种19个,品质较差(F<0)的品种超过一半。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与大蒜品质间的相关性较小,只有硫元素与大蒜素和可溶性糖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大蒜锗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N含量与大蒜可溶性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品种 品质 土壤 相关性
下载PDF
油菜对4种杂草种子的化感抑制效应及田间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全威 郑成忠 +3 位作者 东保柱 孟焕文 孙瑞锋 周洪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111,共10页
为明确油菜对农田常见杂草的化感作用,为农田杂草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采用种子萌发生长试验研究油菜水浸提液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野稷(Panicum miliaceum)4种杂草的化... 为明确油菜对农田常见杂草的化感作用,为农田杂草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采用种子萌发生长试验研究油菜水浸提液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野稷(Panicum miliaceum)4种杂草的化感作用,并通过油菜-燕麦间作验证油菜在燕麦田的除草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0.10、0.15 g/mL油菜浸提液处理下4种杂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较CK(无菌水处理)均显著降低。0.15 g/mL油菜浸提液总体上显著抑制了4种杂草的胚轴长、胚根长、鲜质量,但在0.05 g/mL油菜浸提液处理下,只有狗尾草的干质量较CK显著降低。油菜浸提液对4种杂草的化感综合效应大小为狗尾草>野稷>藜>反枝苋。狗尾草、藜幼苗分别经0.10、0.15 g/mL油菜浸提液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较CK均显著降低,且0.10、0.15 g/mL油菜浸提液处理后,4种杂草幼苗丙二醛含量均显著提高。油菜-燕麦间作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二者间作可显著降低燕麦生长过程中杂草的种类、株数及鲜质量,与单作燕麦田相比,集宁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新校区农场2个试验点间作田杂草株防效分别达53.27%、49.74%,杂草鲜质量防效达50.74%、48.19%。综上,油菜化感效应能够改变杂草的抗氧化解活性以及丙二醛积累量,从而抑制燕麦田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化感作用 除草 抗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几种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对腐烂茎线虫的室内触杀活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妞 王东 +5 位作者 赵远征 邱廷艳 符永程 孟焕文 周洪友 王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6-283,共8页
本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药剂和4种微生物菌剂对腐烂茎线虫的室内触杀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化学药剂与微生物菌剂复合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5种供试化学药剂推荐浓度条件下,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6.92 g/L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 本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药剂和4种微生物菌剂对腐烂茎线虫的室内触杀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化学药剂与微生物菌剂复合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5种供试化学药剂推荐浓度条件下,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6.92 g/L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最好,72 h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7.32%,20%噻唑膦水乳剂6.06 g/L与41.7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5.21 g/L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次之;用以上3种化学药剂100倍稀释液处理腐烂茎线虫,72 h后20%噻唑膦水乳剂2.00 g/L与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7.00 g/L的效果最好,腐烂茎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61%和81.68%。在供试的4种微生物菌剂中,推荐用量条件下,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500 g/L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最好,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76.48%,其次为10亿活芽胞/g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66.6 g/L。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在推荐用量基础上增加25%用量可提高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72 h校正死亡率达到85.58%。同时,化学药剂与微生物菌剂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复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效果,其中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与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腐烂茎线虫在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3.30%;其次为有效活菌数≥200.0亿/g抗根结线虫菌剂粉剂与20%噻唑膦水乳剂的组合,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1.68%。本研究为腐烂茎线虫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化学药剂 微生物菌剂 触杀活性
下载PDF
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对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东 张妞 +3 位作者 赵远征 孟焕文 梁东超 周洪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16,共12页
为更好地控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研究了内蒙古23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室内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和腐烂茎线虫繁殖量2种评价方法进行马铃薯腐烂茎线... 为更好地控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研究了内蒙古23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用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室内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和腐烂茎线虫繁殖量2种评价方法进行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根据马铃薯块茎发病程度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8个,分别为希森6号、克新1号、青薯9号、陇薯3号、中薯2号、延薯8号、晋薯18号和早大白;中抗品种6个,分别为冀张薯22号、中薯26号、荷兰806、N3、冀张薯12号和MX-8;感病品种9个,分别为费乌瑞它、大西洋、黄金薯、丽薯6号、思凡特、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根据腐烂茎线虫繁殖量进行的抗性评价筛选出抗病品种3个,分别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中抗品种12个,分别为思凡特、冀张薯12号、冀张薯22号、荷兰806、中薯2号、中薯26号、延薯8号、MX-8、晋薯18号、N3、克新1号和青薯9号;感病品种8个,分别为大西洋、黄金薯、费乌瑞它、丽薯6号、冀张薯5号、中薯3号、中薯13号和中薯15号。综合2种评价方法,进一步筛选出陇薯3号、早大白和希森6号等为抗性水平较高的品种,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栽品种 腐烂茎线虫 室内接种 抗性鉴定
下载PDF
1.0%苦参碱可溶液剂的配方及润湿和喷雾性能
10
作者 李猛 王振 +4 位作者 孟焕文 东保柱 刘佳璞 孙瑞锋 周洪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0-1417,共8页
为开发出适宜于飞防的苦参碱可溶液剂,并明确其润湿性能及喷雾性能,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测试了各配方的热贮和低温稳定性,利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制剂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利用水敏纸测试... 为开发出适宜于飞防的苦参碱可溶液剂,并明确其润湿性能及喷雾性能,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测试了各配方的热贮和低温稳定性,利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制剂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利用水敏纸测试苦参碱可溶液剂在无人机喷雾时的雾滴密度及覆盖率,以此评价药剂的润湿性和喷雾性能。结果显示:BY-125为适宜于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剂,且当BY-125用量为1%~5%时,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BY-125用量升高,苦参碱可溶液剂的静态表面张力(SST)和动态接触角(DCA)逐渐下降。向稀释液中添加1.5%倍达通后,SST和DCA均分别降低48.78%~52.39%和56.59%~62.81%;桶混1.5%倍达通后,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燕麦蚜虫麦二叉蚜的防效、雾滴密度和覆盖率较未桶混倍达通时均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BY-125可用于配制苦参碱可溶液剂,其最佳用量为1%,桶混1.5%倍达通可显著提高苦参碱可溶液剂的润湿性能和沉积性能,本文优化了苦参碱可溶液剂在飞防中的喷雾性能和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可溶液剂 无人机 润湿性能 喷雾性能
下载PDF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control Strains against Potato Black Shank Disease,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g Dong Zhao Yuanzheng +3 位作者 Liang Dongchao Hao Xiang Zhou Hongyou meng huanwen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20年第5期19-23,共5页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screen and identify biocontrol strains against potato black shank disease in Inner Mongolia.[Method]Totally 58 strains of Bacillus spp.preserved in the laboratory were used to screen and id...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screen and identify biocontrol strains against potato black shank disease in Inner Mongolia.[Method]Totally 58 strains of Bacillus spp.preserved in the laboratory were used to screen and identify biocontrol agents against potato black shank disease,and the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of strains were determined by plate confrontation culture method.[Result]A total of 17 strains showed antagonistic activity against 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 in potato,accounting for 29.31%of the tested strains.Five strains with better antagonistic effect were obtained by further screening,namely Chi8-7,Genyun4-4,Gen7-4,Jing6-7,and S-7.Genyun4-4 had the most obvious bacteriostatic effect,and the average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 reached 20.7 mm,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ested strains.Results of bioactivity determination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rain had better bacteriostatic effect.Throug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ation,the strain Chi8-7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he strain Genyun4-4 was identified as B.subtilis;and strains Gen7-4,Jing6-7 and S-7 were identified as B.methylotrophicus.[Conclusion]The results will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against potato black shank disease in Inner Mongo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TO Potato black shank disease Bacillus spp. Bacteriostatic effect
下载PDF
南瓜果实蔓枯病病原菌鉴定
12
作者 张子玉 东保柱 +4 位作者 孟焕文 赵媛 苗建军 包立岚 周洪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1,共4页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集食用、药用为一体的瓜类蔬菜,用作鲜食或加工。由于南瓜营养价值高、耐贮运、产量高、收益好等优点,南瓜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2023年3月作者发现河北地区南瓜地内南瓜...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集食用、药用为一体的瓜类蔬菜,用作鲜食或加工。由于南瓜营养价值高、耐贮运、产量高、收益好等优点,南瓜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2023年3月作者发现河北地区南瓜地内南瓜果实蔓枯病发生严重,发病率超过60%,发病部位多集中于果实靠地面的部位,初期表现为水渍状小点,后期果实表面干裂,病斑逐渐变大形成龟裂的凹陷斑并有胶状物溢出,严重时会引起果实腐烂(图1),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枯病 果实表面 病原菌鉴定 瓜类蔬菜 凹陷斑 发病部位 河北地区 果实腐烂
原文传递
沙棘干腐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鑫宇 东保柱 +4 位作者 孟焕文 宋阳 毕书杰 斯庆 周洪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2-526,共5页
0引言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又称醋柳,黄酸刺,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植物,生长状态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具有抗旱、抗寒、生长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等特性。在我国西部地区,沙棘主要应用于防风... 0引言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又称醋柳,黄酸刺,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植物,生长状态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具有抗旱、抗寒、生长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等特性。在我国西部地区,沙棘主要应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矿山修复等。沙棘果富含丰富的VC,可开发为饮料、沙棘油等;沙棘叶可以制备沙棘茶。随着沙棘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已逐渐成为生产上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 雌雄异株 醋柳 胡颓子科 酸刺 沙棘叶 沙棘油 沙棘属
原文传递
噻虫嗪拌种对荞麦蓟马的防效及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宇飞 孟焕文 +3 位作者 李睿光 韩兵 李海平 周洪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7-12,共6页
荞麦是世界上一种重要杂粮作物,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是荞麦上的主要害虫。本文研究了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拌种荞麦种子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及药剂对荞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噻虫嗪拌种在荞麦花期对花... 荞麦是世界上一种重要杂粮作物,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是荞麦上的主要害虫。本文研究了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拌种荞麦种子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及药剂对荞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噻虫嗪拌种在荞麦花期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为35.59%~62.50%,拌种可降低荞麦种子的发芽率,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中5.0 g/kg剂量拌种处理可显著提高荞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噻虫嗪拌种对荞麦生长发育有影响,出苗2周后荞麦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比对照都有增加,剂量越大影响越大。噻虫嗪5.0 g/kg拌种处理显著提高了荞麦植株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荞麦出苗前2周,7.5 g/kg噻虫嗪拌种显著降低了荞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5.0 g/kg处理在前3周显著提高了SOD的活性,2.5 g/kg在测定时间内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噻虫嗪拌种后荞麦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噻虫嗪拌种量的增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第5周时MD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噻虫嗪可以作为拌种剂有效防治荞麦花蓟马,并且改良荞麦生长状态及提高荞麦体内防御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噻虫嗪 拌种 花蓟马 影响机制
原文传递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蔬菜栽培学原理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书霞 孟焕文 +4 位作者 李玉红 潘玉朋 弋顺超 李建明 程智慧 《高等农业教育》 2020年第6期69-73,共5页
一流本科核心课程的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蔬菜栽培学原理课程作为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一流园艺学科建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新形式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团队等进行定位与分析,认为在"双一流&... 一流本科核心课程的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蔬菜栽培学原理课程作为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一流园艺学科建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新形式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团队等进行定位与分析,认为在"双一流"建设条件下蔬菜栽培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导向的价值引领和富有创新及实践能力的专业素质人才为核心,通过导入多元化教学内容和重组一流课程资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及重构课程教学模式为途径,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及专业教学团队打造为支撑、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建设和改革蔬菜栽培学原理课程,为一流学科的建设和蔬菜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 蔬菜栽培学原理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马铃薯黑胫病生防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焕文 赵远征 +3 位作者 梁东超 昊翔 周洪友 王东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29,共6页
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58株芽孢杆菌进行马铃薯黑胫病生防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旨在为内蒙古地区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探索新方法。经平板初筛,共有17个菌株对马铃薯黑胫病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具有拮抗活性,占供试菌株的29.... 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58株芽孢杆菌进行马铃薯黑胫病生防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旨在为内蒙古地区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探索新方法。经平板初筛,共有17个菌株对马铃薯黑胫病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具有拮抗活性,占供试菌株的29.31%;进一步复筛获得拮抗效果较好的5个菌株,分别为Chi8-7、Genyun4-4、Gen7-4、Jing6-7、S-7。其中,菌株Genyun4-4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抑菌圈宽度达到20.7 mm,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株处理,且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也表明该菌株的抑菌效果较好。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菌株Chi8-7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enyun4-4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菌株Gen7-4、Jing6-7和S-7均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黑胫病 芽孢杆菌 抑菌效果
原文传递
内蒙古自治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温晨阳 赵英杰 +3 位作者 东保柱 孟焕文 赵君 周洪友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0-1226,共7页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情况,于2016年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锡林郭勒盟多伦县3个试验田对16个马铃薯品种抗性进行鉴定。试验采用室内与田间鉴定相结合,通过调查地上部植株...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情况,于2016年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锡林郭勒盟多伦县3个试验田对16个马铃薯品种抗性进行鉴定。试验采用室内与田间鉴定相结合,通过调查地上部植株和地下部块茎的发病程度评价马铃薯品种的抗性。室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在所测定的16个马铃薯品种中,抗病品种有3个(10≤病情指数<20),占总品种的18.75%;中抗品种有8个(20≤病情指数<35),占总品种的50.00%;感病品种有5个(病情指数≥35),占总品种的31.25%,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田间人工病圃和自然病圃抗性鉴定结果显示,部分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抗性表现不稳定,其中合作88在不同地区的抗性水平较强,适合在黄萎病流行地区种植,从而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抗性水平 人工接种 病情指数
原文传递
植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原理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策 孟焕文 程智慧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335-5342,共8页
优势杂交育种是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有效育种途径,该方法需要在田间选配大量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而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如产量等大多是数量性状,该类性状由多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大,常规的育种选择过程耗时很长且选择能力有限。随着基... 优势杂交育种是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有效育种途径,该方法需要在田间选配大量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而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如产量等大多是数量性状,该类性状由多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大,常规的育种选择过程耗时很长且选择能力有限。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通过高密度的分子标记准确预测作物产量等复杂性状成为可能。植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通过训练群体收集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使用特定的模型估计分子标记效应值或个体育种值,再根据待测群体的基因型数据和模型拟合结果对待测群体的表型值进行预测。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可以对目标性状进行预测和定向选择,减少育种工作量,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植物优势杂交育种预测方法研究进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原理与模型算法研究进展、模型预测能力验证方法研究进展、植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应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和植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展望等6个方面阐述植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选择 模型 交叉验证
原文传递
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微菌核数量、黄萎病发生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东 句梦娜 +3 位作者 赵远征 张倩 孟焕文 周洪友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7-1303,共7页
为明确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数量、马铃薯黄萎病发生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分别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元山子农场人工病圃和锡林郭... 为明确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数量、马铃薯黄萎病发生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分别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元山子农场人工病圃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菜园村自然病圃开展田间试验,利用NP-10培养基测定不同处理土壤中的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数量,并对马铃薯地上叶片和地下块茎上黄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马铃薯连作方式为对照,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在人工病圃于7、8和9月调查时分别降低了8.46%、36.41%和36.27%,在自然病圃于7、8和9月调查时则分别降低了7.22%、38.06%和48.84%;马铃薯地上叶片和地下块茎上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在人工病圃对黄萎病的防效为32.91%和54.82%,在自然病圃对黄萎病的防效为46.72%和34.78%;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有所提高,在人工病圃分别增产27.74%和40.08%,在自然病圃分别增产7.12%和8.77%。表明西兰花作为理想的轮作作物可应用于马铃薯黄萎病的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轮作 马铃薯黄萎病 微菌核 病害防治 大丽轮枝菌
原文传递
挥发性化合物2-甲基苯并噻唑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扈景晗 王东 +3 位作者 东保柱 孟焕文 赵君 周洪友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1-788,共8页
为明确挥发性化合物2-甲基苯并噻唑(2-methylbenzothiazole,2-MBTH)对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潜力,采用密封盘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2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为明确挥发性化合物2-甲基苯并噻唑(2-methylbenzothiazole,2-MBTH)对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潜力,采用密封盘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2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利用离体叶片接种试验分析其对2种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2-MBTH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MBTH对核盘菌菌丝的EC_(50)为0.87μL/L,对灰葡萄孢菌丝的EC_(50)为4.49μL/L。2-MBTH能够显著降低灰葡萄孢的致病力,受抑制程度与2-MBTH浓度呈正相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2-MBTH能够使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异常,菌丝干瘪,分枝增多,表面塌陷;使核盘菌菌丝破损,表面塌陷。另外,随着2-MBTH熏蒸浓度的增大,核盘菌的菌核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减少,且健康菌核在2-MBTH的熏蒸作用下失去了萌发能力。表明2-MBTH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菌丝生长、菌核萌发受到抑制,利用其熏蒸作用可以为向日葵菌核病和番茄灰霉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苯并噻唑 向日葵菌核病 番茄灰霉病 抑制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